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開店了)

第61章(開店了)

張巧紅還回不過神,感覺這個大學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娘,不會是人家搞錯了吧?就孟招弟那腦子能考上大學?」

孟大嫂就說她:「你什麼都好,就是太偏心了,平時對招弟不管不問就算了,還天天說招弟這不好那不好的,來弟懶成那樣,你都知道誇,怎麼就容不下招弟?」

「我這不是實話實說……」張巧紅就有點心虛,大女兒出生后她也是很疼的,可後來有了老二老三老四,看大女兒就沒那麼順眼了,「五個手指頭都又長又短呢,我也沒虐待她。」

「五個手指頭是有長有短,可閨女大了,你偏心也不能太明顯,真傷了閨女的心,你後悔可就晚了。」

孟大嫂娘家有個鄰居就是這樣,發達后卻再也沒回過娘家,她娘還整天罵她不孝,白養了她這麼個白眼狼,可鄰居們都知道,這是被自己親娘傷透了心。

孟大嫂就覺得張巧紅做人不夠聰明。

張巧紅被婆婆說的有些心虛,「娘,招弟考的這個學校,出來能幹啥啊?我聽人說這書讀了也沒用,出來是給人干苦力的。」

「呸!你嬸子都說了,這專業是跟機器打交道的,跟工程師差不多,出來能直接分配工作,是鐵飯碗!」

張巧紅沒想到這大專這麼好,一時間也是高興壞了。

孟大柱不像她這麼重男輕女,對閨女也是疼的,只是閨女長大后,父女倆的話就少了,他找到閨女,憨厚的臉上露出笑意來,「閨女。」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孟大柱笑笑,閨女年後就要去報道了,他媳婦的脾氣他是知道的,最重男輕女的,恐怕是不會給閨女什麼錢的。

孟大柱就塞了三十塊錢給孟招弟,孟招弟覺得這錢有點燙手,就要推給她爹。

「拿着,去買點女孩用的東西,再買兩身衣服,不夠再跟爹說。」

「我嬸子給我做了衣服,咱們學校也有補貼,用不了這麼多錢。」

孟大柱就有點感慨,她媳婦重男輕女,可明明女兒這麼乖巧懂事,他早就找人打聽過,學校雖然會補貼點生活費,但家裏也要出錢的,大城市開銷大,三十塊錢根本不夠用兩月的。

「爹記得你的襪子補了好幾次,毛褲屁股上也壞了一個洞,衣服太破舊,洗衣服的時候讓同學看見,人家會嘲笑你的。去買點你想買的東西,不要讓同學看不起。」

如今的孟招弟已經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了,她很坦然地笑:

「我是去學習的,不是去比美的,嘲笑就嘲笑,我不在乎。」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次日孟老太就來找甄臻談心,說孟招弟能上大學,得虧有她這個嬸奶奶幫襯著,又說孟家出了兩個大學生,都是她的功勞。

如今她也算勞苦功高,等招弟工作后,就叫招弟孝順她,給她養老。

這些話甄臻也就聽聽,她這個嬸奶奶再好,也不如人家親娘親奶奶好,她會幫孟招弟,不過是看孟招弟做人踏實,又會做事。

孟招弟來孟家這一年多,家裏餵豬、做飯、掃地、洗衣服都是她在干,甄臻又沒付她工資,不過是給她一點回報而已,這也是她應得的。

孟老太又問起程素的事,「照這情況,回城的事很快就能辦妥了,這丫頭在你家也住了不短日子了,你可別捨不得。」

甄臻是挺捨不得程素的,但也沒辦法,人生本就是要學會告別的。

再說程素是去上大學,是去給孟華當師妹,甄臻高興都來不及呢。

如今的程素在甄臻的食補下,不再病懨懨的,反而有種氣血旺盛的美。

她如今對潘東明也沒有任何留戀,本來嘛,那種男人又沒什麼好,對殷雪愛的要死要活的,改造出來又開始纏着程素,得虧程素不搭理他,沒有陪着他一起發瘋。

這不,程素考上京大了,潘東明卻落榜了,不過潘東明家境不俗,家裏頭早就幫他鋪好路了,他回城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甄臻留程素過了個年,年夜飯準備得非常豐盛,雞鴨魚肉水果盤都有,還特地做了程素最愛吃的羊肉火鍋。

