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番外九——陸錦瑤:得之我幸

第136章 番外九——陸錦瑤:得之我幸

陸錦瑤出生那日是二月初二,也稱龍抬頭。

不過那天不怎麼好,烏雲陣陣,好像要下雨,也像倒春寒,天上雲濃的就好像要下雪一樣。

平陽侯府的主子們都守在產房前,聽着裏面的痛哼心裏急得不行。

陳氏已經生過兩個兒子了,這一胎不管是男是女都好,府上沒有嫡出的小娘子,若是女兒,定然錦上添花。

從早晨到中午,嬰兒啼哭聲終於響起,剎那之間門天空烏雲消散,金光陣陣,太陽破雲而出,顯然是吉兆。

平陽侯看的心裏一緊,後頭得知是女兒,反倒鬆了口氣,這等吉兆,還是女兒比較好,興許日後會做個皇子妃,母儀天下也不一定。

平陽侯便為女兒起名錦瑤二字,他也曾以為吉兆興許只是巧合,可隨着女兒慢慢長大,就顯現出超越旁人無與倫比的天賦和福氣。

三歲啟蒙時,一點就通過目不忘,比之已經長大的兄長,出色太多。

平陽侯偶爾會感嘆,這個女兒若為男子,一定能考個狀元回來,到時光耀門楣振興侯府,只可惜是個女兒。

雖然惋惜,但平陽侯依舊為女兒請先生,尋常的小娘子請的都是女先生,但給陸錦瑤請的是已經辭官的大儒,學的也非《女訓》《女戒》這些,而是四書五經,等學過這些要學《老子》《孟子》。

陳氏有些不贊同,說女子還是學女紅管家的好,哪怕是琴棋書畫呢,又不指望她考功名,而且,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識字管家就好了。

平陽侯自有打算,朝中幾位皇子多是十幾歲,估計馬上就要娶妻了,做不成正妃,日後做側妃也使得。

不是誰都喜歡蠢笨之人,平陽侯覺着陸錦瑤的聰慧非同尋常,而且運道與常人不同。

女兒已經三歲了,這幾年來發生了許多事,好多都是按照陸錦瑤的「童言稚語」走的,暢順無阻。

所以平陽侯才堅定不移地要陸錦瑤讀書。

七歲的時候,陸錦瑤跟着傅先生讀了四年書,自然也不是日日讀書,她還要學別的東西。每五日歇一天,每日只上半日的課,上完課先生會給佈置些作業,抄書寫大字,畢竟才七歲,也不能太嚴苛。

但陸錦瑤做這些做的很好,課業按時完成,學東西也快,傅先生很喜歡她,偶爾也惋惜,若是男子,他必收之為關門弟子。

六月份,天氣燥熱,但陸錦瑤坐在案幾前,分外沉得住氣。

傅先生講到一句俗語,叫——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陸錦瑤還不太懂,請教先生這是什麼意思。

傅先生道:「你看後面一句,失去是我的命,得到了也是我的命,所以,不要太重得失,還有句話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陸錦瑤似懂非懂,她年紀還太小,雖然早慧,可有些事還是不明白。

失去是我的命,那若一直不失去呢,那是什麼?

陸錦瑤從小到大,沒缺過什麼,就算幼時淘氣做壞事,也幸運地有兄長頂包。從小到大,就不知為何,明明是她做的事,可到頭來都怪罪在兄長的頭上。

就好像她永遠不會錯,怎樣都是好的。

陸錦瑤問道:「先生,那有沒有人一直幸、一直得呢?」

傅先生搖了搖頭,「老師還從未見過這種人,這萬事都有定數,不會有人會一直幸運的。」

傅先生道:「得失相得,就如你,雖然生在侯府,不愁吃喝,可也不如普通人自在,日後嫁人……」

傅先生意識到自己說的有點多,急忙打住,陸錦瑤懂事地沒有追問,但是下課之後她一直想這件事。

父親常說她運道好,是福星,可若一直這樣下去,她最後會失去什麼?

如果真的運道好,那她若是做了壞事,還會得到嗎?

