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第 2 章

宋家大太太不過四十來歲,頭髮卻已經花白,眼角的皺紋,唇邊法令紋都很深了,一張臉極其嚴肅。

秦瑜走上前行禮:「母親。」

二姨太和三姨太輪著:「大姐。」

二少奶奶行禮:「大媽。」

一起進了堂屋,大太太在主位坐定,秦瑜過去站在大太太身邊,這是規矩。

大太太看向二少奶奶:「老二家的,你身子笨重了,去坐下。」

二少奶奶不敢坐,大太太側頭看了一眼秦瑜:「雅韻,你也坐,都是一家人。」

秦瑜先坐下,二少奶奶這才捧著肚子在秦瑜邊上坐下。

大太太跟她身邊的傭人說:「你去看看,四姨太怎麼還沒來?」

正說着呢!四姨太挺著肚子,跨過門檻:「大姐、二姐、三姐,不好意思我來晚了。」

這個四姨太原先是老爺買給三姨太的丫頭,聰明伶俐又特別貼三姨太的心,不過貼著貼著就貼老爺身上去了。

看她那一副裝出來的老實樣兒,三姨太翻了個白眼:「四妹,雖然你懷了金疙瘩,我是等一天一夜也沒關係,不過讓老爺的長孫等,就不知道么兒和長孫,哪個更金貴?」

聽見三姨太這種不利於家庭和睦的話,大太太掃了她一眼:「家裏的子孫都金貴。」

再次被大太太這麼看,三姨太終於消停了。

大太太拿起桌上的一張紙:「老爺從青島拍電報回來,說小五有身子了,過幾天就送她回來。」

青島因為德國人佔領過,德國在那裏有絲綢棉紡產業,兩年前宋家在那裏盤了兩家棉紡廠下來,宋老爺一年裏會有幾個月去青島,到了那裏老爺自然要個知冷知熱的人,五姨太就這麼產生了。

秦瑜佩服老爺老當益壯,生生不息的能力。也佩服大太太來一個收一個的這種定力。

聽聽,二少奶奶懷上了,四姨太快臨盆了,五姨太又有了,二少爺房裏還有一個大肚子的。

在這裏,女人最大的價值是她生孩子,最大的驕傲就是生的孩子出息,如同大太太從來沒覺得她的生活有什麼問題,甚至因為兒子出息,所以引以為傲。

當年,宋老爺和大太太自然是媒妁之言,包辦婚姻,不過據說宋老爺心中另外有人。

大太太嫁過來之後,一舉得男,宋老爺遵循傳統,對大太太很是敬重,敬重歸敬重,卻再也不踏進大太太房門一步,姨太太一房接着一房抬進來,孩子一個接着一個生。

大太太唯一欣慰的是,兒子自幼聰穎,小時候就被教書先生說有狀元之才,沒兩年大清亡了,西洋教育開始時興起來,兒子在上海讀了中學之後去了美國留學。

姨太太們生了一大堆兒子,哪個也不如她生的兒子出息,有了兒子做依仗,老爺也算尊重她,在寧波老家她做主。

秦瑜正在發散思維,聽見三姨太說:「大姐,您可是知道的,咱們這邊也沒多餘的地兒給小五,再說,大家都住得寬敞,讓小五委屈住個角落,別說小五不依,就是老爺也捨不得。倒是大少爺的宅子已經完工了些時日吧?」

宋家是不缺房子的,按理說人家宮裏的娘娘都可以兩個娘娘合住一個宮苑,宋家這幾位太太卻不成,每一個都霸佔了一塊,現在就大太太這裏又是佔了正院,大少爺這裏還佔著單獨一個院子,更何況老爺原本就按照大少爺的喜好,請了洋人設計師,在大宅一牆之隔建了一個單獨的宅子和大宅相通,共同一個後花園。

一是因着材料工期延後了,二是原本就沒想大少爺一回來就結婚,所以大少爺回來的時候,那座宅子還沒落成。這會兒已經完工一個多月了。

在這個方面二姨太和三姨太是一致的,二姨太看向秦瑜:「大少奶奶,你們那座新宅子,你還沒去看過吧?按照法蘭西的樣式建造的……」

秦瑜這輩子沒見過那個宅子,上輩子參觀過,是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一棟法式建築,據說裏面地磚,油畫都是從歐洲進口,而門口的幾個雕塑更是出自這個年代法國雕塑大師之手。

