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夏進文昭齊面聖 金鑾大殿認伯伯

第二十章 夏進文昭齊面聖 金鑾大殿認伯伯

京畿不可謂不是一座雄城,太祖皇帝定都京畿立國江南,集權力與繁華於一城之中,匯江南之精華,城內其中市井繁華,官府林立,販夫走卒,官府衙差,文人騷客,外國使臣在這座曠古大城中來往絡繹不絕。

於京畿城正中則是太祖在位時修葺的皇宮,之後新皇即位卻再也沒擴展過,方圓十里,對於歷代帝皇家來說,此宮殿算是小個兒了。雖說個小卻是當年集天下之能工巧匠修葺而成,紅磚黃瓦,高牆豎立,雄偉瑰麗,氣勢非凡又集江南建築之靈動,其中閣樓庭院流水,無不體現了江南之精巧秀麗的特點。兩個極端之美於此宮殿交融於一體產生了別樣的滋味,實乃千古一宮。

夏進如今正身處此宮中,坐在大殿旁的一個小亭子中等著宣入覲見。想着昨日安端下來,晚上又隨着沈步江一臉怪異地拖着自己小葵和蔡知常那三人去了那個奇奇怪怪的衙子,衙子裏也四下無人,出來了一個老帳房似的人,硬是往每人手裏塞了一塊黑色的木頭牌子,正面用小篆刻了鐵律二字,反面則是一串梵文。老帳房隨便丟下一句話就算是入衙了,驚的沈步江瞠目結舌,嘀嘀咕咕說道:「這衙里什麼時候這麼玩了。」一群人正納悶呢,突然間一個滿臉麻子小太監跌跌撞撞地闖進衙里,東看西看地打量了半天,用下巴看人,嬌聲嬌氣地問誰是夏進,自己答應了,沖着自己呵呵一笑就開始結結巴巴地宣讀聖旨了,眾人這一下全傻了眼,慌慌張張地跪下了,就蔡知常愣在哪裏,探頭探腦地盯着小太監拚命看了半天,這才跪了下來。小太監看着那個奇奇怪怪的道士,哼了一聲,宣了旨,意思是讓夏進明日早朝之後入宮覲見,夏進愣在當場,沈步江戳了戳他,這才謝恩領旨,小太監與其寒暄兩句,之後扭著屁股就走了。

之後眾人皆被引走,只剩夏進一人留於內堂,等了盞茶功夫,一個胖嬤嬤出來開始教他入宮禮儀,折騰了半宿。

雖說昨日那些入宮事宜自己早已背得滾瓜爛熟,卻是止不住發顫,如今卻是焦躁不安,雖說知道自己能入宮面君是一樁好事,腦子卻不停回想着那些皇帝一言人頭落地的故事。(本章節由網友上傳&nb)

夏進身旁悄然走來一人,輕輕拍了拍夏進的肩頭,夏進這一下卻被嚇了一跳,轉眼一看,是一位中年文士,面白無須,銀色長發整整齊齊地披在身後,身穿一席紫袍,氣度非凡,正笑吟吟地看着他,「如此看閣下慌亂,想來乃是第一次進京面聖。」夏進忙起身作揖,不慎打翻了身旁的桌上的茶杯,又是一陣手忙腳亂,文士觀其樣子哈哈大笑道:「不必多禮,不必多禮,在下錦衣衛鎮撫王文昭,敢問閣下是?」夏進慌忙地整了整衣服,放好了一旁的茶杯,又作了一揖答道:「在下廣陵夏進,見過王大人。」王文昭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伸手幫其理了理衣物,撫乾淨了夏進身上沾染的茶葉,說道:「不必慌張,王某人身在廣陵常聞夏公子才名,如雷貫耳,如今得以一見果然英姿颯爽,非同一般。」夏進略微覺得奇怪,自己在廣陵且是一名小小書生,何來得以耳聞?莫不是打着官腔?這王文昭之名卻是略微覺得熟悉,一時之間,卻想不起來,只覺平日裏權貴飛揚跋扈,沒想到這位王大人卻是甚好相處。想到此處,又是連連拱手道了幾句過謙。王文昭仍是笑吟吟的,更是提點夏進了幾句面聖要領。

隨後又談起詩詞歌畫,夏進覺得這王大人倍感親切,人也漸漸地放鬆了下來。

待了退朝,大小文武百官從殿上退下,兩位小太監弓著身子領着兩人進了大殿內。只見大殿內金碧輝煌,其中六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龍身飛騰,龍首昂揚,雕工之細緻栩栩如生。殿中間則是一把金漆雕龍寶座,金光熠熠,設在殿內高七尺的台上,御座之前則有一朱案上置青銅蟠龍香爐,發出正正幽香,御座兩旁則是立了尊青銅製的仙鶴燈台,正發着點點光亮,御座之後則是一個金碧粉雕龍屏,上雕九龍爭珠。

進了大殿,王文昭拉着夏進一併低着頭跪下,「臣,錦衣衛鎮撫王文昭參見聖上。」王文昭說完又是一拜,夏進似模似樣地學道:「草民廣陵夏進參見聖上。」,心中此時倒是早無惶恐,倒是有一絲絲好奇,這皇帝到底長何相貌?不禁偷偷抬頭望了一眼,只見御座上坐了一頭戴紫金龍冠,身着盤領黃色綾羅,左右兩肩綉著金盤龍紋,腰中帶了一和田玉雕琢的玉帶,再往看上卻不敢了,又把頭偷偷的低了下去。

