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烽火會諸侯 一

第八章 烽火會諸侯 一

姬延走到王妃的寢宮門口,剛要進去,就看到門口值守的侍女把指頭放在嘴邊,噓了一聲,然後指指裏面悄聲說,王妃喝醉了,公子悄悄的進去,不要打攪到王妃。

姬延小聲道,放心,我小心注意就是了。侍女閃到一旁,姬延輕輕走進王妃的寢殿,就看到王妃手裏拿着一個酒壺,斜靠在床榻上。可能是由於喝酒喝熱的緣故,外衣已經脫去,露著胳膊和小腿。

姬延的目光就停在王妃的臉龐上,就見王妃的臉上臉色緋紅,嘴唇紅潤。姬延的目光向下看去,就見王妃的胳膊雪白,十指纖細。下面裙擺露出的小腿白皙緊緻,姬延咽了一口口水,正看了入迷,就聽到耳邊有人說道,看夠了沒有,你這個色胚!

姬延清醒,隨着聲音看到,就看到王妃已經坐了起來,拿着一雙醉眼看着姬延道:延兒上前來。

姬顏不敢違抗,緩緩走近,王妃直接就把姬延的耳朵揪住了。王妃看着姬延的眼睛道:延兒,本宮是你的母后,雖然不是你的親生母親,姬兒心裏再喜歡也不能有非分之想。等延兒再年長些,本宮的寢殿裏的所有的侍女,都可以送給延兒享用。

明白了嗎?王菲咬着牙看着姬延道。

其實王妃身邊侍女女都是絕色女子,姬延早已看在眼裏,在心裏琢磨著怎麼能要到身邊。聽到王妃這樣說,姬延道:母后如此說,孩兒感激不盡。姬延用自己的小手指向王妃旁邊的幾個侍女說,她,她,她們,以後都是我的么。

王妃冷笑道,只要延兒喜歡,等燕兒長大,那些這些侍女都可以送給延兒。但是現在,以後,將來!延兒都不得對本宮有那種男女之事,非分之想,明白了嗎?

姬延在旁邊悠悠說道:,母后大人說的是,孩兒受教了,不過一個聖人也這樣說過類似的話語!王妃插一句,延兒你想說什麼?姬延搖頭晃腦道。這個聖人說,我生的和生我的不可,其他女子皆可。

噗嗤一聲,王菲被氣笑了,再看姬延,姬延的眼睛獃獃看着自己胸脖子下方露著的地方。王妃,羞惱成怒,姬延只感覺到耳朵一疼,接着屁股被王妃一腳踢上。就看王妃隨手拿出的一個棍子,作勢要打姬延,可能是喝酒的緣故,王妃走了幾步就向前撲去,眼看要摔倒,姬延趕緊上前扶向王妃。

就這樣姬延就一把摟住了王妃,姬延就感覺到懷中一暖,一個柔軟身軀倒在了自己的懷中!

此時的王妃大叫道,延兒無禮,快快鬆開本宮,拉扯間不知怎的,腳下一滑,兩人就摔倒在地,就在摔倒的一剎那,兩人就摔倒了,姬延仰面躺着,王妃在姬延身上壓着,此時時空停止了。

王妃第一時間感覺到驚訝,第二時間感覺到詫異,第三時間感覺到羞愧難當。王妃剛要有所反應,就覺得自己的臉龐又被姬延親了下

王妃直接懵了,沒想到姬延敢如此大膽,,王妃大怒一起身站了起來,怒道,來人,把這色胚給我扒了衣服可勁打,然後交給儲君發落。

此時姬延也從驚慌中醒了過來,一個鯉魚打挺,一個驢打滾,連滾帶爬跑出王妃寢宮,一路小跑,溜之大吉。

姬延撒丫子跑,就聽到後面王妃吼道,姬延,小兒你往哪裏跑?讓本宮再見到你,下次見到你一定扒了你的皮。

姬延可不管那麼多,先跑為上,下次再說。跑吧,,啊!啊!啊!

姬延一路小跑跑回自己的寢宮,只跑到上氣不接下氣,回頭遠遠望去,沒有人影追他!姬延放下心來,剛邁進自己的大殿,就看到屋裏,那兩個史官官在屋裏靜坐等候他。

父子兩個,看到姬延趕緊站了起來,雙雙施禮道:,實在抱歉,這酒實在是太好喝了,讓公子見笑。

姬延剛驚魂未定,,喘了幾口氣。給這兩位老師再準備兩斤酒,讓他們晚上帶回家喝。

父子兩個趕緊擺擺手道,公子,我們現在前來,就是想和公子聊聊那一段塵封已久的事情,也不用等了,就在這兒,咱們邊坐邊聊。

姬延一聽,笑道,好,那就有勞了老師了。然後三人分賓主落座,姬延擺擺手,大殿的侍從的陸陸續續退出大殿,關上房門。

史官頓了頓,看看自己的孩子,史進剛要開口,就見姬延笑了笑,取了兩樣物件放在兩位士官面前,道:兩位老師不要擔心,以後跟着本公子。有本公子吃的,就有你們兩位老師吃的。

