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講歷史2

劉叔講歷史2

劉叔講到了最後,又開始說起百家爭鳴,劉叔先說了老子的學說,這一通解說說的眾人是聚精會神,生怕走漏了一個音符,說完老子,劉叔又說起楊朱學說和莊子學說,這時天色已晚,眾人聽的是毫無睡意,好似自己都成了蝴蝶一般,在夢中聽莊子講道;說完了道門學說,劉叔又轉說孔子學說已經儒家各門派學說包括孟子之說,隨後便是荀子學說和後世儒門比如公孫羊、韓非子、董仲舒等人的學說,當殷王聽到嫡長子繼承製時眼前一亮,這種制度自然是有利有弊,但作為君王自然是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自己的位置,而如今殷家國還是實行兄終弟及的傳統,陽己看向少己,只是一搖頭就否定了這個想法,自古天子乃有德者居之,若沒有堯舜禹又哪有今日的殷王和殷國呢!

劉叔早將殷王陽己的神情看在眼裡,他很高興,殷家雖然沒有中原那麼多姿多彩,但是樸實純凈那是人類最可貴的精神,在劉叔看來,一個人不做惡十分難能可貴,而一個人擁有絕對的力量卻不去為惡,那才是萬中無一,難怪西方有語曰「暴君是上天對這個國家民眾愚蠢的懲罰!而當劉叔說完道家和儒家,已經有不少老者在那念著「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至樂無樂,至譽無譽。」「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另一人則說「上善若水,為而不爭,道法自然,自知者明。」「福禍相依,大器免成」又有一人說道「敬鬼神而遠之,那禮樂精神和中庸又是什麼?」「君子和小人的區分標準又是什麼?」「後天的修養能夠克服性惡嗎?」「聖人和禮有何關係?」還有一人說道「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義。」眾人有的稱好,有的呼妙,一時各有所得。

就在眾人還陶醉在各自的思海之中,劉叔問道「各位可知中道?」王后第一個反應過來,急忙問道「中道是什麼?」劉叔將當年在西方所見的亞里士多德的中道又說給眾人,劉叔說道「不及和過度同樣會毀滅德性……」眾人聽完后,劉叔又問「那中道和中庸又有何區別呢?」陽己說道「兩者相似卻又有所不同,還請先生為我等解惑。」劉叔將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都講了一遍,而眾人隨後也皆各有所想,過了不知多久,仍然是王后開口道「這中庸是孔子之道,而中道卻和儒學似乎不同。」劉叔行了一禮道「王后乃天慧之人,這中道卻不是我中原所學,而是中原西方的一位大賢所創,至於誰優誰劣,誰高誰低,卻要看個人領會了。」眾人聞言皆看向王后,王后卻道「和公子相比,哪敢當個慧字。」劉叔又施一禮,說道「有德而不顯,有慧而不驕,此殷國之大幸,殷人之楷模也。」殷王陽己也說道「我這個王后算是選對了,我當愛之,敬之,不可做周幽王那樣的昏庸之主!」

劉叔隨後又說了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隨後又是將西方的柏拉圖、蘇格拉底拿出來做比較,其中劉叔講的最多的便是墨子,又把墨家的墨辯、佛門的因明學、希臘邏輯學拿出來比較;隨後,劉叔又畫圖告訴這些殷人什麼是槓桿,這些人見到圖紙上的槓桿又大呼此乃大才啊,劉叔又畫出了連弩車、籍車和轉射機等墨家機關,眾人又是一陣驚呼,有了這些機關,殷家帝國的實力必能再上好幾個台階。殷王陽己又好奇的問道「這秦統一了天下,那是不是到了現在中原仍是秦朝?」劉叔擺擺手說道「殿下想錯了,秦一統天下,不過十五年秦朝便土崩瓦解了。」眾人聞言大驚失色,「什麼?十五年?如此強大無比的帝國便土崩瓦解呢?」劉叔點點頭,又將秦崛起到滅亡說了一通,劉叔說完之後,眾官員又開始議論紛紛。

