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血流的方向

第2章 血流的方向

叮叮噹噹的鑰匙碰撞聲,從幽深的監獄甬道中傳來,打亂了韓岳正在努力理清的思路。

一高一矮兩名衙役搖搖擺擺的走過來。

矮些的錢牢子提着大串鑰匙走在前面,扭著腦袋跟後面說話:「黃頭兒,韓小兒的死鬼爹好歹做過六品官,你們快班這麼搞,會不會出事?」

那長得高些、一副死人臉的黃捕頭,頗為不屑的撇撇嘴:「他爹是寒門出的舉人,一族都是泥腿子。再說死了五年,人在人情在,人都不在了,官面上的情分就沒了大半,你怕個鳥?」

錢牢子跟着嘿嘿乾笑兩聲:「話說回來,咱又沒虧待他,單間凈室舒舒服服的住着。要不然哪,就他那小白臉,跟那些五大三粗的山賊土匪關一起,嘿嘿……好歹也是個秀才相公,咱不能有辱斯文嘛。」

「我呸!咱這武昌城裏,天家子孫滿街走,鎮國輔國不入流,小小秀才又算個板馬日的!」

黃捕頭惡狠狠的啐了一口,又道:「再說了,胡太爺過幾天就要呈文提學副使,把他的秀才功名開革了。」

前任雷知縣在童子試上點了韓岳,收做門生,那時候黃捕頭免不了高看他兩眼。

等到雷知縣任滿,現任這位胡太爺過來接印,兩任太爺為賬目虧空的事情頂牛頂了三天。

胡太爺怎麼會待見這前任的得意門生?

黃捕頭、錢牢子自顧自的說說笑笑,絲毫不怕別人聽見,監牢裏關着的犯人,他倆連眼皮子都不夾一下,完全視同豬狗。

可這話聽在韓岳耳朵里就叫他心頭一寒:原來到現在為止,他的秀才功名還算道護身符,儘管不太靠譜。

如果被開革,那連最後的倚仗都沒有了!

更重要的是了解詳細案情,找到洗冤脫罪的方法。

來自原主的記憶當中,書童韓升當時湊過去看熱鬧,看了相當長時間,也許比自己知道的更多。

強忍着高燒帶來的疼痛,韓岳的大腦飛速轉動,思考着辦法。

聽得腳步聲越來越近,他靈機一動,背朝牢房門口,口中時不時呻吟兩聲。

錢牢子站在牢房外朝裏面張望:「喲,秀才公從昨晚躺到今天,病挺重的?黃頭兒,我們按你說的吊著他們家,三五天才放個人進來,要不昨天就放那小廝進來看顧看顧,咱也有兩把銀子進賬。」

「我這不就想拿捏着他們家,多擠出點銀子給弟兄分嘛,」黃捕頭也有點着急,吩咐開了牢門看看情況。

韓岳憋著氣暗暗使勁兒,漲得臉紅脖子粗,然後呻吟著翻了個身,正好沖着牢門。

本來發燒就臉皮潮紅,這下更是紅得嚇人,簡直像要滴出血來。

兩個衙役面面相覷,這不會是得了瘟病吧?

錢牢子道:「黃頭兒,說不得了。畢竟韓秀才的功名還沒有革去,真要糊裏糊塗的死在牢裏,我們管牢的倒替你們快班頂雷。」

公門中人決不能做這種捨己為人的事情!

黃捕頭自然無話可說。

錢牢子當即決定放韓家僕人進來照顧韓岳,如果病好了,他們落個人情,又可詐幾兩銀子;如果病死了,韓家僕人便做個見證,免得獄卒背鍋。

韓岳繼續裝睡,這具身體正發着燒,裝着裝着就真睡過去了。

沒過多久,朦朦朧朧的被人推醒。

「少爺,少爺!」

喊話的是韓岳的書童,隨主家的姓,叫韓升。

當年韓岳父親從任上回鄉,路過災區撿回來這個孤兒,比韓岳小兩歲,從小做他的伴讀書童。

韓岳揉了揉睡迷糊的眼睛,看這韓升就無語:靠,書童長這麼帥?

青衣小帽,唇紅齒白,模樣俊俏,現在年紀還小,再年長幾歲,怕不比後世那些娛樂圈小鮮肉還多幾分帥氣。

韓升把食盒裏的酒菜拿出來,一樣一樣擺在地上,嘴裏嘀嘀咕咕的:「唉,家裏面又湊了二兩銀子塞狗洞,殺千刀的牢子才肯放我進來。少爺餓壞了吧?我在閱江樓買的菜,用棉布包着食盒,這還熱乎著。」

