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時好(一)

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時好(一)

第一百二十八章四時好(一)

自正元二十一年二月中旬到三月底,雲京的春雨斷斷續續地下,沙沙的聲音聽得慣了,有時倪素的夢中也都是潮濕的雨。

她受的那二十杖並不輕,哪怕整整將養了三個多月,她身上破損的傷處雖結痂,可傷到的筋骨卻還是疼得厲害,只能卧床。

青穹在窗外移栽了一棵柳樹,柔軟的柳枝在細雨里微盪,嫩葉如新,倪素趴在軟枕上,一瞬不瞬地盯着看。

「沒有人會在家中栽種柳樹,」

姜芍將昨日趁著沒下雨才曬過的那件氅衣搭在木施上,衣袖邊緣銀線所繡的「子凌」二字有些顯眼,她轉過臉,「你們,是因為他?」

這三月來,一直是姜芍在此照顧倪素,為她換藥,穿衣,幫她洗漱,連孟府也沒回去幾次。

「近來太愛下雨了,到了四月,雨就更多了。」

倪素的面容還是很蒼白,「以往下雨,我便是煮了柳葉水給他用,他愛乾淨,哪怕是鬼魅,也總是很在意自己的衣着與行止。」

「他一直是個禮數周全的孩子,」

「而今,吳岱死了,潘有芳也死了。」

「要我說,他們這些小民就是天真!即便如今太子殿下在為玉節將軍翻案,那魯國公也是宗親,他們難道還想讓太子殿下處死魯國公不成?」

倪素抬起頭,「這是……」

歸來兮,歸來兮!忠魂棲何處?岩溪鳥靜,雲高風清,湖水不息,長途千里,思無盡兮……

但在蔣先明所著的這部書上,人們又重新識得了他,他們記起,他是青崖州徐氏的子孫,他們記起,他是天策將軍徐憲的兒子。

一個已經離世十六年的人,人們還能記得他的名字,是因為他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叛國佞臣。

雨霧沙沙,晨風濕潤,倪素的聲音很輕,「他也不可能再回來了。」

辜負那位將軍的人,又何止一個「我」。

姜芍走到她床前坐下,「雲獻與他老師是好友,他以前也沒少跟着老師來我們家中,雲獻以前總與我說,若不是文端公主先將子凌送到了崇之先生那裏,他也想收子凌做學生。」

其父徐憲生前死守屏江十年,使胡人鐵騎十年不得深入北境。

十五歲活捉親王之子,十六歲奪回燕關千里,十七歲使胡人聞風喪膽,十九歲受封玉節大將軍。

倪素聞言,想起他的臉,她其實從沒見他真正笑過,大抵這便是血肉之軀與殘魂之身之間的差別,他的五官始終不能如人一樣生動。

雖是十九歲的模樣,但他卻已在幽都遊離百年,他的手還是會握筆,還是會握劍,卻總是寡言的,也不會笑,他常會安靜地看書,安靜地聽她說話。

他總是謹慎地審視自己作為殘魂的身份,卻依然會在意衣着的乾淨整潔,在乎儀容,在乎禮數。

倪素伸手接來,只見封皮上《青崖雪》三字,她心中一動,立時翻開,附頁上數行字跡蒼勁有力,乃是一篇《招魂賦》。

姜芍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麼好,她倏爾想起一樣東西來,便轉身走到書案前將一卷書冊拿來,「阿喜,我差點忘了,你該看看這個。」

