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

第三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

清晨,隨著太陽的升起,初春河面上那層淡淡的霧氣,已經逐漸消散。

戰船行駛在河面上,岸上則是大隊的騎兵。這情景讓劉國傑禁不住想起了當年南伐時和宋軍的大戰。

戰船上的劉國傑手心裡有汗,卻又充滿著興奮和期待,因為當伯顏向他面授機宜時,他真的想不出來對手還能夠怎樣應付。他已經彷彿又一次看到了水面上那些耀眼、而又妖異的火光。

劉國傑的祖先原本是女真烏古論氏人,曾祖父還曾是金國的樞密使。大金國亡了之後,他的父親改姓劉,並開始為蒙古人效力。

金與蒙古是世仇,所以劉國傑的從軍經歷,是他先投到當時同樣算是金人的漢軍世家麾下。到了至元六年,他才成為了所謂的新軍千戶,並鏖戰於襄樊戰場。當時他的頂頭上司就是張弘范。

讓劉國傑在北元軍中成名的一戰,是他順漢水追殺三十多里,斬殺了最後一支增援襄陽的宋軍將領張順、張貴中的張貴,自此開始得到忽必烈的賞識。

在伯顏南下平宋之役中,他又隨軍接連參加了魯港、焦山、揚州等一系列大戰。

大約正是因為有著這些水戰的經歷,在回到北方后不久,忽必烈讓他去了高麗,擔任征東行中書省左丞,為第二次征伐日本做準備。

由於留鎮高麗,劉國傑很幸運地沒有隨忻都參加至元十八年的翁州海戰。但十年之後,他再度跟隨了伯顏,並來到了徐州,因為他已是眼下北元為數不多、還知道點水戰的將領之一。

在伯顏原本的打算中,從黃河徵調而來的劉國傑所率元軍水師,要在渡淮時才能開始派上用場,所以讓他們先駐紮在了徐州。

只不過誰也沒有想到,元軍會在靈璧一戰中失利,隨著冬季來臨,黃河封凍,劉國傑和他的水師除了前期運送了些輜重,就此一直無所事事地停留在了那裡。

但這種情況在宋景炎十七年(元至元二十九年)三月初被打破了,宋軍在水師的協助下,於一夜之間連奪宿遷和下邳兩城。

宋軍凌晨攻城,伯顏當天就得到了消息。只不過還沒等他集結好兵馬準備救援,他就又收到下邳城中送來後續情況:

「宋軍水師溯水而來,下邳的城門已破,宋軍也在多處攀上城頭。……」

最後一個信使更帶傷前來報信:

「丞相,宋軍已多處攻入城內,城池失守已不可免。」

伯顏的眼中閃過了厲色。下邳失守如此之快,即使是他也沒有想到。

但是,下邳與徐州、宿州在地理上呈三角形,而且它與宿州到徐州的距離還是差不多的。宋軍佔領了這裡,也就意味著他們分兩路逼近到了徐州的門口,這種局勢絕對是元軍必須要打破的。

他立刻召集手下眾將緊急商議對策,而且他和元軍將領也的確選擇首先攻擊下邳的宋軍。因為很顯然,下邳雖然落到了宋軍的手中,可他們還不能說在那裡已真正站住了腳,相對宿州而言,自然要更容易對付。

伯顏的另一個看法與劉師勇事先預料中完全一樣,那就是:不同於已經多處淤塞,實際現在並不通航的舊運河,過去的泗水、現在的黃河新河道,對元軍還是有利的。佔據上游的己方,完全可以用火攻,放船衝擊下游的宋軍水師。

說實話,宋軍水師現在已經成為梗在所有元軍將領胸口的心病,如能在此地重創這個阻擋他們南下的最強勁對手,即使付出相當的代價,伯顏也非常願意。

也正是出於這個目的,劉國傑和他的水師被他委以了「重任」。

殺伐果決的伯顏對此從來是不會猶豫的,因為所謂北元的水師,實際上一直就沒有多少蒙古人。

當然,伯顏也不是不明白,元軍的將領之所以更願意去打下邳,是靈璧一戰在他們的內心裡留下了陰影,他們已經有點不敢、或者說不願意去面對靈璧、宿州之敵。

伯顏是知道這個道理的,軍中的士氣要用勝利來鼓舞或恢復,所以他沒有多加遲疑,立刻就定下了攻擊下邳宋軍的決定。

然而,伯顏還是犯了兩個錯誤。

這第一個,就是他並不知道,元軍即將在下邳遇到的,仍是靈璧一戰中的老對手。

陳吊眼領軍東下時,帶了五萬多精銳。他當然也不可能將廣南都督府的兵全帶走。但正因為他們主要是南方之兵,且宋軍的冬衣又不足,所以在冬季到來之後,眼見一時沒有什麼戰事。劉師勇和蘇劉義、凌震商議后,就將陳吊眼和其屬下分批撤到了楚州,而把將王道夫所部調到了宿州。

