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制湯羹

第九十二章制湯羹

相里鉅說道:「公子打算如何煉鐵?」

趙政說道:「煉鐵第一步,在於提升爐子的溫度,當修建高爐,用來煉鐵;第二,當開採煤,將其淬鍊為焦炭,提升高爐的溫度……」

開始誇誇奇談,說着煉鐵的計劃。

相里鉅問道:「鐵脆易裂,只可為農具,不可為兵器,是為惡金。以鐵為兵,非大師不能鑄,花費時間頗長。」

趙政說道:「鐵分為生熟,當今煉鐵之術,由木炭冶鍊,溫度太低,煉出的只是生鐵,生鐵多脆,雜物多,只可為農具,難以鑄兵器。唯有提升提高爐子的溫度,去掉雜質,方可提升鐵器的性能!」

「鐵的硬度由碳決定,無碳則軟,謂之為熟鐵;碳多則硬,卻是太脆,容易碎裂,名為生鐵。生鐵,熟鐵,皆是不可用。若是生鐵與熟鐵混雜,鐵與炭的比列恰好,可謂之鋼鐵!」

整理著思路,大致的說着冶鍊鋼鐵的關鍵所在。

相里鉅皺眉道:「那如何確定鐵中碳的多寡?」

趙政說道:「我也無法,只能靠經驗。」

缺乏高精度儀器,想要精鍊鋼鐵,很是困難。

趙政說道:「如果爐溫到了,最簡單便是生熟鐵混煉,碳少太軟則多加生鐵,碳多太硬則加熟鐵……」

這就是簡單的,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問題。

相里鉅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趙政繼續道:「鐵之冶鍊,一在爐溫,爐溫高則鐵水化,事半功倍;二在礦石,鐵礦優而雜質少,鐵質純良;三在技藝,去雜滲碳,淬火、回火、退火,悉心把握,鉅鐵自成。」

「第四,在於對各種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完美記錄,分析對比。」

相里鉅跪倒在地上說道:「公子大才,堪稱是我墨家祖師。」

趙政嘆息道:「所學有涯,求知無涯,知道的越多,越是感覺自身不足。」

到了屋舍當中,相里鉅繼續詢問著,趙政也是回答著。

越是交談,相里鉅越是有恍然大悟之感,昔日不明白的,漸漸的皆是明白了。

煉鐵的要素,無非是製造湯羹,把各種調料加入裏面,調配到了最佳的位置,只是在搭配的過程當中,要千方百計提升爐子的溫度。

當夜,趙政沒有回咸陽宮,就是居住在這處礦山。

兩人抵足而眠,談論著煉鐵,談論著技藝,談論着墨家之學,說着家國天下,說了很多。

這一夜,相里鉅失眠了。

公子政說的那寫煉鐵技術,固然為國之重器;可對墨家的認同,對於兼愛非公的認可,卻是讓他激動不已。

自從墨翟去世后,墨家分為三派系,相里氏之墨居於西方,在秦國一帶活動,簡稱為秦墨;相夫氏之墨居於東方,在齊國一帶活動,簡稱為齊墨;鄧陵氏之墨居於南方,在楚國一帶活動,簡稱為楚墨。

三派墨家,看似同出一脈,但彼此在思想上開始有了嚴重分歧,甚至到了互不認同的程度。

相里鉅,屬於秦墨一脈。

墨家入秦國,化為秦墨一脈。

秦國的軍工製造,水渠製造等,皆是有秦墨參加其中。

秦墨為何助秦,只因只有秦國廢除貴族世襲制,無視出身等級的尚賢,社會功勛制,無論士農工兵,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功勞獲得尊重,得到參政權,獲得爵位。

秦墨也繼承了墨子『行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思想。

要想全天下得以太平,那麼必須徹底消滅戰亂的源頭。

源頭是什麼?

就是國家太多,沒有統一,戰爭從春秋到戰國打了三百多年,秦墨要為戰爭劃上休止符。

於是,秦墨又是為秦國製造各種武器,秦國廟堂出資金,秦墨出技術,大力發展科技,一起完成統一天下的戰爭。

……

次日,趙政醒來。

卻是看到相里鉅正在地上寫畫着,似乎在計算着什麼。

相里鉅說道:「公子,這是的的計劃,高爐應該這樣修建,在這裏修建水渠,這裏進行運輸,這裏對其採樣……」

開始對新的煉鐵廠的佈局,說着運輸情況,說着對煤礦的開採,說着對鐵礦的開採等等,已經形成完整的,新的規劃。

趙政看着計劃,點頭不已。

他只是提出大致的計劃,相里鉅就是提出完整的規劃,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可謂是堅定的實踐派。

侍從送上栗米,肉食。

相里鉅快速的吃着食物,等到差不多的時刻,離開這裏。

到了前方的工地之上,庶民和工匠開始行動起來,開始打造著高爐。

趙政只是看了一會,就是覺得乏味,坐上馬車告辭離去。

回到咸陽城,感知著這裏的地暖,感覺世界再次變得鮮活起來,世界變得美好起來。

打開一卷竹簡,開始隨手寫着日記:

十二月五日,去咸陽之西,某鐵礦之地,改進煉鐵之術。

寫完之後,把竹片丟在一片。

趙政拿起竹簡,開始背誦著秦律。

秦律的內容,明天有老師要考核,在這裏要提前進行着溫習。

……

咳咳咳!

在邯鄲城,莊園當中,傳來咳嗽聲。

平原君在咳嗽著,似乎到了冬天,昔日虛弱的身軀變得更加的虛弱,平原君似乎有些堅持不住了。

醫人上前檢查著,最後搖頭離去。

病入膏肓,無葯可醫,只能準備後事。

得到消息后,諸多的妻妾,兒子等皆是哭啼起來。

平原君卻是神情平淡,召喚著最大的兒子趙戈。趙戈上前一步,跪在父親的床榻前,眼中淚水道:「父親!」

平原君笑道:「人生自古誰無死,我這一生享受過各種美食,享受過各種美女,又是曾經為相國,大權在握,掌控著無上的權力,而今年老體衰,不久將亡,沒有什麼好悲哀的。」

「莫要哭,莫要哭!」

趙戈說道:「孩兒,知之!」

平原君說道:「我死後,你繼承我的爵位,繼承我的封地。至於那些門客,還是盡數給予錢財,遣散吧。你的名望不足,才略不足,在趙國當謹言慎行,做事低調一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始皇帝: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始皇帝: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制湯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