程素吃得非常滿足,甄臻又收拾了一包蜜棗、五香花生米、炒栗子、炒瓜子讓她帶着路上吃,還特地把她送到火車站。

程素看着就有點眼熱,抱着甄臻撒嬌。

「甄大娘,我捨不得你,捨不得壩頭村。」

這裏是她的青春,她永遠無法忘記這裏的一切。

甄臻拍拍她的肩膀,穿書後,一路看着程素從虐文女主成長如斯,也是非常感慨的,更何況程素還跟她同吃同住了兩年,「甄大娘也捨不得你。」

「甄大娘,我會回來看你的。」程素撂下這句話就走了。

甄臻倒也坦然,只是晚上看着空蕩蕩的房間略有不習慣。

孟招弟和錢子義是和程素一起走的。

這次壩頭村就考上這麼三個,沒考上的人抱頭痛哭之後,就發現這三人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找甄大娘指點過!

他們也不蠢,悟到這一點后就蜂擁而至,把甄臻家路都給堵住了。

甄臻一個沒答應,直接叫孟大國把人給打發了。

她又不傻,教他們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一來她不缺那點錢,沒必要把自己給累著。

二來有些知青已經跟村裏人結婚了,真要把他們送去大學,回頭這些人拋棄伴侶回城,村裏人免不了要怪她。

程素走後,時間就過得飛快,七八年這一年很平淡地就過去了,只年底宣佈了開放的消息,讓村裏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前些年打壓成這樣,斗這個斗那個的,怎麼忽然又放開了?

政策也沒個准,說變就變的,誰也不敢輕易跟着政策變,都維持原來的標準。

雞鴨鵝這些家禽一隻都不敢多養,自留地也不敢多種蔬菜,花更是不敢沾,栽花種草是四舊,是好逸惡勞,誰敢沾邊?

除了甄臻,政策一變,她就叫孟大國擴大養豬場的規模了。

孟大國有點拿不準,但他娘的話從沒錯過,孟華也從京城發來電報,說風頭要變了,以後會開放自由買賣。

孟大國就聽了她娘的話,去買了五十頭小豬苗。

豬圈不夠,孟大國又拉着大川去山上劈木頭,搬了石塊去修豬圈。

家裏也是有變化的,開春后甄臻就買了三十隻小黃雞回來。

也不指望賣雞蛋賣雞肉賺錢,純粹是為了家裏吃。

陶愛紅去年貓冬時懷了孩子,今年又是坐月子又是生崽崽,雞肉消耗快,家裏養一些就省得去外面買了。

開春后,甄臻騎着自行車去了一趟縣城,她先帶了一包饊子,兩包紅糖,去了孟麗家。

孟麗正抱着閨女在院子裏玩,她家倆小子正和曹家父母跳格子呢。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甄臻和孟麗走得近,大寶又喜歡跟大丫二丫玩,對甄臻也是很熟悉的。

孟麗見到甄臻很激動,「嬸子,你怎麼來了?來我家還帶什麼東西?」

甄臻把東西放下,饊子拿出來給曹家父母嘗嘗,曹家父母也是很喜歡她這個親戚的,對她很是親昵。

「桂芝,你這趟來城裏有事?」曹母問。

甄臻就把要買房子的事告訴了曹母,她上次就打聽過這房子,曹母就沒太驚訝,只是沒想到她要買。

「買下來多貴了,還不如租下來。」

甄臻也有自己的考量,「租下來就怕房東事多,花了一兩百修好了,最後再不租給我了,那我找誰說理去?」

曹母覺得她考慮很周到,「我看城裏還沒有開店的,你這麼干會不會太冒險?」

曹父倒是挺開明的,「中央已經讓放開了,以後就可以自由做買賣了。」

曹父很看好甄臻,覺得甄臻是個利索乾淨的,做生意沒別的,就是模樣習慣要好,否則人家看了就不喜歡,怎麼會去你家買東西?

