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青萍末 第二十七章 公主由自京城來

第一卷 青萍末 第二十七章 公主由自京城來

多雨時節。

兩匹駿馬從武陵源石碑處並未選擇停下駐足,而是飛馳而過。

若是有識馬之人在此,定會瞠目結舌,兩匹馬行了四百多里路程,卻不聞任何喘息聲,車廂也不見有跌倒起伏的顛簸,只憑這一點便能斷定這便是世人口中常言的千里馬,遠觀最前方那匹,毛髮呈黃白之色,再一細看,竟是與話本書冊中的「照夜玉獅子」極為相像,據傳整個大晉國內僅剩一匹,也只有司馬一氏才可騎乘,可謂「身份高貴」,除去大司馬恆溫不好騎馬術這點,那座上主人的身份便值得猜疑,至於後面那隻便不惹人眼線,是再正常不過的千里馬,只不過尚如今晉朝軍中良馬與軍糧吃緊,這千里馬軍中也堪堪不過五十,非將領不能騎乘。

武陵源雖說在大晉國是除去京城的僅有富饒地界,再加上西北方的五胡十六國步步緊逼,邊境可謂戰事吃緊,如今國境內僅有的「照夜玉獅子」卻異如反常出現這裡,前後二者間看似毫無關聯,實際上只要是明眼人瞧上一眼都一語能道破,無非便是這天下大亂之際,朝廷上那位傀儡皇帝不甘大司馬恆溫獨掌大權,可相對「北上討伐」一詞,還是明知地選擇了明哲其身。

不能說錯,卻也不能說對。

騎乘「照夜玉獅子」的,是個一襲紅色素衣的女子,腰間懸著的精緻佩劍左右搖晃,觀其面容約莫在十之五六,頭髮並非是大晉國皇室風靡一時的雲髻,而是以世間常見的白玉簪子淺淺束起,幾條流蘇垂下,左邊一縷青絲掛著精緻銀鈴,隨風而動,發出陣陣清脆聲響。

按大晉律制而言,朝廷的官宦女子只要身在宮裡,便只能佩戴雲髻,至今還未聽說有人違令。

那這位紅衣女子的身份便不言而喻,當朝七公主,司馬念慈。

也只能是她。

女子面無表情,可旁人若是近觀細看,便能從眉目中瞧見幾分趾高氣揚,再加上騎乘的精良馬匹,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人切莫對其生出愛慕之心,哪怕一分也不行,因為這位女子定然不會是「微服尋訪」的傀儡皇帝可論,若再往上想上些許,甚至可能是普通百姓一輩子都觸不可及的「山上神仙」,只可遠觀,不可妄言。

而後面那匹馬的主人則是個相貌平平的桃李女子,腰配一把明晃晃的白色短劍,衣著極為簡單,只是件黃白素衣,依著兩匹馬的前後位置,身份自然不及司馬念慈,甚至二人極有可能是主僕關係,作為「念慈公主」的貼身侍女,身手自然差不了哪兒去。

但這次傀儡皇帝派司馬念慈私訪武陵,便是為了一事,晉朝往後到底是改姓恆還是依舊姓司馬,流程極為容易,徑直往白雲觀找老觀主,報上名號簡單了當,只不過老觀主見與不見,便是個問題。

「吁!」

司馬念慈猛地按住馬鞍,翻身下了照夜玉獅子,驀然抬頭,原來這場秋雨已經停了。

便索性牽著駿馬,邁步朝武陵源邊界門走去。

主子下了馬,身後的女子自然也沒了再騎乘的心思,於是便在司馬念慈腳尖還未落地時也跟著跳下馬,若他人從旁路過,只會覺得二人腳尖是同時落地,無其他念頭。

守在邊界的兩個精銳披甲士卒習慣性抬起手,本是想要攔下二人,檢查一下她們身上是否有什麼「贓物」,就算沒有,也順道揩點油水,不過在接觸到紅衣女子的傲氣十足后,硬是沒敢開口出聲,待到牽馬的兩個女子從他們身前走過後,二人才猛然驚覺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過了許久,心頭涼意仍未褪去。

誰也想不到有一日他們會見到當朝最受寵溺的公主。

鎮守城門的士卒這個位置,自然比不得朝廷中的能者居上,按照地方官員和過路旅商不足外人道的內幕,銀兩到位,只要士卒懂得進退和識得時務,管你是人是鬼,都能當上。

尚如今鎮守武陵的兩個年紀約莫不惑的男子,坐上這個位置,當年可是花光了家中銀兩,求奶奶告爺爺,甚至不惜俯下身子甘心做那極為肥胖老婦的胯下玩物,才求來這等「差事」,如今算下來已是有二十多年有餘,坐的久了,自然見到的大人物也比以往多了些,也練就了雙「火眼金睛」,哪些人能惹和不能惹,孰輕孰重,他們還是能分得清。

