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期待

第377章 期待

第377章期待

「孫工程師,我們要去美洲多久啊?」在漫長的漂洋過海中,同時漢陽鋼鐵的陶建臣和孫成方在一個艙位上。

陶建臣在出海后,現在還有些興奮,畢竟誰能想到他們這些從工程一線成長起來的工程師,竟然也有了出洋見世面的機會。

「不知道,聽上面的意思,學成了才能回來,學不好,就別想回來了。」孫成方還在高建武描繪的一些目標震撼中。

對於他這個接觸鋼鐵行業長達快20年的老鋼鐵人來說,高建武的目標對於他完全是顛覆式的。

以前就呆在漢陽鋼鐵廠,對於國內鋼鐵其他企業,其實孫成方已經養成了一種俯視的心理,除了小鬼子在東北建設的那幾座大高爐,他們就算是國內的頂尖水平了。

同晉陽鋼鐵這些老廠可謂是一時瑜亮。

但是高建武把窗戶捅破,看看外面的世界,孫成方突然有一種20年職業生涯荒廢的感覺。

差距太大了。

而且是全方面的,在高建武公佈出來他們要去學習的這家美洲鋼鐵廠,在美洲鋼鐵行業基本排不上號,技術還是十九世紀初期,同漢陽鋼鐵也就是差10年左右的歷史,但是指標已經落後了一倍都不止!

同樣干一個含義,看到差距差別這麼大。要說沒有觸動,那是不可能的。本來是優等生的感覺,現在要去插班,發現在班上完全是墊底,這種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才能清楚。

當然對於陶建臣這類年輕人來說,他們入行的時間還不長,只有幾年的時間。現在他們還只是在學習成長的階段。所以對這一切感觸還不夠深,現在對於出去留洋,只有興奮而沒有落差。

「這學好什麼叫做學好啊,有這個標準嗎?」陶建臣有些茫然的看着孫成方。

孫成方一看他的樣子就知道沒有好好的領會高建武講話的精神。於是耐著性子給他說道。「按照部裏面的要求,我們至少要達到現在我們去學習的匹茲堡梅隆鋼鐵廠技術指標水平,具備自主建設和運營500立方米高爐的技術能力。

在高爐的利用系數上,高部長要求我們要達到1的水平。」

「嘶!」陶建臣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是干鋼鐵時間不久,但是作為骨幹培養的苗子,他那行業的很多基本知識,他還是非常清楚的。鋼鐵的爐內容積利用率達到1,在陶建臣記憶中,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他們漢陽鋼鐵現在是拍馬也追不上這樣的利用率。

「孫工程師,這麼高的目標,我們真的能達到嗎?上面對我們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陶建臣弱弱的問道。

「小陶,高部長講話的時候,你是真沒聽啊。高部長說過了,要正視我們同世界鋼鐵行業技術上巨大的差距,但是也要看到我們彎道取直快速趕上的機會。

鋼鐵行業發展前面的坑洋人都已經試錯試過了,我們現在直接學習最新的結果,這樣就避免了很多無謂的彎道,對於我們趕上國外先進水平是很有優勢的。

雖然說超過不容易,但是縮小同人家的平均水平是應該。要相信我們的聰明才智不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弱,凡是都避不開認真兩個字,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勤學好問,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習人家的先進技術上,那麼要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就會學會他們的技術。

」孫成方對陶建臣教育道。

高建武說的這些道理,對於孫成方來說,他覺得確實一點都沒有說錯。為什麼漢陽鋼鐵到現在,技術進步都不大?那就是因為從來沒有想着把技術人員派出去學習別人的先進技術,將先進技術引入到工廠進行試驗改進。

而是採取固步自封,只是在鋼鐵廠內部低水平自循環。也沒有投入什麼人手去研究技術的進展,這樣怎麼可能取得大的技術進步?