曹母就點頭,「那我找老徐夫妻倆打聽一下?」

老徐是曹母和曹父的老同事,這房子是他倆的房子,只是房子年久失修,老倆口的錢都在兒子手裏,兒子一直不拿錢修房子,這房子就一直空下來了。

甄臻要是想買,就得翻修一下,要費不少事。

可甄臻就看上了這塊地,這裏是老城區,周圍都是家屬區,農村人來城裏買東西也必須路過這條街,離電影院、中學、幼兒園都不遠。

縣城跟大城市不一樣,大城市可以無限往郊區誇張,可縣城就算過了幾十年,主要活動區域也還是老城區這一點,老城區的人都捨得花錢,做生意更穩妥。

曹母就叫曹父騎自行車帶自己去了趟徐家,徐家老倆口也是好久沒見老同事,激動地把他倆迎進去。

曹母聊了幾句家常,就說了要買房子的事。

老倆口沒想到有人這麼大膽,一時也拿不準,倒是她兒媳一聽說可以有錢賺就給答應了。

那房子破的跟鬼屋似的,想要住人至少要花一兩百去修,有這錢都可以蓋新的了。

城裏可沒人當冤大頭買這房子,也就是這農村人不識貨。

徐家生怕她反悔,叫她給三百塊錢就行。

曹母覺得價格太高了,主要是翻修費錢,但也沒辦法,路邊的房子不是有人住就是產權不清晰,就這套最合適。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才三百塊也是甄臻沒想到的,不過這種破房子除了她也沒人會買,她故意為難了一下,說要回去跟兒子商量,看能湊出多少錢來。

徐家那邊聽了這話也是很忐忑的,生怕她不買,特地叫曹母回話,說可以少十塊錢。

甄臻聽到消息后就沒再猶豫,這麼好的地方,光是宅基地就不止這點錢了。

她寫好了合同,叫孟大國去把房子給買了。

孟大國去看了房子,就覺得他娘真是太猛了!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價格是不便宜,可這房子面積大,前頭是門臉房,很寬闊,有五六間房子那麼大,後頭還有兩間倉庫,一個帶三間住宅的小院子。

雖說現在是有點破,可敲敲打打,修好后還是很不錯的。

又能做買賣,又能住人,房前屋后的,別提多方便了!

孟大國也是很滿意他娘選的房子,覺得他娘眼光真好,回頭就把大川和孟大柱兄弟倆帶來城裏了。

孟大柱繼承了他爹的好手藝,蓋房子修房子不在話下。

他糊裏糊塗來了城裏,以為孟大國朋友家蓋房子要找他,誰知是他嬸子在縣城租了門臉準備開鋪子。

這可把孟大柱給驚到了,心說他嬸子怎麼這麼大膽,什麼都敢做!

不過孟招弟能考上大專,就多虧了她嬸子,這會子嬸子需要幫忙,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他也得幫啊。

「屋頂修一下就行,其他地方看着破,其實結實著呢,我估摸著用幾十年問題不大。」孟大柱評估道。

孟大建也摸著牆體說,「看着破破爛爛的,其實沒大問題,就是這以前的老房子屋頂高,修起來比較麻煩,不過難不倒我跟我哥!」

孟大建還自誇了兩句,也是叫甄臻覺得好笑。

這倆人雖然不是她親兒子,但天天看着,有事一叫就到,那也是比尋常親戚要走得近的。

甄臻就誇道:「你跟你哥做事都穩當,事情交給你們做,我也放心。」

孟大建就樂呵呵地笑了,難怪孟大國就喜歡往嬸子面前湊,被人誇獎的感覺真是不錯,誇一次就管好幾天,下次要是沒動力再來找他嬸子誇一句,又能樂呵好一陣子。

孟大柱和孟大建就回家找孟老太爹解決材料的事了。

他嬸子已經把裝修圖紙畫給他們了,哪裏用作倉庫,哪裏用作住房,哪裏是門面,哪裏是樓梯,門口怎麼設計都寫得一清二楚。

孟大柱和孟大建第一次接這樣的活,也躍躍欲試,倆人回家商量了半天。

孟老太爹一聽這事,煙袋都顧不上抽了,「什麼,老二媳婦要去縣城開鋪子?怎麼沒聽她說?」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你嬸子回來沒?我去問問她怎麼想的。」

