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修橋樑 劉永義忙上忙下

第81章 修橋樑 劉永義忙上忙下

石碼的王大全來了,帶來了二千斤水泥,還有一些鋼筋。

兩塊礁石現在用沙袋圍了起來,中間的水已經戽干,可以施工了。

王大全走上礁石,看了一陣后,擬定了一個施工方案,他把施工方案給劉永義看,二人商量一陣后,施工方案定了下來。

王大全指揮大家幹了起來。

施工方案是這樣的:用一天時間澆鑄混凝土,等上兩天讓水泥硬透,然後開始架設木橋,架設木橋大約要花三天時間。

劉永義覺得這樣架橋太平常了,跟別人一模一樣,顯不出自己的本事,他拿着施工方案看來看去,尋找能加快速度的方法。

看來看去,他想到了金有志的「生產線」,能不能用「生產線」的方法加快速度呢?

劉永義着手設計起了「生產線」,設計一陣后發現,過去的方法之所以慢,原因在於架設木橋的材料是邊加工邊架設的,如果先加工再架設,速度就可以大大加快,最多一天可以架好木橋。

劉永義很為自己的發現自豪,他去找關秋紅,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關秋紅。

「生產線?哦,想起來了,你們在坑裏村就是用生產線建的碉堡,速度快極了,還記得如何用生產線建碉堡吧?」

「這個……」劉永義有些尷尬,「記得,還記得。」

「找時間寫出來吧,作為教材教給大家,建碉堡也是一種本事,對革命勝利非常重要的本事。」

「好好,找時間一定寫出來,這個生產線建木橋呢?」

「做呀,馬上去做,這可是好事,如果我們用一天時間架起木橋,老百姓就會覺得紅軍很厲害,很有本事,對提高紅軍的威望很有用。」

下午,劉永義找來林海霞、洪力維、劉安民等人,討論起了「生產線建木橋」。

21rì上午,劉永義指揮眾人開始了「生產線建木橋」。

「生產線建木橋」是這樣的:在岸上找同樣長度的地面,在那裏建造與真橋一模一樣大頭朝下的木橋,建好后,拆下裝到九龍江上就可以了。

大頭朝下的木橋讓百姓覺得新鮮,他們紛紛趕來,對着木橋指指點點。

晚上七點,在工地,三團的文藝隊開始給大家表演節目。

關木蘭的戲迷很多,加上是免費,到場的觀眾人山人海。

文藝隊首先表演老戲:《群英會》、《空城計》,然後表演新戲,《四打賴村》。

由於排練匆忙,表演《四打賴村》時鬧了不少笑話,一些人忘了台詞一些人忘了動作,林海霞不得不拿着劇本現場糾正。

雖說鬧了笑話,不過總的來說效果不錯,觀眾掌聲不斷。

原本打算只演一場,劉永義打勝仗的第九場,可是表演剛結束,關秋紅走上台來,要求大家再演一場,演第一場。

「幹嘛演第一場?那可是我打敗仗的一場。」劉永義很不滿意。

「觀眾喜歡呀,當然應該多演了,放心,觀眾已經知道你最後嬴了,前面輸一點不會影響形象的。」

「好,那就演第一場,早說呀,早說的話,我就按順序來了,不至於讓觀眾倒著看。」

大家於是演起了第一場。

其實,關秋紅要求演第一場的原因是台下來了大人物,大人物要求演第一場,關秋紅向漳州報告說,三團今晚要演出一部反映紅軍的戲劇《四打賴村》,這引起了**朱德等人的極大興趣,他們連夜騎馬趕來觀看,看完之後非常喜歡,得知還排練好了第一場,他們馬上要求把這一場也演出來。

演出結束后,**上台與眾人握手,祝賀他們演出成功。

**特別指出:《四打賴村》是一個創舉,開創了用戲劇歌頌紅軍的新紀元,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在舊戲舞台上人民卻成了渣滓,老爺太太少爺小姐統治著舞台,這種歷史的顛倒,現在由你們再顛倒過來,恢復了歷史的面目,這是非常值得慶賀的事情,是舊戲革命的劃時代開端,希望你們再接再厲把《四打賴村》完全排練好,推向全軍推向全國,讓全國人民都知道紅軍了解紅軍,讓戲劇成為打擊蔣介石反動派的有力武器。