「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但是這個進步的指標要求,實在是太高了,高部長這也太高看我們這些人了吧,我們出去,語言還不通呢?怎麼學習人家的技術?」陶建臣被孫成方這些話打擊到了。

一下子從興奮狀態變得有些忐忑不安起來。

要知道他們都是公交派出去學習的,身上帶着任務,如果完不成的話,對於他們來說肯定是有一定的懲罰。而且現在給了這麼好的一個機會,擺明學成回去以後職位上面將會有一個大幅的提升,但是如果學不成那麼好事就變成壞事了。

只為提升這樣的美事自然別想了,恐怕現在的職位都有些保不住。

想到這裏,陶建臣才把心思轉到了正事上面。

「小陶,你說的這些問題上面已經有所安排了,在我們去的地方都安排了翻譯。讓我們可以隨時同洋人進行正常的交流,但是怎麼學會問問題,高部長同我們講了很多技巧和方法,別說你沒有記錄啊。」孫成方看着陶建臣說道。

「孫工程師,我還真的沒有記錄下來,看來我得趕緊找你的筆記抄下來多學習理解,高部長同我們上課,我光顧著興奮,聽了就沒管,更別說記錄筆記了。」陶建臣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小陶,你這種態度要不得的。尤其是我們到了美洲更是要每天學到的東西都要記錄出來,遇到的問題也要寫出來。而且學習的很多東西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私下的學習,還要與同事多交流溝通,互相討論啟發。

我們要形成一個學習的團隊,不斷把學習到的東西沉澱下來,記錄到我們的筆記本形成我們鋼鐵行業的知識和經驗,按照高部長的說法,我們鋼鐵行業的技術底子很薄,在這方面我們極少有什麼技術經驗,而只是很多的教訓和問題。

比如如何有效提高高爐的利用系數,我們現在就沒有什麼可以執行的解決方案。甚至都沒有多少提高利用系數的設想和思路。

對於影響高爐利用系數的相關因素,我們都不知道有哪些。這些東西在接下來我們的學習過程中都要一一去關注學習以及通過與洋人專家的交流中慢慢獲得。

這一次出洋,我們的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同時也壓力巨大,希望到了美洲后,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調整心態,全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之中。」

孫成方語重心長的說道。

「孫工程師,我明白了。從今天開始,我能開始向你請教高爐相關的知識嗎?我沒有負責過高爐,這方面很多東西都是空白,我希望在這個航程中,能夠把高爐這塊熟悉起來。」陶建臣現在完全沒有了出洋的興奮,而是進入了一種時不我待的緊張感。

孫成方對他說的東西,雖然沒什麼高深的體會和思想,但是就因為這樣樸實無華卻實在的告誡,陶建臣真的聽進去了。

對於異國他鄉所有的美好幻想現在統統被拋在九霄雲外。陶建臣準備開始腳踏實地從基礎鋼鐵冶鍊技術知識開始,逐漸懂冶鍊,懂鋼鐵廠的高爐!

不僅僅是孫成方和陶建臣他們這一個艙位,在其他艙位中間,這樣的交流比比皆是,按照高建武的指示,在艙位安排上面本來就按以老帶新的方式一個資深的工程師,帶着一個年輕的苗子,他們通過這樣的機會結隊學習,最大程度利用航行中的這段時間,儘可能把年輕苗子的知識空白填充一些。

這樣到了美洲,才不至於需要從頭教起。

當然,哪怕是年輕苗子,也是生產線上干過5年以上的技術培養對象,起碼都有初中畢業以上的文化水平,其中一半還有高中文化。

只不過這些年輕的苗子,他們都是來自於某一個固定的崗位,對於鋼鐵廠的很多方面了解並不太深入,如果不趁這個機會對他們進行一些培訓,他們成長的速度恐怕要大受影響。

所以高建武專門對馬少成交代了這樣的操作方法。

果然高建武的一片苦心沒有白費。

臨行前,給大家增強一下使命感,強化一下學習的方法,這些東西雖然短時間內不可能所有人都接受下來,但是總會有人先學習領悟,那麼這群人中也就是有了領頭羊,這樣他們的學習就會有組織有計劃開展起來。

