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第 88 章 雙章合一

88. 第 88 章 雙章合一

在宮裏生活,一定要沉的住氣,這是瑤娘給自己的忠告,她看着眼前的《地藏經》抄寫的非常認真,權當練字了。

有時候,瑤娘發現你要學什麼,一定要孤獨點才能學的好,天天有玩耍的事情,是沒辦法學好的。

承運之前每天出去玩耍,在家讀書的時日就短了許多,再加上在她有孕之前,早請安晚問安,就佔去了更多功夫,現下,她每天抄經,多餘的功夫就教承運讀書。

說起來前世她帶的周王世子高朔算是宗室里極其會讀書的了,可承運居然更聰慧,比如他在一旁玩九連環,瑤娘教他背詩,不過是讀幾遍,居然就會背了,這就讓她非常欣喜了。

「好寶寶,你真的好厲害呀,娘親在你這個年紀據說還不大會說話呢。」瑤娘自小在鍾家長大,兩歲多就要自己學會跟隨鍾家的姊妹們做事,吃米糊糊都是剩的鍋底,現在想起來也頗為感慨。

「母妃,為何這幾日我們都不能出去了啊?」承運還是想出去玩兒。

瑤娘搖頭:「現下咱們都得在這裏待着,不如這樣,等母妃寫好幾個大字,你開始描紅,描完之後,就帶你去打鞦韆,好不好?說起來這鞦韆還是你父王在京時做的呢。」

承運很懂事的道:「母妃能帶兒子玩兒,兒子就很高興了。」

瑤娘覺得自己很幸運,生她的母親很愛她,丈夫對她從一而終,且溫存體貼,兒子更是懂事聰明,比起一些外面的人生事,也就不算什麼了。

連續一個月,瑤娘除了照看孩子,坐穩胎,就是抄經書,其餘就是控制內府之人的出入。

但洪貴妃那裏就難受了,承運是她膝下第一個長孫,人聰明貴重,與眾不同,兒媳婦固然每隔一旬就把承運描的大字給她看,又派遣身邊服侍的人特地來說承運如何聰慧會背書,她肚子裏的孩子亦是很好,讓她放心。

可洪貴妃哪裏放心,反而更想念自己的孫子。

更有洪貴妃母親進宮時,洪老夫人則道:「娘娘,這宸王世子是您的長孫,宸王妃待您再也沒有不孝順的。」

「此事我當然知曉,多半是有人所害,只是那個宮女自裁,也是她看管不力,皇上怪罪下來,我若不先說她一次,皇上以為她過於嚴厲。」最重要的是洪貴妃現在也不如麗妃等年輕妃子陪伴建章帝身邊,逐漸說的話也不好使了。

以前有玄策在,建章帝很喜歡這個兒子,常常召見玄策一起用膳,算得上親近。

現在她因不能時常見到建章帝,就更不能失去君心,再者,兒媳婦懷有身孕,禁足在宮中反而更有利於養胎。

宸王府的膳食都是皇貴妃特地安排的,就怕有人從中作怪。

洪老夫人點頭:「宮中之事豈是我們能置喙的,娘娘如何做,都有區處。」

她當然也是見羅家人上門,才有她這一趟,否則,洪老夫人何必進宮說別家的事情,羅瑤娘若是真的有好歹,她們洪家還有更年輕的姑娘等著進宮呢。

洪家以前是家世比不得羅家這種仕宦之家,但現在洪家作為皇貴妃的外戚,洪老夫人的兒子已經是一品都督,洪家為了下一代的姑娘們,遍請名師教導,又請嬤嬤們教導規矩,女兒家看的比男人還重,就是為了將來能有一席之地的。

洪貴妃倒是沒洪家人這些想頭,反而對洪老夫人道:「淑怡在老二媳婦那裏,前兒跟隨老二媳婦過來請安,人倒是圓潤了許多。」

洪老夫人沒什麼表情,只是道:「她能進宮幫到你們也是好事。」

其實洪老夫人和洪淑怡就沒什麼太大的感覺,洪淑怡的確周全細緻,是個還不錯的孩子,但是她只是洪家的堂親,兄弟不爭氣,偌大家產敗了快一半了,娶的媳婦兒也不是個成事的,只是這個孩子一直要在宮中,若能被貴人看中也就罷了,偏偏沒那個運道,還一日覆一日的拖着,好容易嫁到國公府,丈夫居然還出家了。

因此,洪老夫人也懶得管她,她自己孫女們還得操心呢。

洪貴妃聞言也只有點頭。

洪老夫人年事已高,進宮探望女兒之後,洪貴妃讓人把她老人家攙扶過去,又看着瑤娘給她抄的一本心經過來的,她就真的感嘆她太乖了。

尋常人遇到這種事情肯定大吵大鬧,這樣反而更不利於子嗣,而她是真的聰明,如果親自下場自證清白,那麼就會有一套又一套,也許孩子保不住。

可她現在自請禁足,反而能夠更好養胎,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小宮女怎麼撼動宸王妃?

