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管理北疆,首輔巡視天下

第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管理北疆,首輔巡視天下

萬曆佑明正文卷第七百七十四章太子管理北疆,首輔巡視天下對於太子而言。

南方的疆土雖然更好,但那事實上是屬於整個大明所有國民的產業,是內閣用來還政府債券的國有資產。

而整個北疆才是他將來能否當一個有資本實力的帝王的基礎。

畢竟現在整個北疆都算是皇家私產,而他作為將來的皇帝,整個北疆也是他將來真正要繼承的財產。

所以,太子對羅剎國東侵的反應最是強烈。

在釜山任宣撫使的太子甚至因此主動寫密信給朱翊鈞,希望能在將來調他去北疆做官,而可以讓他提前了解一下北疆,以免將來坐視皇產被羅剎國全部鯨吞。

朱翊鈞在這后不久就滿足了太子的這個請求,而讓升任太子為瀚海總督,讓他管理偌大的漠北疆域。

同時。

朱翊鈞還派了一支由許多皇族子弟組成的軍隊作為了他的督標。

所謂督標就是可以受總督節制的主力兵團。

因為羅剎國征討延明城的事,也讓很多皇族子弟不滿,畢竟如今整個北疆的利益也會影響他們的利益。

所以,朱翊鈞便把這些主動請纓想去打羅剎的皇族子弟也都派給了太子,讓他們去協助太子,去維護自己皇家的產業。

當然,真正去援救延明城的主力兵團則不是太子和這些皇族子弟,而是李如松率領的天子親軍衛和京營之一部組成的兵力。

雖說北疆是皇家私產,但也是大明領土,朝廷自然也是要管的,也是要通過樞密院出動軍隊的,不能只是皇帝出動軍隊。

誰讓大明是君主專制之國呢。

當然,官僚士大夫也不敢不積極為皇帝陛下捍衛財產,畢竟如果不為皇帝陛下捍衛這些財產,那皇帝陛下就會把養皇族宗室的經濟負擔轉移回國內,又讓國內的士民養大明皇族宗室。

所以,王錫爵的內閣和李成梁的樞密院都沒有反對支援延明城,甚至,王錫爵還主動表示應該滅掉羅剎國,而不讓北方存在任何一個國家。

畢竟北方都是大明皇家的私人領地,只能有皇帝的僱員替皇帝管理,不能有所謂的國家君主,什麼羅剎國就不應該在北方存在。

「為使北境無國,當應該儘快加征商稅,增加朝廷歲入,而避免天下人不相信國家能還得起債,畢竟天下人都知道,用兵於北境是徒耗糧草的事,都會擔心朝廷會不會因為窮兵黷武而不能再償還大量的債務。」

這一天,劉確賢就也因為王錫爵主張該滅掉羅剎國而說起了王錫爵之前提到的加征商稅一事。

王錫爵聽后頷首:「加征商稅,我這裏自然沒意見,但朝野內外的反對聲還是不少的,都說加征商稅是會傷民的,言商稅加征,所加征的商稅最終都是要轉移到小民身上,進而讓許多百姓開始不敢再買貨,只依舊自給自足,乃至寧肯閑着,也會不再想着去多做點工,多掙點錢,進而使百姓游惰之性更重。」

「應該不至於吧?」

劉確賢笑着回了一句,就道:

「因為鄙人是當過小民的,想必元輔也知道鄙人出身寒微。」

王錫爵頷首。

劉確賢接着道:「所以,鄙人知道,要是物價一直漲,作為小民,反而會更願意買貨花錢,為的是怕將來再買不起想要的商貨,如果商貨價格不漲甚至還跌,反而不敢買,而只願意把錢捏在手裏的,所以加商稅倒也不用擔心會累小民。」

王錫爵聽后頷首:「倒也是!我本也不是很慮這一點,更擔憂的其實是,眼下的商稅若要加征,最難的地方還是在於,天下經商之人中,官商和有權貴官僚背景的商賈佔大多數,平民出身的商賈還是少,而現在,要他們去加征他們自己的稅,這無疑會很難,且比之前清丈田畝都還要難!」

「蓋因之前清丈田畝時,他們這些權貴官僚已經是主要靠商利和放貸取利,而非農業也!」

「故而,朝廷強行清丈田畝,對他們而言損失不大,甚至不少權貴官僚稍微有些忠心的,還會體諒國家,知道國家虧空嚴重需要增加歲入的,而會主動配合,也因此,先太師清丈田畝才能成功。」

「所以,現在不是清丈田畝,而是讓天下官吏自己去加征自己的商稅,他們定然不會認真執行此事。」

王錫爵這麼說后,劉確賢點了點頭,也看出了王錫爵作為商賈出身的士大夫在加征商稅方面表現出的猶豫,便道:

