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黑狼軍威

第十三章 黑狼軍威

京城下完了第一場雪,南方卻還充斥着濃郁的桂花香。顯然,南方良好的氣候和遲來的冬天給了蒙恬一次足夠好的機遇。若是蒙恬晚到,仙霞關已經失守,那麼皇帝震怒之下可能不會在意蒙恬死活。

然而現在,蒙恬比約定之期早了十天到達仙霞關,這護國的大功就像那到嘴的肥肉。就算拿棍子打,斧子劈,蒙恬也不會鬆口的。宦海沉浮幾十年的老狐狸,非常明白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更不會放過任何一次機遇。

這次南方叛亂對蒙恬來說就像天降甘露一般。若能一舉立功,那麼對於蒙恬無功受賞的朝中非議迎刃而解。那一個個帶着面具的王朝大臣都只會讚歎皇帝陛下慧眼如炬,有識人用人之名,剛賜下虎符於合西王,合西王便立下了大功。到時候再想要動蒙恬就有些惹人非議了。

百姓最擅長的就是遺忘,若是蒙恬攜功歸朝,那時秦廣再以清君側的名義動蒙恬,那麼百姓會覺得這場權利的鬥爭的原因是秦廣大將軍沒有容人之心,想要暗害合西王獨掌兵權。誰還會記得秦廣五年來的汗馬功勞?不會的,歷史早就證明了這一點,再大的功勞是上頭的功勞,你要是恃寵而驕,不聽上命,那麼沒那麼多情面賞給你。輿論的聲音會帶走百姓的智商,皇權的力量會讓百姓主動失去思考能力。

晌午過後,蒙恬帶着黑狼軍從北門進關,雖然蒙恬的名聲並不好聽,然而其驍勇善戰做不得假,蒙恬的到來給了仙霞關軍士很大的信息。連日的苦戰讓本就是老弱病殘的三萬守軍只剩下一萬了。

城關上的血腥氣凝結在空氣中久久散發不去,滿地的屍體混有有大興人的,也有南人的。唯一不變的是,城關上飄舞的旗幟是「劉」字大旗。鎮南將軍曹休坐在屍體堆中,再沒有絲毫的氣力站起身子。眼中血絲密佈,南人不要命的衝殺讓曹休已經兩日沒有合過眼了。當聽到援軍已到時,突然放鬆下來的他,終於肯閉上了雙眼。

接下來的問題是安樂公要與合西王商議換防事宜,仙霞關的軍士已經是疲憊不堪了,無論如何不願意,都得讓蒙恬來總領防務了。安樂公沒有虎符,名義上是不能調動黑狼軍的,更不能暴露黑狼軍和安樂公之間的聯繫。

關鍵是讓多少權利出去,其中有着非常難以把握的分寸。如果關中一切事務都交給蒙恬掌管,那麼調兵遣將,輜重糧草,官員調動都會落入蒙恬手中。那時候,對城中大小事宜了如指掌的蒙恬將再無可趁之機。

仙霞關都護府內,安樂公正在設宴款待合西王。宴席上,那瞎眼老漢毫無架子,謙卑不以,就像與遇到多年老友一般噓寒問暖。頗有一種上了酒桌,都是兄弟,下了酒桌,都是放屁的感覺。只不過合西王可沒膽子和劉獻稱兄道弟,不過是大肆誇讚了安樂公於十萬南兵壓境之時,只用三萬老弱軍士就撐過了二十日,絲毫不提南兵只死了八千,而仙霞關死了兩萬人的事。可能這就是酒桌文化吧,這就是世人所讚歎的情商吧。

只要拋開事實不談,那麼烏鴉能成鳳凰,寒雞能成青鸞,爬蟲能成巨龍。而這些不要錢的吹捧話,久歷官場的蒙恬肚子中起碼有那三千條。

一陣相互吹捧之後,那麼正事還是可以稍微談一談的。合西王故作豪邁的說道:「安樂公勞苦功高,在下一定稟奏陛下,為您請功。接下來反攻南兵之事,安樂公就不必憂心了,一切都可交給本將軍。」

一甜棗加一棒子,好似是千古不變的談話技巧。可惜的是安樂公不吃這套,還是皇子的時候,安樂公就對這些套路太過熟悉。以不變應萬變說道:「合西王辛苦,你放心追擊南兵,城中大小事宜,本公都會處理妥當,讓蒙將軍無後顧之憂。」

合西王笑了笑,反駁說:「安樂公,這樣恐怕不妥啊。城中之事都交予閣下,那我軍中糧草輜重搬運之事恐多有不便啊。何況安樂公守城辛苦,城中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交給在下吧。」

安樂公看着這個老狐狸,臉上卻不顯露多餘的表情,淡淡說道:「此言詫異,合西王久不在南方,對南方諸多事宜不甚了解,倘若新官上任恐引起動蕩。既然陛下信任與你,把虎符賜予了將軍,那麼將軍只管帶兵打仗之事,其餘諸事便不勞掛心了。」