父親說她運道好,所以疼愛她,倘若以後不好了呢,她這樣是好還是不好。

陸錦瑤還不太懂,可潛意識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

後來,陸錦瑤慢慢變得沒那麼聰慧,也不再擋住兄長們的鋒芒,平陽侯雖然覺得惋惜,可有句話說得好,慧極必傷,如今這樣也不錯。

隨着年歲越來越大,陸錦瑤也不再跟着傅先生讀書了,幼時還有聰慧的名聲傳出去,可**歲的時候越來越平庸。

過了十二歲,陸錦瑤已經知曉嫁人生子是什麼事,也知自己的婚姻和家族榮辱分不開,更知父親母親一直想讓她嫁給皇子。

陸錦瑤不願意,為人妻要管家理事,為人妾要侍奉主母,她也沒想着玩弄權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樣的出身,幹嘛想不開去做妾。

平陽侯一直屬意六皇子,六皇子今年十八歲,早已經娶了正妃。

嫁過去只能做個側妃。

陸錦瑤可不想幾年後嫁給他,縱使他能當皇帝又如何。

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與不嫁由不得她,陸錦瑤得想法子才行。

也幸好傅先生教的多,不然她一直那樣,恐怕現在都得傳出「得此女者得天下」、「天生鳳命」的謠言來,到時才是真的躲不過。

還好為時尚早,一切都來得及。

安慶帝今年四十九歲,身體還算強健,下面諸位皇子也都年輕,大皇子領兵打仗,朝中有言要立之為太子,更有人上奏摺。

安慶帝沒理會這些奏摺,而陸錦瑤偶爾去書房伺候筆墨,平陽侯有時候會和她商量一些事,倒不是指望陸錦瑤拿主意,只是有時候會覺得她運道好,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讓人茅塞頓開。

