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到達易州和符皇后 小時候的符皇后

137. 到達易州和符皇后 小時候的符皇后

經過他大哥劉遂凝一席話,林從也算看開了,與其糾結不已,把期望放在提前制止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還不如他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秣兵厲馬,等他有能力去自己收復。

因為林從還想起一件事,那就是歷史上石敬瑭起兵前後,和契丹勾結的不止石敬瑭一人,而是石敬瑭、趙延壽、李從珂都聯繫了契丹,石敬瑭為了對付李從珂,許諾給契丹割地,趙延壽因為石敬瑭和李從珂相鬥,想趁機漁翁得利做皇帝,許多給契丹送錢割地,李從珂為了保住皇位,和契丹打算結盟和親,這三人都聯繫了契丹,想讓契丹幫忙對付另外兩個,只不過最後契丹耶律德光選擇了石敬瑭。

所以阻止個石敬瑭壓根不管用,因為除了石敬瑭趙延壽,而除了趙延壽,說不定還有別人。

而林從,以他現在的能力,阻止石敬瑭都很勉強,更別提再來一個。

其實林從現在也看透了,大概是由於當年他后爹李嗣源領着養子、女婿一起打的天下,而養子和女婿其實在繼承順序方面也並沒有誰有優勢,所以大家心裏其實都有一點不服氣。

就例如,如今李從珂上位,和李從珂同為李嗣源左膀右臂的石敬瑭心裏就未必服氣,而李從珂心裏也明白這點,所以才對石敬瑭忌憚不已。

同理,看到石敬瑭要上位,同為駙馬的趙延壽心裏也定然不服氣,同是女婿,憑什麼你能當皇帝,我不能,所以看到石敬瑭和契丹聯繫,趙延壽也立馬暗中和契丹聯繫,同時背刺了李從珂石敬瑭。

說到底,大家都對皇位有那麼點想法。

但大家本身兵力又不大夠,所以聯繫旁邊的契丹,送財寶割地,就成了理所當然的選擇。

所以以前看有些說穿越到五代,先做掉石敬瑭阻止割燕雲十六州,這壓根其實就沒用,做掉石敬瑭,還有趙延壽,而且誰能又保證沒有別人。

畢竟他隱約記得范延光後來也反了,就是忘了他什麼時候反的了。

林從扶額,突然發現他身邊不僅有一群皇帝,還有一群起兵造反的。

想到這,林從算是徹底看開了:

放下助人情懷,尊重他人命運,狠抓兵權,提升自我,與其指望別人,還不如靠自己!

*

林從這邊剛看開,一回宮,就聽到消息,李從珂准了石敬瑭歸藩。

林從還有些好奇李從珂怎麼突然鬆口了,結果一打聽,原來這些日子自從知道契丹秋末要南下,並且因為關外今年天旱,契丹很可能來勢洶洶,邊關將士就有些人心浮動。

畢竟誰都怕死,更不想白白犧牲,所以軍中希望有一員大將坐鎮北方的意願很強烈,石敬瑭身為河東節度使,本身就是抵禦契丹第一線,自然很多人希望他回去,朝中大臣對此也是這個態度。

所以李從珂受的壓力不小,再加上石敬瑭因擔驚受怕病中,大長公主無奈去求了宮中太后,曹太后也同情女婿,所以就叫來李從珂說和了一下。

李從珂外有朝臣壓力,內不好拂了曹太後面子,所以就同意了石敬瑭歸藩。

林從聽了也只是嘆了一口氣,李從珂到底還是剛當上皇帝在意自己名聲,就忙着去做自己準備去了,既然石敬瑭都被准許歸藩,那很快京城要開始往各地支援兵力了,他也要離京了。

果然,沒幾天,兵部就下了任命,命林從領兵五千,去易州支援符彥卿的北面騎軍。

林從收拾好東西,帶上郭威,領着親衛和五千禁軍騎兵,告別王氏,去了北方邊關。

*

林從領着五千騎兵從洛陽出發,先到汴京,然後一路向北,到黃河邊渡過浮橋,再向北到易州,這一路上要千里。

雖然林從帶的是騎兵,可一路行軍也算長途跋涉。

而古代行軍可不像現在那麼出個遠門那麼簡單,這一路帶着兵馬需要在哪安營紮寨,需要什麼時候埋鍋做飯,需要怎麼在行軍中處理大小事物,需要走哪條路,對頭一次領兵的林從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畢竟這不像在京城時,哪怕帶兵去宮中平叛,也只是短距離,拉過去就完事了。

