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意興闌珊

第一百五十一章 意興闌珊

皇甫彪在自己營內歇息,桌上放着一張地圖,是憑記憶繪製的關中地形,旁邊一盞油燈,不時地跳動一下火苗,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

虎牢關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虎牢。從圖中來看,此關南連嵩岳,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從虎牢再往東看,山嶺連綿,地勢險峻,即便是天外飛仙怕也沒有落腳之地。土嶺一向東南蜿蜒,一向北面臨河,將山勢抱在嶺中一條孔道,而汜水關正在此路咽喉要道,盟軍若要西進,此關就是必經之地。

據探馬來報,汜水關守將乃是徐榮,傳聞此人頗有謀略,是雍涼軍中不可多得的帥才,其帳下先鋒華雄,更有萬夫不當之勇,此戰不論是誰來打,都是一塊硬啃的骨頭。

「稟將軍,曹將軍求見!」

「快快有情!」

曹操一身皂衣勁裝,身後跟着一個魁梧的侍衛進得營來。

深夜造訪,必有要事,寒暄幾句,便說到正題上來了。

「吾等聚眾三十餘萬,虎牢旦夕可破,本該鬥志昂揚才對,孟德觀將軍會盟時意興闌珊,敢問是何緣由?」

「十八路諸侯為名利來者過半,誠心討賊者寥寥無幾,此番會盟多半無疾而終啊!」

皇甫彪若不是為了各路諸侯牽制董卓兵馬,他才不願意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而且這洛陽大亂本來就是袁家操盤失手的後果,該他袁紹來善後,自己就是來幫幫場子的,用不着賠本賺吆喝。

「何故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怕他作甚?」

曹操身後的漢子見皇甫彪未及接戰就先打起了退堂鼓,不由出聲質問。

「子廉休得無禮!」

原來是曹操的從弟曹洪,倒是條漢子,只是沒有戰略眼光,只有一腔孤勇。

「曹將軍請看,這汜水關在虎牢之前,呈犄角之勢,本就易守難攻。即便孫堅拿下汜水,再戰虎牢,仍是攻堅。倉促間又無攻城利器,若虎牢屯駐重兵,急切難下,到時候士氣必定一落千丈!」

「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雍涼精銳之師,久經戰陣,非我等新軍可比。正面交戰全無優勢可言。我等可分兵把守各處險要,居高臨下,以逸待勞,先耗其銳氣,甚至圍而不攻,等其自亂陣腳,再伺機而動。」

「孟德與將軍不謀而合!初意請袁本初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固守成皋,據敖倉,塞輾轅、太谷,制其險要;袁公路率南陽之軍,駐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深溝高壘,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皇甫彪聞言震驚不已,這曹操別看平日裏跟着袁紹在京城鬼混,活脫脫一個紈絝子弟,行軍佈陣卻是行家裏手。

「合該如此!」

「可惜本初不依我意,自信三十萬大軍破虎牢猶如探囊取物,仁義之師當正面對敵,故駐軍於此!唉——!」

如此可見袁紹全不知兵,竟想三十萬大軍輪番上陣強攻虎牢,真是敗家子弟的行徑,盟軍如此用兵怕是要死傷慘重了。

「三十萬大軍在此空耗,每日人吃馬嚼不是小數,袁術身為糧草總督卻又氣量狹小,難免要出亂子,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既然盟主已立,必須執行軍令,在改變不了先取虎牢的情況下,只能挽救不該發生的無妄之災了。

「如今只有南陽糧草足備,若不選公路當此大任,恐怕一粒糧食也進不到盟軍大營。」

曹操也是無奈之舉,天下大亂,州郡之糧十不存一,難以維繫大軍作戰。但若想南陽出糧,不給太守袁公路一官半職肯定是說不過去的。

「江東孫堅遠道而來,所帶糧草定然不足,若論攻城拔寨此人天下第一,可若軍中糧草不濟——」

曹操聽懂了皇甫彪的言下之意,若先鋒作戰不利,盟軍必定士氣低蘼,人人惶恐,這個先機可不能失啊,當下告辭去袁術營中監督糧草去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風雲之名門飛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風雲之名門飛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意興闌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