第兩百七十四章 最後的秦國死忠

第兩百七十四章 最後的秦國死忠

嬴政的這個念頭只在腦海中閃過一瞬,很快就被他甩出了腦海。

開玩笑,事已至此,就算他真的是呂不韋的兒子,也是不可能承認的。畢竟大好的江山擺在自己面前呢!進一步是君臨天下,退一步是萬丈深淵,只要嬴政不傻,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選。

更別說,這件事還每個定數呢。

在理清思路之後,嬴政再次看向王沉問道:

「奉公以為,此事的幕後主使是誰?」

「臣不知道。」

王沉搖了搖頭道:

「可能是羋宸為首的楚系,也可能是宗室中的某一人,畢竟他們都有這個動機。當然,嚴格說起來,楚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畢竟他們手上的資源要比宗室更多,也更加團結。宗室中的那個人將國家搞亂之後未必能夠確保自己上位,楚系卻能保證成嶠一定可以上位。」

「嗯,有道理。」

嬴政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所以說,你覺得這次事件其實是楚系和趙國勾結的咯?」

「臣只能說有極大的可能如此,卻也不能保證沒有例外。萬一宗室子弟中出了個瘋子呢?誰能說得准呢?」

王沉頓首回道。

「是啊,除了瘋子之外,誰又能想出這種招數呢!」

嬴政不夠感慨了一聲,隨後又對着王沉問道:

「如今敵人已經明確,我們接下來應當做什麼?」

「很簡單,回都!」

王沉一臉認真道:

「我秦國的根基畢竟是在關中,洛陽雖然更加方便陛下指揮前線的軍隊,統御整個中原,但是這裏距離關中終究還是遠了些。一旦關中有變,洛陽.根本無暇顧及。更有甚者,只要對方將函谷關一關,則陛下將直接失去對關中的控制,屆時陛下便成了無根之木,又談何君臨天下呢?」

「這!!!」

聽到這話,嬴政頓時被驚出了一身冷汗。原本他還覺得洛陽不錯,四通八達,靠近前線,作為首都再合適不過,因此遲遲沒有選擇回咸陽,甚至生出了正式將首都搬遷到洛陽來的心思。如今聽到王沉這麼一說,他立馬就明白了洛陽的缺點,頓時心中大急,對着王沉問道:

「那怎麼辦?咱們已經在洛陽逗留這麼久了,對方會不會已經在關中佈置好陷阱,等著咱們了!?」

「應該不會。」

王沉沉思片刻,緩緩搖頭道:

「謠言興起到如今只有短短數天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對方根本就佈置不過來。而且這段時間楚系的重要人員都在洛陽,留在關中的都是不太重要的人,想來是掀不起什麼大風浪的。因此陛下可以不必擔心,咱們可以按部就班,慢慢回去。」

王沉沒有提宗室,因為自從曲沃代翼之後各個諸侯國對於宗室造反都極為提防,秦國也不例外。別看宗室子弟看起來在秦國的地位不低,但是地位不等於實力。除了那些受到重用的宗室子弟之外,剩餘的宗室子弟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數代人之後,他們也就和普通的老百姓沒有區別了,因此他們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凝聚起反抗嬴政的力量的。

至於那些有能力掀起風浪的宗室子弟,此時則全都留在洛陽,呆在嬴政的身邊聽從調令,根本無法顧及到關中去。

綜上,理論上而言,此時的嬴政其實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供他佈置安排。

只是理論終究只是理論。

在王沉的設想中,秦國的勢力總歸也就分為四塊,一塊是以自己為首的新興派,主要成員包括韓非在內,以及其他韓魏兩國的降臣。這些人全都緊密地圍繞在自己身邊,報團取暖。因為這些人不是後起之秀就是降臣的緣故,因此短時間內在秦國沒有什麼話語權,故而這派的影響力相當有限。

至於這其二么,則是以呂不韋為首的文官派系,這派人也大多是六國出身,不過他們進入秦國的方式不是投降,而是投靠,因此在心理上他們和投降過來的降臣們自然是不同的,影響力也自然要大得多。這派人雖然因為呂不韋身處漩渦中心的緣故短時間內做不了什麼,但是也絕對不可能做出什麼反對嬴政的事情,因此這派也可以忽略。

剩下的就是楚系和宗室了,這兩派理論上都有可能是嬴政的敵人,但是一來他們的立場必然反背,二來時間短暫他們也不太可能做出什麼安排。在王沉的設想中,他們也是沒有辦法阻礙嬴政回咸陽的。

四派皆不可能,理論上嬴政應當可以順利回到咸陽才是,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當嬴政的車架抵達函谷關的時候,隊伍中的人們驚愕地發現,函谷關反了!

