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阻力很大,方源親臨嶺南

第499章 阻力很大,方源親臨嶺南

幾天後,嶺南以外的公路修建完畢。

但是,當公路修建通往嶺南之後,立即遭遇當地百姓的阻止。

當地官府按照方源的命令去說服百姓,去阻止百姓,但卻沒有起到作用。

沒多時,嶺南的官員就扛不住壓力,向身處武陵縣的方源彙報。

「嶺南僚人冥頑不靈,想要讓他們同意修路,太難。」

張繼在一旁,發表自己的意見。

他在武陵縣,距離嶺南不是很遠,對嶺南的情況了解還是有的。

嶺南民風彪悍,民智尚未開啟,想要讓嶺南的百姓聽從朝廷的安排,很難。

「前往嶺南經商的那幾個商隊還在武陵縣嗎?」

方源淡然問道。

情況他早就有預料。

他在武陵縣的時間比張繼的還要久。

對於嶺南的了解自然比張繼還要多。

「前些日子剛走,好像就是去嶺南。」

張繼想了想說道。

敢去嶺南做生意的不多。

估計全天下也就武陵縣的這幾家而已。

傳說他們本身就是嶺南人,但因為某些原因離開了嶺南,在武陵縣中立了家。

「真可惜,要不然可以讓他們幫忙了。」

方源略顯遺憾說道。

那幾家商隊在嶺南的關係頗大。

如果他們在這裏,那有他們的幫助或許能修路成功。

「要不,我去找他們回來?」

張繼以為能幫助到方源,當即想要派人去找。

「不用,你先回去當值就行。」

方源搖搖頭道。

有沒有他們都沒有什麼關係。

沒有他們也不見得自己就沒有辦法。

在武陵縣做了那麼久的縣令,方源對嶺南的了解不會少於其他人。

敢選擇嶺南作為封地,就是有了相應的猜測,也有應對的方法。

「恩師,我想留下來幫您。」

張繼不想離開。

想盡自己的可能幫到方源。

「那你就回去,以我的命令給嶺南諸地官員寫信,告訴他們,三天後我親臨嶺南,讓他們一同來見我。」

方源起身,在大廳里走動。

「恩師,嶺南形勢複雜,我擔心您有危險。」

張繼立即擔憂道。

「無妨,我有的是人手。」

方源擺擺手道。

這次朝廷安排的三百人手,就夠方源使用了。

怎麼說自己都是嶺南王,嶺南的土司們只要沒傻,就不敢亂動自己。

否則絕對不會以平亂那麼簡單,李靖大軍出征前得先來嶺南一趟,搞個天翻地覆。

「是。」

張繼見方源堅持,也就不敢再有意見。

立即按照方源的吩咐,回去以方源的名義寫文書給嶺南各地的官員發過去。

時間一晃三天過去,方源動身前往嶺南。

這一路進入嶺南之前,都是很平坦的,十分熟悉。

但是進入嶺南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頓時變成了凹凸不平的山路。

在這種路上,乘坐馬車其實都是一種折磨,於是方源和杜妙顏改換騎馬同行。

「這就是嶺南嗎?」

「看上去瘴氣很大,長期生活在這裏的人老了容易身骨痛。」

杜妙顏看着四周,眉頭微皺道。

這裏看上去並不是很適合人們生活,生活在這裏的人恐怕不健康。

對於這樣的地方,杜妙顏打心底是不喜歡,遠沒有長安城那麼好。

「個別地方是,大部分地方都很適合居住。」

方源笑了笑說道。

嶺南是南方,相對潮濕多雨。

在古代,風雨多不是好事,給人們帶來很嚴重的影響。

但如果加以規劃,其實這樣的地方更容易發展,同樣適合生活。

比如嶺南海外某處,有個海南島,四季如春,冬暖夏涼,就很不錯。

總而言之,有方源現在的技術,留在嶺南生活並不會並長安城差太多。

「夫君說的是。」

杜妙顏笑了笑,沒有在這點多說。

這裏已經是方源的封底,只希望後續能夠發展好好的。

如果確實不適合居住的話,那就多去未來島居住,那裏肯定不錯。

隨着方源帶兵進入嶺南,嶺南各地的土司都派人認定。

山道兩邊森林,有當地土著死死盯着車隊。

他們眼神兇狠,對方源的車隊帶着敵意。

但這一路走了很長的地方,沒人敢動手。

「夫君,看嶺南的土司都不歡迎我們啊。」

杜妙顏感受到他們的敵意,心中有些犯難。

如果當地的百姓都不支持方源到這裏做嶺南王。

那往後的入主嶺南之後,估計形勢不會很好,政策無法執行。