偏偏受了這麼大的委屈還能夠讓自己不擔心,就更讓自己心疼了。

但隨着到了瑤娘自請禁足的第二個月,就有一些風言風語,居然歪曲到瑤娘因為過於嚴厲,逼死了小宮女,起初傳言是過分嚴厲,到了後來就是凌虐宮女的這種謠言。

白英等人當然探聽到了,都紛紛來報告瑤娘。

她們在宮中日淺,眼線有限,而且瑤娘一向謹慎,不會特地拉攏誰,這樣做的實在是太明顯。

「王妃,如今宮闈之內議論紛紛,您看這如何是好?」她們都很着急。

瑤娘卻撫掌而笑:「我當她們多沉的住氣,瞧,現在就出手了,好好好,你們不必動怒,我看傳的越廣才越好。」

白英等人皺眉:「王妃,這怎麼是好事呢?若是您有此等名聲,將來如何自處呢?」

瑤娘笑道:「不,我最重要的是肚子裏的孩子,而且,有一句話叫做言多必失。本來,這個宮女自證清白而死,大約是皇上認為我不太寬和,母妃則是怨我做事不夠嚴謹,有了疏漏。但是他們連罰俸降級甚至口諭都沒有,我並沒有很多損失,也就沒有追究了,可現在有人傳言這般多,怕是有心人刻意為之,放心,我正是要傳到父皇母妃耳朵里才好。」

杏兒端燕窩進來時,就聽洪貴妃冷笑道:「好啊,我本想着如今風口浪尖,人證已死,不欲多追究,沒想到滿宮裏當我是死人啊。」

「娘娘,燕窩來了,剛燉好的,今兒冰糖放的正合口,您嘗嘗。」

「不用,你放在一旁,替我備轎,我要去見皇上。」洪貴妃可算是師出有名了。

杏兒不敢再多言,只等洪貴妃上了轎子,莫女官才對杏兒道:「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若無這番,他們怎麼送了把柄過來。」

「這是怎麼回事?」杏兒不解。

莫女官笑道:「就在你去端燕窩的時候,娘娘就已經捉了幾個傳閑話的太監宮女,你猜怎麼着,居然有嚴妃娘娘宮中的人。」

「是嗎?」杏兒難以相信。

莫女官點頭:「是啊,誰都沒想到呢。」

之前,宮女已死,無從查起,除非把後宮翻了個遍,可現在沒想到居然這般按捺不住了,洪貴妃不會冒得罪整個後宮去替兒媳婦討回公道,但是你自己冒出來,那就別怪別人了。

……

建章帝原本在淑嬪處,聽說皇貴妃有事要報,立刻就對淑嬪歉意道:「朕就先過去了。」

淑嬪倒是很善解人意道:「臣妾恭送皇上。」

要知道皇貴妃年紀不小了,她倒是從來不嫉妒,對妃嬪們也很公正,倒也不是爭寵,應該是為了宸王妃的事情,淑嬪還是略知一二的,但是後宮的事情,知道也要當不知道。

建章帝在福寧殿看到洪貴妃的時候,連忙問起:「這般着急,你找朕定是有事?可是宮中有事。」

「今日臣妾見有人竊竊私語,又收到揭發之函,說傳言之人是嚴妃宮中之人。傳言越發不堪,臣妾說給您聽……」

洪貴妃從有人發現宮女太監故意傳話,並說宸王妃的不是,她還很生氣道:「此事原本這孩子是很委屈的,畢竟隨意有人跑進宮中傳那樣的話,引誘她出來,這孩子被我責罵一番,雖然委屈,但是告訴我說。討回公道固然重要,但家和萬事興,讓我不必計較,否則宸王若是在外聽到這件事情了,他怎麼好生辦事?還不如她禁足在宮中,那宮女固然是自己糊塗,但她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故而親自替她抄寫經文,還讓宸王府屬官去厚葬這位宮女。」