如今大司馬恆溫獨攬朝中大權,哪怕目盲之人都知道這天下遲早是姓恆的,可不說司馬奕,這位公主殿下身後站著的便是晉朝唯一一位「山上神仙」,哪怕司馬南木無心朝政,但只有一日還活著,恆溫便一日不敢改國號。

關乎這國運一事,最是擾人清夢,花落誰家誰也不敢私作武斷,故而這兩個守境士卒也不敢摻和進去,國家大事自有朝廷去管,可自家性命終歸只有一條,若是因一句恭候公主的話而被好事之人抓住把柄,服刑入獄都是小事,那等令後世人桌前酒後談笑風生的「奸賊」、「逆賊」、「叛國」言語,才最是狠毒,沒有之一。

……

……

念慈公主入武陵源地界之後,並沒有漫無目的一路橫衝直撞,反而沿著江岸走得不緊不慢,一路觀賞起雨後的景色,說不上有多驚艷,可見多了京城的繁錦平原,初次來到這以山川河流為主的武陵源,便真的是看入神了。

興許是秋雨剛停歇不久的緣故,江水湖畔上除了三兩漁船,幾乎再無載客行舟。

二人不斷前行,司馬念慈玩性大發,忽然小跑到高出河流三丈高的青苔岸上,微微頷首望向遠方瀑布,一時間感慨萬千,也不思索,便立馬挺直腰桿,雙手負后,想著學儒教讀書人隨性而作,醞釀了半天,胸中也無點墨,也吐不出半句千古絕句,臉不紅心不跳,只是輕咳了聲。

名為蕭易的侍女也走到岸上,沒有行君臣之禮,只是無奈喚了聲:「念慈小公主哎。」

司馬念慈閉目不言,道理盡在不言中。

蕭易也閉上雙眼,感受到波濤洶湧的江河氣勢,思索良久。

最後她睜開眼睛,挑了下眉頭,無奈道:「此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前些日子師父不是讓念慈公主手抄了《太白詩集》么,怎還是記不住?」

這位一向目中無人的司馬念慈輕只是哦了一聲,之後便再無言語。

白衫女子嘆了口氣。

實際上生在帝王世家,皇室弟子生來便是常人一輩子達不到的高度,便是因此,皇室貴族年幼時接觸的書籍不說破萬卷,但百數至少還是有的,而能留在一座世俗王朝書閣的書籍,其中內容大抵也是包羅萬象,算得上是上乘了。

大晉開國以來能進入大晉那座書閣的,也唯有國主那一脈,司馬念慈自然也在其中。

當然,現如今多了個站在司馬一氏的大司馬桓溫,歷代歷年,也唯有這唯一一個非司馬氏的人而已。

而司馬念慈這位皇室公主,娘親是如今皇帝司馬弈最疼愛的妃子,哪怕十多年來誕生過子嗣只有司馬念慈這個女兒,國主司馬弈對其的疼愛也是一如既往,不曾變過。

所以司馬念慈這位小公主生來所受的疼愛,可比上同輩的皇兄弟妹多上許多。

只不過胸中並無點墨便是了。

但真要說起前面這事來,便有的談了,一個妃子未曾給皇帝傳宗接代,不說後宮佳麗的一眾非議,就單單說那百位文官,自然是要在上朝時期一一請奏,內容無非便是廢除妃子職位打入冷宮。

這種臣子管理皇帝周身私事的事情,在先秦自然是沒有先例的,要說是從什麼時候破例的,追溯起來,也不是什麼費神經的事,尚如今大晉正直內憂外患之際,內有大司馬桓溫一人獨大獨佔王權,外有以前為首的十六國虎視眈眈,可謂亂世。

亂世出梟雄這個理自然不錯,可除了梟雄之外,當真沒有牛鬼蛇神?

如今那位當朝皇帝都自顧不暇,甚至還要讓保著最疼愛的妃子,哪裡還會在乎進言文臣的言語,這要是在太平盛世,誰敢提那一句,誰便掉腦袋。

當然,說起亂世,那便不得不提人世間和妖土兩座天下了,自六千年前那場大戰至今,除去雙方下三境修士的小小摩擦外,幾乎沒有任何戰爭,雙方要說是就此太平自然是不可能,畢竟人與妖之間,只要遇見向來便是分外眼紅,到底是沒有握手言和的那一天,如今都在休憩養戰,為的是什麼?

只要是明眼人一瞧便知。

所以說來,如今的人世間,到底還是亂世,只不過和大晉這個世俗王朝的亂世相比,無非是一個在暗一個在明罷了。

當然,這個只練就了世俗武功的蕭易不會明白人世間是多麼大的一個詞,當下要做的,護好這小公主便是了。

想到此,蕭易望著遠方瀑布,又開始頭疼起來。

99.infowap.99.info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書劍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書劍酒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卷 青萍末 第二十七章 公主由自京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