「咱們鄉下地方什麼不是寶?多養點雞鴨鵝,又不要你拿錢去餵食,吃點草種充值就能長大。夏天河裏的魚蝦螃蟹都能捉去賣,家裏殺豬了,吃不完也能賣給別人。自留地種的蔬菜瓜果,只要你肯動動腿,就能換錢回來。多了賺不到,補貼家用肯定是可以的。」

甄臻差點把白眼都翻出來了,不知道他倆葫蘆里賣的什麼葯。

門內外都刷了白漆,連屋頂都沒放過,門面房內擺放着很多木頭架子,都刷成了白色,一看就很清爽。

搬家的事甄臻就不忙了,交給兒子就行,畢竟搬的也不遠,想回去就能回去。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娘,咱家這麼多口人,靠下地賺工分,什麼時候才能賺到錢?大國他爹死後,我一個人拉扯一大家子,不出去做點買賣怎麼行?」

這麼一張羅,東西就備齊了,只等選個好日子開業就行。

院子裏還新蓋了廁所,用的是沖水馬桶,拉馬桶上的繩子就能沖水,比農村的旱廁好多了。

「沒呢,嬸子說去辦什麼營業執照了。」孟大柱就說。

她婆婆也是能耐的,門臉房上掛着一個招牌,寫着——好婆婆食品店。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尤其是陶愛紅,堅決反對,說老大可以分家,她反正要跟婆婆一起過。

甄臻就說:「我記得淑芬的滷味做的不錯?」

甄臻敲門道:「同志,您好,請問王主任在嗎?」

盼弟長得不錯,人也老實,隔壁村就有人盯上她,想娶她過去做兒媳。

張巧紅是有心沒膽。

「那就不能遲點?」

以孟大柱兄弟倆的能耐和手藝,當個包工頭是綽綽有餘的。

「大柱和大建會蓋房子,手藝也好,以後有機會可以搞個正規團隊,去幫人家蓋蓋房子。」

不過眼下還沒到時候,只能慢慢來了。

既能保證一直有貨,又能讓東西種類看起來豐富點。

城裏買東西、看電影、上學都方便,他是個喜歡熱鬧的人,就想去城裏。

原先甄臻是打算分家的,可這幾人不知道中了什麼邪,全部不同意分家。

孟老太正在家裏等着她,「老二媳婦,聽說你要在縣城開鋪子,你膽子也太大了點!」

甄臻真是來辦營業執照的,這年頭辦事不方便,她跑了好幾個部門才找到辦事處,這辦事處也是新設立的,就一個女職員。

陶愛紅就覺得沒分家果然是對的,她就知道她婆婆一定有后招。

孟二勇和陶愛紅對視一眼,一時也不知道他娘是誇他們還是罵他們。

王主任連忙給她倒了杯茶,「同志,你要辦哪方面的營業執照?」

王主任叫她說的一懵,「這麼多東西呢?你賣的完嗎?」

孟老太就覺得槍打出頭鳥,兒媳這麼做不保險。

一提到小孫子,老太太心裏就跟抹了蜜一樣甜。

土豆片是甄臻參照薯片,摸索著做的,可別說,受歡迎的東西到哪都受歡迎。

這木架子是帶玻璃板的,不買東西就蓋上,一目了然又乾淨衛生,最好不過了。

甄臻就笑了笑,「我原先會在家裏炒點瓜子、板栗、花生米給孩子們吃,我家孩子都愛吃,我尋思著不如開家乾果店。其他的都只是這麼一說,具體賣什麼得開起來才知道,要根據經營情況來調整。咱也沒大指望,只求能賺點小錢,養養孩子。」

甄臻笑了笑,「王主任您好,我想辦營業執照。」

「這事怎麼還有華華的份?」

後院支了一口大鐵鍋,甄臻備好了瓜子、板栗叫焦蕙蘭炒,又叫陶愛紅清點貨物和開業物資。

王主任直點頭,誰不想賺點小錢,養養孩子?

