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入京前夕

第五章 入京前夕

秦廣與蠻王密謀后,秦廣安排手下人等把蠻王單獨安置在一輛馬車中,隨秦廣位於部隊之首。並把投降的蠻兵與蠻王分開,安置在部隊之尾。同時派步卒十二時辰輪流監視,若有異動,可隨時后軍變前軍,形成衝鋒姿態。

秦廣深知縱然蠻王答應了配合他,然而這頭猛虎是不可馴服的。若不是知道自己必死,怎麼可能答應相助。然而有一點,秦廣萬分確信,那就是這蠻王恨興昭帝要遠超於恨他。這便讓利用蠻王變成了可能。

秦廣與蠻王乃是兩軍光明正大於沙場搏殺,雖然死傷無數,卻也引得二人互相欣賞。然而二十五年前,柯裘還只是當時蠻王的嫡長子。當時的蠻王柯吾義剛剛完成北方各部族的收編,讓散落四地的部族重新化零為整,形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當時興昭帝劉興繼位不久,大興王朝內皆懼怕蠻族勢大,朝中分為兩股聲音。第一股是以征西將軍蒙恬為首的人,他們認為需要設計把蠻王柯吾義除掉,則北方蠻族不戰自亂。另一派是以振興王劉獻為首,也就是當時興昭帝的三弟主領的聯合派。振興王認為,既然北方蠻族已經團結一心,那麼就算柯吾義被殺,也無法讓北方蠻族再次混亂多久。反而可能引起北方蠻族的復仇之心,使他們更加的團結。不如先與其交好,邀請蠻王柯吾義入京,把北方之地封賞給他。然後使我王朝和北方蠻地互通有無,促使文化交流,在北地開設學堂,移風易俗。這樣不出三十年,等北方蠻地風俗文化漸漸消失,便可花最小的代價吞併北地,這才是長遠之計啊。

此計一出,滿朝讚歎,特別是振興王的派系中人,無一不維護振興王之謀。然而朝堂之上,卻還是吵得不可開交。征西將軍蒙恬為首的主殺派聲稱,聯合派是在養虎為患,若把知識,文化教給蠻族,那麼蠻族就是如虎添翼,將來必成大患。

此時,興昭帝心中已有定計,這已經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振興王的勢力和蒙恬的勢力,誰更讓皇帝忌憚的問題了。

就是兩派吵得不可開交之時,興昭帝突然一拍大案,說道:「肅靜,各愛卿之見皆有道理。然而振興王之計似乎更加穩妥,我大興王朝急需休養生息。傳朕旨意,令振興王為聯蠻使,鴻臚寺李愛卿,你要好好輔助振興王,邀蠻王柯吾義入京。退朝。」說完,興昭帝直直向後殿走去。

就在當晚,興昭帝暗中令征西將軍蒙恬入養心殿議事。蒙恬跪倒在地說道:「不知陛下深夜召見有何吩咐?」

興昭帝問道:「依你之見,若能促成聯合蠻族,對我朝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啊?」

「陛下有問,臣只好實話實說。聯蠻之策當然是利大於弊,若能成功,我大興王朝可以兵不血刃,收編蠻族。然而,對陛下而言,此舉弊大於利。」

「哦?此話怎講?」

「當年先帝因您是嫡長子下詔傳位於您。自古長幼有序,振興王素來仁義,幫助您鎮壓二殿下的反叛。陛下您也念振興王之情義,讓他留在京城,參與朝政。然而多年來,振興王威望更甚。如果振興王此計一成,那麼朝中將無人可以壓制住振興王了。」

興昭帝大怒,「你是在離間朕與三弟嗎?你好大的膽子!」

蒙恬渾身顫抖,頭埋得更低了,「臣不敢啊,陛下有問,臣只得實話實說,臣對陛下是一片忠心啊!」

興昭帝思考良久,蒙恬就跪在地上不敢起身。隨着興昭帝的一聲嘆息,「罷了,罷了,蒙恬你好好準備一下。如果蠻王真的入京,那麼,就別讓他活着回去了。」說罷,興昭帝一揮手,示意蒙恬退下。

「臣告退。」蒙恬起身,卻不敢抬起頭,半躬著身子退了出去。來到大殿外,蒙恬深吸一口氣,雙拳緊緊捏死,他明白,這一次,他賭對了。只要陛下對振興王有一絲猜忌,那麼他蒙恬便可以死死站在皇帝這一邊,只要能幫助皇帝把振興王壓制住,那麼蒙家便可以保泰持盈,未來必將大權在握。想到這,蒙恬深夜入軍,召見心腹將領,細細謀划,勢要將蠻王永留京城!

