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勾結(下)

第三百八十章 勾結(下)

鄴城,後漢didu,繁華不再,瘡痍幾見。

修葺城牆,繁華didu,本就在後漢朝廷的工作日程中。只是戰火不絕,兵焚處處,國庫內的錢財積蓄都用來籌集軍用糧餉輜重,粉飾一半的城牆只能掩飾部分瘡痍,斑駁留痕的牆體仍是處處可見,對比鮮明。

城內的百姓見到了胡人兵士很是敬畏,不敢多言。遇到了漢人軍卒同樣是畏畏縮縮,不願多言。市井間流傳的童謠,謠言多不勝數,此時此刻便是三歲的孩童也知道。若是漢軍盤踞河北能夠堅持月余時間,那胡人怕是要撇下河北,逃回塞外了。

聽到這消息百姓都是興奮,無論富戶庶民皆是同樣的心態。在哪裏做人都是做,漢人治下遠勝魏晉之時,胡人眼底卻是變本加厲苦不堪言。誰都想活得好一些,對於底層的百姓也好,稍有地位的官僚之家也罷,能夠生存,過好一些的日子比什麼氣節要重要得多。

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日子,氣節拿來做什麼用?

仕身後漢朝廷的漢人官吏們依舊忙碌著,每日為了籌集糧餉而殫盡竭慮,甚至爭吵謾罵。任誰看起來都不得不讚歎這些人的盡職盡責,盡心儘力,忙得焦頭爛額仍是孜孜不倦,這樣的工作態度怕是在魏晉之時都是少有。

一向看着漢人氣不順的胡人官吏見了,有人也不好意思去挑剔,去找茬。但想想搞不好一個月後便要失去這一切,這些胡人官吏的心思更是花樣百出。但胡人本身要做的事情,要cāo心的事情也是不少,況且太子殿下坐鎮鄴都,各方都是控制的極其嚴厲,一時間彼此倒也沒有過多的摩擦。

何遵身為漢臣之首,也無法避免一個通宵的工作籌算,對於報上去的摺子自己心中也是無奈。國庫已經見了底兒,各地的糧倉內都是積糧有限。隨着軍隊的調動不斷的運輸消耗,剩下的只是空空如也的庫房。

整個河北數年殺伐征戰,幾近顆粒無收,百姓家中都沒有餘糧,諸如自己這家族富可敵國,此刻也是被胡人三令五申的掏空了家底兒。曾經窮盡極奢的一頓飯食,現在幾乎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了。

金銀財寶應有盡有,但牲畜糧食已然不是財物能夠交換的物品了。河北絕收,沒有糧食收入,又湧入了這麼多的戰馬與兵將,哪裏變得出多餘的糧食?

這個情形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兒,太子劉和也不會因此而大發雷霆,實際上這個時候無論是上下官吏都是身心疲憊,對於前途充滿了未知與悲觀。若是追隨胡人到塞外生活,不說失去了自身的價值與基業,更是難以想像胡人的生存方式與生活條件。

只是這水土不服,怕是就要死掉大半的人。

而失去了應有的價值,這般巨大的落差,被人驅使奴役甚至一文不值的可能性暴漲,這可不是誰都能接受的,更遑論身為群臣之首,巨富之家的何遵了。

府中的管家站在身旁躬身低聲說着什麼,何遵的臉色沒有絲毫的變化,但明顯氣氛有了改變。

「增加了人手?看來太子殿下對我等根本未曾信任!」何遵聽罷微微一嘆,心中頓感悲哀。自己為了這胡人的國家帶頭捐獻家財,各方奔走調度,日夜cāo勞,然自己府邸四周胡人的耳目日益增多,這明顯是劉淵父子擔心漢人臣屬別有心思而做出的防範。

自己身為群臣之首,家大業大,付出的更是巨大,換來的只是這等的待遇。那麼其餘的漢人文武官僚之待遇,想來更不會受到所謂的優待與信任了。

掌燈時分,何府遠不如從前的華貴明亮,但何府真正的話事人何邵返回時,仍是大張旗鼓的迎接。在旁人看來如此高調行事,似乎大有觸怒朝廷之意,可在何家看來,唯有擺出這般聲勢才不會示弱於外。

