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

夜晚,無形的寒風帶落秋葉無數,呼嘯著刮過整個平壤平原。城牆上,翻滾的氣流有如一隻無形的巨手,撕扯著人們的衣裳,巡邏的士兵們不得不緊縮著脖子,微微躬起身,盡量減少熱量的流逝。而此時,肆虐的寒風中,城頭上的劉飛卻如同一隻標槍般挺立,視察著整個城市的布防。耳畔迴響的是寒風的嘶鳴聲,肌膚觸及的是冰冷的空氣,他卻絲毫不為所動,眼神中炯炯透著光彩。

「你要讓平壤成為日本的斯大林格勒!」這是在他離開北京前,張彥所說的話。對於這句話,劉飛直到現在也不是很明白,但後面的對話卻深深印入了他的大腦中。

「你知道陸戰比拼的是什麼嗎?是軍隊的數量、裝備或是訓練?都不是!在一樣東西前那些都是狗屁!」

「那就是意志!」劉飛記得皇上說出這幾個字時眼神中所閃耀的光芒。

「日本陸軍雖說在數量、裝備、訓練上都不如我們大清,但這樣的差距並沒有懸殊到過分明顯的地步,至於兩軍士兵的意志,差距則更微小。坦率點講,若是兩軍士兵數量相同,指揮水平相當,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大清和日本誰贏誰負還真很難說!現在,日本在朝鮮半島投入的兵力正不斷增長著,目前已經超過了兩萬,預計到十月末將會超過三萬,並最終達到五萬的規模!而我們大清,則將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內運輸十萬士兵入朝,在兵力上我們是有優勢的。但我要的並不是用這些士兵去和日本硬拼,正所謂『殺人一萬,自損三千』,即便在兵力2:1的優勢下取得了勝利,也可以預見我們所要面對巨大的損失。看起來用這些損失來換取日本的戰敗似乎很合算,但這不是我所希望的,因為在消滅了日本之後我們就將要直接面對沙俄的威脅,他們擁有著全世界最為龐大的陸軍,這是極難應付的。所以我要這十萬人健健康康的離開中國,再完完整整的回到東北!」

19世紀末的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大洲,領土經不斷擴張達到228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7%。(本章節由網友上傳&nb)由於它首先是一個陸上大國,所以從沙皇到俄國政府官員都很重視陸軍建設。1877~1878年俄土戰爭前夕,俄國陸軍常備軍總額為72萬人,戰後約有77萬人,無疑是這一時期西方列強中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支常備軍。當時英、法、德、意、奧、美等國的陸軍常備軍都在25萬至40餘萬之間。俄國的陸軍總額超過了其他任意兩個國家的陸軍總額之和。此後,到1890年前後,俄國的陸軍總額一度減至64.7萬人,但很快又重新膨脹。至1900年達到112萬餘人,仍然為列強陸軍規模之最。

...」劉飛有些驚訝,作為入朝清軍的總司令,皇上這次所提出的要求明顯超出了他的能力。勝利他有把握,但以微弱的損失換取巨大的勝利,這不過是戰爭史中極小的個例,面對未知的對手,劉飛可沒那麼大的把握完成張彥交託的任務。

不過很顯然大清睿智的皇帝已經替他想好了策略。

「打仗我不懂,但『治國如烹小鮮』,有些東西是相通的,所以我給你些建議還是可以的。」劉飛眼中的皇上神秘地說道。「這次參謀部給出計劃是誘使日本在平壤與我們決戰,這是不可變動的。至於何時開戰就由你來選擇,那麼我的建議是:在11月份入冬前,誘騙日本進攻平壤。」

「為何?」

「這個嘛,就回到了我之前所說的話題——意志!簡答來說,就是利用三大優勢去消磨日本人的意志。」

「現在我們所擁有的優勢,第一是地利!」張彥豎起了一根手指「雖然按照計劃,我們僅僅在平壤城中駐守一萬五千名士兵,但武器、彈藥、糧食都很充足,並且利用平壤城自身山環水抱,城牆高大堅固的優勢,依舊能將整個城池守得嚴絲合縫,足以以逸待勞,擊退來犯之敵。整個平壤共有城門六座:南為朱雀門、西南為靜海門、西北為七星門、北為玄武門、東為長慶門、東南為大同門。其中玄武門跨牡丹峰修築,而山上之牡丹台則是平壤城的制高點,可謂『據全城形勝』,加上緊靠城牆建造,因而成了守衛平壤的關鍵,城東又倚大同江為天險,總之平壤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第二是人和!」張彥豎起了第二根手指「這個我就不多說了,整個朝鮮咱們經營了這麼久,其實已與主場無疑,加上朝鮮王室的配合宣傳,民心必是向著我們的。」