一月後,振興王劉獻攜數十隨從和鴻臚寺李大人,稱得上是孤身入北境,面見蠻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願與蠻族結永世之好,互通有無,建立商道,交流文化。蠻王柯吾義深感振興王之誠意,願只領三千將士,入京面聖。

就在蠻王到達京城后,興昭帝盛情款待了蠻王柯吾義,並答應他永為蠻王。兩國之間當情如兄弟,酒席之間,大小官員輪流敬酒,與蠻王痛飲。與此同時,蒙恬和大小將領也正在款待蠻王帶來的三千軍士。美酒,美人交錯於席間,有種天上人間之美。蠻族軍士哪見過如此奢靡的場景,當晚一人摟着一個美人,喝了千壇美酒,人人倒地不起。

就在所有入京蠻族入睡后,蒙恬下令,令數百軍士裝扮成蠻兵行刺陛下,不必如何奮力拚殺,只需要大聲吶喊,讓朝中文武都聽見。他自己則帶着其餘軍士在宮殿外待命。不久后,皇宮方向喊殺聲起,蒙恬第一時間沖了上去,奮力拚殺。數百軍士無力抵抗,成了蒙恬陞官之路的犧牲品。興昭帝在後殿中大怒,令蒙恬即刻殺了柯吾義,提頭來見。

蒙恬得令,知道此計已成,不能等皇帝反應過來。如果皇帝怒氣消散,必然要嚴查此事。雖然殺柯吾義是與皇帝商議好的,但如果能把蠻王行刺坐實,那麼振興王引狼入室之罪就可是板上釘釘了。而他蒙恬作為救駕功臣,日後還不平步青雲?

只見蒙恬迅速殺進柯吾義駐軍中,一眾將士分開行動,蒙恬首當其衝殺向中軍大帳,柯吾義必在其中。誰知柯吾義竟然是鍊氣初期的強者,雖然酒醉,一身筋骨之力蓬勃,更有護體罡氣外顯,有萬夫不當之勇。蒙恬見狀,不敢有絲毫隱藏,使出了壓箱底的劍法。此劍法乃是一姓姜的神秘人傳給他蒙家,劍路刁鑽至極,處處朝弱點刺去。蠻王的大刀,力大勢沉,蒙恬不敢硬拼,靈活的四處躲閃,一有機會,便刺向柯吾義。縱然蒙恬在柯吾義的身上留下多處劍傷,柯吾義攻勢不減,刀刀向蒙恬頭頂劈下,雖未命中,卻使得蒙恬冷汗直流。蒙恬知道,再拖下去恐有變故,故意腳下不穩賣了個破綻。蠻王大喜,一刀向蒙恬面門劈去,嘴裏大喊著:「給我死!」

就在此時,蒙恬劍鋒一轉,身體旋轉一圈,右手劍直刺柯吾義咽喉處。只見蒙恬一劍詭異的破開護體罡氣,刺入柯吾義咽喉,柯吾義一刀也砍瞎了蒙恬左眼,同時在蒙恬臉上留下了觸目驚心的傷疤。

蒙恬得手后,大口喘息著。心想,不愧是北境之王,如果不是醉酒,恐怕今晚死的就是他了。同時,蒙恬心中也萬分激動,他知道今晚過後,他們蒙家將在朝中徹底站穩腳跟。

隨着蒙恬軍令,手下將士將柯吾義軍中將領,個個斬盡殺絕。當晚柯吾義駐軍處,血流成河,喝醉了的蠻兵毫無戰鬥能力,猶如待宰羔羊一般。酒氣和血腥氣交雜着瀰漫在空中,蒙恬卻好似很享受一般,貪婪的吸著這象徵權利的氣息。最後只有幾十殘兵被蒙恬放走,蒙恬需要讓這些殘兵回到北境,傳播柯吾義已死的消息。

自此,振興王計謀不成。然而柯吾義已死,木已成舟,只能按征西將軍蒙恬之謀繼續行事。至於振興王,被皇帝以蠻王柯吾義行刺為由,痛斥其失職,引狼入室。但念在兄弟之情,將振興王劉獻貶為安樂公,發放南邊邊陲小城,木瀆駐守。

蠻王之子,柯裘,歷經三年鎮壓了北方各部族,然後順便繼承了蠻王之名。並要替父報仇,立誓血洗大興王朝。

秦廣軍正在向京城進發,秦廣坐在高大戰馬之上,望着南邊。腦中迴響着三年來的種種。我秦廣嘔心瀝血替大興王朝力戰蠻王,而你蒙恬竟然綁走一柔弱女子,興昭帝彷彿默許一般。你不仁休怪我不義。也不知安樂公劉伯伯,現在又如何了,若要完成計劃,安樂公的幫助必不可少。想到這,秦廣下令全軍休息片刻,自己卻喚手下拿來筆墨紙硯,修書一封,令人急速送給安樂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以陣入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以陣入聖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入京前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