秦瑜倒是樂意搬過去,不用住在大宅里,謀划怎麼離開宋家也方便。

大太太沉吟了一會兒:「讓雅韻一個人搬過去,不太妥當。總得等舒彥回來,祭了灶王爺,擺了酒搬過去才合適。這事兒讓我再想想。你們先回吧!」

一個個起身要離開,秦瑜剛剛轉身要走,聽見大太太在她背後說:「雅韻,你留一下,我有話對你說。」

秦瑜轉身,大太太過來握住她的手,帶着她坐下:「雅韻,我們娘倆說幾句體己話。」

兩人坐下,大太太十分慈愛地看着她:「雅韻,我知道你的委屈。也確實是舒彥的錯。可說到底,他是在外頭受了新思想的人,現在外頭都提倡自由戀愛,甚至還有離婚的。他不願回來陪你回去奔喪,於理不合,但是也在情理之中。夫妻之間還是要多諒解!」

秦瑜不知道原主是否願意諒解,從她個人看,發生了這麼多事,再要毫無芥蒂地在一起生孩子,她只能瞪大眼睛問一句:這也能行?

雖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可每個人都有自己站的立場,作為穿越過來繼承了原主身份的秦瑜,也得設身處地站在原主立場看問題。

所以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秦瑜很能理解宋舒彥的做法。要是換成自己已經三番四次說了不願意要這個包辦婚姻,父母甚至騙自己回來,逼着自己拜堂,自己肯定也不願意。就算是原主母親過世,他沒回來奔喪,那也怨不得對方,人家憑什麼要陪你做這個戲?

能理解不代表還能跟對方相處,畢竟對方雖然沒有挖原主的心掏原主的腎,但是在原主最需要支撐的時候,他沒有出現。既然這樣,套用上輩子的一句名言:男人對女人來說就像魚沒有自行車。

想到這裏,秦瑜跟大太太說:「我知道的,不怪他。」

「好孩子,你這般懂事,倒是讓我心裏過意不去。」

「母親,您不要這麼說。我媽跟我說了不知道多少回。說你和爸都信守承諾,並沒有因為秦家敗落而退婚,已經很難得了。」

哪怕這些日子,她算是看清楚了,在宋老爺心裏,定然是認為兒子小題大做了,老婆是用來喜歡的嗎?老婆是用來鎮宅的。外頭遇見喜歡的姑娘,一個一個收回來就是了,環肥燕瘦,要什麼樣兒的沒有?

不過夫婦倆信守承諾是真。

大太太看着她:「雅韻,不管怎麼說,你總歸是舒彥的妻子,男人是鋼,女人是水,他不肯回來,是不知道你的好。我想着送你去上海,你和他成了真正的夫妻,有個孩子,那才是一生的依靠。現在有可能老二比你們先生下長孫了,只要有我在,這還不要緊。可若是舒彥在外頭娶了小的,再先你懷孕,那以後你的日子就更難了。不管怎麼說,舒彥的長子,必須是你肚子裏出來的。」

大太太是用她過來人的經驗教她,作為後宅的女人,大太太也算活得通透,有了兒子之後,老爺一房接一房她毫無波瀾。

作為一百年後的人,秦瑜能理解大太太的想法,卻無法認同這種操作,不過她說的有一點切中自己的內心,那就是去上海。

去了上海跟宋舒彥見面了,既然大家都不想在一起,那就好聚好散。反正自己有錢,如果上海還不夠便利,她就買船票去美國或者歐洲。

「母親,我聽您的!」秦瑜乖乖應下。

大太太一臉欣慰:「那就好,我來安排,我讓人給舒彥帶信兒過去,過些天你去上海?」

「好!」秦瑜答應了大太太,她又想起一件事兒,「母親,這幾天我讓家裏的裁縫改了幾條裙子。今天被三媽說了。」

「你三媽就是那個脾氣。」太太是能鎮住三姨太,不過很多時候她都在忍讓這位老爺的寵妾。

「我不是說三媽,是說那個裁縫,不過是三條裙腰,為什麼說我佔了那麼多的時間?要麼裁縫在偷懶,要麼家裏的女眷做的衣衫太多了。」

大太太拍了拍她的手:「我知道了。這都是小事兒。你還是要學會大度,有些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行。」

秦瑜知道這是大太太的生存之道,只是這樣的大家太太生活,秦瑜可不想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成民國大佬的鄉下原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穿成民國大佬的鄉下原配
上一章下一章

第 2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