陸錦瑤研磨的時候不經意地說了句,「女兒覺得這樣不好,父親從小就教育兄長不要賭錢,這與賭錢又有何異?」

而後大皇子趙顯出了事,傷了腿,封王之後領了封號去了封地,而從前支持大皇子一黨的人,漸漸地因為大大小小的原因離開盛京這個權力中心。

這些事並不像是偶。

平陽侯有所感,卻不認為這是巧合,事在人為,而是女兒給自己的提醒,慢慢地就放棄讓陸錦瑤嫁給皇子的念頭了。

若真出了事,侯府就跟皇子綁在一條船上了,可不是禍不及出嫁女,還是穩妥些。

他還對陳氏說,日後給女兒說親,先問問阿瑤的意思。

陳氏覺得平陽侯對女兒太過溺愛,學旁的小娘子沒讀過的書,請當代大儒做先生,衣食住行什麼都是最好的,可不也越來越平平無奇。

平陽侯道:「女子成親是一輩子的事兒,讓她見見沒有壞處。」

比起幾個兒子,陸錦瑤更得平陽侯的心意,人都是有感情的,這幾年女兒總是在書房伺候筆墨,也算他一手帶大的,性子又乖巧懂事,自然和旁人不同。

哪怕不嫁給皇子們,平陽侯也希望她能嫁一個好人。

陳氏:「行吧,那就見見。」

陸錦瑤已經十二歲了,到了相看人的時候,若是有合適的就早早定下來,也省著別人把好的都給搶去。

陸錦瑤這會兒鬆了口氣,露竹能看出自家姑娘有心事,卻猜不出是什麼心事。

做丫鬟的不敢細問,但一天晚上,陸錦瑤把她、懷兮、白薇叫到屋裏,囑咐了幾句話。

這三個丫鬟是她得用的,陸錦瑤信得過。

她道:「這陣子夫人為我相看親事,到時候我讓你們去打聽打聽,主要去青樓、畫舫、賭場這些地方,千萬要小心行事,別讓人發現是咱們府的人。」

陸錦瑤做這些有自己的考量,嫁人是由不得她,可總不能閉着眼往火坑裏跳。

若是不行,她寧願出家做姑子也不要嫁人。

陳氏為她相看的第一個人是永安侯府的二公子,家世匹配,人也是一表人才。

但白薇打聽着,他常去青樓,而且眼下青黑,一看就是……那什麼之相。

只不過這個人後來因為青樓的架子床塌了,被壓在裏面一個多時辰,養腿就養了三個多月。

相看的事自然不了了之。

第二個人是一個清官的長子,人上進,相貌也不錯,但白薇打聽着,這人已經有一房小妾,還有個庶出的兒子。

對小妾挺不錯,是個「痴情之人」。

陸錦瑤其實也沒做什麼,好像老天爺都不讓她嫁給這樣的人,她想出手時就已經晚了。

沒過多久,這家出了點事兒,就沒什麼消息了。

這說親的事兒並非一蹴而就,更不是只要說了就成的。只是兩次都不順利,陳氏也嘆氣,左右陸錦瑤還小,也不急。

就這麼一直看着,兩年間門,看了六七個,有幾個是不小心出了事,陳氏自然不能把陸錦瑤往火坑裏推。

還有兩個是年紀不小,猶豫着人家就定下了別人。

陸錦瑤十四歲的時候,媒人為她介紹了永寧侯府的四公子顧見舟,媒人把顧見舟好一頓誇,「明年參加會試,成績一直很好,已經三元了。就是家中人多了些,可顧夫人是個和善的,他家大娘子書香門第出身,性子極好。」

媒人的話還算中肯,顧夫人鄭氏名聲一向不錯,而侯府長媳韓氏是左都御史的女兒,是極其溫婉的性子。

還有兩房兄弟,但是庶出的,娶的媳婦不可能越過陸錦瑤去,就屬她出身好了,可以說嫁過去之後陸錦瑤什麼都不用費心。

而顧見舟讀書好,明年三月份春闈,不出意外的話考得應該不錯。

陳氏也覺得這門親事委實不錯了,顧見舟十六歲,為何這個年紀沒相看媒人也解釋了。

前兩年是因為顧見舟醉心學業,所以沒急着給相看,兩人相差兩歲,家世也相當。

陳氏和平陽侯說了說這事兒,又問了問陸錦瑤的意思。

陸錦瑤說自己考慮兩日,兩日後點頭同意了這門親事。

這兩日她可不是考慮,而是讓白薇露竹她們仔細打聽了打聽顧見舟的為人、常去的地方、永寧侯府的人口……

正如陳氏所說,雖然府上人不少,但還算簡單,只要韓氏不上趕着找事,陸錦瑤絕不會主動挑事。

總而言之,雖然沒見過這個人,但是陸錦瑤已經把他家裏上上下下、連着這個人都打聽透了,白薇人好像有些呆,不過這些都不算問題。

她明年及笄,顧見舟明年春闈,只先把親事定了下來。

定親在六月份,鄭氏、韓氏,還有雙方的媒人來的,而顧見舟還在書院讀書,正是要緊關頭,鄭氏也講清楚緣由,滿是歉意道:「還望親家體諒一二。」

陳氏:「自當以學業為重。」

陸錦瑤是小輩,過來端個茶,就去屏風另一側坐着了。

鄭氏趁著端茶的功夫仔細看了看,她看陸錦瑤是極其滿意的,大方明艷的長相,氣質溫和,眼中有靈氣,無論哪個方面都和顧見舟相配。

一旁韓氏是過來充數的,這親事定下來,她得幫着籌備親事。

韓氏嫁進來已經有七年了,她嫁過來時侯府還不是侯府,也是這幾年慢慢立起來的。

籌備親事的時候能感覺到樣樣比她嫁進來時高上一層,就連聘禮都是……韓氏心裏難免多想。

可她嫁過來時府上沒這麼繁榮,倒也不必非按照七年前的來,但韓氏雖然明白這個道理,心裏還是難免吃味。

不過時間門久了,這事兒也就淡忘了,總比著別人做什麼,她有孩子有夫君,很好了。

陸錦瑤明年五月份嫁進來,還早呢,她該好好學着管家才是,萬不能等陸錦瑤進門后什麼都越過自己。

她是長媳,又有兒子在,日後侯府是長房的,何必計較這些小事。

定親之後,陸錦瑤專心綉嫁妝,她偶爾也會想,自己做的決定是對的還是錯的,萬一顧見舟是個滿臉麻子的醜八怪呢,畢竟露竹她們只是暗地裏瞧瞧,不能湊近去看人如何。

她母親倒是見過顧見舟,可是談起這人就是一千個好,就算不好看也能誇出花來,她母親的話做不得數的。

陸錦瑤也想過,要不扮男裝跟着兄長去看看,可萬一真的不好看呢,她能反悔嗎?兩家結親不止是她和顧見舟的事,還關係着兩府,退親自然不行。

若是現在去看了,豈不是一直嘔著?