甄臻就給答應下來了,「淑芬這麼做我是同意的,女孩有個文憑或者手藝,能賺錢養家,在婆家說話才硬氣。」

孟老太是擔心這一點。

看吧!不分家就可以躺着吃現成的,這可比分家好多了。

「至於孩子讀書的事,我已經跟我二哥說好了,他會給解決,可以先辦借讀,戶口的事慢慢再說。」

等東西準備好,她又從空間里拿了一些出來,一個個擺到木架子上。

幾人都沒見過這麼好的房子,都進了自己屋。

焦蕙蘭聽了這話還是很甜蜜的,「一個就夠多了,沒必要買太多。」

因為物資有限,她們就在容易搞到的物資上下功夫,比方說紅薯,除了紅薯干,她們還做了油炸紅薯片、烤紅薯脆片、蜜餞紅薯片。

糕點她們也備了一些,有紅豆糕、綠豆糕、棗泥糕這些,還備了不少山楂,打算把糖葫蘆給安排上。

都是鄉下人,去城裏覺得拘束,見了生人連話都不敢說,更別提做買賣了。

年初,孟大嫂就說要分家,把房子從中間一分為二,砌了一道牆,以後兩家就分開過了。

門口處還擺着一張課桌,上頭豎着木牌,上頭寫着「結賬處」三個字,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來這裏結賬的。

她實打實說:「我想做個食品店,經驗範圍包括但不局限於乾果、熟食、零食、速食品。」

但她也就敢養幾隻雞,做買賣是萬萬不敢的,別說做買賣,叫她去縣城她都放不開手腳。

孟老太就覺得是他兒子拖累了兒媳,「我也知道你不容易,可這麼一大家子都在農村,你一個人去城裏開鋪子,家裏誰照顧?這家沒了你,遲早要散的。」

周淑芬連連點頭,「是會做點豬頭肉,都是我爹傳給我的。」

就拿床來說,大人是大床,小孩是上下床不說,那床還帶木頭滑梯,爬到上頭就可以滑下來,可把幾個皮孩子給樂壞了。

「要不是他,我一個農村婦女哪知道開鋪子啊?是他說京城那邊都放開了,叫我不要害怕,去租個鋪子做點小買賣,一準會賺錢的。」

甄臻叫她說笑了,「他們自然要跟我去。」

陶愛紅特別驚訝,這房子變化也太大了點。

這土豆片最受孟家人喜歡的,連孟老太和孟老太爹都愛吃。

孟二勇一想到自己要去城裏做事,也是很高興的,雖然農村很好,可人還是嚮往更好的生活環境。

王主任一聽這話,眼都瞪大了。

「他們去城裏幹什麼呀?大國蕙蘭他們除了種地還會幹什麼?再說大丫他們也要上學的,沒有城裏戶口就沒法讀書,這都是問題啊。」

王主任很有感觸,也沒刁難她,很快就給辦好了營業執照,還目送着她出門。

等以後時代好了,商品房多了,這倆人未必不能出頭。

焦蕙蘭欣喜地摸著柜子,把衣服一件件放進去,她娘做的衣櫃款式好,很多都是掛衣服的地方,真的很能裝。

蜜棗、板栗、原味瓜子、咸瓜子、奶油瓜子、炒花生、五香花生米、紅棗都擺上去,除此外還有柿餅、紅薯干、土豆片這些。

甄臻還是挺護著自家孩子的,「娘,他們天天下地幹活,不代表他們只會幹這個,而是因為他們從出生就干這個,沒人給他們別的選擇!要說他們能幹什麼,那可多著了,大國養豬養得好,蕙蘭會做衣服,二勇臉皮厚,愛紅會吃,這都是優點!」

「嬸子,這放開后真能做買賣呢?不會被抓吧?」周淑芬擔心地問。

「大國要養豬,二勇明天開始就過去幫大柱大建一起忙,吃飯就去國營飯店吃,你二舅給了我一些票。」甄臻交代道。

意識到這一點后,周淑芬對女兒的期待也多了,左右孩子年紀還小,不急着嫁人,考不上大學總能學門手藝吧?