「意料之中的事。」

方源對此並不意外。

反而覺得這次是嶺南該有的樣子。

嶺南不服朝廷的管教,特別是當地的僚人。

他們不需要人統治,他們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

不過不管是哪裏的人,底層的百姓想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很難。

都是當地的土司作怪,才使得嶺南的百姓這麼抵觸朝廷管束。

真正的問題在於當地的土司。

一路前行。

一個多小時后,方源等人來到一處。

這裏還是一處相對平坦的地,四周沒有房屋。

但是,嶺南各地的官員都已經集合在這裏,等待方源的到來。

只因為這裏將會成為嶺南王的王宮,已經開始規劃,規劃好之後就會在這裏修建。

「臣等拜見嶺南王!」

十多個官員見到方源到來,齊齊向方源行禮。

當看清楚方源這麼年輕之後,都是心神一震。

「免禮。」

「辛苦諸位在此等候了。」

方源從馬上下來,淡然道。

看着眼前偌大的地盤,方源有些感嘆。

這個佔地面積太大了,有十多二十個足球場那麼大。

這麼大的王宮方源根本就住不完,但朝廷的規格是這樣,方源想改也改不了。

就在這個時候,森林裏又出現當地的土著,遠遠盯着方源等人,眼神不善。

「恩師,我去將他們趕走?」

張繼小聲問道。

「不用,去請幾個過來。」

方源擺擺手道。

距離很遠,他們就算盯着自己也聽不到自己說什麼。

與其如此,暗還不如讓他們過來,好好聽聽自己有什麼安排。

「是。」

張繼愕然。

但還是乖乖聽方源的意思去辦。

沒多時,大概一個部落一兩個人,張繼就請來了十多個土著。

這十多個土著被請來,看到這麼多官員在這裏,依舊是滿臉的敵視。

「本王想聽聽你們的彙報。」

方源看向嶺南的各地官員說道。

這裏算得上是荒郊野嶺,在這裏彙報工作多少有些奇怪。

但是方源要求,他們這些做下屬的,也不敢有其他意見。

反倒是還有眼見好的,立即搬來一塊乾淨的石頭給方源坐。

「殿下,下官管轄的三會縣十分艱難!」

「當地土司的許可權比我這個縣令的還大,而且有約半的百姓不納稅,都是納給當地的土司,遇到官司更不會到縣衙伸冤。」

一個官員站出來。

就是三會縣的縣令,一個中年人。

是朝廷安排過來的,已經取代了本地的縣令。

在場十多個縣令,已經完全按照朝廷的命令,先後更換了所有縣令。

現在在嶺南做官的已經是朝廷的人,假以時日,嶺南也將會慢慢在朝廷的管理當中。

但這個時間需要多久,就沒人能夠確定了,少說也是十年起步。

「殿下,下官管理的廉江縣也十分困難。」

「朝廷的財政支持不到位,縣衙有想法也跟不上。」

「另外百姓野蠻,縣衙想要給他們疏通河流耕種也執行不了,以至於上一年一些莊家活活旱死。」

又是一位縣令站出來。

接下來,一個又一個,都舉了生動的例子。

現場十多個縣令,聽他們所言,他們的治理都十分艱難。

被請來的土著們聽着,從敵視變成震驚,從震驚變成羞愧。

「嶺南的情況本王已經大概知曉,辛苦諸位這些年的付出。」

「今日,我進了嶺南,嶺南從今日起就是我方源的封地了,也是從今日起,你們的俸祿將會由本王給你們發,你們的收稅也是上交給本王。」

方源緩緩道。

話落,眾人神色就變了變。

他們從這一刻開始,從是朝廷的臣,變成是方源的臣。

雖然他們還是朝廷任命的,但他們領的俸祿卻是從方源這裏領。

俗話說得好,誰給錢,就是給誰辦事,方源給錢,他們就是給方源辦事。

「你們也不用擔心,你們雖然是在本王這裏領俸祿,但如果你們幹得出色,想離開嶺南,完全可以調去其他地方任職。」

「還有,剛才提到的修繕工程,回去之後給本王傳遞奏摺,本王確查無誤的話,會給你們撥款修繕的。」

方源說道。

王地的情況是比較特殊的。

在王地的時候,子民和官員都是王的。

但是他們也是朝廷的,這一點永遠不會變。

「殿下睿智!」

「臣等回去之後,立即整理資料給您發去。」

立即有幾個官員出聲。

他們都是迫切需要錢去辦事的。

