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

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

周知縣知道伏危在外出時遇險,再從歹人口供中得知有人花錢要斷伏危雙腿,心下明白是何人要還伏危,便當即修書一封讓人快馬加鞭送去郡治。

在等待的這幾日中,伏危身旁有各種意外發生。

有驚慌失措向他衝過來的馬。

有忽然砸過來的重木。

也有迎面而來的危險,婦人袖下拿着一把泡過葯的匕首。

伏危有所戒備,伏震知道有人要害他后,也更是警覺,幸好這些危險都躲了過去。

四日過後,去郡治傳信的衙差回來了,伏危也被喊進了書房中聽述。

衙差道:「我聽府衙的人說,太守大人看了信后,直接砸了硯台,說了欺人太甚。」

想了想,又說:「屬下聽小道消息說,太守大人甚至懷疑當初圍獵時的刺殺也是沖着伏先生去的。」

伏危和周知縣都一愣,相視了一眼,着實沒有想到沈太守會聯想到這裏。

若是真有了這種想法,難免會遷怒。

周知縣皺眉思索了片刻,問:「那太守大人可有什麼話交代?」

衙差應道:「有,是太守大人的幕僚出來轉述的,原話是這麼說的——太守大人自然不會讓人這般輕視他這個一地之主的,敢在他的地盤上買兇害人,即便是同為太守,大人也不會忍下這口氣,更別說還是一個剛認回來兒子,而且也不是唯一的兒子。」

「幕僚還道讓伏先生且等著,若是有什麼意外,大人都會算到武陵郡那位的頭上,在傳信到武陵郡這段時日,太守大人讓浮現自己警惕性。」

這話已然表明了沈太守的態度。

都是坐到了這個位置的,哪怕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了,可究竟還是上位者,沒有打一聲招呼就在他的地盤上動他的人,這怎能忍下火氣?

衙差說的小道消息若是無誤,圍獵刺殺之事真的懷疑到了霍家,那麼這怒火便就更盛了。

讓衙差出去后,周知縣對伏危道:「你這段時日就先別出門了,在家好好避禍。」

伏危卻道:「多謝大人掛心,但這撤下賞令到其餘人收到消息,起碼要兩個月的時間。而兩個月內有太多變故了,躲著也不是事。」

周知縣仔細想了想,縣衙也有許多事情需要到伏危,且伏危用起來會比其他人都順手很多。

伏危年輕,反應快,也聰明,舉一反三。

周知縣認識很多人,可以說同齡之中最出眾的那一個,便是比他年長,出身也好的,伏危也是佼佼者。

讓他兩個月不來衙門,公事上肯定是會有不便的。

周知縣思索片刻后,收回了提議,繼而道:「這樣,我讓人在衙門收拾一間屋子給你晌午休息,我再讓后宅廚房給你多準備一份午膳,晌午就不要回去了。」

伏危道:「這倒是不用了,家裏離這裏也近,母親會在家中做好,再讓她送來就好。」

周知縣點了頭,繼而道:「另外你下值的時候,還是多讓一個人送你回去,一左一右護著,總會一個人護送你安全。」

伏危也沒有再拒絕周知縣的好意。

*

虞瀅與郡治仁善醫館的吳大夫通過書信,托他幫忙詢問醫館館長挂名在醫館的事情,也可以商量著付報酬。

數日後,郡治也來了吳大夫的信。

信上同意了她坐堂,也不需要報酬,但是有一個條件,外診他們幫忙,但同時得在醫館給兩個女病患看診,診金歸她,醫館只需葯錢即可。

看完這些后,虞瀅大概明白仁善醫館館長的意思。

要的是名聲。

一如她最初開醫館時所

想的那般,女子患病,若是私密些的病症,熬一熬就過去了,或是隱晦不提,醫治也就不能到位。

去一趟郡治診治三人,病患由醫館來定,那定是非富即貴、

醫治好了之後,醫館也能承情,與達官貴人有了交道,是診金遠遠比不上的。

虞瀅現在確實缺銀子,一個外診,兩個坐堂的病患,也不需要太多時間。

在郡治停留兩到三日,馬車快行往返約莫四日,共花費六七日時間,再在家中休息一日,一個月裏頭,起碼有二十日是在醫館坐診,足夠了。

累是累了一些,但能多掙一些錢,也是值得的。

虞瀅應下了仁善醫館館長提的條件,從下個月,也就是九月開始。

正好,入秋乾燥,是面脂賣得好的季節,不用請人送去,直接在郡治做好即可。

而護送虞瀅去郡治的人,原本是讓伏震去的,但到底是在衙門上值,又非只去一兩回,且現在保護伏危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向莫朗借了兩人,再加上何家二郎。

同去的還有一個女徒弟,加上虞瀅共五人,吃住行都算在她這頭。

這些事情做好了準備,也不用再發愁,讓虞瀅發愁的是伏危的事情。

這些天,除了大兄外,還有一個衙差接送他上下值,顯然是因為賞令的事情。雖然發愁,可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是給他多準備些防身用的草藥。