周淑芬覺得分家挺好的,賺多少錢都是為自己的小家,看甄臻養了不少雞,大鵝和鴨子也養了。

她就覺得這家沒兒媳婦不行。

這些門道他們就算想得到,也不敢去做。

孟二勇和陶愛紅也很好奇,婆婆買了什麼樣的房子,甄臻就大體形容了一下。

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周淑芬家的三個閨女盼弟、想弟和迎弟都已經不小了,尤其是盼弟今年已經十五周歲了,虛歲十七,在農村可以找婆家了。

她就偷偷跟着買了十隻小雞,一直關在院子裏沒放出來。

「食品類的。」

大家都是這麼想的。

周淑芬就托甄臻幫她閨女打聽一下,看縣城有沒有招學徒的。

「那不就得了,咱們農村人大買賣做不了,小生意肯定是沒問題的!滷味要是做好了,肯定能賣不少錢。」

「娘,這事可不是我決定的,是你小孫子發電報來,千叮嚀萬囑咐叫我去租個鋪子做點小買賣的。」

甄臻知道她是老思想,一時半會是掰不過來的。

她還跟焦蕙蘭商量著做了蠶豆、南瓜子、杏子干、蘋果乾、芝麻糊等。

農村人還是要守着家業,把這點宅基地給看好了。

陶愛紅也是一樣的想法。

甄臻知道她擔心,只能把孟華給搬出來了。

王主任摘下眼鏡,瞥了眼甄臻的穿着,見她氣質不凡,也沒有鄉下口音,也就沒敢怠慢。

周淑芬覺得這家太窮了,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本分了,要是從前她說不定也能答應,可是看到招弟上大學了,她的心境不知不覺就發生了變化。

這房子一修就是就是大半個月,修好了一家人就過去驗收了。

這位大姐是第一個上門的。

後院的三間房都重新做了水泥地平,刷了白漆,屋裏櫥櫃、書桌、床都是新打的,那樣式他們見都沒見過,不是一般的時髦。

不過幾人都不同意分家,甄臻也沒別的法子,只能帶這一家子拖油瓶一起去縣城了。

孟大國焦蕙蘭就別說了,孟二勇和陶愛紅竟然也跳出來反對。

「大國,這柜子真好看,我可算有穿衣櫃了。」焦蕙蘭說。

王主任站起來問:「您好,同志,您找我有什麼事?」

「食品?具體是做什麼類型的買賣?你也別嫌我多嘴,這不剛改革開放嘛,咱們縣裏還不知道這條路怎麼走,只能審核嚴格點了。」

這種事甄臻點到即止,也不好勸的,但她還是說了一句:

孟大國和焦蕙蘭在屋裏聽到這話,也是美滋滋的。

拿到營業執照甄臻也就放心了,她從趙美蘭那買了一網兜蘋果,又帶了兩包奶粉背上。

大房沒分家,孩子又多,周淑芬一直在家裏種地帶孩子放不開手腳。

雖說房子只有三間,每家一間,可這房間挺寬敞,住起來不嫌擠,再說還有穿衣櫃呢,哪個女人不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衣櫃?

次日倆人都去走了一圈,也沒想到婆婆買了這麼大的房子,雖說是破了點,可他們現在有錢,拿個一兩百塊修房子真不算什麼,修好后這房子可沒得挑。

對方家成分不錯,祖祖輩輩都窮,是個樸實的莊稼戶。

孟大國直點頭,「等以後賺錢了,再給你買幾個。」

張巧紅就問:「嬸子,我們家能做點什麼?」

——女孩是可以上大學的。

甄臻也理解的,很多領導接到通知也很迷茫,都處於觀望狀態。

辦事處開辦三個多月了,她每天上班就是看看報紙喝喝茶,倒也不是她偷懶,實在是沒人上門啊!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醋。溜''兒,文\學#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年代文家庭食物鏈頂端[空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年代文家庭食物鏈頂端[空間]
上一章下一章

第61章(開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