「兄長辛苦了。」見到兄長何遵身形消瘦,臉色微黃,何邵上前拉着兄長並肩而行,低聲說道。

府中的僕役大都是從魏晉時期跟隨而來,但也有許多人事更迭。其中有沒有胡人的耳目在,這一點可不好說,也無法去查證。若是有了防範之心,倒好似有什麼隱瞞朝廷之意。胡人即便羨慕華夏文化,可說到底仍是本性難改。

門面功夫可以做的如同漢人一般,但內在的性格卻是毫無變化的。

何遵雖然身為兄長,但乃是庶出,事事走在前列乃是與兄弟何邵多少年來的默契。有兄長在外奔波出頭,何邵才能真正的運籌帷幄。

「兄弟此行如何?」何遵急切問道,對於弟弟外出籌辦軍糧一事看起來十分關心。

此刻兄弟二人步入大堂,飯菜呈上,下人們盡數退去。可何邵仍是謹慎的與兄長壓低聲音道:「哎……有負所託,小弟此行甚是滿路,更有胡人日夜監視,根本是動彈不得啊……」

何邵借外出公幹之機,本要拉攏籌劃漢人臣屬的出路。奈何胡人加強了監視而且絲毫不介意暴露自己的舉動,因此何邵對此敢怒不敢言,唯有一路上忙於公務,反倒是此行的最大目的根本無法進行。

何遵一臉失望神色,只是覺得口中的飯菜更加的無味,搖頭扼腕道:「殿下今日曾來見我,言之日後方略,頗有使我等盡數出塞之打算。」

何邵聞言身軀一震,連連叫苦,自己雖有這方面的思想準備,但想不到胡人此戰不僅僅是孤注一擲更是兩手準備。這一旦無法守住河北,便要帶着漢人官吏返回塞外,當真如此的話怕是要出亂子的……

燈火通明,廳堂空曠,兄弟二人坐在一起用餐,一聲不吭,悶頭進食。

「漢軍有無可能……?」何邵半晌略帶幾分猶豫的問道。

何遵見了苦笑道:「姜伯約年事已高,漢軍兵力遠不如胡人強盛,能夠守住已是不易,怎可能打到鄴城……」

何邵想了想又是嘆息:「劉淵父子有此計劃,已經失了必勝之信心,期望胡人驅逐漢軍退回中原已不現實。但若漢軍能夠反攻至此,你我在這城中聚合群臣之力,未必任人魚肉!」

沉思不語,何遵用怪異的眼神看着弟弟道:「你我事魏,事晉,皆是無礙,但舉眾附和胡人,漢廷怎能輕饒?況胡人監視更加嚴密,便是坐在家中也要這般對話方可,想與外人接觸更危險百倍!眼下戰況,漢軍推進至鄴都怕是空中樓閣罷了……」

何邵知道兄長從來不是如此頹喪之人,只是所言幾事皆是關鍵。何家乃是率領晉國文武投靠胡人的罪魁禍首,漢廷是否能夠放過何家不僅僅是此刻倒戈一擊的功勞便能改變態度的。而胡人的嚴密監視,與漢人被胡軍處處壓制的現實,更讓何家兄弟便是有了計劃,也要冒着極大的風險才能嘗試與外界溝通。

倘若中間有了什麼紕漏,抑或是被胡人察覺,怕是先掉腦袋的就是自己兄弟二人以及九族了……

「劉淵父子計劃北退,仍需我等出力方可,縱然形勢並不樂觀,但此刻仍有機會獲取信任。朝中文武不可輕動,我漢人將領在外領軍者仍有不少,倘若能得其相助,倒也未必不能一搏!你我若至塞外,與死何異?此刻當做決斷了!」何邵想起自家這家族這般龐大,如今被胡人揮霍的如此悲慘,一旦流落塞外必是當做肥羊被人宰割欺凌,那樣的日子還不如當下奮死拼他一次!

何邵苦笑道:「家中已你為主,愚兄本無地位,既然家主決定如此,愚兄當捨命相隨!泰基,伯蔚近日便要返回鄴都,此二子還算可用。劉淵父子撇了河北自是心痛,為兄便豁出去獻上一策,保管能獲取其父子信任。」

「好!有兄長助我此事可成矣!只是苦了兄長……」何遵見何邵神情,似乎想到了那唯一能夠取悅劉淵父子的辦法,心中一痛,卻是壯士斷腕,唯有豁出一切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驚雷入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驚雷入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章 勾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