建章帝越聽到後面,就越覺得這羅氏的確很有智慧,且眼界很大。

這樣處置就很很好,可嚴妃那裏?建章帝都有些記不起嚴妃的樣子了。

但此事是不能傳到外面去的,宸王是他最心愛的兒子,若宸王妃傳出這樣的言論,豈不是波及到宸王,更何況,宮內傾軋本就是大事。

洪貴妃更添了一句:「每次臣妾想,若真是讓奸人得逞了,那孩子肚子裏的孩子該如何是好?我們又怎麼和玄策交代呢?」

現下洪貴妃這般提起也是察覺到皇上不再是之前聽到那小宮女死,還是大庭廣眾之下咬舌自盡的責備態度了,反而隱約有些偏向瑤娘,她才敢說出此話。

這話觸動到建章帝了,他嘆了一口氣:「此事我讓慎刑司的人去查,你也不必操心。」

「羅氏倒是沒什麼,但宮中有這樣的人,若是不嚴懲,那請問日後陛下這裏也有假傳口諭之人,該如何是好?」洪貴妃憂心忡忡。

她很清楚皇帝為人優柔寡斷,必須提到皇上切身利益才行。

果然,建章帝很是贊同,又把福寧殿的總管大太監喊了過來,洪貴妃看了他一眼,這位是只聽命於皇帝的。

她也就放心了。

走出福寧殿,莫女官上前掀開帘子,不由得問道:「娘娘,如何了?」

「你去宸王府跟宸王妃說一聲,就說累她辛苦了,皇上已經答應徹查此事。」洪貴妃舒了一口氣。

莫女官感嘆:「娘娘為了三皇子妃真是付出良多。」甚至對自己女兒,也沒有對三皇子妃這般費周折。

要知曉洪老夫人幾次三番帶那些洪家漂亮的小姑娘過來,其意圖是什麼已經非常明顯了,甚至有的連側妃也肯做,作為姑母的洪貴妃若是有私心絕對是先顧自己的娘家。

宮門波雲詭譎,娘娘亦是費心。

卻聽洪貴妃道:「已經有兩個月沒見到承運了,難不成我讓她們母子繼續如此,她養胎倒是無所謂,可承運那裏我不能不關心啊。」

這可是皇長孫,周王至今無嫡出之子,也就他的身份最為親近也最為貴重了。

莫女官到宸王府時,瑤娘正在和承運講天狗食日的故事:「往往民間遇到此事,會很恐懼害怕,但殊不知這天狗食日並不害怕,一會兒就被趕跑了。」

她怕說不清楚,還特地畫了鑼鼓給他看:「瞧,這樣的鑼鼓打上去,就能驅趕了。還有放炮竹,你現在太小,還不能放。」

講到這裏的時候,白英過來道「莫女官來了。」

瑤娘閑適道:「讓她進來吧。」

這兩個月,她先讓人監視杏兒,之後她自己就是用承運打感情牌,婆婆和娘不同,從生孩子就能看出來,娘在意的是她的身體,婆婆在意的是生男還是生女。

所以,用孫子慢慢打動,兩個月不見承運的洪貴妃怎麼可能真的讓他如此。

「奴婢給宸王妃請安。」莫女官見這宸王妃老神在在,完全沒有擔心,也是佩服她心態很穩。

瑤娘抬手:「莫女官請起,不知道您來是母妃那兒有什麼事情吩咐嗎?」

莫女官連忙道:「娘娘讓奴婢轉告宸王妃,上次宮女自裁的事情已經上達天聽,讓王妃您靜候佳音,不必擔心,皇上必定查一個水落石出。」

此時,瑤娘才面露欣喜:「既然如此,那可就太好了,多謝母妃,也多謝皇上英明。」

莫女官見瑤娘鎮定自若,心中十分佩服,在後宮中,何時行何時止,時機最重要。那些知道皇帝明明不對,就上前辯白的,是朝中的御史文官大臣們,不是后妃行徑,而在皇上回心轉意之時,才能趁機說出真相。

但這個期間,宸王妃養好了胎兒,又用世子得了洪貴妃的心,還讓皇帝知曉她的仁心投其所好,不可謂不高明了。

莫女官再說話時,就更恭敬了,瑤娘給了厚賞給她。

**

周王府

「你說說這下怎麼辦?要是讓人查到我們這裏了,我們可就完蛋了。」徐青容覺得洪淑怡說的信誓旦旦,可完全預判失誤。

這個消息還未傳到宮外,在宮內居然就被逮住了。

洪淑怡道:「王妃放心,安排的人都是嚴妃宮中的宮女,和我們無關。」

她也很煩躁,本以為禁足之後,順利傳謠言,讓她腹背受敵被洪貴妃厭棄,哪裏知曉洪貴妃居然站出來幫忙,難道姑母就不想讓娘家侄女做宸王續妃嗎?

