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結束

實習結束

春遊這一天是星期五,所以結束以後,我們便有了兩天假期。卻不想這個時候,本省又出現了新的疫情,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我們的實習突然間結束,這次的春遊,也為我短短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活畫上了一個不盡完美的句號。

我們一直害怕的公開課終究沒有開展,最後回到了大學校園,於師將我們叫到了會議室,開了一次實習總結大會。

於師簡單問了問我們畢業以後的意向,兩個保研的楊和琪,還有考上研的我與許會繼續讀書,班長丹與修,馬,姜暫時找到了工作,應該會去到特殊學校和教育機構當老師。至於萬,高,田,欣似乎還要繼續備戰考研吧。

於師問了我們對於實習學校的感覺,只要是問了問那裏的優缺點。實際上,我們這一屆是第一次被安排在該特殊教育中心進行實習的學生,以前的幾屆都會在其他學校。但由於疫情防控的原因,原本的幾個學校並願意接收研究生,因此我們來到了這個學校。如教育學和一些其它學院的大四學生,他們的實習是在學校里聽着老師講課然後自己上課所完成的,雖然看不到真實的校園樣子,但是勝在簡單和方便。

聽了於師提問,幾個女生便說了些自己的想法,不過大部分的意見都是針對學校的管理的,她們大概也同我一樣,看到了該校管理有些奇怪的地方了吧。至於這裏的老師和教學,以及整體的氛圍,我們還是非常喜歡的。

聽完我們的發言,於師又總結了幾句,最後讓我們上交了實習手冊和其它的一些材料,我的大四特殊學校實習生活便宣告徹底結束了。

后敘

我曾一直渴望着到特殊教育學校實地看看那裏的真實情況。好在我的實習給了我這樣的一次機會,讓我得償所願。我也很感謝這所學校教給我的東西,令我獲益匪淺,尤其是特教中心的各位老師,讓我看到了特殊教育教師的現實一面,讓我對這個行業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同時,也更感謝特教中心的孩子們,陪我渡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他們將在我的人生中留下重要的一筆,成為我一生的財富。

特殊教育雖然冠以特殊之名,但終究逃不出教育兩個字。當我們整個社會對教育進行反思而指責出來的問題,終究也會在特殊教育領域發現。我們的教育總是不夠純粹,經常要為了教育以外的事情而讓人焦頭爛額。但又恰恰是那些與教育無關的東西,反過來左右著教育的進行。雖然我們不斷的要求改變,可實際的進程,卻又十分緩慢。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冗雜堆積起來以後,想要清理的阻力異常巨大,很難畢其功於一役。

我對特殊教育的理解十分淺薄,尚沒有窺其門鏡,但一顆拳拳之心還是有的。似乎特殊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將特殊孩子變的與普通孩子一樣。這與普通學校想把孩子變成一樣的優秀學生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這二者的困難也是不言而喻的。我不知這樣做對是不對,但如果想要一個人徹底變成另一個人總還是說不過去的。

我並不覺得將特殊學校的課程上的與普通學校一樣便是好的。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我們的教育終究是一直盯着學生的短板不放,而忽視每個人的長處。特殊孩子的特殊性已經註定了他們的缺陷,我們尤其在這方面下功夫,是不是忽視了本該讓他們能夠在另一方面取得成就的機會?這是我的一點淺薄的看法。畢竟我也一直是被補短板的教育教到了如今,可惜我的短板一直沒有被補上,

而我的長處也未曾被發現。

我在這裏見到了許多特殊兒童,他們與我在書本上讀過的記載並不一樣,接近過以後,才能感受到他們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書本上那些冷冰冰的「病」。我能夠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聽到他們說的話語,在那一刻,我不會去思考他們的特殊性。景師曾經給我們上過融合教育的課程,融合教育的理念已經在國外流行了許多年,但在國內還只是起步階段。我曾聽黃師說過,她對於融合教育是存在質疑的,現在我也同意黃師的看法。我在特殊教育中心見到了幾個從普校轉到這邊的學生,他們在中心裏是拔尖的學生,能夠幫助老師完成各種任務。但是一旦放在普校里,他們的特殊性便會瞬間被放大。如梁老師說的:「那要是在普校里,還不得讓人給欺負死啊!」雖然融合教育可能更有利於這些特殊孩子的社會性發展,但相對的,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能忽視。至於究竟是東風壓倒了西風,還是西風壓倒了東風,那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了。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書本上的東西,總還是「假大空」的。我曾聽過老師介紹的很多理論,在書本上這些理論大放異彩,彷彿是應對難題的無上法寶。但當我來到特殊學校以後,我便發現了那些理論的蒼白無力,實踐經驗永遠是第一位的,是任何理論都無法替代的。我想現在特殊教育所缺失的正是學生的實踐,你說我研究了一輩子樹,結果一輩子都沒見過真樹的樣子,豈不是很諷刺了嗎?我還曾旁聽過我的下一級學生的課程,曾師為了創造課堂情景,讓學生們分組進行特殊教育學校的課堂模擬,由學生來扮演老師和特殊兒童的角色。我當時便有所疑問,他們這些人都沒有真正見過特殊兒童在課堂上的樣子,又怎麼能表演出來呢?雖然曾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我總覺得尚不夠妥當。因此又回到了最開始所說的,特殊教育專業師範生,還是應該在特殊教育學校的環境中培養才是。不論所學是多麼高深的知識,最終還不是為了學以致用。我想我所在大學的特殊教育專業,之所以一直沒有擴大招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畢業生的能力不足吧。至少在我身上便是如此。

現如今的科技已經越來越發達,醫療水平的提高使得特殊人群的數量在不斷地減少,尤其是以前的聾校,盲校已經很少了,而自閉症成為了在校生的主要群體之一。我從剛接觸特殊教育這個專業的時候,便聽到的說法,將自閉症的兒童喻為星星的孩子,正因如此,我將我的這本簡短的日記命名為「走近星星的日記」,天上的星辰總是遙不可及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尚無法去徹底了解那些在夜空中璀璨的繁星。正如我們的社會所面臨的自閉症人群一般。他們身上的一切,對我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我知道,憑藉自己淺薄的知識,尚無法窺探星星的一點秘密,但至少,我可以選擇主動的走向他們,哪怕只有一步,或許都會見到不一樣的東西。

現在,我將自己的一點所見所聞記錄在冊,公之於世。我知曉我粗淺的文筆尚難以完整的進行敘述,但我依然願意為那些想要走近星星的人提供哪怕一丁點兒的幫助,也更希望我筆下所寫出的星星能夠展示出他們身上發光發亮的一面,讓您在百忙之中讀起其中的一兩句,能夠如見到星星一般有些許的光輝。我想,天空中的星星雖然遙遠,但終究有一天,我們能夠伸手觸及。而同樣的人,散落在人世間的這些星星,也總有一天,我們可以走進去,而非僅僅只是如我一般的走近,小小的一步。

寫於2021年10月21日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走近星星的日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走近星星的日記
上一章下一章

實習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