劉師勇此舉有照顧陳吊眼這個「國戚」的意思,但更主要的,是秉承了參謀院的授意。

因為當初「神機師」雖然是在某人的授意下組建的,而且演練時參謀院的眾人也有不少去看過「熱鬧」,可實際上所有人心裡都沒底。這自然是由於,軍中的有些事,並不是演練可以說明的,真正能給予證實的,只能是戰場。

但「神機師」出師的第一戰就擊敗了伯顏,參謀院的這幫人可算是再次開了眼界了,他們根據軍報又進行了多次推演。在這些推演中,他們同樣看到了火槍兵與騎兵的搭配,其中所孕育的某種前景。

就此他們認為:這個神機師應當在以後和騎軍一樣,納入兵部的直接控制之下。

張世虎的新騎軍從成立開始,就不隸屬於任何一方,而是直接受命於兵部參謀院。

對於他們的這一建議,某人確實沒有當場出言反對。因為在他看來,大宋過去的軍事體制雖然有很多不當之處,但朝廷兵部抽調部分強軍直接加以指揮的做法卻並沒有錯。這不僅可以讓朝廷兵部在對外戰爭中始終掌握著一個強大的戰略預備隊,而且就是對內來說,在這個時代也可有效地防止所謂的「軍鎮」死灰復燃。

明代之所以設立了「三大營」,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出於這個目的。

(人類社會的所有體制,其實就是在不斷地總結歷史經驗和探索中才形成的。)

自然,在某人的心目中,有些事情也必須要等到天下平定之後才能進行,此時就實施實在是為時尚早。

但他的這個不置可否,卻讓兵部參謀院的那幫人視之為「聖心已經默許」。故此,高桂不僅親自寫了一封密信給劉師勇,並且在信中還赤裸裸地言道:

……

「靈壁一戰之後,神機師已成為應對北兵野戰之強軍,故此參謀院認為,它的使用,應是在總使的直接調配下,作為東南禁軍的機動之軍。用之於守城,有大材小用之嫌。」

「參謀院建議,若冬衣果真不足,不妨先將神機師撤至楚州休整,以利后戰。」

「另:軍械司和工程院已於近期開發出步軍的新火器,陛下已命名為火槍,並授意兵部,加緊其生產,不日將陸續發往軍中。陛下對此的意思是,除在以後逐步淘汰神機師的舊火器外,其軍中的火槍兵比例還要逐步提高。」

……

高桂等人的意思,劉師勇立刻就一目了然。而且對此時的東南宋軍來說,所謂調防還可以暗中進行。因為清理河道的好處這時候已經顯現出來,只要河道沒有封凍,宋軍的戰船就一直在運河上來來往往,不斷地輸送兵員、輜重等,它們在回程時帶上一部分人,不留心根本看不出來。

只不過這就害了伯顏,因為他沒有想到宋軍竟然玩了這麼一手,仍以為那支曾經交手的宋軍還在宿州。

伯顏犯的另一個錯誤是,為了讓劉國傑的水師能有充分準備,他推遲了一天才出兵。

說伯顏犯錯其實有點苛刻,畢竟元軍將領沒有任何人預料到,宋軍會在還沒有拿下宿遷的情況下,就直接攻擊下邳城。

但伯顏的這個錯誤不僅不利於元軍後面的交戰,而且還害死了劉國傑。因為就是這多出來的一天時間,已經足以讓此時的宋軍水師輸送相當多的輜重到了下邳。

更重要的是,他和劉師勇原先的想法都受過去的影響,存在著誤區。

劉師勇是認為宋軍水師要參戰,伯顏想的是宋軍水師一定會參戰。

的確,按照宋、蒙雙方過去幾十年的交手情況,必然是如此。而且一旦水師參戰,也很可能會出現他們預想中的場景。

可假如宋軍的步軍根本不需要水師來參戰就能戰勝對手呢?又比如雙方的步、騎軍是在遠離河岸的地方交戰,雙方的水軍就是想參加也參加不了呢?

這時候至少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宋軍的水師並不需要和對方拚命,只需要拖住對方就行了。

劉國傑的不幸就在於,僅僅就是一天,已經足夠宋軍在下邳面對河岸的城牆上,架起了更多的火炮和投石機,他不僅沒能燒掉對方的戰船,而且落入了陷阱。

元軍的戰船開始加速,因為他們已經看到了對手的船隻。

*********

這章寫的並不好,心中也曾翻過這樣一個念頭:假如當初的魯港之戰,宋軍水師放開江面,任元軍水師順江而下,但宋軍在陸地上擊敗了元軍,那麼之後又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

歷史真的是有無數的假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輪迴之帝國的歷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輪迴之帝國的歷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