攤雞蛋、溜肉絲、燒鴨子、熏豆腐四個碟,一屜蒸酥果子,一碗菰筍魚片湯,兩碗白米飯,還有一瓶燒酒。

韓岳看到燒酒格外高興。

他先吃了點東西,沒什麼胃口,吃得很慢。

尋思家裏連二兩銀子都要「湊」,看來已經被這場官司拖到油盡燈枯了,備下這餐飯再送進來,委實不容易。

燒酒沒喝,兌了些水,用布條沾著擦到額頭、脖子、胸口,很快體溫下降,昏昏沉沉的腦子也清醒了不少。

從韓升口中,韓岳得知了家裏的狀況:當初那群捕快衝進家裏,就順手牽羊拿了不少東西,幸好沒拿住韓家做窩主的實證,否則他們來個「搜查贓物」,恐怕家裏會被搬個精光。

這些天,韓家上下打點,銀子流水般的花出去,韓父在世時攢下的家底扔了個乾乾淨淨,已經開始典賣田產。

韓母為了搭救兒子,竭力求告親友。

無奈韓家不是什麼世家大族,韓父已死,這一房的男丁就剩個韓岳,連個頂門立戶的成年男人都沒有。

即使韓父當年有些官場上的朋友,世人多數跟紅頂白,這些年不走動,情面也就慢慢淡了。

韓家的遭遇雖然忒慘了些,大體上也算明朝官場的常見生態:

世家大族要開枝散葉,在地方上人多勢眾便根深蒂固,子孫還要努力讀書,世世代代有人出仕做官,這家族才能興旺發達;

如果小門小戶,偶然有人做了官、發了財、攢下了一份家業,勢力卻沒有延續下來,後代缺了官面上的照應,那自然群狼環伺,子孫輩是守不住這份家業的,總會或快或慢的敗落下來。

韓岳弄清這些,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依靠家裏搭救不太現實。想要自救,就必須在秀才功名被革之前,儘快在案情上找到突破口。

「對了,那個發現屍體的何汝貴,是不是跟咱們家有什麼過節?」韓岳琢磨著,這人有點不對勁兒。

「少爺你怎麼知道的?」韓升有些吃驚,他的印象中,少爺從來不管家裏的事情,只知道埋頭讀書的。.

其實何汝貴還算韓家八竿子打不著的遠親,當年韓父任官,他寄了十五畝田在韓家名下,以圖豁免稅賦,田還是他自己種自己收,連旁邊韓家自己的十畝田也以較低的租子給他種了。

韓父過世后不久,何汝貴要把田拿回去,可他卻說當初是寄的二十五畝,包括韓家那十畝也是他的。

稍稍有所爭執,何汝貴便說韓家以勢壓人,在鄉里詆毀韓家。鄉里鄉親的,韓家也不好做太過,這幾年何汝貴就這麼強佔著韓家的地。

聽韓升說了這些情況,韓岳眉頭越加緊皺:「怎麼偏是他發現了屍體,這也太巧了吧,韓升你怎麼看?」

小書童稍稍想了想就一拍大腿:「此事必有蹊蹺!」

韓岳笑着拍拍他肩膀,又問何汝貴家裏幾口人,分別做什麼的。

原來那何汝貴有三個兒子,兩個成親了,都在家裏住。除了侍弄田地,何家還有片竹林,春天挖嫩筍進城賣,夏天砍竹子賣給紙坊做原料。

韓岳聞言,若有所思,停了半晌才問:「當初看熱鬧的時候,我離屍體有些遠,沒看太清楚,好像血淌到臉上去了?你跑到近處去看的,應該還記得吧?」

韓升指手畫腳的在自己臉上比劃:「那當然吶,咱們看的時候,血都幹了凝在臉上,那血流得可嚇人,彎彎曲曲一道道的,從脖子流到臉、額頭,好幾道呢!」

韓岳眼睛突然就眯了起來,再睜開時變得賊亮賊亮的。

他呵呵笑着站起,拍了拍屁股,吩咐韓升趕緊把食盒收拾收拾,準備回家。

「少爺,您這是?」韓升眨巴眨巴眼睛,暗道少爺莫不是蒙冤受屈,得了失心瘋?

韓岳呵呵大笑:「我說沒事了,今天少爺我就能回家。你先出去敲冤鼓,把那糊塗縣太爺吵到大堂上,我自有主張。」

「那、那冤鼓可不是隨便敲的,衙役打我屁股怎麼辦?」韓升一臉苦巴巴的。

縣衙的鼓本來是知縣散堂,也就下班時敲的。知縣並非每天都升堂審案,勤快點的每旬一四七,懶些的每月初二、十六才接老百姓告狀的狀子,稱為放告。

只有遇到人命官司、重大冤案或大奸大惡反叛謀逆等情況,才允許百姓敲鼓報信,知縣須得立即升堂受理。如果誰拿雞毛蒜皮的事去敲鼓,衙役們就要賞他一頓水火棍,難怪韓升不敢。

韓岳虎著臉,舉起巴掌:「你不去,現在就叫你屁股開花!」

「少爺,你我之間是清白的,你可不能惦記我屁股,」小書童捂著身後,一道煙的溜出去了。

韓岳:「滾!」

片刻之後,鼓聲隆隆,傳遍了整座縣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九千九百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九千九百歲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血流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