史官史進打開這兩樣東西,打開看一看,是兩個金碗,這兩位都是博學之人,一看就明白了。這是公子給兩個人的定心丸,意思就告訴他們兩位,以後他們的前程就交給這位公子了。父子兩個同時站起來,公子仁義。等兩個人的坐好。

姬延又站起來,從自己床頭的柜子裏又取出了一壺酒,放在兩位老師面前,笑道,我們還是邊喝邊聊,這酒烈,老師們慢慢喝。

侍從又送來一些下酒的葷菜素菜。父子兩個使勁點頭稱是,把酒倒入碗中,慢慢喝了一口之後,就向姬延說起了那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在巍峨的大周王宮,宮殿之上,有一個高大的身影站在那裏,看着遠遠的城外,思索着什麼。此時的天氣已入深秋,這時來了一個婀娜多姿的女子。身後跟着八名侍女,這女子從侍女手中取下一件厚厚的披風,披在這位男子身上。把頭靠在這個身上。

陛下,深秋了,外面冷,不要着涼,咱們還是回屋吧。

聽到說話的男子轉臉看向這位婀娜多姿的女子,滿眼帶着柔情,笑道:愛妃怎麼也出來了,隨我進入殿中,這個男子把這個婀娜多姿的女子摟在懷裏,雙雙回到大殿之中。

說話的這兩個人,男的就是西周最後一代君王周幽王,女的就是被後世稱為狐狸精的褒姒。

姬延聽到這兒插了一句,後世不是說這個褒姒總是悶悶不樂,我的先王為這個褒姒高興,想各種辦法討這個美女的歡心了。

太史官史成笑,道公子莫急,聽小老二慢慢道來,姬延聽了了,忍着性子繼續聽,

那年,周幽王巡視天下,路過褒國,因為一些政治糾紛,直接武力討伐褒國,褒國執政為了國家安全,也為了避禍,將自己的女兒獻給了周幽王。此時幽王年輕力壯,一看到褒姒,心中大悅。立刻赦免了褒國國君的所有罪過,把褒姒帶入了周的鎬京。

此時的褒姒,年方13歲,正是豆蔻年華,本來已和鄰國一個年輕儲君訂婚,就等年後開春就完婚。不成想,禍從天降,褒姒被自己的父親被當做禮物送給了當今的天子周幽王。小女孩悶悶不樂,總是以淚洗面,可是一想到家裏年邁的雙親,只能強自歡笑,侍奉天子。可是周王壯年得到一絕世美女,作為自己的妻子。

露出了一個帝王不該有的柔情。

隨着時間的推移,隔年褒姒就為幽王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姬伯服。

在這兩年光景里,褒姒有一個妙齡少女,變成了一個已婚並且生女子的少婦,心的心理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畢竟一個女孩子。

雖然她面對的丈夫是一個中年男子,但他畢竟是一個天下的君主,而且這個王把她寵在心裏。

褒姒也認命了,覺得既然跟了周幽王,他對自己有這麼鍾情也是很難得了,世間的女子也不過如此,想開的褒姒也認認真真,和周王過起了沒羞沒臊的恩愛生活。

兩人經常是成雙入對,同進同出,就因為褒姒經常跟在幽王身邊,也目睹了當時周朝所面臨的一些國家事件。

當時的周朝,外有外族虎視眈眈,內有天災人禍,但是對於當時強大的周朝來說,外患反而是次要的,最要緊的是當時的國民的窮困生活和暗流涌動的各方勢力。

雖然她作為一個弱女子不能改變什麼,但是看到自己的夫君每日為國事操勞,也是憂心忡忡。

兩人進入大殿之中說了一會兒情話,褒姒就看到跟在自己夫君身旁的寵臣虢石父。

對這個忠臣,褒姒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雖然世間民間傳說這個忠臣作惡多端,貪財奪利。但是在她這個弱女子看來,這個忠臣對自己的夫君是忠心耿耿,很多事情都是替夫君親力親為,甚至是捐獻自己的家產來服侍自己的夫君。

褒姒和周幽王親熱的聊著,,這時侍女抱着褒姒的兒子伯服前來,孩子伸出雙手道:娘親抱。褒姒笑道,把孩子抱到懷裏,對王道:看這孩子多想你。天子看着自己的孩子,心裏美滋滋的,王突然想到什麼。對褒姒道,愛妃,帶着孩子四處去轉轉,我和我的臣子說點政事。

褒姒眼神帶着不舍走遠了,天子扭頭對虢石父道,愛卿有話要說的?,這旁邊沒人,你只管道來。虢石父施禮道,,陛下,今年災情不斷,我大周鎬京附近出現了大批的難民,是否和過去一樣要撥糧撥款對其進行賑災?

