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拒絕到場,放棄繼承

第三章 拒絕到場,放棄繼承

科長並不真是科長,只是個資深辦事員。回到辦公室他就原型畢露了。

「老恪,你有一筆遺產要領。」年輕的女同事歡快地通知他。「通知和表單都已經發給你啦!」

老恪以為是年輕人的玩笑。

誰知午休等盒飯時,他查看手環上的私人消息,發現還真收到了——本辦公室發給死者親屬的白事通知和遺物表單。

在同一個上午,這座地下城深處的另一個街區中,一個81歲的老太太逝世了。

論親戚,她是老恪已故母親的表妹。

她是2140年末生人。沒有活着的家人,也沒有直系後代。

關係最親近的健在血緣親屬,只有老恪兄妹幾人。

老恪毫不猶豫,在白事通知書上填了拒絕到場,把遺物表單拉到末尾,選了放棄繼承。

這人,他不認識!

就連他媽生前,都不見得認識這表妹。

沒有家屬到場的集體葬禮,通常辦得非常流暢。儀式上有和尚或者道士出場,做法事的流派比較隨機,但流程一向嚴謹。都是養生辦公室葬禮外包業務的常年合作方,操辦這個都是最專業的。合作大和尚每年的續約,還是老恪出面簽的。

什麼事情,一旦帶上了迷信色彩,就會嚴肅認真到刻板的程度。因為「頭上三尺有神明」,比人類監控的排面大多了。

儀式結束,死者的骨灰,第一時間就會送入地下城底部的姓氏墓園中,用來供養各自的姓氏樹,表示魂魄歸宗了。

換句話說……變成肥料。

遺物中,通常不會有任何值錢的東西。

養生辦公室,登記死者物品的最大目的,就是把真正值錢的東西先充公。

剩下的物品,親近的人還可以挑幾樣熟悉的當做紀念品。如果是從沒打過交道的親戚,住的又遠,為幾樣不值錢的遺物,就實在不值得跑一趟了。

神州早些年,進入人口負增長的重度老齡化社會,查找死者親屬移交遺產這種事情,逐漸成為了繁瑣的工作。

常有年輕後輩坐擁幾輩先人的財富。不過,這算不上是好事。

像是老人的房產,流入到活着的後輩手中。一方面活人住不了那麼多的房子,另一方面,過剩的房產也在不斷貶值,想折成錢都賣不出去。於是,很多房屋疏於管理,逐漸荒廢,甚至因為管線老化而引發大規模事故。

繼承來的房產「不要白不要」的狀態,反而為社會帶來了麻煩。

神州不得不逐年加大遺產稅的徵收額度。房產就算再不值錢,也經常是遺產繼承中最大的一塊。

小鎮和農村的房和地,不斷有人放棄繼承。

郊野地帶陸續切斷了電力供應,散去了文明的氣息。村鎮化為一片片廢墟。榛莽叢生,野獸出沒。

大城市裏,也不斷有人主動放棄繼承,房產由當地市政部門接管。

死者留下的充公房屋,統一管理,統一運營。日漸空曠的城市中,反而因此擺脫了頹敗,煥發出生機。

因為妥善管理和及時維護,那些房屋隨時保持可用狀態,總能方便地找到新的用途;或者乾脆被靈活處置,拆毀了為新建設施騰地方。

很多城市的地上部分,拆除了老舊住宅,建了漂亮的綠地,城市變得像個大公園一樣美貌……

對於老齡化社會來說,這倒是帶動了園藝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創造了不少對老齡寬容的工作崗位。

後來神州人口更少了。就連地下城中,也開始出現成片的美麗花園……

而在錢的繼承方面。人口減少,勞動力變得緊缺。於是,錢能買到的商品和服務,並不如人丁興旺的年代多。錢也貶值了。

人多,百業興旺。人少,財力和物力缺少人的活力作為媒介。只能由內閣統籌,精打細算。

社會統籌,需要大量資源,用來保就業率,保生育率;同樣價值的資源,所發揮的作用,和在個人手裏完全不同。

就在育兒所納入全國福利保障的同一年。2155年,神州修改民法,國內不再有「遺產」。

準確地說,國內從此只允許三代以內的「近親屬」繼承不超過法定限額的小額遺產。

限額算是浮動的。不能超過相當於半年金額的當年全國平均工資。這對於任何收入稍微高一點的人來說,都是一塊雞肋。

但既然沒有遺產,也就不再有遺產稅。亡故者留給親友的小額金錢和紀念物品,都是免稅的。

老恪做這份工作二十年來,經常給別人發送白事通知和遺物表單。

這些年來,他發現一個離譜的怪現象。

有子女的亡故老人,遺產的估值總額通常偏高,留下的東西也相對實用。哪怕是到了六七十歲才去育兒所生娃的,也都攢了些五花八門的家當。

因為年輕人都窮得很。特別是如今剛成年的那一代,在世紀之交出生,在社會撫養中長大。身上既沒什麼錢,也沒什麼私人物品。很多人甚至還在上大學,繼續吃着免費食堂,領着零花錢一樣的生活津貼,穿着福利折扣的衣服鞋子。外出旅行和住宿,也是靠學生折扣價。再便宜的正價商品,他們靠自己都未必買得起。