雖然函谷關上依舊插滿了秦國的旗幟,但是關門卻死死地緊閉着。任由城下的人如何叫喊,城上的守軍就是不肯開門!

很明顯,函谷關的守將反了。

這讓包括嬴政在內的所有人都一頭霧水,因為據他們所知,函谷關的守將並不是四大派系中的任何一個。他是一個從秦昭襄王開始就為秦國效力的大將,雖然出身寒微,但是卻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爬到了如今的位置。一直以來他都對秦國的王室忠心耿耿,按照他的話說,如果沒有秦王的話,他就不可能會有今天。也正是因為這樣,嬴政和呂不韋之前才會如此放心地將函谷關交給他打理,因為這個人怎麼看都不可能會投靠其他派系。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卻在這個最緊要的時候選擇了造反,堵死了嬴政回歸關中的道路,急得嬴政直撓腮。

他無法理解,為什麼對方要選擇這麼做。

強攻自然是不可能強攻的,畢竟函谷關身為天下第一雄關,根本不是強攻能夠打得下來的。更別說嬴政身邊跟着的人還都輕裝簡行,根本就沒帶攻城工具了。因此毫無意外地,嬴政選擇了派遣使者,詢問對方為何謀反。

面對嬴政派來的使者,對方也絲毫沒有含糊,非常乾脆地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你不是先王之子,你沒有資格繼承王位。我身為先王老臣,我有義務將你堵死在函谷關外!」

對方的回答非常簡單,但是也非常地震撼人心。嬴政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會因為太過忠心而選擇了造反!

不單單是嬴政,一旁的王沉也是一臉的震驚。他同樣沒有想到,在商鞅變法之下,秦國竟然還有這等忠義之士。

要知道,在商鞅的法度之下,忠義之士在秦國是活不下去的,只有那些狡猾的滑頭,才能在秦國混得開。也正是因為這樣,歷史上劉邦入關中的時候才會那般順利。無他,因為商鞅直接將秦國的忠義之士全都逼死了。

可是現在,王沉卻親眼看到了一個活着的忠義之士,試問這又如何能不令王沉感到震撼呢?

當然,震撼歸震撼,這函谷關還是要拿下的,不然嬴政就真的被堵死在關東回不去了,那他這秦王也就成了笑話。而攻佔函谷關的計劃其實也非常簡單,嬴政這邊簡單地寫了幾封書信,命人將其送入關內,第二天關內的主將就被副將們被綁了起來,送到了嬴政的面前。

只能說商鞅法度實在是過於厲害了,在商鞅法度之下,秦國的忠義之士基本已經死絕。偶爾出現這麼一兩個,也根本改變不了大局。嬴政這邊只要簡單地封官許願,關中的守將們便主動打開城門,迎接自己的天子入關。至於主將?那是什麼東西?我們願意聽你的你才是主將,你一旦妨礙我們陞官發財,誰還理你啊?

函谷關內,嬴政端坐在主位之上,一臉冷漠地看着下方跪着的函谷關守將道:

「你可知罪?」

「呸!」

主將不屑地朝着嬴政吐了口口水。

「大膽!」

嬴政見狀,不由勃然大怒,而後對着侍衛們喊道:

「給寡人將他拉出去砍了!」

「諾!」

侍衛領命,上前兩步,便準備將主將拉下去。就在這個時候,王沉出列道:

「陛下不可,此乃忠義之士,之所以會造反,單純只是因為聽信了謠言罷了。若是就這麼殺了,不僅會讓我秦國失去一個忠臣,最重要的是會寒了那些忠義之士的心啊!依臣看,不如將其收監,等教育過後,他便應當知道自己的錯誤了。屆時陛下便可再多一個忠臣,豈不美哉?」

王沉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讓嬴政千金市馬骨,以此來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獲得那些秦國死忠們的支持。而嬴政也不是傻子,在簡單思索過後,他便明白了王沉的意思。隨後大手一揮,便下令侍衛們放開主將,準備放其生路。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變故卻發生了。只見那個守將在大罵一聲自己是絕對不會臣服於竊國之賊之後,便立刻朝着房間中的柱子撞去,直接將自己給撞死了!

而這一幕,則是直接看傻了在場的所有人。沒一個人都獃獃地看着地上的屍體,久久地說不出話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扶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扶秦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兩百七十四章 最後的秦國死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