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 印度洋的餓狼傳說

第 76 章 印度洋的餓狼傳說

斯里蘭卡,在一個海風呼嘯的日子裏,天像被一條抹布遮住了一般,黑沉沉的。大海隨着海風的呼嘯,捲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海浪</p>

1841年7月16日,東進的英吉里皇家海軍擊沉了印度洋聯邦的「振興」號客輪事件。</p>

這也是聯軍海軍潛艇司令馮納尼「破交戰、噸位戰」作戰思想的集中體現,隨後聯軍潛艇狼群破交作戰序幕拉開,一次又一次地向同帝國運輸船、商船發起了狂潮般的襲擊,戰績極為顯著。</p>

理查德曾說:如果印度洋海上的供應線被切斷之日,就是我們取得了勝利的一半!</p>

聯軍實施這場絞殺戰的是潛艇部隊。為使潛艇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聯軍潛艇司令馮納尼實施了「狼群」戰術,集結有限的潛艇,在某一海域對護航船隊集中打擊,給護航船隊以重創。</p>

「狼群」戰術的關鍵在於發現護航船隊。馮納尼在訓練和實戰中發現:由於潛艇的瞭望半徑十分有限,難以承擔起廣泛的偵察任務,因此在戰術上必須和其他偵把力量結合起來。飛機是潛艇的最佳夥伴,它能在廣泛的海域上實施有效的偵察和搜索,並不斷為潛艇提供攻擊目標,使潛艇攻擊更具針對性。</p>

但是,聯軍空軍司令丘吉反對海軍建立獨立的航空力量,空軍和潛艇的協同作戰無法實現。無線電偵察是發現護航船隊的一個可靠手段。</p>

1841年9月11日,聯軍特別行動處破譯了一封印度洋聯邦無線電報,獲悉了印度洋聯邦海軍的集結地點。德軍31號潛艇很快發現了這支船隊,並擊沉了「鎮遠」號重型驅逐艦。此外,聯軍特別行動處破譯了帝國用來傳遞作戰情報的海軍密碼。</p>

1841年11月,聯軍特別行動處破譯了帝國的8號海軍密碼(帝國代號為「斯里蘭卡」),印度洋聯邦使用該套密碼發送的無線電報,幾乎有80被特別行動處破譯。大西洋戰役初期,亞洲聯邦帝國要依靠雷達和聲吶發現聯軍潛艇的行蹤,護航艦艇裝備的。由於海域寬廣,200米波長的4800型雷達,只能搜索相當狹窄的區域,在正常的氣象條件下,發現潛艇的距離不超過20-40海里。由於馮納尼採用了夜間從水面攻擊的戰術,帝國艦艇的聲吶失去了作用,致使德國潛艇連連得手。</p>

海軍統帥佟有為極其惱火,對海軍重要通訊部門都進行了內部篩查和不間斷更換密碼本,才有效的保證帝國並沒失去印度洋海峽。</p>

帝國對外研究作戰情報中心負責搜集有關聯軍海軍活動方面的情報。由於聯軍海軍使用的「埃尼格碼」要比陸軍使用的複雜得多,政府密碼學校一開始對這種密碼無能為力。</p>

1840年7月,帝國海軍從德軍u-13號潛艇上獲取了一部海軍「埃尼格碼」密碼機和一份使用說明,再加上2月份從u-33號潛艇上獲取的兩個密鑰輪,政府密碼學校對這種密碼機有了更多的了解,但還是不能經常破譯這種密碼。</p>

1841年5月9日,英國海軍在格陵蘭島南端俘獲了一艘u型潛艇(u-110),獲得了上面所有的電碼本、密碼文件和用來譯成無線電信號的「埃尼格碼」密鑰。5月13日,這些文件被送到布萊奇利莊園,政府密碼學校得以破譯出德國潛艇的無線電通信。</p>

5月28日,政府密碼學校從截獲無線電報到向作戰情報中心提供破譯后的電文,中間只相隔34個小時,6月份更縮短到4小時左右,情報的時效性大大增強。到1842年1月底,3帝國已經可以破譯聯軍使用範圍最廣的「本土水域」密碼的內容,而且破譯的速度相當快,最長的僅需72小時,最短的只需幾個小時。</p>

1842年2月,德國潛艇啟用了新的密鑰「海神」,帝國對外研究部直到1842年9月才破譯它,而且破譯的速度相當慢,有時甚至要延誤幾天乃至幾周,起不了實際作用。</p>

