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書的幾個觀點(重要)

關於本書的幾個觀點(重要)

一、甲申年三月十七日的京城能不能守?

我的回答是能守,原因很簡單,京城並非是被李自成攻破,而是降將獻城。

而且也不是沒有人可以守城,只是所託非人,加之眾人皆認為大明氣數已盡,無力回天所致。

所以只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人出現,能夠誅殺姦邪,振奮軍心,京城是完全守得住的(反對者可參看閻應元之事)。

至於有人說那時崇禎已被文官控制,連宮門都出不了,我覺得這是無稽之談。

原因有二,第一,文官能制約皇權靠的就是綱理倫常,他們心中縱使再想把崇禎抓起來,也絕不敢這樣做。

因為只要他們做了,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依據,所以最後城破了,也沒有一個人敢去捉拿崇禎,向李自成邀功。

第二,據多種史料記載,外城被破后,崇禎還曾拿着三眼銃,帶着王承恩等人在中南門、安定門晃悠,可見他並非不能出宮。

二、明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這個問題,可能有很多答案,常見的無非是財政破產、東林黨爭、官員貪腐、土地兼并、自然災害等。

但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一個破舊立新的革新之人,若主弱臣強(比如張居正),或是主強臣弱(比如朱元璋),都可以延緩衰敗。

當然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延續國祚,必須移風易俗,打破重建,不可能只是簡單的改良。

而在甲申年正好有這樣一個機遇,朱元璋也有這個能力,所以我才選擇了朱元璋和這個時間作為全書的開始。

三、朱元璋穿越后痛罵明朝歷代皇帝,責打王承恩是否合理

我看到很多讀者為一些皇帝抱不平,甚至還有人認為我將明朝的滅亡歸於宦官很無腦,這讓我有些哭笑不得。

我首先要說明的是,朱元璋是后穿到崇禎,他並不知道明朝後面兩百多年的事,只能根據自己的見識和尚不完整的記憶來處理問題,這和我們手握歷史書去看問題完全兩樣。

舉個例子,你辛辛苦苦建立了一番事業,沒想到去國外玩了兩年,回來發現你兒子已經將你的家業敗光了,試問你第一感覺是怎麼樣的?

我相信正常人突臨此事,情緒肯定是不太理智的,朱元璋也是人,責罵後輩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哪怕一些後輩十分優秀。

其次就是太監之事,我想說朱元璋並不是因為太監敗壞了朝綱,才不喜歡太監,而是他一直都不喜歡太監。

至於說他為什麼不責怪文臣,我想說這是一個誤解。

因為在朱元璋的認知里,本來就是要用文人來治理天下。

此點不管從哪本朱元璋的傳記都可以看到,朱元璋一直是重用文人的,只是前期是明敬暗防,後來是邊打邊用。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在朱元璋眼中,不管是文臣還是太監,都只是為朱家王朝服務的工具。

說到這,有關朱元璋責罰王承恩的事我就不多說了。

所以說不管朱元璋罵太監也好,沒有責怪文臣也罷,他最終不滿的對象其實是明朝的歷代皇帝。

因為他覺得這些子孫太過窩囊,沒有手段駕馭群臣,反而要依靠惹禍的宦官,以致江山衰敗。

四、乾清宮的時間,朱元璋與崇禎長相相似以及王承恩將門之後這幾點是不是寫錯了?

這裏我說明一下,這三點都與歷史不符,是故意這樣寫的。

寫朱元璋駕崩於乾清宮,以及後面穿越過來,發現擺設幾乎一樣,其實是暗寫崇禎敬天法祖的性格,這也是崇禎悲劇的一個原因。

寫他兩人長相七分相似,其實參考點是因為兩人都勤於政務,再就是讓穿越看起來更加合理一些。

至於寫王承恩是將門之後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前期我並沒有打算杜撰太多人,而且也想將這個忠臣寫得豐滿些,若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太監,那在後面發揮的空間就有限。

五、王承恩被罰後有不滿情緒是否合理?

我覺得王承恩在歷史上雖然是忠臣,但並不妨礙他受屈後有不滿情緒。

因為他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個忠臣。

我們常說做一件好事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王承恩,因為他不是一個工具人,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這也是我寫作的一個方向,就是想寫活一些人,而不僅僅只是臉譜化,工具化的人。

六、關於更新的問題。

說到這個問題其實我十分內疚,特別是對我的責編浣熊大大,不過這裏還是想狡辯一下。

第一個原因是資料準備得不充分,儘管寫書前我已經看了不少明朝的書籍,也準備了六七萬的人物資料和一萬多字的綱要,可真正寫起來的時候,發現還是有很多不足。

往往在寫到一個人物性格,或者某一個地方,某件事時,我都要不停地百度,不停地查找資料,讓人物和事件盡量貼近歷史。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曾看到有讀者說我將李自成和李過的年齡寫錯了,因為和百度的信息不符。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我為了這個事情十分糾結,因為根據一些史料記載,李自成曾說過他駕崩后,讓李過繼位。

但是若李過的年紀比李自成大,那這個說法就有些站不住腳。

因此我查了很多資料,找到了多種解釋,最後選擇了一個比較有依據,又符合李過繼位的說法。

第二點是謀略和邏輯的合理性花費了很多時間,因為為了體現朱元璋的智慧(我個人是差了十萬八千里),不至於太降智,同時也是為了增加些可讀性,我在戰爭佈局、分析、推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有時為了理順一個邏輯或思路,往往需要花費兩三個小時。

第三則是個人速度和習慣問題,因為我碼字速度並不快,文采也不好,所以有時要反覆的修改,往往一章完成需要三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這點我會努力改進。

當然,也還有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在這裏我就藏拙了。

最後,謝謝各位對本書的支持,同時也希望本書能帶給你一些歡愉或感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朱元璋穿越崇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朱元璋穿越崇禎
上一章下一章

關於本書的幾個觀點(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