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心動的代價

第63章 心動的代價

幸好哥沒去二樓王倫想。樓上雖然佳麗無數,也搔首弄姿的極為撩人,卻終不如這位小姑娘合他的胃口。

主要是清純,咱王倫內心裏也是個清純的人說來也巧,本來因為沒有座頭,他已經準備帶兩位兄弟去二樓,然後見識青樓風光也準備讓處小子阮小七開開葷、打個離別炮之類的。

什麼樣的經歷能結成生死不渝的感情?四個「一"便是。一起扛過槍,一起嫖過娼一起分過贓,一起同過窗.梁山和阮氏三兄弟是不打不相識,然後結成同盟下山搶劫分贓,已經佔了倆。

同窗是沒有機會了,但是如果在東京這花花世界沉淪那麼一次,也是給兄弟情誼再加一份籌碼。

只是天不遂人願,恰好有人離開,也就斷了王倫藉機體驗民情順便圓了自己青春夢的小心思。堂堂梁山大寨主,主動帶兄弟們上青樓,傳揚出去未免不太好漢。

要知道現在的江湖上,但凡能被稱為好漢的,肯定都是不近女色的。創業初期,王倫要臉。

也幸虧如此,要不然也沒有機會見到這位讓人中意的小姑娘。

小姑娘雖然看來靦腆,卻甚有眼光,要不然怎麼能在滿滿當當上百人的食客中一眼挑到他?

說她靦腆,是因為她這麼做,委實有些冒失。客人們談興正濃時,她這麼衝過來會讓人嚇一跳的。而且之後二話不說張口便唱,根本不給人拒絕的機會,會打擾人的雅興的。遇到粗魯些的,只怕會叱罵。

也可能是她長相讓人不忍發火,以至於不識人間險惡吧?

很巧的是,她今天遇到的,也是人間第一和氣男,因為此時的王倫,果然是一臉和他絕對不會拒絕一位能歌的小美人,尤其是這樣鄰家妹妹一般的仙女。

"樂秋天。晚荷花綴露珠圓。風日好,數行新雁貼寒煙。銀簧調脆管,瓊柱撥清弦捧觥船。一聲聲、齊唱《太平年》。

真難為她嘴巴並不像後世的歌手那樣大開大合,卻能發出那麼清脆的歌聲詞曲是前人晏殊的《拂霓裳》,原也不差:唱得婉轉清冽,也屬上乘,反正王倫覺得是好,因為他是第一次近距離領略大宋的風月。

但是考慮到此時正是宋詞發展第二、三個里程碑的巔峰時期,這種無病呻吟的詞風已經濫俗。不然為什麼周邊的食客並沒有流露出多少欣賞的目光,反而對樓上姿態萬千的姐姐們興趣更大些?

一曲罷了,只有王倫小捧了一把,附庸風雅地高聲叫好。其實他也沒聽出什麼東西來,只是覺得鶯鶯燕燕的嗓音極好,加上此女容顏極佳,愛屋及烏便了"奴家謝官人賞識。"小姑娘深施一禮,然後款款起身,望着王倫,朱唇輕動,欲言又止。

按道理,只要稍懂些世故的客人,此時都會慷慨地表達心意。多少不拘,很少讓人自己討要賞賜,那會落了下乘,且大家都不好看。

可是王倫的眼睛卻被她的一張櫻桃小口吸引了。

紅潤的小嘴,不知道塗的是什麼,像兩片桃花瓣兒,在微張微翕之間輕輕蠕動,櫻紅,若丹霞,直讓王倫的眼睛從沒離開須臾,特想研究出個什麼結果來。

想到妙處,忍不住喉嚨里發癢,然後「咕咚一聲咽了下口水。

反映在小姑娘眼裏,便是這人表面上看起來斯文俊秀,卻恁地和一般輕薄兒郎無如此無禮!

不過這種人這種事也見得多了。自打父親那場病後,家中一貧如洗,不得已走上這條賣唱之路,三年之間類似的經歷過何止一回?隨着自己漸漸長開,這頻率越發的短了官人可對奴家的唱腔不滿?"

羞歸羞,怒歸怒,該討的錢還是要討的,至不濟也得弄個清楚明白。

王倫這才回過神,意識到自己的窘態,因為阮小七的提醒:「哥哥,好好的喝酒,怎麼流了出來?」

原來口水已經如水滴般流下,像極了酒水傾覆。

失態了,見笑!

兄弟們都在呢,可不能被他們笑話。

"娘子仙音如林籟泉韻一般,讓小可如痴如醉,一時失神便忘了還在喝酒..端的唱得好!"

欣賞音樂么,這失態便不足為失態,而是一種藝術修養,一般人還達不到這種境界呢。只能說,王倫還是有急智的,兩年山大王的職業生涯不是白混的。

可是對面的女孩也是久經大浪的,立刻打蛇隨影上:「能得官人如此褒揚,奴家十分欣慰!若是官人喜歡,奴家便再為官人唱一曲!

一曲就得付一曲的錢,還是有行情價的。再說王倫都把她的歌吹捧到很高的程度了等會打賞起來怎麼也不能自打耳光吧?

幸好王倫手頭闊綽,不至於因此被她的話拿住,反而對她的反應暗暗點贊:「這小妞的嘴皮子不但好看,還很利索!"

不管怎麼說,大眾場合賣唱並不是什麼值得讚美的事,如果私下裏只是對自己那又另當別論。王倫先是對她有了好感,再看到她身上穿的是一件用胸針合攏的銀紅撒花半舊對襟襖,便知道她的經濟條件相對窘迫。

相比較樓上花枝招展的那一群鶯鶯燕燕,這樸實的打扮更能吸引人"只聽一曲便三月不知肉味,安敢得隴望蜀!小可初來東京,不知此間行情如何,手頭且有這一點小錢,不成敬意,拿去給娘子喝茶。"

那女孩初時聽王倫說只有「一點小錢"時,便暗暗嘆了口氣,規矩卻又須含笑接過只是當王倫從白袍下摸出一塊三兩重的金錠時,不禁怔住了。

這叫"一點小錢"?

宋時因為白銀產量小,通用的貨幣單位都是銅錢,白銀只作為大宗貨物交易使用。

考慮到價值,那種動輒爽氣砸出一錠銀子作為交易貨幣的做法,只能是無腦電視劇編的臆想,哪怕在盛產白銀的明清時期都是不可思議的。

至於黃金,更是稀缺之物。有宋以來,金銀兌換比例不管在哪個時期,都是一比十打底。

三兩黃金,至少等價三十兩銀子。哪怕是在最富庶的東京、揮金如土的正店裏,都算得上是大手筆。

不過不管是平民的阮小七、見過大世面的朱貴,當王倫拿出來這筆巨款時,都覺得理所當然。

梁山的大當家,出手還能少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王倫之我的梁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生王倫之我的梁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63章 心動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