有方源的這句話,他們覺得事情成功了一大半。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沒能做成,完全就是因為錢不夠。

「醜話說在前頭了,想做事情,要做出實際成績,否則該追究的還是要追究。」

方源眼神一沉,冷聲道。

「臣等遵旨!」

官員們頓時一驚,立即應是。

「另外,本王決定,嶺南各地今年開始不收稅,持續三年。」

方源頷首,隨即沉聲道。

話落,包括被請來的土著,官員們都駭然看向方源。

三年不收稅,就是朝廷也沒有做出過這麼重大的決定,也太震驚人了吧?

這裏面絕不是一分錢那麼簡單,而是無數錢財的支出卻得不到回收!

「殿下,此事甚大,還請慎重!」

有官員站出,擔憂道。

免稅對當地百姓來說,絕對是最開心的政策。

但是對於衙門來說,卻可能會令他們的工作難以執行下去。

「不急,聽本王說完。」

「三年免稅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嶺南的修路問題。」

「本王決定修一條路通往各個部落,由當地縣令主持,由各個部落自己動工,凡是不願意配合的,不得享受免稅政策,凡是配合的,自己部落修好的那一天開始,正式免稅三年。」

方源沉聲道。

他本來是打算修一條路從外面到裏面即可。

但是今日請了這些部落的人過來,想法又發生了改變。

既然都是修路,那就修多點,給各個部落都修上,讓他們自己修。

自己只是提供原料,他們提供人手,相對而言,需要花出去的錢變得更少。

而且還能收割一波嶺南各部百姓的心。

「殿下睿智。」

察覺到方源此舉聖明的官員立即站出來。

大部分知道公路重要的官員,都知道方源此舉的重要性。

有了路,以後治理各部就簡單很多,對他們的管理會好很多。

「殿,殿下睿智!」

被請來的土著也激動說道。

免稅對於他們來說太重要了,而且還是三年的免稅。

三年的免稅可以讓他們過上三年幸福的生活,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

「都散去吧,將本王的三年免稅政策三天內傳遍整個嶺南。」

方源擺擺手說道。

「臣等告退!」

官員們小聲議論著,最後紛紛離開。

被請來的土著也離開,離開的步伐有點快。

他們都迫不及待地回去告訴他們的部落,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

沒多時,關於嶺南王決定三年免稅的消息就傳遍整個嶺南各部。

嶺南各部的百姓得知之後,直呼是青天大老爺,歡呼嶺南王的到來。

對於來說,免稅就是天大的好處,誰給他們好處,誰就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然而,對於當地的土司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差點沒把他們氣死。

「這個嶺南王是來找茬的吧?」

「該死的,我們大半的子民都是給我們交稅,現在他一聲令下免稅三年,他們還給我們交嗎?」

「可惡,還要我們出人幫忙修路,他怎麼如此陰險,攜民意以使我們迫不得已同意三年免稅政策,不得不修路。」

「怎麼辦,就這樣順着那該死的嶺南王意思?」

各部落的土司都很憤怒。

因為方源的這政策看似快哉嶺南各部。

但對於他們土司來說,卻是給他們巨大的重創。

單單是有一半百姓稅收都是交給他們這點,就帶來巨大的傷害。

相信今日之後,那些給他們交稅的百姓開始有想法,要自己免稅,否則就偏向方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五年縣令,億斤糧震驚李世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五年縣令,億斤糧震驚李世民
上一章下一章

第499章 阻力很大,方源親臨嶺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