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節 不安分的大將軍

第三十五節 不安分的大將軍

兄弟王導盡心儘力的輔佐晉元帝司馬睿,盡心竭力忙於國事,但本家大哥王敦卻是另一樣心腸。司馬睿沒有看錯,大將軍王敦確實很不安分。

王敦豈止不安分,更是藏了改朝換代的心思。

王敦堪稱司馬睿的長城,身兼六州諸軍事,這是東晉全部國土十一個州的中心地帶。實際上,他就是東晉的軍委主席和國防部長,還是一家獨大的軍區司令,手中的權力足以和權臣曹cāo相比肩。因為成功鎮壓了境內的農民軍起義,阻擋了北方胡族的鐵騎,保了江東一方平安,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公開表彰。功勞一大,王敦的尾巴因此就翹起來了,不把晉元帝放在眼裡,竟然不經領導批准,擅自委任軍隊將領,以此培植自己的勢力。排除異己,威脅朝廷調離了大將陶侃到偏遠地區任職。「yù**朝廷,有問鼎之心。」

王敦居功自傲,脾氣噌噌見漲。閑著沒事經常上書司馬睿,陳訴心中的不滿,提醒皇帝不要忘記王家的功勞,而且語帶威脅,讓哥不如意就要打上建康,砸了你的小本生意。

大將軍王敦飛揚跋扈,惹得司馬睿心中極為不滿,你小子把我當成了漢獻帝了!可你不是曹孟德!因此,皇帝要從王氏家族分權,任命心腹刁協為尚書令,劉隗為鎮北將軍,同時在王導和王敦手中拿走了一部分權力。司馬睿以此加強皇權,擴充了不屬於王敦控制的軍隊,實行了「以法御下」的政策。

晉元帝司馬睿的小動作,如何能夠瞞得住王敦的眼睛,想一想王家出的大力,才有琅琊王今天的好rì子,你一步登天到了人生的頂峰,我今天卻受到了排擠。額滴神啊!太不公平了。因此,王敦心裡很鬱悶,經常一個人喝悶酒,酒喝多了,先砸酒壺,然後就開始吟唱曹cāo的樂府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英雄暮年,壯心不已。」

酒喝得差不多了,酒勁一上來,虎勁兒就上來了,要不怎麼說喝酒惹禍呢!大將軍王敦命令集合隊伍,從武昌(即今鄂城)出發,提刀殺向建康,找刁協、劉隗算賬,實際上是要拿朝廷開刀。

大將軍帶隊開拔,沒有人敢問什麼,王敦的大軍非常順利的開進了建康。

如狼似虎的大軍滿城殺人放火,鬧得京城狼煙滾滾。皇帝司馬睿躲到深宮瑟瑟發抖,他的大臣們失去了朝廷的庇護,一個個自顧不暇,恨不得鑽進耗子洞里。劉隗手下有兵,在將士們保護下過了長江,投奔了石勒;刁協就慘了,一個文弱書生,哪裡是阿兵哥的對手,只好束手成擒,被一刀剁下了腦袋。

古人是很相信神靈的,出門先邁哪一條腿都有講究,邁錯了步都不吉利。行兵布陣更是大事,哪裡有不問個明白的道理。王敦在開赴建康,向皇帝問罪時,先讓自己的記室參軍郭璞搖了一卦。郭璞告訴王敦,此行不會成功。神靈的指示不按自己的路子走,王敦心裡很不滿意,問道:「您算一算我還能活多久?」

這是很帶有挑釁的問話,火藥味兒很濃。郭璞如何聽不明白,因此沒有直說,而是來了個腦筋急轉彎:「舉兵有禍,老實呆著命就很長。」

王敦馬上明白了謎底,知道這是自己不喜歡的答案,很生氣,於是大發雷霆,問道:「那您自己的壽命呢?」

郭璞心中咯噔一下子,知道自己大禍臨頭了,但他的表現非常的鎮靜,很搞笑的看了一下天空,太陽明亮的晃眼睛,長嘆了一聲回答說:「到今天中午。」

王敦心中動了殺機,聽到回答后就是一聲冷笑,yīn險的說道:「答對了。」然後命令親兵將郭璞推出去殺了,時間恰是中午,太陽最亮的那一刻。

聰明人都願意賣弄小聰明,曹cāo的主簿楊修,因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丟了xìng命;王敦的記事參軍郭璞也因為預見未來而命喪黃泉。一般來說,當領導的都有武大郎心理,見不得比自己高的。由此看來,在領導面前做事,聰明大勁兒會引起反感,還是傻一點兒活得命長。這就是所謂的難得糊塗,有時,懂得糊塗才是大智慧。