殷王后問道「這秦二世而亡,依我之見可以用孟子的一句話來概括。」眾人聞言聳耳傾聽,王后說道「孟子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殷王陽己忙問「這得其民是得到了民心嗎?」不少人點頭稱是,劉叔搖搖頭,王后剛通儒學,自然還是要請劉叔來解答,劉叔說道「這民非民心,孟子有雲『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這民其實指的是民之力,這民力可以靠感化而來,也可以騙來,而秦國的民力皆是殺出來搶出來的,所以其國家不能長久。」眾人聞言皆點頭同意,此時,天已微亮,劉叔環顧四周見人人精神抖擻,都在聽自己繼續說下去,就連那些老態龍鐘的老者也被君王同意可以改跪為卧,這樣以便能夠繼續聽下去,殷王陽己繼續問道「那秦是如何滅亡的,又是被誰所滅的呢?」劉叔說道「這就不得不提到楚國了,楚國地處中原南部,你們看,這裡是淮水,這裡是長江,楚國一開始的領地大致在這個淮水和長江之間,那時候楚國還被叫做淮夷……」

「秦王嬴政知道楚將項燕擅戰,便先派了李信領兵二十萬功打,結果李信兵敗不敵,後來,秦王又派老將王翦領兵六十萬功打楚國,兩國打了一年多,秦國方才滅了楚國……」陽己聽言說道「這遠交近攻之策真是神策也!」王后卻道「聽公子說,秦滅六國后,竟沒有殺盡六國貴族,這是為何?按照秦人之法,不該斬草除根么?」劉叔說道「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其他諸侯國皆存在了幾百年,那些貴族們的後代遍布各地,若是殺盡六國貴族,那秦要一統天下還得再難上十倍。而且就算只殺三代以內的六國貴族,那也是有百萬之多,這麼做是很容易激起民憤的。」劉叔又接著說道「秦一統天下后,便開始修建各處長城以抵禦匈奴,又向四方用兵,然秦始皇嬴政死後,趙高與秦丞相李斯聯合,篡詔立胡亥為帝,並殺盡始皇血脈,胡亥繼位后只圖享樂,權利皆交由趙高,所以沒有幾年秦朝各地便紛紛有農民起義……」

「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后,天下起義四起,秦庭立刻派出名將章邯出征……後來,楚將項燕之子項梁與章邯決戰,章邯技高一籌率軍進行夜襲,項梁在定陶縣兵敗身死……後來項梁的侄子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打敗了秦軍,章邯無奈便投降了項羽,項羽軍中糧草不足,又坑殺了秦軍二十萬……後來劉邦先入了咸陽,並與百姓約法三章……楚漢之爭,最後,劉邦在張良、蕭何、韓信以及陳平等人的幫助下,終於在垓下打敗了項羽,並殺死了他……」說到這,有不少人嘆息不已,有人為項羽不值,有人覺得劉邦算不得英雄,殷王則一直念著「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撫民,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而王後果然又有奇問「趙高是什麼樣的人?」「這章邯真打不過項羽嗎?」

劉叔行了一禮后,開始一一為王后解答「趙高雖然可以說其是個權臣,是個奸臣,但不可否認的是趙高除了不會治理國家,可以說古今真沒幾個人可以超過他,趙高學識淵博又精通律法,所以他才能被秦始皇看中,又讓他做了胡亥的老師,而秦國丞相李斯雖然也才高八斗,卻被趙高穩穩拿捏在手上,可見趙高心智奇高,後來他在朝堂上指鹿為馬,也可見其對權勢的掌控是有多強。再說秦始皇生前最重用的是蒙毅這些人,可是這些人都被其玩弄於股掌之中,便可見他的厲害,所以說奸臣往往多是能臣,只不過他們沒有把智慧用在對國家有益的地方。」「再說章邯,巨鹿之戰項羽是破釜沉舟,以五萬打秦軍四十萬,雖然項羽贏了,但是他並沒有全殲秦國軍隊,項羽打贏的是王離率領的二十萬長城軍軍團,章邯手上的二十萬兵士可沒有多少損失,而且章邯的手上正是秦國僅存的精銳部隊,和之前的囚徒軍團根本不在一個檔次,當年六國貴族是作壁上觀,項羽與章邯則皆是軍中卻糧,而章邯懼怕回國后遭了趙高迫害,才先是要與項羽結盟,後來才投降了項羽,若兩軍真放開了打,勝敗尤不好說!」

