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記者

第六十一章,記者

京城的消費潛力,還是相當的大。

三天之後,京城人閑談之餘,嘴裏都會提起「報紙」這個名字。

寧屈並沒有為報紙取名字,例如「XXrì報」這些。

因為同時代,還沒有存在報紙,故而寧屈並沒有給報紙取名,而是直接叫做了報紙。

於是京城的眾人們,便經常出現這種對話。

「你看過了報紙了嗎?」

「報紙?什麼是報紙?」

「就是十個銅板一份,上面記錄了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是一些小孩在街頭叫賣!」

口口相傳,便是最好的宣傳,在這種情況之下,許多不願意破費十個銅板的人,也願意買一份報紙回家看看。

不過介於老百姓們對報紙還是相當的陌生,在看完報紙之後,還是規規矩矩的疊好,放置在自己的書櫃之中,在絕大多數人心中,這報紙其實與書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相對廉價罷了。

興許,賣過這一份報紙,以後就沒了……

然而,三天之後,報紙的第二刊就出現了。

肖明雄的統籌能力真不是蓋的,在經過第一天驗證之後,他就已經深深的明白,寧屈的這個點子,絕對是一條康庄大道,只會越走越寬敞,於是一咬牙就斥資買了京城的一棟會館。

「這裏會館的牌匾上就寫上『報社』兩個字。」這話自然是寧屈所說。

至於為何要叫做報社……肖明雄並沒有對寧屈的話提出異議,人家對這一套彷彿是在心中演練了無數遍的,此前規劃的步驟基本都已經是一步到位,肖老闆若是再質疑,那就太不應該了。

報社成立之後,寧屈再讓肖明雄通過關係,招聘了不少讀書秀才過來。

京城裏面最不缺的就是秀才了,可以說全國在當地混不下去的秀才,都一窩蜂的往京城跑,畢竟是全國最大的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一些秀才在本地鬱郁不得志后,考不中舉人,便特地來京城碰碰運氣。

正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這些秀才來了京城也難以找到什麼正經事,粗重活他們做不了,而教書識字這些……京城之中人才濟濟也輪不到他們,所以絕大多數書生在京城的rì子甚至混的還不如老家。

寧屈讓肖明雄放出去風聲。

老井路報社招聘秀才,一月工錢十兩紋銀。

當這個消息釋放出去之後,那些餓昏了眼的秀才,便蜂擁而至。

十兩紋銀,這是相當的高的工錢了,倘若有這樣一份收入,足以讓他們在京城立足,並且過上不錯的rì子。

結果第二天前來應聘的秀才,還是講寧屈給嚇了一跳。

在報社的門口,幾乎是人山人海,寧屈初步估計了一下,大約是有五六百人……

寧屈這報社才剛剛開業,報紙的版面也不多,何況他自己的小說便已經佔據了一部分,剩下的版面,用十位秀才來寫,已經是綽綽有餘。

然而,不僅僅是寫文章的事情。

報紙最大的特點是新聞,故而他需要一批人來採集新聞,無論是京城角落裏狗屁倒灶的小事,又或者是皇帝新頒佈了什麼政令,這些消息都需要人來收集,然後再加工完善,製造成時事新聞。

這種人,叫做記者。

十位優秀的撰稿人,很快就已經篩選完畢,選秀才寫文章這個流程相當簡單,只需要得知秀才當年考取的功名成績,文筆如何,就簡單的篩選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要求招募記者。

讓寧屈沒想到的是,當他說出記者每天的工作之後,立即就有一些人爆發了。

「什麼?讓我們每天找一些新鮮事回來?你當我們是做什麼的?」

「正所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我們是讀書人,怎麼能幹這麼無聊的事情?不幹,給再多錢也不幹!」

讀書人,都是有骨氣的,寧屈所述的事情,讓他們覺得這是一種羞辱。

對這種話,寧屈也只能夠報以冷笑,「若是不願意留下的,可以提前離開了,願意留下的請進來考核,」寧屈不會將就這些秀才,這些秀才並不知道擺在他們面前的將會是一次什麼樣的機會。

在眾多職業之中,記者絕對是一種可怕的職業,正所謂無冕之王是也,隨着未來報社的影響力rì漸壯大,記者就會成為一種殺人不見血的職業,在極端的時候,恐怕就連皇dìdū要讓上三分——前提是報社順利運轉的情況下。

寧屈說完之後,當場就有不少秀才憤然離去,對於離去的那些人,寧屈也不覺得惋惜,畢竟記者也不是隨隨便便的人能夠當的,當一名記者就需要一種圓潤的xìng格,那些離開的秀才一個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首先在這一點上,他們就失去了做記者的先決條件。

對於留下來的人,寧屈也只能夠靠自己進行篩選了。

篩選的過程,也十分簡化。

寧屈只是與他們一個一個的聊天。

所聊的東西,都是東扯西拉的一些話題,目的只有一個,便是考驗他們的口才。

當一名記者,其他的東西可以沒有,但是口才卻萬萬不能夠缺少,畢竟在收集新聞素材等許多情況之下,口才都是無比重要的。

說話結結巴巴的不要,形象太過於寒磣的不要,xìng格不圓潤的不要……

淘汰了這麼多人,總共還剩下四十來人,而這四十多人,就是報社之中第一支記者隊伍!

由於時間短促,寧屈不過是對這四十多人進行了簡單的培訓,大概教導他們新聞的要點等等,例如新聞不可胡編亂造,但是也不要專門去找一些小事情,記者的目標是一些能夠吸引人的事。

第二天,寧屈就將這四十多人趕出去實習了。

實習的結果還算不錯,四十多人採集了接近兩百條新聞回來,只是其中絕大多數新聞,都讓寧屈哭笑不得,有些「秀才記者」記錄了一些相當無聊的事情,例如某處路面有積水,例如某家店面關張大吉這些……

面對這些誤區,寧屈只能夠一遍又一遍的教誨,什麼才是新聞。

好在這麼多人之中,還是有些人悟xìng不錯的,至少還有不少新聞可以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官入玄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官入玄機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