劉永義對**的誇獎非常滿意,他不失時機地報告說:三團正在幫助百姓建造一座橋樑,一座對百姓非常重要的橋樑,而且橋樑將用自己新發明的「生產線建橋法」建造。

**對劉永義的「生產線建橋法」很感興趣,他在劉永義的陪同下,藉著火把的光亮把大頭朝下的橋樑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又把劉永義誇獎了一番。

回到角美后,劉永義又帶**參觀自己的軍械所,並把王長喜介紹給了**。

**對王長喜很重視,向王長喜提了很多問題,還拿起王長喜剛剛做好的兩撅槍打了好幾槍。

**等人在角美停留了一夜,22rì上午,他們騎馬返回漳州。

劉永義對**的到來非常高興,他又分析起了自己的陞官前景:看來,自己已在**心中留下了「能幹」的好印象,接下來只要不犯大錯,升上去是板上釘釘的了。

在岸上架橋沒遇到什麼大問題,下午,一座大頭朝下的木橋建好了。

劉永義派人到處通知:紅軍將用半天時間架起北溪橋,請百姓前來觀看。

23rì上午,工地四周來了很多百姓,他們看着大頭朝下的木橋,紛紛議論著。

上午八時,隨着劉永義一聲令下,架橋開始了,一根又一根木料從大頭朝下的木橋拆下,往九龍江上裝。

組裝橋樑沒有遇到什麼大問題,五個小時后,木橋架了起來,官兵們開始鋪木板。

木板剛鋪好,劉永義急忙下令放鞭炮、敲鑼鼓。

在鞭炮聲和鑼鼓聲中,劉永義、關秋紅等人走上了北溪橋,沿着北溪橋來回走了兩次。

架橋還未結束,官兵們着手往橋板上鋪土,在橋樑上架設草棚。

不過這不影響竣工儀式的進行,劉永義跳上早已搭好的慶功台,他第一個發言,大講特講了一通「紅軍是百姓的朋友、紅軍為百姓服務」。

劉永義講完之後,關秋紅、李得田、洪中榮相繼發言。

發言結束后,劉永義再次下令放鞭炮、敲鑼鼓,然後,他請關秋紅給石碑揭幕,石碑是早就豎好的,正面刻着「北溪橋」,背面刻着劉永義的一篇文章,文章描寫了修橋的經過,列出了「修橋委員會」的成員名單。

竣工儀式結束后是演戲,關木蘭、楊繼chūn上台為大家表演。

傍晚,大功告成的劉永義得意洋洋帶着部隊返回角美。

剛回到角美,劉永義接到了漳州打來的電話:陳濟棠正在猛攻蘇區,東路軍必須立即返回蘇區迎擊陳濟棠,三團明天放棄角美返回漳州,準備與主力一同返回蘇區。

電話還特別告訴劉永義:立即把紅軍撤離的消息通知張貞,讓張貞趕緊過來接收漳州。

放下電話,劉永義去找李得田和關秋紅,要求李得田關秋紅立即召集幹部開會,安排撤退事宜。

劉永義隨後去找洪中榮,告訴了紅軍撤離的消息,要洪中榮把這個消息通知張貞。

24rì上午,在鎮zhèngfǔ門前,關秋紅向百姓發表演說,通告了紅軍離開的消息以及離開的原因。

「父老鄉親們,我們的離開是暫時的,我們很快就會再打回來,把欺壓你們的國民黨反動派消滅掉,在角美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安居樂業的幸福社會。」關秋紅大聲說道。

關秋紅的演說結束后,三團開始撤離角美。

中原大戰後,陳濟棠的部隊改編為第一集團軍,下轄九個師、五個dúlì旅、八個dúlì團,以及炮兵團、戰車營等,總兵力達十五萬人,此外還下轄實力很強的海軍、空軍,成為雄踞華南的強大力量。

雖然實力強大,但陳濟棠一直擔心蔣介石吃掉自己,為了自保,他與周圍的桂軍、紅軍保持了互不侵犯、互惠互利的關係,蔣介石几次進剿紅軍,陳濟棠都只吆喝不出手。

32年2月,紅軍進攻贛州,與守城的國民黨軍展開了激戰,最後蔣介石派兵增援,擊敗紅軍保住了贛州。

贛州是陳濟棠的地盤,紅軍對贛州的進攻,激化了紅軍與陳濟棠的矛盾,同時緩和了蔣介石與陳濟棠的關係,蔣介石不失時機派出何應欽來廣州,遊說陳濟棠進攻紅軍。

紅軍可不是好惹的,為了壯陳濟棠的膽,蔣介石慷慨許諾:派出不少於四個師的兵力協助陳濟棠進攻紅軍。

陳濟棠動心了,他召集手下商量,大多數軍官認為應當進攻紅軍,以報紅軍進攻贛州的一箭之仇。

聽了部下的意見,再權衡一陣利弊,陳濟棠決定進攻紅軍,一方面給紅軍一點顏sè瞧瞧,一方面擴大地盤。

何應欽把陳濟棠的決定報告蔣介石,蔣介石大喜過望,當即給何應欽、陳濟棠發電報:撤銷「江西綏靖公署」,改設「贛粵閩邊區剿共總司令部」,以何應欽為總司令,陳濟棠為副總司令,指揮部隊進攻紅軍。

何應欽、陳濟棠商量了一陣,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何應欽指揮,從西面進攻正在贛江西岸活動的紅軍西路軍,打敗西路軍后,乘勝進攻贛西蘇區;另一路由余漢謀指揮,從南面向贛南蘇區發起進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滑頭軍閥第二部紅軍歲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滑頭軍閥第二部紅軍歲月
上一章下一章

第81章 修橋樑 劉永義忙上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