王道,愛卿這事就交給你去辦。虢石父施禮道:,遵旨,虢石父退下之後,天子坐在寢宮裏,小坐片刻。

都說天子至高無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是誰又知道一個天子心中的憂愁,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這麼多口人要吃飯,出現災情還要賑災賑濟。

朝中有一些大臣還當面說一套,背後說一套,當面笑哈哈,背後下絆子,前面兒說着忠心不移,後面兒就在背後挖坑埋土。

真是人心隔肚皮,

這邊天子在胡思亂想,那邊褒姒帶着自己的孩子在王城中閑逛。

遠遠望去,就見一鑾駕向這裏走來,褒姒知道,這是當今王后的鑾駕。

待鑾駕走近,褒姒的侍女全部跪倒,褒姒趕緊上前。行半跪拜禮對王后躬身施禮道,王后,今日可好,,妹妹這幾天就想去探望王后。

王后擺出一張苦瓜臉,冷笑道,你這個狐狸精,每天就知道,嫵媚陛下,早晚有一天,我兒做了王,本宮會把你逐出宮去,你的兒子也的去最遠的封國。趕緊滾開!

說完,只吩咐眾人慢慢離去。

此時的褒姒渾身顫抖,心中害怕不已,心疼我一個弱女弱女子。

我沒有什麼別的奢求,就是能夠在宮裏快樂的生活,能把孩子撫養長大就好了。

王後為什麼對我苦苦相逼??

說話間,王后的鑾駕就到了天子的親寢宮,王后在一旁的侍女的攙扶下,走下鑾駕,王后平息下心情。此時的王后是另一副面孔,在天子面前,謹謹慎慎唯唯諾諾,低眉順眼大氣,大氣都不敢說一句。

天子看到自己的結髮妻子,皺眉道,愛妻不再自己寢宮,主持六宮之事,前來何事?本王還忙,沒有什麼事就退下。王后趕緊向前,小聲道,陛下,我的父親已年長,想在有生之年進一步,能否請天子賜我的父親,公的爵位?

這時候,幽王聽了就一皺眉道,婦人之見,先王道,,囑託女子不得干政,你怎麼又忘了又要胡言?至於,你父親的爵位,這是國家大事,我自會斟酌,你先退下。

可是王后並沒有走的意思。又小心陪笑道,陛下,你看咱們的孩子也已經進入弱冠之年,雖說頂着太子名分,但是還名不正言不順,能否陛下選一個黃道吉日,給,咱們的孩子監國之職,也好讓咱們的兒子安心。

幽王本來就已經不悅,聽到這些話大怒,對王后道,本王已說過,女子不得堪妄論國事,此時孤正是壯年,身體安康,讓孩子監國?,,速速速速給我退下。王一聲呵斥,王后無奈,只得唯唯諾諾的離去。

此時虢石父已經到了自己的辦公所在,虢石父吩咐道,快傳今天的職官,我有要事交代,等職官到來之後,虢石父。冷聲道,這兩年真是多事之年,本來指望着去年是一個豐收之年,沒想到今年又出現了大災。

鎬京附近土地顆粒無收,大批的災民出現在鎬京周圍,陛下已經勒令本官抓緊時間處理賑災之事。

職官,下去把國庫存的錢糧數字整理一下,報送給我。

虢石父又吩咐屬下邀請他的同僚尹果前來議事。

雖說外人稱他是個奸臣,但是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問心無愧的。

對於往年賑災,底下的大臣、民間的百姓說他貪污錢糧,把剝下的糧食沾上沙子,把每天設置的粥棚的一天三頓改成一天一頓。

虢石父冷笑道,這些文人,這些居高堂之上的官員,這些不懂政治的百姓,怎麼知道這些世事的艱辛?

不往糧食裏面混入沙子,城邑中的富人就會跟着一塊兒來混吃混喝。

不把一日三餐的粥棚改成一天一頓。

讓這些災民吃飽喝足,閑來沒事就會生閑中生事,胡作非為。這位虢石父,這位大周的三卿,後世被稱為奸臣,此時坐在案桌前,悶悶不樂。

同僚的冷嘲熱諷,民間百姓對他的誤解,也只有身邊的這幾個好朋友可以幫襯幫襯,互相提攜提攜,能夠渡過難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周末代天子的逆襲之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東周末代天子的逆襲之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章 烽火會諸侯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