這個娘家侄女當然不是她,她今年二十五歲了,不可能成為宸王續費。

可洪家還有幾位靈氣動人的姑娘,正野心勃勃呢。

徐青容搖頭:「那你現在說如何是好?」

正如之前洪淑怡所說,她們必須借刀殺人,否則被宸王知道,那她就真的完蛋了。

洪淑怡則道:「不可能查到我們身上,因為那些人也不是我們安排的,不過是那些宮女自以為說羅瑤娘的閑話,能討好嚴妃罷了。」

她非常乾脆的說起,徐青容才稍微有些放心。

可徐青容又很難過:「錯過這次機會,我不是看着她將來又產子下來,地位更加穩固。也許她沒事,宸王就沒事了。」

洪淑怡笑道:「王妃,您怕什麼,不是還有杏兒這個王牌嗎?將來多的是機會。」

只能說她千算萬算沒有算到洪貴妃居然為了兒媳婦到如此地步,難以想像。

而嚴妃那邊,她正在念經,小心謹慎了一輩子,卻因為孫子的死,她懷恨在心,難得動用了自己浣衣局的棋子,哪裏知道那麼快就被識破,還好那個小宮女識趣自殺了。

她就怕有一日被查到,要做此事的時候,她毫無顧慮,可后怕來的如此之快。

就在宮中徹查之時,承運作為宸王府世子的冊封禮正式開始,因為高玄策不在,瑤娘親自在旁觀禮,小小的人平日已經跟禮部官員學會行禮了,現在有模有樣。

瑤娘為他驕傲,前世承運只能替皇帝干臟活,是皇上的陰暗面,是惡名昭彰的錦衣衛,現下,他是天子之孫,宸王之子。

典禮舉行的異常宏大,周王作為伯父在此處一絲不苟的看着,見他沒有錯漏,也就放心離去。

本以為兒子封世子之後,名為已定就很好了,小孩子也不會受人輕視。

哪裏知曉當了世子之後,還要參加皇帝郊外祭祀的。

「母妃,承運年紀還這麼小,怎麼去呢?」瑤娘非常擔心。

洪貴妃是她們禁足之後才見到承運,見他長高了,又活潑的很,心裏很高興,但聽瑤娘這般說,也是擔心:「是啊,我也這麼說,可皇上說那天風和日麗,讓小太監們抱着過去,以代他父親之位。」

祭祀也是為了打贏勝仗,祈求國家太平,甚至有其政治意義在,有承運在,表示的是皇帝對打西戎的決心,以及對高玄策的支持。

瑤娘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就好生叮囑他了。」

其實她心裏還是捨不得,但此事意義重大,將來若是宸王不在,承運就是名副其實的宸王府繼承人,爵位絕對不會旁落。

羅家人尤其是羅至正聽說承運要去郊祀,倒是露出點擔心:「雖說春和日麗,但孩子年紀還偏小,萬一有三長兩短,如何是好?」

郁氏卻反唇相譏:「難得,你也會擔心人。」

自從上次瑤娘曾經和她提起洪淑怡的居心叵測,羅至正那般說了之後,郁氏就和他冷戰至今。

羅至正看她這樣,忍不住道:「我也讓人托洪家人替我進宮問過瑤娘,現下不是一切都好了么?你要知道那是皇宮,她當初既然決定進宮,就想到這些。」

「是啊,既然如此,那現在宸王世子郊祀,也是他作為親王世子的職責,你又何必擔心呢?」郁氏在意的是,丈夫滿心眼都是權勢地位,因為宸王世子比宸王妃重要,所以丈夫對宸王世子的關心更甚女兒。

