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天帖之爭一十

四十七、天帖之爭一十

魯霽幾人悄聲討論時,嘉那五郎已再次侃侃而談:

「戰火之論,是我從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中所悟,戰爭較量,起源於爭鬥的意志,是信念、生存、貪婪等等『局部』要素交織而成的結果,便有俗語『戰火紛飛』。

但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具體到個人之內心,則戰火有良性與惡性之差別。

後者指的是由於武者自身修養不足、認識錯誤或性格卑劣,於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生出邪念、邪心、邪氣、邪行,是作出危及他人安全的暴力犯罪的內因。

而前者指的是武者學武認識正確,有正念、正德、正氣、正意,遇到危害自己、危害他人、危害團隊的行為,作出反擊自衛的正確行動,是高尚、積極的,值得讚揚和鼓勵的。

正如上虞古醫之道,局部和整體的調節,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否則最終將是處處失守。

正確的做法應是守正抱一,固本培元,以點帶面,握北斗而制眾星。」

小二此時看了阿坊一眼,阿坊似乎聽得很認真,一直用自動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只是神態很滑稽——好像在聽對方小兒咿呀學語一般不屑與無奈,待對方說到「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時,方才撇撇嘴微微點了點頭。

嘉那五郎接著道:「戰火之正邪,能夠決定局部與整體之和諧與否,而整體與局部的認識和努力方向,又能夠影響戰火之正邪,因此人生需愛憎分明,愛正義、憎邪惡,立場堅定,守正義,棄邪惡,從而昂揚鬥志,英勇無畏。

為達此效果,我以六律以調和戰火,請諸君參考。

一律思,思者,人對客觀世界、主觀世界的思考認識,凡戰者,百象定思,思定著法,凡養者,百思定象,象定生還,凡樂者,百思定象,象定喜樂,因此在武道修為中,要主動思考,意識到自身不足,需要如何提高,而後針對性地採取方法;

二律欲,指的是本能需求,例如吃喝拉撒睡,分為五層五度,五層指的是人→家→族→國→類,逐層提高,五度指的是常-守稟而常,多-守陽而多,少-守陰而少,超-過陽而超,缺-過陰而缺,也即通過有層次、有度量的控制慾望而得以提升自我;

三律情,情分真與實,前者有喜、怒、憂、思、悲、恐、驚、愁,後者有親情、友情、愛情、恩情、激情等構成,律情則是對情的正確引導和控制,喜怒哀樂有節制,親友恩愛能適度,若是該喜不喜則精神不振,該怒不怒則易被人欺辱,該殺不殺則致殺者亂殺,因此需妥善控制;

四律性,性分陰、陽、稟,陰者逆、貪、惡、懶等邪性,陽者打、罵、鬧、闖、搶等激性,稟者溫良恭儉讓等善性,武者宜當修為以知稟性,守稟性以制陰陽;

五律行,亦分三者,謔者嫖、賭、坑、蒙、拐、騙、偷,惡者欺、壓、迫、害,善者溫柔、恭順、體貼等等,武者宜當謹言慎行,把持自我,懲惡揚善。

六律斗,亦分三者,斗心思者,謀略、算計,鬥武藝者,打防攻守殺,鬥智略者,兵法戎機,武者善用三者,提升自我,鬥爭由高度之理智,上升至高度之節制,而後終達回歸自然的『不鬥之斗』。

長持此六律,則可達內外融合、剛柔並濟、動靜平衡之境界,也即整體與局部相和諧之狀態。」

結束了論述,嘉那五郎對阿坊道:「這就是我對局部整體之看法,不知閣下以為如何?」

「小二,

以為如何?」陳近北問道,說到武術修為,自己這個在桃林武境中修為多年的侄子有發言權。

「很新穎,以戰火的角度來論局部與整體,不但講出了以點帶面的思路和入手的幾個方面,還接通了人間事務與武藝修為的關係,至少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辯駁。」小二既為聽到高明的論述而高興,又為坊叔如何應對而擔心。

「這可如何是好?」魯霽擔心道:「戰火論挺新穎的,不易駁論啊。」

「我也一下想不出來,」吳照海信心十足道:「不過你放心吧,師伯必有辦法。」

見嘉那五郎詢問,阿坊笑笑道:「我聽說過你的名聲,是一位對上虞武道很熱衷的葦原國武家,我先給你提個建議吧。」

「洗耳恭聽。」嘉那五郎道。「武學之道的研究,首先要學習『奧卡姆剃刀』,秉持這個原則才能創新得有意義,武道是為了讓學習的人更好地使用,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你的論述不過是新瓶裝老酒,除了『以點帶面』算是認識得比常人較為深入外,其餘皆不必要——不過是武德論的翻版而已。」

此番較量是三局兩勝制,第一場比試已經輸了,這第二場比試便十分重要,若是再輸則可以打道回府了,因此張即飛見狀不妙,插話道:「明明是以戰火論局部與整體,你憑什麼說是武德論的翻版?」

魯霽見張即飛不遵守辯論規則,冷冷對他說道:「張館長,比賽規則很明確,除較量之人外,餘人不得插手,你是打算直接出局了嗎?」

張即飛一愣神兒,這才想起魯霽是協會秘書,是雙方公推見證和維護此次較量秩序的人,於是不得不舉手道歉道:「是我魯莽了。」

阿坊笑笑道:「看來是不服氣啊,那我就說說吧。奧卡姆剃刀的準則很簡單——『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古傳的武德論已經說明內外的關係了,因此所謂的『戰火論』實無必要。我將六律總結為一律——律德,仿照你所說的戰火六律的『造句』,德分有三,天德、地德、人德,又可分為陰德、陽德和稟德,天德為好生、雨露、潤澤之意,地德為孕育、負載、包容之意,人德即生、老、欲之德行,陰德具象妖魔鬼怪,陽德具象賢、神、仙、聖,稟德智信仁勇孝。

人,高在千道,貴在萬德,宜乎踐行陰德,體味陽德,常守稟德。

凡俗者,濟而統之;梵谷者,利而治之;凡聖者,智而越之;凡神者,德而順之;凡仙者,道而然之;凡實者,散而收之;凡筋者,柔而得之;凡虛者,主而納之,但凡百象者,陽格陰,陰著陽,故審其陰陽,定其攻守,各執其行。——你看,這幾句說得天花亂墜,實則空無一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阿坊和他的朋友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阿坊和他的朋友們
上一章下一章

四十七、天帖之爭一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