劉叔講的是口乾舌燥,這時候,天已大亮,王后讓下人趕緊開工,送入果汁和早點,又令人備了肉食去送給食鐵獸,殷王也對幾個老官員問道「要不要先回去休息休息?」那些人能見到劉叔這般人物,又聽得劉叔說言的故事和道理,哪裡肯離去,當場直言,就是當場死了也值了,少己抬腿說道「大家多久沒上茅廁了,不如休息一會吧。」劉叔也表示有些累了,眾人先約好時間繼續聽劉叔演講,隨後方才一一離去。眾人走後過了幾個時辰,劉叔又被請入內宮,而宮內只有殷王、王后、少己和幾個皇族中人,眾人與劉叔一一敬禮后,由殷王說道「我與眾皇族商議了一番,想將愛女嫁於仙家,並願將半壁江山贈與仙家。」劉叔左右望了望,問道「這是王后的注意吧?」眾人正吃驚劉叔竟然猜得出是王后的主意,隨後劉叔又道「既然你們知曉我乃仙家後輩,我也不跟你們藏著掖著,不知你們有沒有聽過『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

眾人聞言直呼聽不懂,劉叔說道「自天地初開后,神仙遍地走,天地靈氣也越用越少,所以便有了絕地天通,故封神大戰後,三教之人皆沒了蹤跡,以後,也只有那些擁有大氣運、深福源的人才能通過修鍊飛升而去,到如今那幾率更是小的可憐,所以我必須身具童子之身方有一線希望,而大王和王后的好意我只能心領了,至於半壁江山那更是腐蝕道行的毒藥,在下是碰也不能碰的。」殷王、王后互相看了一眼,也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們畢竟是人,自然是有了私心,隨後殷王又求道「如今我們殷人被困在南部地區,雖然說是一個帝國,可是人口不過百多萬,即使加上附近的其他部落,也不過莫切人的三五分之一,我聽了先生之言是熱血沸騰,恨不能立刻就統一了南北大陸。」劉叔笑道「那是你們的自由。」此時,王后說道「您就沒有懷疑過為何我們這裡沒有修仙者?」劉叔一愣,誒,這是個好問題,自己來到這個大陸后,除了見過一些稀奇古怪的動物和一些有些道行的怪物和野獸,就真的沒有見過一位修仙者,就算那些瑪雅或者其他民族的祭祀或者戰士也只是能使用神力抗敵,卻不是靠著自己的力量。

劉叔也曾經想過這些問題,但是卻沒有找到任何理由,既然是神秘的黑色金字塔也無法解釋這裡為什麼沒人修仙,王后隨即解開了迷題,她說道「因為這裡有一座龍坑!」劉叔驚訝道「龍坑?」殷王說道「說是龍坑,不如說是龍族的墳墓,那裡堆積了數不清的龍族骸骨。」劉叔呆在當場,這快神秘的南北大陸竟然還有這等秘密?王後接著說道「我想讓公子替我們去搶一條龍脈!」劉叔一愣「那裡有龍脈?」王後點點頭,隨後又說「明日,白虎大人便會來到玄鳥城,他會親自和你解釋的。」劉叔又呆住了,白虎會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劉叔修仙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劉叔修仙記
上一章下一章

劉叔講歷史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