「這也的確是真正難的地方,以鄙人愚見,或許不必去查天下商賈有多少商利,而只需在各大關口增加榷稅與關稅,就能實現商稅加征。」

「這樣的話,會不會讓他們乾脆勾結沿海沿邊小民參與走私,乃至行起盜寇之事,且將盜寇之事頻發歸咎於商稅加征,與民爭利太過,而使小民走投無路,所以才使得許多小民轉為盜寇?」

王錫爵又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劉確賢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他知道王錫爵還是在猶豫。

對於眼下的大明而言,收取商稅的確還是個很大的難題。

難題就在於官僚階層中的大多數願不願意。

如果官僚階層中大多數不願意,就會造成商稅不但征不上來多少,反而會增加不少內亂。

所以,就算王錫爵和劉確賢這些大臣們願意加征商稅,他們也不得不慎重對待。

「朕近聞你們最近在議加征商稅的事?」

朱翊鈞這一天也在侍御司問起了王錫爵等執政公卿。

王錫爵回道:「是的,陛下,因還未議定,所以還未上奏於陛下,在臣等看來,眼下天下商利已遠超農利,而要增加歲入,且為了避免國內棄耕嚴重,影響本土糧食產量,進而影響天下戎政,尤其是用兵於北疆的糧食供應,故臣等認為,商稅已到了不可不征之時。」

「因為只有加征商稅,才能談免田稅的事。」

「既然是已經到不可不征之時,那為何還沒有議定?」

朱翊鈞不得不承認,自己這些執政大臣們果然是不缺乏與時俱進地主動改革一些利益分配製度的想法的,只是他們也往往會因為考慮的比較多而不敢果斷地去挑戰整個官僚集團,也因為自己本身階級屬性,而不能完全做到足夠有膽魄去得罪佔據天下商業主要規模的天下權貴官僚。

王錫爵這時回道:「回陛下,皆因臣等擔心天下官僚並不願意加征商稅,故而挾民生事。」

「既然事涉天下官僚,那就該和天下官僚們談談。」

朱翊鈞說了一句,看向王錫爵:「元輔,朕且問你,你是真心要加征商稅,還是假意要加征商稅?」

「臣豈敢虛偽事君!」

「自是真心。」

王錫爵這時起身回道。

朱翊鈞因而點了點頭:「既是真心,這件事,卿作為元輔就該自己行動起來,不要白得了朕給卿授與的提名之權!」

王錫爵拱手稱是。

朱翊鈞則在這時起身摸著微凸的腹部道:

「常言道,事在人為,既然擔心天下官僚不願意,卿可以親自去跑一跑,問一問,談一談,這加征商稅之事,不是只可以利朝廷,也可以利地方官府的,無非是在分稅制上面再做些修改而已。」

王錫爵聽后恍然大悟,隨即就拱手道:「果然聖明無過陛下,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

朱翊鈞頷首。

……

「元輔明白什麼了?」

而在散朝後,因王錫爵在御前說自己明白了的話,而李成梁便不解地問了王錫爵一句。

王錫爵笑着回道:「自然是去談分稅制改革的事,國朝的稅,素來是一部分留於藩庫,一部分解送兩京的,而既要加征商稅,固然是需要官僚去執行,但保證商稅加征后的地方安寧,也是需要官僚去保證,而朝廷要想加征商稅成功,進而成功代替農稅成為國家主要歲入,還使國家歲入增加,那就不能既讓地方官僚去得罪人又讓他們沒好處,而這裏面,加征的商稅如何分配是關鍵。」

「也就是說,要讓地方藩庫也因為商稅而歲入增加才可。」

李成梁說后就問道:「這豈不是要增強地方官實力?」

王錫爵點頭:「樞相說的是,但如今的大明,強幹弱枝本就不合時宜,何況增強的是地方官衙的財力,而非是地方大族的財力,如此,或許反而利於地方官衙用地方藩財去扶助農工,進而對抗地方豪右,而盡量使當地的財富之增減更加平均。」

李成梁聽后頷首:「幸好朝廷現在是流官制,不然,還真是擔心這樣會讓本土也出現強藩。」

「得趕緊加修鐵路、儘快在中土組成鐵路網,使東西南北貫通,如此就更加不用擔心地方財力做大的事。」

這時。

陳於陛也跟着說了一句。

王錫爵點頭:「陳閣老所言極是,到時候吾便以此為誘,行二桃殺三士之策。」

眾人頷首皆笑。

於是,王錫爵便在接下來向皇帝請旨巡視天下內政,而查盛世之下有何隱憂,以免居廟堂太久,過於隔絕中外,使上下不通。

朱翊鈞便准了王錫爵所請。

如此一來,大明便有了首輔巡視天下查問民政的第一個例子,而開始頗有二元制的趨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曆佑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萬曆佑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管理北疆,首輔巡視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