在老人家生前準備的一大堆遺物中,年輕人可以挑揀出雨衣、水杯、飯盒之類用得上的東西。這些器具,在遺物評估時乘了折舊系數導致估值平凡,實際上老人特意買了市價高品質好的,足夠年輕人用上好多年。再加上年輕人可以白得一小筆比學生津貼多得多,足夠浪跡天涯用個一年半載的錢財……這樣的老父母,哪怕孩子們從小沒見過面,大概也足夠讓他們惦記一輩子了。

反之,一輩子沒後代的老人,可就瀟灑多了。除了他們自己穿的用的,基本啥也不留。十個里有九個,退休金當月花光,沒有積蓄。真可以說是無牽無掛。

老恪瞟了一眼手環收到的遺物表單,果然如此。

他母親的表妹,他應該叫小姨的這位老人,告別人世留下的物品,就數……裙子最多。

其次,是各種式樣的鞋子。

然後,是一大堆耳墜、項鏈什麼的……不過不值錢,都是耐蝕的工藝品。結實,漂亮,好打理。

再然後,過期沒過期的養生藥物、護膚品、化妝品,幾百色的高級指甲油……

這些成分複雜的化學品,當作垃圾處理,養生辦公室還得多掏處理費。

這可拉倒吧。

這種一輩子只愛自己的老太太,活着他都懶得認識。

放棄親屬遺物,是這些年常有的事。

上了年紀工作穩定的人,基本上都沒閑工夫跑出來,參加葬禮,接收遺物。就算是血緣親戚,工作生活都不相干,本來就是陌生人。活着的時候,說不定還有機會哪天打點交道,死了,這輩子已經毫無關係了。

倒是年輕人,有時候會遠道而來,專程參加個葬禮。哪怕是父母之外的親戚,他們也能來看看遺體或者骨灰,先認識一下,再告個別。最後到地底下,拜拜那位親戚的姓氏樹。

只不過,年輕人式的好奇心,終歸是會隨着年紀增長而減少。

每當有老人過世,前來送行的人中,總以親生子女居多。親戚關係越疏遠,越少有人到場。

社會撫養中長大的年輕一代,實際情況更令人憂慮。

這代人,老恪接待過很多次了。他們根本無所謂親情,也從不考慮父母當年把他們丟進社會機構,是不是身不得已。他們參加葬禮,是來玩的!外加拿遺產,撿便宜。

這代人和過去的神州人完全不同,舊的倫理綱常在他們身上完全失效。

他們身邊最親的人,從來是一起長大的異姓兄弟姐妹!情同手足!

老恪為了讓孩子們記住自己,每到休息日,都要去學校。花上整天時間,在兒女們面前混個臉熟。

相對於他這份致郁的工作,相當治癒。

任何人一整個星期和死人打交道,心情都會壓抑得想死。花時間看看活蹦亂跳的孩子們,世界會重新變得美好。

老恪有六個孩子。三個大女兒在上高中,她們仨在育兒所里就互相作伴,親密無間。

小一點的兩個女兒在上初中,馬上也該進高中了。

不過,據說她們這一屆要全體進入「全面教育」學校的高年級部。

未來前景怎麼樣,新模式有沒有教育學家鼓吹得那麼美好,大規模採用會不會出亂子,還沒有人能預見得到。

唯一的兒子,比她們五個小得多。還在上童校。

公立育兒所孕育胎兒,早些年不能選擇性別,是完全隨機的。

老恪當年,本想着一次養三個孩子,總能隨機到個兒子。誰知,長到五六個月的時候,孩子漂在發育箱裏,隔着黑乎乎的阻光箱壁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個兒子也沒有。

於是他又來了一次。又是一對女兒。

他這姓氏稀有。所以他總覺得,有兒子才能傳承姓氏。後來性別選擇開放了,他就趕快選了個兒子。

這個小兒子,很優秀。

可惜每周他只有一個休息日。孩子們分在三處,他必須把自己平均分成三份。

每個孩子間隔三周,才能看到爸爸一次。但女兒們也許是大了,越來越不耐煩見到他。

這種親子關係,令人擔憂。老恪總是忍不住想像,女兒們收到老父親的白事通知,那一個個愛答不理的勁頭……

這個世界上,除了遺產,究竟還有什麼能夠拉近親子關係呢?

好在,小兒子還是喜歡他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為全人類養老送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為全人類養老送終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拒絕到場,放棄繼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