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老朱的方法

第226章 老朱的方法

朱樉給朱標解釋了一下什麼是火耗歸公。

後者聽完一臉的欣喜之色。

「這麼好的辦法,以前咋就沒人提起呢?」

「你覺得誰敢提出來?」朱樉一句反問,朱標頓時噎住了。

地方上的事,他多多少少都是知道的。

以前官員們的俸祿低,所以他們就要從其他地方增加自己的收入,不然一家人都要餓死。

當然,更多的,還是貪。

人的貪慾是無限的。

若有人敢提出火耗歸公的想法,那就是在斷大家的財路。

老話說,斷人財路,無異於殺人父母。

那提出這個想法的官員,會有好下場?

最後的結局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啊,這就看皇帝他能不能想得到了。

「漲俸,完善官員的福利體系之後,還要時不時的對官員進行思想教育,加強思想建設。」

「儘可能的降低貪腐官員的數量。」

「反貪腐,是一條極為漫長的道路。」朱樉感慨的說道。

「嗯,我明白。」朱標點點頭,也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自己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接着,兩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朱樉告辭離開。

——

長樂宮。

這一兩個月,老朱白天基本上也都在睡覺。

看守的老太監還以為老朱出什麼事了,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老朱並沒有什麼事。

每天就是該吃吃,該喝喝,或者鍛煉一下,消消食,然後接着睡。

於是便放下了心。

隨着夜幕降臨,老朱的眸子猛地睜開,彷彿有光迸發。

隨後,他躡手躡腳的下了床,走到一個角落。

小心翼翼的掀起地板。

只見這地板下方,已經被他挖出了一個洞。

當初修建這紫禁城的時候,他就命人秘密修建了密道。

以作為不時之需。

事後,所有修建密道的人,也被他命人秘密處理掉了。

這個秘密,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老朱記得很清楚,有一條密道是從長樂宮經過的。

他現在被困在這裏,想要出去,就只有挖出一條通往密道的地道。(劇情需要,現實應該是挖不動的)

至於挖出來的土,他就扔到馬桶里。

因為每天都有人來換馬桶。

而且他每次往裏扔的土也不多,將暴露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孽障,等著,等咱出去,咱一定砍了你。」

「標兒,爹說過,爹會為你報仇的。」

老朱手裏拿着一個陶瓷碎片,一邊挖,一邊在心裏說着。

這個陶瓷碎片是他偷偷藏起來的。

現如今,砍死他口中的孽障,是他唯一的執念。

不知道過了多久,老朱看着眼前的土,覺得夠多了,便停了下來。

然後將挖出的土,帶出來扔到馬桶里。

接着,便將房間里的一切恢復原樣。

他在這裏住了那麼長時間,對這裏的一切都非常熟悉。

再加上還有月光,也能看清。

而且地面上的痕迹,也被他處理乾淨了。

畢竟,他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

不會留下明顯的破綻。

將一切都收拾好,老朱再次回到了床上。

等待天明。

——

另一邊。

朱樉很忙碌,他帶着工部的人一起搞京城改造的圖紙。

忙碌到深夜全是常事。

而科舉考試也在這段時間中接近尾聲。

此次科舉,恩科總監還是宋濂。

主要是他的威望夠高。

考試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有標準答案的。

而算學方面,最後壓軸的幾道大題,都是初中內容。

題目雖然不難,但陷阱很多,考驗的就是學子們的邏輯推理能力。

考試結束后,京城和往年這個時候一樣熱鬧。

但在這熱鬧之下,隱藏着尋常人察覺不到的暗流。

究其原因,就是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

這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了。

又是一次朝會,奉天殿。

朱標高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平靜的看着下方的一眾臣子。仟仟尛哾

「陛下,臣彈劾蘇州知府。」

「其上任不足一月,便已攪得蘇州府人心惶惶。」

「十餘位在當地頗有名望的鄉紳,皆被其處死。」

「還是打着朝廷的名號。」

「如此下去,有損朝廷聲望,還容易激起民憤。」

「臣懇請陛下誅此國賊。」

一名官員站出來說道。

「臣彈劾揚州知府……」

「臣彈劾杭州知府……」

幾乎是一半的大臣都站出來彈劾。

朱標靜靜的看着這一切,心中冷笑。

這些站出來的大臣,幾乎和這些地方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他手中可不僅僅只有一個錦衣衛。

還有另外一個情報組織。

情報頭子就是二虎。

二虎跟了他們家已經超過二十年了,忠心耿耿。

之前胡惟庸叛亂,二虎為斷後,與叛軍廝殺,身受重傷。

所以並不知道老朱還沒死的事,在他的心裏,老朱已經死了。

養好傷之後,朱標也要登基了。

於是二虎又開始效忠朱標。

因為朱標是老朱最看重的繼承人,二虎自然會繼續輔佐朱標。

後面朱標命二虎秘密組建一支情報機構,獨立於錦衣衛之外。

朱標雖然敦厚仁慈,但手段一點也不差。

小瞧他的人,絕對會死無葬身之地。

這時,朱標的目光停在了一名御史身上。

這是他安排的人。

這些站出來彈劾的人,難道不知道,他們彈劾的人都是自己安排的嗎?

為什麼還要彈劾,無非就是利益問題。

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這都是增加國家財政的政策,他們難道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

可這會損害他們的利益。

這種只在乎自己利益,而不關心國家的人,要之何用。

朱標早就有了動刀子的想法。

只是之前候補官員不足,朝局還未穩定,自己只能忍着。

現在科舉就只剩下最後一個殿試。

填補中樞的官員也從地方上調任過來。

因為他還記得朱樉的那句話,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

沒有基層經驗的官員,無法處理好與百姓的關係。

容易使朝廷在百姓心中失去威望,失去信任。

制定政策什麼的,也不會考慮百姓的想法。

民心,是絕對不能失去的。

……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皇上,秦王帶着太子造反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皇上,秦王帶着太子造反了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6章 老朱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