民心並不是說得就能得的,但劉飛面前的張彥還真不是在說大話:歷史記載,甲午戰爭時期,清軍入駐平壤后「朝鮮難民、義團等簞食壺漿,饋遺不絕」,平安道觀察使閔丙奭積極協助清軍作戰,而在漢城的朝鮮統治者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亦暗中向清軍傳遞情報,企圖裡應外合擊退日軍,可謂是深得民心。而相比那個世界,此時此刻的大清則更加受到朝鮮民眾的擁護,這除了嚴明的軍紀外,更為重要的是雙方都有著相同的利益。多年來大清對朝鮮的投資不但將朝鮮的經濟牢牢地抓在了手中,也將朝鮮的百姓綁在了大清的利益之上。雖然朝鮮有著一小撮的反清分子,但要知道,廣大的朝鮮百姓可不管你民族大義不大義的,對他們來說,一碗白米飯可比那些實惠多了,而大清正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如此情況之下,自然要比那個時空要牢固的多。反觀日軍,則要苦難的多,日本史料記載「所有地方之韓人見我軍則迴避逃匿」,被日軍強征來的朝鮮夫役,「皆懷畏怖,不肯服役,強使服役則中途逃竄,比比皆是。因此,我北進各隊及元山支隊,其行進途中備嘗給養缺乏之苦。師團本隊除粗米飯外,副食毫無,僅以一匙之鹽,供數日之食」。

..」皇上笑眯眯地豎起了第三根手指「那就是天時」

「十一月後朝鮮就進入了冬季,到了當月末平均溫度將會直線下降,若是到了十二月更是會到零度以下。而以日本僅有的幾條補給線是難以完全供給軍隊冬季的給養,軍隊中的士兵想必會很不好受,即便不會挨餓也會受凍吧..」張彥笑了笑,卻讓劉飛沒來由感到一絲殘忍。

張彥接著說道「意志這東西很玄妙,有時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時它會發揮巨大的作用,有時在嚴酷的戰鬥條件下它又會喪失殆盡。你所要做的,就是熬過日本的進攻,把時間拖入十二月,讓高大的城牆,憤怒的民眾與寒冷的冬季去消磨日本那所謂的武士精神。」

「如果十二月份日本就撤軍呢?」

「不會的,因為等到來年開春,「將會」有二十萬大清陸軍出現在朝鮮半島,日本是急於速戰速決的。」

 ..

十一月份,朝鮮半島逐漸進入冬季,氣溫開始下降,但在白天依舊能夠保持10至12度,並沒有出現溫度大幅跳水的情況,在這個樣的自然條件下,加上大清適時的誘導,日本陸軍「抓住時機」動用近2萬5千名士兵。日軍向平壤的進攻與歷史上甲午戰爭的套路如出一轍,共分四路,採取分進合擊,四面包圍的戰術:第五師團本隊(約5400人),加上陸軍少將立見尚文率領的第十旅團,稱朔寧支隊(約2400人),總共約7800人由師團長野津道貫親自率領,自漢城發兵,出江西郡進攻平壤西南面;由大島義昌少將率混成第九旅團(約3600人),自漢城出發,循漢城至平壤大道,達平壤大同江南岸,以牽制、吸引清軍,便利其他部隊由平壤左、右翼及背後進行包圍攻擊;日本陸軍第三師第四旅團第五混成旅團(約8000人),則由師團長桂太郎親率,亦由漢城出發,由麥田店渡大同江,配合第五師團繞攻平壤東北;由日本海運至朝鮮元山登陸的日軍,稱元山支隊(約4700人),在步兵第十八聯隊長佐藤正大佐指揮下,由元山出發,渡大同江進至平壤西北之順安,切斷清軍向義州的退路,並與朔寧支隊會合,共同擔當平壤北面的攻擊。

1893年11月5日,日軍包圍了平壤。

「日本的斯大林格勒嗎?」迎著寒風劉飛望著遠處淡淡的光亮輕聲說道,那裡正是日軍的軍營。

「應該不遠了吧?」

 ..

1893年11月8日晨,戰場總指揮野津道貫在圍困了平壤兩天後終於發動了總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884光緒中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1884光緒中興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