1843年1月,岳陽和佟有為在新德里召開海軍會議,制定了這一年的作戰計劃。</p>

聯邦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當務之急是擊敗德國潛艇。而擊敗德國潛艇的關鍵還是及時破譯德國海軍的密碼,掌握德國潛艇的動向。佟有為下令,為了徹底摧毀德國潛艇的襲擊戰,即便失去「超級機密」也在所不惜。</p>

帝國對外研究部投入0000人,每天破譯2000個信號,因而破譯速度相當快,幾乎所有的電報都能立即被譯出。電報中包含了大量作戰情報,如德國潛艇出港和返回的日期,在大西洋活動的潛艇類型和數量,潛艇在大西洋上的運動和部署,以及鄧尼茨發給它們的作戰命令。</p>

由於作戰情報中心還掌握其他情報來源,帝國有時掌握的聯軍潛艇的情況比馮納尼還要多。這使得聯邦帝國的海軍機構可以制定出最佳反潛方案,配置反潛兵力。帝國進一步改進雷達和聲吶的性能,研究出一種新的測定潛艇位置的儀器——「貓頭鷹」型高頻無線電測向儀,這種儀器可以通過地面和潛艇、潛艇與潛艇之間的無線電波,確定潛艇的位置。</p>

這種裝置於1842年10月開始裝備在水面艦艇上,使帝國測定潛艇位置的準確性大大提高。1842年下半年,首批艦載無線電測向儀投入使用,裝備這種測向儀的艦艇可以測出進行無線電通信的潛艇位置。</p>

1843年又開始改裝效率有顯著提高改進的4型。這兩種測向都裝有自動尋的目視指示儀。5月份,帝國護航船隊更換了密碼,並配置了一種新型船用雷達,這種雷達有效範圍大,精度很高。它可以有效地標出30英里範圍內水面上航行的潛艇的方位,對無線電發射的20~30厘米之間的波長都能有效地作出反應。</p>

這樣,「超級情報」一提供聯軍潛艇活動的情報,作戰情報中心立即把聯軍潛艇的位置通知反潛飛機和護航船隊。護航船隊藉助於新型雷達,即使在夜間也能探測出潛艇的位置,發起攻擊。</p>

3月份,馮納尼的「狼群」戰術達到高潮,上千艘德國潛艇集中於印度洋中部護航兵力薄弱環節。1843年3月5日,台灣快速護航運輸隊離開台中港,兩大航母艦隊同時向印度洋中心進發!</p>

聯軍海軍觀察處截收並破譯了這項命令。命令228艘潛艇在護航運輸隊前面南北一字兒擺成一條糾察線。在三天的戰鬥中。德國潛艇擊沉了21艘敵船,自己只損失1艘潛艇。這是德國潛艇在印度洋海戰中取得的最後一次重大勝利。</p>

1843年5月份,「狼群」又擊沉了340艘商船,但德國的潛艇損失卻高達410艘。馮納尼認為,機載雷達使潛艇完全喪失了水面戰鬥能力,在航空偵察力非常強大的印度洋主戰區,「狼群」戰術無法繼續使用,德軍無法承受潛艇的損失速度於至此,他不得不承認「在印度洋戰役中我們戰敗了」!</p>

此次聯軍投入的破壞交通線兵力有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巡洋艦、由商船改裝的武裝襲擊艦等水面作戰艦隻,以及潛艇和航空兵。隨着戰列艦「施恩伯爵號」和「俾斯麥號」等大型水面艦隻先後被擊沉,自1841年6月起,聯軍水面艦隻的破交戰日益降至次要地位,德軍的潛艇開始成為破交戰的主要手段,形成破交戰第一個高潮,在這一階段的作戰中,帝國「摩瑪新」戰列艦、「高迪號」戰列巡洋艦、「勇敢號」航空母艦、「光榮號」航空母艦被擊沉。</p>

帝國依託印度洋的海軍基地,組成7-8個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包括多艘戰列艦、巡洋艦組成的搜索艦隊;台灣艦隊則組成多支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包括戰列艦、巡洋艦和潛艇在內的特遣艦隊,分佈在印度洋海域堅持開展保交戰。</p>

雙方交戰時間長達3年,損失各種艦艇3600多艘,印度洋聯邦海軍有效的保衛了區域內的航行安全和暢通,使得聯軍艦隊無法突破斯里蘭卡!</p>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吶!開局必須有航空母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天吶!開局必須有航空母艦
上一章下一章

第 76 章 印度洋的餓狼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