合西王看着油鹽不進的安樂公,卻因為安樂公是皇上胞弟,也不好言語過激,只好說道:「那這樣,就只好勞煩安樂公了。」

說完,蒙恬便離開了。安樂公看着遠去的蒙恬,眼神寒芒一閃。心中卻頓感棘手,心想要剷除這奸賊恐怕只靠幾千修士是難以成事了。計劃有變,既然無法在南方剷除蒙恬,也要儘可能削弱蒙恬的實力。那麼關鍵就是如何困住蒙恬節制的五萬玄甲兵了。

關外,蒙恬只帶了一萬黑狼騎和兩萬步兵出城迎戰。在喧天的鑼鼓聲中,黑狼軍整齊的向南方進發。此時,正在營寨中休息的南方軍感覺到大地在顫抖,隨着一聲「敵襲」,南方各營士卒趕忙穿上盔甲靴子,拿起兵器趕去集合。

日落將要來臨,太陽的餘暉照在黑狼軍頭頂在,鐵甲之師彷彿頂着上天賜予的光環。吭哧叮咚的盔甲聲,已然慢慢向南兵營寨逼近。此時,南兵已經集結完畢,為首的高頭戰馬上,袁自喚看着遠方而來的黑狼軍,臉色有些難看。

作為南王的心腹愛將,黑狼軍之名已經無數次在他耳邊響起過。其實很多南方老人知曉,黑狼軍的前身就是原來前任鎮南將軍夏侯遠的禁衛軍。後來因為凶名赫赫,作戰十分團結,有如狼群一般,又全體身着精鋼黑甲,故被叫做黑狼軍。

無數南人的血淚已經證明過了黑狼軍是為何不可戰勝。然而,年輕的袁自喚以為是南王怕他大意,故意誇張了一些。今日見到黑狼軍的軍威,讓袁自喚懂得了何為百戰之師。一些驚懼帶有一些興奮,都在此時化成了無窮的戰意。如果沒有迎難而上的氣魄,袁自喚如何能成為南方最年輕的鍊氣期。

無論如何,南軍有十萬,數量佔優,又於平原上接敵,不容易被偷襲。袁自喚自問還是有十足的信心能抗住三萬黑狼軍的。

兵貴精而不貴多,當黑狼騎從側翼向南軍衝鋒的時候,袁自喚才明白了鐵騎的含金量。一直沒有騎兵的南軍,此時只能拿步兵硬抗。黑狼騎兵一千人為一隊,輪番衝刺,前隊剛撤出,后隊緊接而來沖入步兵方陣。馬蹄踐踏着盾牌,衝垮了陣型,黑狼騎的長槍無情的捅穿了南兵的盔甲,如同收割機一般。往往一輪的衝鋒,前排的步兵就被戰馬沖得口吐鮮血。南軍方陣已經是被沖得凹了進去,好似千瘡百孔一般。

袁自喚看着側翼衝鋒而來的黑狼騎,面色鐵青,急忙下令:「步兵方陣結雁形陣從兩翼散開,圍困敵方騎兵。」

然而如果黑狼騎是這麼容易就被困住的,那也只是徒有虛名而已。黑狼騎衝鋒的威力,靠的就是其中一千煉體期修士,人人皆是什長或百夫長。一旦陷陣,不像往常騎兵一般難以脫身。黑狼騎每隊皆有百名修士為槍頭,一旦刺入敵陣,迅速由這百名修士為首,向側方衝刺而出,避免陷陣。

秦廣帶兵之時,曾經有令:「衝鋒陷陣之時,但凡有軍士貪功冒進,陷陣不出致使三軍枉死之人,無論官職大小,是否為修士,皆定斬不赦。」黑狼軍正是保持了如此紀律性,才能成為大興王朝最強大的軍團。

不到一刻鐘,黑狼騎已經衝散了敵陣,排排的戰馬隨着震天的喊殺聲,如利劍一般般刺入敵陣。不少南兵已經丟盔棄甲倉皇逃竄,見到此狀黑狼軍殺性更酣,不少騎兵陷陣不出,長槍突刺帶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蒙恬欣喜之餘,立馬下令,讓其餘步兵衝鋒掩護騎兵。見到如此戰力的黑狼軍,蒙恬早已視其為心頭肉了。騎兵補充何其艱難,又要懂得馭馬之術,又要會使長柄兵器。特別是煉體期修士,每個修士的死亡都起碼要用千兩白銀才能培育出下一個。可以說黑狼軍近五年來憑一己之力吃掉了大興王朝六成的賦稅。

袁自喚見黑狼騎難以抵擋,步兵也同步殺了。咬牙下令道:「全軍收兵,退守大寨。」

此一戰,黑狼一出,南兵喪膽。五年之前如此,五年之後更是如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陣師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陣師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章 黑狼軍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