倪素忽然出聲,「他從前,是不是很愛笑?」

此書一出,雲京所有的書局幾乎刊刻不停。

御史中丞蔣先明著《青崖雪》一書,為玉節大將軍徐鶴雪撰寫生平,而翰林學士賀童更是在此書中為玉節大將軍與三萬靖安軍作賦。

因有苗天照與葛讓二人的口述,玉節將軍徐鶴雪生前的每一仗,都被蔣先明詳細而生動地鋪陳在字裏行間。

從二月中旬到三月底,儲君趙益親自主理玉節大將軍徐鶴雪叛國舊案,從十六年前的雍州軍報,到地方官員的證詞,再到為玉節將軍叛國議罪,定罪,其中牽涉的官員已達百人之數。

「他們在獄中聽說了你二敲登聞鼓的事,此書,是他們懇求雲獻,一定要交予你的。」

「他考中進士那年,不止是崇之先生,雲獻他也高興得整宿沒睡,迫不及待就想去貢院瞧他的試題。」

房中一時靜謐,姜芍心裏也十分不好受,她原想說些什麼安撫倪素,可她看着這個年輕的女子,她沒有哭,甚至言辭都很平靜。

蔣先明以沉重筆觸留在頁尾的這一句,既不成詩,也不成詞,但它卻觸動着每一個讀過此書的人。

姜芍回憶著那夜,鍋子裏的熱煙在燈影里漂浮,那少年眉眼生動,十分愛笑,她點點頭,「是,他模樣生得極好,笑起來也十分好看。」

太多人都忘了他污濁的聲名之下,被掩蓋的那段曾經。

「青崖有雪,而我負之。」

「我記得,」

「鬧成這樣,我怎麼可能沒看過?」陶府判心裏鬱郁,「可即便是如此,這些百姓日日在光寧府外頭請願,也不是個事啊……咱們這些人,如何能管得了宗親的事?」

歸來兮,歸來兮!英靈胡不歸。

姜芍眉眼帶着溫和笑意,「他有一回在宮中的昭文堂內帶着殿下一塊兒與那些宗室子打架,崇之先生髮了好大一通火,讓他在院子裏跪了一下午,那時天冷,他夜裏跑到我們家裏來,我親自弄了鍋子,讓他與雲獻一塊兒吃。」

姜芍輕柔的聲音倏爾令倪素回神,她抬起眼帘,滿室殘蠟,這三月以來,她日日燃燈,「我之所以能夠招來他的魂魄,是因為幽都寶塔里鎖著靖安軍的三萬英魂,這是幽都准許他重回陽世的唯一意義。」

「此書是被關在御史台大獄中的蔣先明蔣御史親手所著,附頁上的《招魂賦》則是翰林學士賀童所作,賀學士也是崇之先生的學生,他也是子凌的師兄,」姜芍將她身上滑下去的被子往上壓了壓,「你手中的這卷,是他們二人親手所寫,如今,此書正是雲京各大書局刊刻的最多的一卷。」

光寧府的楊府判坐在後廊上與陶府判說話,「就連我夫人,近些天也日日帶着孩子去茶樓上聽,老陶啊,難道你沒看過?」

「如今這書傳得厲害,那茶樓上都開始藉著這書上的內容,講起玉節大將軍生前打過的仗,那些不識字的市井小民有錢的就在茶樓里,沒錢的都蹲在茶棚子裏頭聽那些學生們一個字一個字地念……」

陶府判討厭這陰雨綿綿的天氣,說話時語氣也十分不好。

「他真的……不能再回來了嗎?」

而他七歲入京,十三歲孤身一人送母親的骨灰歸鄉,十四歲進士及第,卻棄筆提劍,遠赴邊關。

倪素一時說不出話,她只是怔怔地望着附頁上——

如今,八十餘名官員都被押入夤夜司中受訊問。

「如今太子殿下正令翰林院與諫院在議潘有芳與吳岱的罪,但那兩個都已經是死人了,蔣御史的一部書,讓百姓們記起來玉節將軍生前為國為民的所作所為,他們心裏覺得痛,又找不到宣洩之處,當年那樁事裏,魯國公畢竟是南康王的兒子,他雖將所有事都推到了已經去世的南康王身上,卻也並不能說,他就沒有參與其中過,百姓們如今,恨他得很啊。」

楊府判看着雨勢漸大,便招來一名皂隸,道,「你叫上些人,在咱們府衙外頭支上一個大一些的油布棚子,莫讓那些百姓淋了雨再受風寒,不值當。」

「是。」

年輕的皂隸應聲,轉身步履飛快地出去。

楊府判轉過臉,又道,「老陶,尹正大人都沒發話呢,你快別在此煩悶,咱們只管將這兒的事上奏朝廷,其餘的,便都別操心了。」

四月,非只雲京光寧府,還有一些地方州府,除了官員送到儲君趙益案頭的奏疏,還有萬民請願的血書。

遠在雍州的監軍韓清與將軍秦繼勛,統領魏德昌,楊天哲等人一併上疏,雍州軍民一心,懇請儲君還玉節將軍徐鶴雪清白公道。

「太子殿下,臣以為,魯國公貴為宗親,何況如今也無實證能夠證明魯國公當年也參與其中,萬不能治其死罪啊!」

朝天殿上,一名朝臣進言道。

「他若未曾參與,又如何能交出如今這份供詞?」葛讓上前一步,言辭逼人,「難道是南康王去世前,還專門當着自己的兒子,回顧了一番自己的生平功業不成?」

如此陰陽怪氣,令那名朝臣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但他卻分毫不敢與這位樞密副使葛大人嗆聲。