九月十號的晌午,先是去給牧雲寨主看診,離開后,伏震便把虞瀅送到那幾人約定的地方,他則返回玉縣后,虞瀅便與其他人出發去郡治。

第二日,在日暮關閉城門前一刻到了郡治。

在仁善醫館附近尋了一家客棧,開了客房放下行李后,虞瀅便立刻帶着何二郎和小徒弟一同去醫館拜訪。

醫館雖已經關了大門,但還開着一扇小門。

有葯童在門前左右張望,看到虞瀅從遠處走來,頓時露出了喜意,朝着裏邊喊道:「吳大夫,余娘子……不對,是余大夫來了。」

虞瀅走近的時候,吳大夫也出醫館裏邊出來,笑臉相迎:「余娘子雖信上說今日來,但我看天都快黑了,還以為來不了了呢。」

吳大夫的態度比起去年談生意時更好了。

去年做面脂生意的時候,到底是覺得仁善醫館招牌大,那做面脂生意的余娘子不過是小魚小蝦,至於態度,面上過得去也就行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去年余娘子還是個買面脂的生意人,可現在卻是有名氣的女大夫。

時下放眼整個郡治,沒有哪個醫館是不知道這玉縣永熹堂女大夫的。

因稍有女大夫開設醫館,所以莫說是醫館的人了,就是尋常百姓都知道一些。

有她坐堂,總能搭上達官貴人的門路。

她要是向其他醫館拋出坐堂的橄欖枝,其他醫館肯定是雙手接過,但好在是向仁善醫館提出的坐堂,吳大夫自然是得供著。

虞瀅朝着吳大夫微微一禮,微笑道:「昨日上午有外診,會耽擱一些時辰,而往後都是差不多這個時候到郡治。」

吳大夫:「想來余娘子是剛到郡治沒多久,舟車勞頓的,定然連一口水都沒喝,不若先進醫館喝杯茶水潤潤喉,歇一會後再細談坐診的事情。」

說罷,伸手做相迎之勢。

虞瀅點了頭,入了醫館。

一直進了後院正廳,吳大夫招待着,葯童去請了館長。

館長年事稍高,約莫六十的年紀,兩鬢髮白,但因是懂藥理保養,所以看着倒是顯得年輕。

一杯茶過後,才說起正事。

吳大夫道:「余娘子上個月月底說來坐診,故而我們醫館也早早放出了消息,一下子送來帖子的有許多家,但因余娘子說

只出診一位,坐診兩位,所以我與館長商議之後,從中選了三位病患。」

說罷,把桌面上的三個帖子推到了虞瀅的面前。

虞瀅依次把帖子展開來看。

第一個帖子赫然是太守府的帖子。

吳大夫在旁道:「出診的是太守府,太守夫人。」

虞瀅微微訝異,她抬眸看向吳大夫:「可知道太守夫人是什麼病?」

吳大夫微微搖頭:「倒是沒聽說是什麼病,也打聽不出什麼來。」

虞瀅若有所思的放下了帖子,繼而把另外兩個帖子都看了一遍,一個是男病患,一個女病患。

仁善醫館的館長道:「余娘子從玉縣遠道而來,診金自然不能太低,所以我便擅自做主把外診診金從五兩提到了十兩,坐診從二兩提到了五兩銀子。」

虞瀅愣了一下,遲疑道:「畢竟我在玉縣醫館坐診,診金最多也就是三十文錢,這會不會太高了?」

館長笑道:「余娘子倒是不用擔心,送帖子來的人都付得起,比起他們從京城請名醫來瞧病,這點銀子還真算不得什麼。」

聽到館長這話,虞瀅心道自己格局果然還是小了,不夠大膽。

有銀子不賺白不賺,想到這,她笑意微粲了些:「診金的事,多謝館長幫忙。」

館長擺了擺手:「小事一樁,不值一提。」

這還真的是小事,要是這余娘子真把那太守夫人治好了,有了太守府的關係,這才是大好事!

館長想了想,道:「對了,余娘子可有落腳地方,若還沒有,便在醫館住下,看看明日去太守府需要準備什麼東西。」

虞瀅道已經有落腳的客棧了,斟酌兩息后,又道:「東西倒是沒有什麼可準備,只是這禮節的方面我不太清楚,怕唐突貴人,可能還需要館長差人指點一二。」

雖說影視劇看了不少,可她在這個時代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周知縣,還真不知道見什麼官行什麼禮,也不清楚見大官的女眷又要怎麼行禮。

雖然只是看病,但也不能鬧出笑話,以免影響伏危。

這沈太守可是伏危現在暫時的護身符,容不得出差錯。

館長做得很周到,忙應道:「這個自然,我特意請了從太守府出來的管事婆子在醫館小住兩日,現在正在後院,若是余大夫不急着回去,可先去聽一聽要注意些什麼。」

虞瀅心下暗鬆一口氣,感謝道:「自然是有時間的,此番真的太勞煩館長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