學習的時候,團隊協同和相互鼓舞相互印證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了大家相互間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那麼就沒有人能夠從中偷懶躺平,每一個人都在將來的學習生涯中充當老師和提問者。如果懈怠的話,那麼就跟不上大家的學習步伐,在這樣一個大集體中,那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

高建武雖然沒有對這些人制定嚴格的一套管理制度,但是通過搭建這樣一個學習型的大團隊,非常有可能形成一個內卷程度很高的雞血精神團隊。

在這個時代,高建武非常需要這樣的團隊來進行技術學習。

就像在十大研究所中一樣,高建武現在從來不會對任何一個研究所團隊發佈進度計劃要求,他們自己會以一種忘我的精神投入在研究工作中,高建武對於他們的要求,反而是要求一周確保必須有多少小時的休息時間,來保護他們的健康!

這些從海內外搜集起來的人才,在高建武爆裝出來的技術指引下,一個個彷彿都被打了雞血一樣,每一樣技術的突破都需要大量的驗算和試驗,這些花費時間的工作,漫長而繁瑣,但是對於科學家來說,這些也充滿了樂趣,讓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所以十大研究所成績驚人,根據高建武爆裝出來的技術指引,很多都進入到了原型試製的程度。

這讓高建武非常的放心。

同時,對於這個體制感覺也很有效率,於是在派出人員大規模留洋學習外,高建武也開始聯合國內的幾個高校鋼鐵方面的專業,準備擴大建設冶金研究所!

原本他有了幾種特殊合金鋼鐵滿足了軍工的需求后,畢竟那些有直接的工藝流程說明和材料配方,實現起來雖然有難度,但是難度也不大。

所以高建武把冶金放在靠後的位置去考慮。

現在大力發展鋼鐵工業,高建武這才發現缺過的課程,那是一點不少必須再補上才行!

鋼鐵行業一系列的問題,都暴露出來基礎薄弱,強行在一種低水平上拼湊起來的產能如同浮沙建塔,稍微有什麼變故就會坍塌!

高建武看過了,從鋼鐵行業暴露出來的問題,每一個都關聯廣泛,不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就可以解決,治標不治本在鋼鐵行業根本行不通。

所以他才痛下決心,寧可慢下來,也要抽調一大批骨幹出來去外面開開眼,看看人家是怎麼乾的。

等著這批骨幹學成回來,高建武決定哪怕是花費再高,也要從高爐的重構開始,進行深度的技術改造,把高爐水平提升到本世紀二十年代以上,從落後半個世紀,到落後二三十年,至少也要追上來一大步才行。

司徒先生的匹茲堡梅隆鋼鐵廠雖然是本世紀初期的底子,但是一直也在進行小幅度的技術改造,很多方面也是達到了二十年代的水平,對於孫成方他們來說,這個水平其實剛剛好,否則以他們的底子來說,太先進了恐怕一時間還沒法理解。

畢竟他們的起點太低了,在世界鋼鐵行業,如果說西方先進水平是大學生,孫成方他們頂多是小學生的基礎,而匹茲堡梅隆鋼鐵廠這種差不多是初中三年級,孫成方他們要趕上去當然也是不容易的,但是比一步跨越到大學生階段,還是輕鬆了很多。

至於高建武對他們定下來的鋼鐵高爐利用系數1的目標,這是讓孫成方他們志存高遠,實際上能夠達到梅隆鋼鐵廠的水準,高建武已經夠滿意了。

因為僅僅是這一個改進,鋼鐵行業的產能立馬就能翻番!不需要再擴充無效低效的產能,增加不必要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

這樣的買賣,高建武當然要做,而且是大做特做!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亮劍:開局收了黑雲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亮劍:開局收了黑雲寨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7章 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