「魯國公是宗親,殿下如今畢竟還沒有繼位,怎可以死罪治之?」黃宗玉卻在此時出聲,他有些不悅地瞧了葛讓一眼,「你只知逞一時言語之快,卻不知如此,要將殿下置於何地!」

「難道就因為魯國公是宗親,便要對他輕拿輕放嗎!」

「只是不治死罪,又不是不治罪!」

「如此重罪,既不能治死罪,還有何意義?玉節將軍的死,那三萬靖安軍的死,果真要讓他們煙消雲散嗎?」

「殿下不能在此時殺宗親!」

官員們又吵了起來。

孟雲獻一言不發,只有黃宗玉急得滿頭汗。

「黃相公。」

趙益忽然的一聲喚,令朝天殿內一瞬安靜下來,所有人都隨着太子殿下的目光,朝黃宗玉看去。

「臣在。」

黃宗玉俯身。

趙益問他,「您難道以為,如今是我一定要治魯國公的死罪嗎?」

「這……」

黃宗玉心內只覺得這話十分不好答。

「孟子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趙益雙手負在身後,「荀子又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諸位為人臣,思社稷,也思民生,那麼我問你們,民意二字,該作何解?」

滿朝寂寂,朝臣們面面相覷。

「黃相公,」

趙益再將目光落在黃宗玉的身上,「您以為,我作為儲君,是否要逆水行舟?」

「臣……」

黃宗玉額上汗水更甚,一時答不出。

孟雲獻忽然站出去,俯身向太子作揖,隨即才站直身體,看向百官,「光寧府的奏疏你們聽了,雍州的奏疏你們也聽了,所有送到殿下面前的奏疏,殿下也都讓人念給你們聽了。」

「我要提醒諸位,我們如今是在為受冤的人翻案,百姓在看着太子殿下,看着你們這些大人,那些在邊關為大齊守國土的將士也在看着我們。」

「『青崖有雪,而我負之』這句話,你們還有誰沒有聽過嗎?翻案,若不能一翻到底,有罪的人,若不能擔負起他應當擔負的罪責,這還是翻案嗎?」

裴知遠在旁,心中也是一動,他不由開口道:

「難道我們這些活着的人,還要辜負玉節將軍嗎?」

朝臣們一時默然,什麼話也說不出,黃宗玉臉色十分不好,卻也不再開口,趙益見此,便溫言道:「我知道諸位是為我考量,不願我落得個殘害宗親的不仁之名,我多謝諸位。」

「但如今民意洶湧,若我不能從民意,是否也是一種不仁?」

如今民意沸騰,朝臣們也不是不知,但眼下這個境況,他們又能怎麼做?難不成要將那些在光寧府前聚集的百姓收押?