一聲渾厚威嚴略顯疲憊的聲音響起:「平身。」

夏進被王文昭偷偷拽了起來,兩人並肩站着低着頭,等著皇帝下面的話。

「王愛卿,此次破獲廣陵一案剿滅亂黨,甚得朕心,你又得廣孝的看重,朕今命你為翰林院侍讀學士,望你能好好為國出力,為朕盡忠。」王文昭微微面露喜色,心中卻是早已知道此事,暗嘆一聲沒想到軍師如此得到聖上寵幸,如今想把手伸向內閣了,自己當是站在風口浪尖,一步踏錯便死無葬身之地。

待王文昭謝了恩之後,邊讓其退下了。

夏進一人呆立在前,不敢多動彈,兩隻眼睛四處打探,卻看到大殿內原來除了小太監還站了一老者,此老者身着朱袍,頭戴七梁貂尾金飾烏沙,正眯着眼睛,一臉睡意朦朧的樣子。

「你且抬起頭來,讓朕好好看。」

夏進聞言仰起頭來,少年心性,早對皇帝的相貌好奇萬分,如同小貓抓癢一般,心癢難忍,恰逢良機正好可以細細打量一下這皇帝是何摸樣。不禁大失所望,殿上昏暗,又未能觀其相貌。

「哈哈哈,果然少年英雄,英俊瀟灑,一表人才,原吉啊,你這個侄兒是個人物。朕聽聞原吉常說你才氣過人,廣陵才學第一,如今一觀倒也是個書生樣子。」

夏進偷偷撇了撇嘴,這皇帝太不靠譜隨便看看就知道自己是個人物,原來皇帝果然都是這般以貌取人,再者說來,何為書生樣子?這般武斷!定然是個昏君。等下……他喚自己作誰人侄兒?

一旁的官袍老者像是幡然睡醒一般,開始大肆鼓吹夏進如何才氣滔天,幼時如何聰慧過人,三歲識字五歲成文,有多夾些子虛烏有之趣事,哄得皇帝老兒哈哈大笑。

夏進在一旁聽得莫名其妙,這人就是自己的便宜伯伯,這也來的太不靠譜些了,他口中的那些事,連自己都聞所未聞,他倒是說的是煞有其事,皇帝老兒也聽聽得津津有味的,莫非這就是一對昏君讒臣?莫非也太昏庸了,這讒臣腦子也不好使,將自己認作自家侄兒了。

皇帝像是聽得略微有些不耐煩了,擺了擺手,說道:「夏進,朕對你甚是喜歡,如今賜你一個翰林院編修,跟在解縉修編文獻大全。此事就這麼定了,你們且退下吧。」

一旁的夏原吉看到夏進獃頭獃腦的樣子,心想寒凌怎麼生如此這般蠢笨的孩子。故意咳了咳:「侄兒,還不趕快謝恩!」

夏進剛才還愣在當場,完全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情況,這一聲咳完方是如夢初醒,撲通一聲跪了下來,硬著頭皮謝了恩。

夏原吉說了一聲:「老臣攜侄兒告退。」走到夏進身邊,拽了拽夏進的袖子,來着夏進,弓著身子緩緩退出了大殿。

皇帝招了招手,殿中的小太監隨着夏原吉和夏進一併出了殿門,關上了殿門。整個大殿空空蕩蕩的,原本金光熠熠的,如今昏暗無光,本來雄偉氣魄的蟠龍雕變得死氣沉沉,大殿唯留下了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一人

良久,皇帝漸漸起身,案上赫然留着鐵律衙少司命寫的批文,「像,真像,寒凌,真像你。就是略微呆了一些。」皇帝眯起雙眼,回想起了當年自己身為燕王領軍北伐之時,那道擋在自己身前的背影,和那爽朗的笑容,不禁自己也嘴角微微勾起。「如今你兒子也進了京,我邊賜他高官厚祿,將欠你的一併補回來。」

忽然皇帝看到鐵律衙的批文之下,壓着錦衣衛的密文,想到密文內容,皇帝漸漸臉色陰沉下來,抓主案板的手,不住地用力指節泛白,「夏寒凌啊夏寒凌,想我朱棣一身只敬你一人,你卻是為了那個賤人背叛了我!」朱棣雙眼通紅,一股怒火上涌,一拳狠狠地打在御案上,頓時間御案被打得四分五裂,木屑四濺,咬牙切齒地說道:「你到底藏了什麼!朕一生不受人威脅!朕靠你養了一群好狗,鐵律衙兇惡萬倍的好狗,不管你藏了什麼,朕會找到的,因為,朕是朱棣!」朱棣說完,癱坐在龍椅上,右手慢慢摩挲著雕龍的紋路,細聲細語地說道:「沒有你,朕還有廣孝,北伐之事,朕易如反掌。」暗提內力,生生將龍椅上雕繪的龍頭一把抓了個粉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長劍歌:鐵律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長劍歌:鐵律衙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章 夏進文昭齊面聖 金鑾大殿認伯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