那只是個兩歲多的小娃娃,女兒可是養了那麼多年,那麼孝順的女兒。

羅至正冷聲道:「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計較得失,你不是早就知道嗎?」

郁氏淚如雨下。

郊祀這日,瑤娘替兒子穿好親王世子服飾,又吩咐他:「中途少喝水,要是要出恭就找小太監,知不知道?母妃是不能陪你去的。」

「母妃不陪我嗎?」承運頓時哭了出來。

別管平日多聰慧,此事他還是個小孩子呢。

瑤娘就把自己的一方帕子放在他懷裏:「這裏有母妃的氣味,想母妃的時候就拿出來,好不好?然後母妃呢,親自為你做一碗桂花湯圓好不好?」

平日她不怎麼讓兒子吃糖,現在主動允諾,承運很是高興。

可隨着承運離去,瑤娘還是十分擔心,宮裏查案的進度都沒有承運的安危重要,對她而言,既然洪貴妃說嚴妃嫌疑很大,只差證據了,這就夠了。

但她總覺得嚴妃不算什麼聰明人,膽小如鼠到不惜殘害自己兒子的人,怎麼可能害她?絕對背後有人。

洪淑怡在這件事情上有沒有出手,何時出手,還有杏兒到底是不是有鬼,這才是她要關心的。

郊祀

此時風平浪靜,天氣和暖,建章帝也心情很好,再看看下首的小豆丁承運也乖乖站着,更是覺得高興。

可惜剛站上轅台,突然天色變黑,建章帝瞬間好心情蕩然無存,天狗食日,豈不是君王失德,記得先君在時,還下過罪己詔。

但他在任幾年,自己都節衣縮食,任用賢才,免幾年賦稅,大施仁義,他怎麼會遇到天狗食日呢?

禮部官員在心裏大罵欽天監日子算錯,而羅至正則不時的看向自己外孫,可惜天黑了,他又焦急不已。

卻見此時,幾聲鑼響,方才還遮天蔽日的黑日悄然散去,建章帝甫一看,居然是小豆丁承運拿着棒槌在敲鑼。

「皇爺爺,寶寶替您趕走天狗了。」

建章帝聞言,走下轅台,不禁問起:「你是如何知道敲鑼趕走天狗的?」

「我母妃跟我說的,她說天狗遮天蔽日,我們要放鞭炮敲鑼才能趕走。然後,剛才天一黑,我就知曉了,讓小太監替我拿了鑼來,就把天狗趕走了。」承運挺著小胸脯,覺得自己真的好厲害,居然把天狗都趕走了。

建章帝更是欣喜不已,台下官員已經開始抹抹額頭上的汗,開始說起皇帝和承運的奉承話了。

唯獨有羅至正心道,此子年紀不過兩歲,就智近於妖,早知如此,就不讓瑤娘出嫁了,還不如招個美貌的夫婿,生個如宸王世子這般的人才,將來家業何愁無人繼承?羅家怕是能興旺幾代。

自己真是眼皮子淺,居然暗自責備自己。

……

「社稷的稷?」瑤娘看到洪貴妃遞給她的一張紅紙上的字。

這個字是建章帝御筆,她看了非常驚訝。

洪貴妃笑着,很是高興:「這是皇上賜給承運的大名,你要好好保管,日後也要告訴下人,要多避諱這個字。」

《詩·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雖然這稷也有糧食的意思,但是在《思文》中有\思文後稷,克配彼天」,這是指後繼有人,寓意承繼有望。

瑤娘簡直在心裏笑開了花,什麼洪淑怡徐青容沐宛童甚至是洪貴妃說嫌疑最大的嚴妃,都比不上這個。

果然,周王府中,徐青容劈頭蓋臉的對洪淑怡道:「你也就會這些下三濫的本事,嚴妃雖然死咬着不放,但慎刑司和皇上不是吃素的,遲早會查出來,好,這也就罷了。若非是你想出買通老和尚在嚴妃面前胡說,讓嚴妃要剷除羅瑤娘的孩子,羅瑤娘就不可能被禁足,她若不禁足,就不可能教一個兩歲小孩讀那麼多書,也不可能有今日父皇賜名字給那個孩子了。」

「社稷的稷啊……」

宸王的兒子也這麼受陛下看好,周王還有希望嗎?若周王無希望,她不就是個周王妃?一輩子做不成皇后。

若非為了做皇后,誰會嫁給周王。

饒是洪淑怡見多識廣,也沒見過卸磨殺驢這麼快的,就在前幾個月她還誇自己是女中諸葛,為何現在變得這麼快?簡直讓她傻眼。

現在洪淑怡懷疑,她選徐青容為主子效力,指望日後能有權有勢的想法到底對不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繼室千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繼室千金
上一章下一章

88. 第 88 章 雙章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