這自然是不能的。

早朝既散,黃宗玉與孟雲獻二位相公留在殿中,趙益從階上走下來,見黃宗玉面色發沉,他便俯身作揖。

「殿下……您這是做什麼?」

黃宗玉嚇了一跳,「臣不敢受!」

趙益站直身體,「此前是我想岔了,正如您所言,押在夤夜司中的那八十餘人我不能都殺。」

黃宗玉一怔,「殿下……想清楚了?」

「是。」

趙益頷首,「孟相公已經與我說過您的苦心,我若以將舊黨一網打盡的法子來化解新舊兩黨的黨爭,亦是一種偏聽偏信。」

黃宗玉不由看向一旁的孟雲獻,他方才還在心裏將孟雲獻罵得厲害,此刻卻有點訕訕的。

「孟相公對我說,舊黨有舊黨的不到之處,新黨亦有新黨的不妥之處,若我一味偏心新黨,其實也於新政無益,我要做的,是不偏不倚,做得對,才不會錯。」

「殿下,臣就是此意啊!」

黃宗玉低首。

「是,我知道您的苦心,」

趙益扶住他的手臂,「但,黃相公,我可以饒恕其中的一些人,卻不能饒恕魯國公,請您不要再阻我。」

黃宗玉抬起頭,只見太子神情堅冷,先前的溫和收斂起來,此刻又是如此的不容置喙,他張張嘴,什麼話也說不出。

魯國公原以為自己依照周挺所言,將十六年前玉節將軍叛國案的真相說出,將所有的事都推到已經去世的父王身上,他便能走出夤夜司。

他是宗親,如今的儲君若要繼位,若要博得一個仁厚的好名聲,便絕不能對他下手。

可誰知在御史台大獄中的蔣先明與賀童二人卻不安分,他們以筆為刃,剝開十六年的塵埃,讓天下人重新記起那位玉節將軍的不世功業。

無數人的痛惜,慚愧化為滔滔江水,洶湧澎湃。

十六年前雍州的民意凌遲了玉節將軍,而如今天下洪流般的民意,也終要殺人。

四月初五,

清明時節。

儲君趙益下令處決三十餘名犯官,而翰林院與諫院共議數日,也終究在這一日,定下魯國公的死罪。

魯國公在夤夜司中聽聞此訊,當場昏迷。

細雨紛紛的夜,夜市卻冷清無人,百姓們身着素衣,手持燈盞,聚集在文端公主府門口。

「公主府里只有子凌十四歲之前的衣物,從前官家下令將公主府家財收入國庫時,他的衣物……都被燒了。」

賀童才從御史台的大獄里放出來,人清減了許多。

孟雲獻聞言,沉默了半晌,「如今咱們就是想找一件他的衣物,也這樣難。」

「孟公,您看咱們不若找些旁的物件代替?可還有什麼?」裴知遠在旁開口道。

「沒有,什麼都沒有。」

賀童垂下腦袋。

就是連今日公主府靈堂上擺的那具棺槨,也是空空如也,什麼物件也放不進去。

「我有。」

這樣一道女聲傳來,在綿密的細雨中,沒有撐傘的百姓們回頭,只見那是一個身形清瘦的年輕女子。

她步履蹣跚,被人扶著。

「是倪小娘子嗎?」

「那是倪小娘子吧……」

「是她!」

人們認出了她,他們不約而同地讓出一條道來,孟雲獻看着自己的夫人姜芍與那個叫做青穹的年輕人一塊兒扶著倪素走過來。

「倪小娘子,你手中的是什麼?」

裴知遠見她懷中用披帛裹了什麼東西,便出聲詢問。

倪素伸出雙手,披帛散開,隨着夜風浮動,又被雨水壓下,裏面銹跡斑斑的,兩截斷槍展露在眾人的眼前,「這是玉節將軍生前的銀槍。」

「今日,我們便當此槍是他的骨。」

眾人都在看她手中的斷槍,有些婦孺禁不住暗自抹淚。

「……好。」

孟雲獻啞聲,「阿芍,快扶她進去。」

姜芍應了一聲,與青穹一塊兒將倪素扶進公主府中,倪素一路走,一路看,公主府被封了多年,荒草叢生,還沒來得及清理修葺。

一牆月季映入眼帘,顏色深淺不一,葳蕤艷麗。

倪素倏爾停步,她忍不住想起某個夜晚,她與他在陌生的院落里,月季如簇,而他小心地將她護在懷裏。

「月季有花刺。」

耳畔驀地響起他的聲音。

「阿喜?」

姜芍不知她怎麼了,輕聲喚。

倪素回過神,搖頭,抱着斷槍慢慢地走入靈堂里,一具空棺擺在正中,倪素看見香案上的牌位。

漆金的顏色,是他的名字。

靈堂里白燭常燃,立香的味道濃郁,她俯身將斷槍放入棺中,然後解下`身上的氅衣,遞給青穹,「將它給孟相公吧。」

「好。」

青穹接過氅衣,轉身出去。

文端公主府燈火通明,幾乎整個雲京的百姓都聚在大門外,他們抬起頭,看着那位孟相公拿着一件氅衣,站上了屋檐。

蔣先明賀童等人都站在底下,仰望着他。

夜風牽動孟雲獻的衣袂,他立在高處,雙手倏爾攤開那件氅衣,面向北方,振聲:「徐鶴雪!」

才喊出這個名字,孟雲獻的喉嚨一哽,他強壓着心頭的情緒,「徐鶴雪!魂兮歸來!珍餚玉粞,美器瓊漿,夫歸處兮!五豐穀物,厚饗六牲,去阻攘兮!天上地下莫可往!莫可往!」

「魂兮歸來!天上地下莫可往!」

「魂兮歸來!」

百姓們一聲又一聲跟着呼喊:

「徐鶴雪!魂兮歸來!天上地下莫可往!復歸故居,復歸故居!」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招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招魂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時好(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