王敦因為郭璞的話,心裡一直打鼓,等到帶兵進了建康,順利的斬殺了刁協,覺得沒什麼事,於是就放心了。但因為大臣們反對他向皇帝動手,軍隊的將領也不同意罷免皇帝,認為這樣做會導致國家混亂。特別是王家所有的宗親都反對他對皇帝野蠻,王導更是據理力爭,絲毫不讓步。王敦一看自己的野心沒有支持的,司馬氏還很有威望,推翻朝廷的時機還不成熟,因此也就打消了殺掉司馬睿的想法。在逼迫司馬睿晉陞自己為丞相,封武昌郡公之後,帶領軍隊返回了姑熟(即今安徽當塗)。

王敦惹了天大的漏子,拍拍屁股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他的行為嚇壞了王導,急著亡羊補牢,率領王家子弟二十多人跪倒在朝門外的高台上,請求朝廷處罰。司馬睿雖然一肚子火,但念及王導輔弼有功,關鍵時刻沒有倒向王敦,立場還算堅定,因此下詔對他進行赦免。

王導知道本家大哥犯了什麼罪,欺君之罪可不是一個小罪名,因此,雖經皇帝赦免依然長跪不起。王導如此戰戰兢兢,逼得司馬睿仿效周公故事,光著腳從宮殿走出來,好言撫慰,邀請他進入宮中歇息。

女衛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皇帝司馬睿的大度讓王導深受感動,伏地不起,痛哭流涕說:「逆臣賊子,哪朝都有,卻不料出在了我們王家。」

雖然這一場風波不了了之,但受了這一番驚嚇,晉元帝司馬睿憂憤成疾,不久於人世。臨終遺囑命丞相王導總攬朝政,輔弼幼主,立太子司馬紹為皇帝,是為晉明帝。

皇帝用人不疑,丞相王導盡心竭力輔佐新君,收拾因兵火而殘破的dìdū。大將軍王敦以為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江山不穩,他的機會就來了。在司馬睿屍骨未寒之際,率領大軍公開反叛,全軍開拔,向都城建康進軍。

晉明帝司馬紹是一代明君,xìng格剛毅,勇於決斷,決定不再像老爸那樣慣著**大哥,採取武力平叛。他用人不疑,以丞相王導為大都督進行武力進剿。

王導在親情和國家之間選擇了為領導分憂,欣然走馬上任。這一場親兄弟之間的戰爭,再一次在晉國最後一塊土地上上演了。

大都督王導不負新君厚愛,督率大軍迎戰,迎頭頂住了王敦叛軍的攻勢。在雙方相持之際,他聽說王敦病了,於是演了一齣戲,在軍中率子弟發哀,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祭奠王敦的在天之靈,並呼籲王敦的部下洗心革面,歸順朝廷。晉軍上上下下都以為王敦死了,因此士氣大振。

王敦得到自己兄弟為自己發喪的消息,氣的病更重了,不久一命嗚呼。主帥一死,王敦的大哥王含管束不了軍隊,王敦的軍隊士無鬥志,紛紛逃跑。晉軍在王導指揮下,敏銳的抓住了戰機,乘勝追擊,促成了王敦軍隊的大敗。

王敦的叛亂就這樣滑稽的結束了,剛剛建立的東晉朝廷躲過了一場危機。勝利者有權決定一切,包括敵人的屍體。王敦死後被戮屍,腦袋掛在建康南城牆上示眾,享受著風吹雨淋的洗禮。

晉明帝在王敦之亂后,大力提拔有識之士,將時任廣州刺史的陶侃調回荊州,任命其為征西大將軍,主持荊州軍務。陶侃不負所托,積極採取戰守措施,迅速穩定了北部防線。

在丞相王導的輔佐下,內憂外患一股腦兒丟盡了下水道。東晉朝政穩定,人民安居樂業,軍隊士氣高漲,北方流亡的人民的大量湧入,為朝廷帶來了大量的新鮮血液。在這些有利條件的推進下,東晉朝廷終於具備了和中原胡族抗衡的實力。

說了這麼多,就是一個目的,為五胡十六國的故事做個鋪墊,要知道,不是誰都像我這樣了解歷史。我挺能吹的哈。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五胡賊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五胡賊猛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五節 不安分的大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