而如今,可是真的行軍。

尤其是一路管理這五千兵馬吃喝拉撒,林從都有一種前世軍訓帶年級出去拉練或者郊遊的感覺。

林從有些好笑,前世掌握的東西頭一次在古代有用,居然是他的班主任帶班經驗。

花了十多天,林從一路磕磕絆絆,終於把五千兵馬帶到易州。

易州

符彥卿在易州城外接應朝廷支援的兵馬,看到居然是林從自個領兵來的,都驚呆了。

「兩樞密使和兵部是瘋了么,居然讓你一個孩子獨自領兵來,還是一領五千騎兵。」符彥卿看了眼林從,就立馬去親自點了點騎兵數量,發現沒少人,這才鬆了一口氣,捂著頭,「要瘋了,要瘋了,他們怎麼不怕你把五千兵馬半路上帶沒了。」

「四哥,我不是小孩子了,」林從笑着跳下馬,「再說我一路不也領來了么。」

符彥卿放下手,「你還笑,你知不知道這一路多危險,這不是你自個兒趕路,這是五千人兵馬,需要吃喝拉撒,可能會遇到多少事你知不知道,也虧得你是在大後方行軍,都是自己地盤,還好一點,要是戰場行軍,我今天就被你嚇死了。」

「四哥說笑了,要真是戰場行軍,他們哪敢叫我帶着來,他們也就是瞅著是在自己地盤,覺得沒什麼危險,才敢讓我帶兵的。」林從笑着說。

符彥卿無語,「沒什麼危險,新將帶兵把兵帶丟的又不是一例,兩樞密使和兵部那些大老爺們委實心大。」

「四哥~我這不是帶來了么,你就別後怕了!」林從拉着符彥卿晃了晃。

符彥卿瞥了林從一眼,「你小子不會就靠這一手訛了兩個樞密使來的吧!」

林從嘿嘿笑了笑。

符彥卿無奈,一把拎過林從,「這裏是易州,是邊關,是真正上戰場的地方,你既然來了,就老老實實聽我的,這裏不會有人管你是太妃之子,敵人更不會對你手下留情,你聽明白了嗎?」

林從頓時不再嬉皮笑臉,嚴肅起來,「四哥放心,我懂!」

符彥卿拍拍林從,「帶着騎兵跟我入城吧!」

……

林從一路騎着馬跟着符彥卿入城,就看到傳說中的易州城。

之所以說是傳說,是因為昔日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就是這,不過這是古代,到了現代,就沒啥神秘感了,因為它就是河北保定。

林從其實剛開始知道抗擊契丹的地方在河北,還有點奇怪,畢竟北邊的燕山山脈其實更好守。

可等了解朝廷和契丹的打法,就不奇怪了。

唐朝和後來明清抵禦關外入侵有所不同,明清時修建了長城,所以一般是以長城為防禦抵禦外族入侵,以守為主。

而唐朝時沒有長城,所以一般派個大將領一支兵駐守在邊關關隘,敵人來了,或守關或主動出擊擊退。

後唐時,也差不多沿襲了唐朝風格,不過由於後唐是沙陀起家,擅長騎兵,而騎兵打仗需要跑起來有機動性,所以後唐和唐朝時喜歡在關隘布兵不同,後唐喜歡在平原作戰。

畢竟得地方大,才有利於騎兵衝鋒,所以每次契丹來,如果進入河東(山西),一般是在晉陽城外平原作戰,如果進入河北,一般在華北平原作戰,而易州,正好在華北平原西北角,契丹穿過燕山山脈進入華北平原的第一處。

所以朝廷在這布兵,截住契丹南下。

林從跟着符彥卿進了易州城,就看到城中不少有些兇悍的漢子。

符彥卿的聲音在旁邊響起,「這裏常年遭契丹劫掠,能留下的,都是好凶斗勇之徒,你在這要當心,萬不要輕易惹事。」

林從點頭,「四哥放心,我曉得。」

眾人一路來到城西兵營,因為這裏常年駐軍,所以兵營直接就是修的營盤,大約佔了小半邊城。

符彥卿帶着林從和五千騎兵入了兵營,把五千騎兵安置到事先準備好的空營區。

安置好后,符彥卿問林從,「你是跟我回刺史府住,還是留在軍營住?」

林從看了一下周圍的將士,「我在軍營住吧,正好和大家一起。」

符彥卿本來要答應,可突然想到什麼,立馬改口,「你還是跟我回刺史府吧!」

林從有些好笑,「四哥放心,我不是小孩子,不會亂跑的。」

「不行,你還是跟着我我放心些。」符彥卿不容分說,把林從提溜走了。

……

符彥卿帶着林從一路去了城東的刺史府,到了刺史府,符彥卿沒有去前面官衙,而是直接帶着林從去了後面自己住的地方。

結果一進州衙後面的宅院,一個梳着兩個小揪揪的小女孩就跑過來,一把撲到符彥卿懷裏,「爹爹!」

符彥卿笑着一把接住小女孩,抱起來,笑着對林從介紹,「這是我家大閨女,當初從京城回來有的。」

林從看着眼前扎著小揪揪,正好奇瞅着他的小女孩,好傢夥,這小丫頭,不會就是歷史上柴榮那大名鼎鼎的符皇后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137. 到達易州和符皇后 小時候的符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