陸錦瑤想了又想,還是決定不去了,老天待她一向很好,而且鄭氏相貌不俗,就算永寧侯丑一點,顧見舟也不至於太難看。

就算難看她也認了,顧見舟有家世、有學問、人品尚可,總不能要求他各方各面都出類拔萃,不然也輪不到她。

第二年三月春闈,四月初殿試,顧見舟中了狀元。

陸錦瑤還去看狀元郎遊街,只不過離得太遠,就看見人挺白的,太陽曬得耳朵有些紅,其他的陸錦瑤也沒看清。

顧見舟自然沒看見她,他挺直背看着前面,穿着狀元郎的紅袍,繞着長街走了一圈,幾乎把盛京的比較寬的街道都轉了一圈,身邊圍着一堆人,看猴子一樣。

終於遊街結束,顧見舟紅著臉下馬,他還沒被人這麼看過,就像看猴子一樣。

長兄等着他,說道:「這回等入朝為官,就安心準備成親,做新郎官吧。這身衣服,成親那日穿也不錯。」

顧見舟有些不好意思,但眸子極亮,「我……這些日子,也辛苦大嫂了。」

顧見風擺擺手,「一家人,說什麼辛苦不辛苦的。」

親弟弟中了狀元,顧見風比誰都高興,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如今也算立業了,好好做事,日後娶妻,好好對人家。」

顧見舟慎重地點了點頭。

陸錦瑤看了一遭什麼都沒看到,不過遠看着還不錯,她忽然想到那句話,傅先生和她說的。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一個狀元娘子,已經很不錯了。

出嫁的事緊鑼密鼓地張羅起來,陳氏在陸錦瑤出嫁前夕帶來了一個丫鬟過來,這個丫鬟陸錦瑤有所耳聞,名叫姜棠,容貌稱得上絕色。

雖然年紀很小,才十三歲,可是這好不好看,年紀小時也能看出來。

這是陳氏前陣子從外地買回來的人,花了二十兩銀子。

陳氏買姜棠是有大用的,她對陸錦瑤道:「天底下男人都一個貨色,這你嫁進侯府之後,過不了多久就該有孩子了,到時候不方便,與其讓他自己提納妾的事,還不如你主動提,還能落個賢惠大方的名聲。姜棠她長得好看,性子軟好拿捏,讓她跟着你去吧。」

嫁過去得有自己人,露竹懷兮白薇,再加一個姜棠,正合適。

陸錦瑤有些猶豫,誰願意做妾,姜棠才十三歲。

可是她母親說的也不無道理。

潛意識陸錦瑤覺得應該帶着姜棠,若顧見舟非良人,也多一條退路。

五月二十三出嫁,掀開蓋頭時陸錦瑤愣了,第一次嫁人,縱使做了很多準備還是緊張,顧見舟也愣了,說話都磕巴,「娘、娘子……」

陸錦瑤低下頭,屋裏還有喜婆丫鬟呢,結巴什麼啊。

侯府人多,顧見舟有同窗好友,一群人跟着鬧洞房看新娘子。

顧見舟突然就不想讓他們看了,轉過身把人「請」了出去,這才喝合巹酒。

新婚濃情蜜意,陸錦瑤選了一位良人。

姜棠……成了三等丫鬟,她性子是軟,也還算聽話。

姜棠的存在讓陸錦瑤有時覺著不舒服,有時又有點心疼,只能說是命不好。

只要她不惹事,在府中安安分分的,多養一個人也無妨。

日子就這樣過了兩年,除了偶爾和韓氏有些不對付,其餘都還好,成親兩年後,陸錦瑤有孕,知道懷孕之後,她就什麼都吃不下了,對宴幾堂管得也松泛。

露竹說,姜棠偶爾往四爺身邊湊。

顧見舟是個傻的,陸錦瑤知道,但姜棠……

她懷孕了,顧見舟沒納妾的心思,她自然不會多此一舉給他納妾。

姜棠有些不安分,估計是陳氏跟她說過什麼……陸錦瑤想把她送到莊子去,別真等發生了什麼,那時再說就晚了。

只不過,有一日早上,她害喜吃不下飯,陸英端進來一份餅,顏色金黃聞着也香。

陸錦瑤懷孕之後鼻子好像壞掉了,聞什麼都不對勁兒,這是她第一次好好吃一頓飯,就著粥吃了餅,剩下的進了顧見舟肚子。

她有些不解,不過她本來也不了解姜棠,會做個菜也不奇怪,就是為何?

而顧見舟直接賞了銀子。

陸錦瑤又不傻,能感覺出不同來,但不能因為一頓飯就斷定姜棠轉了性。

而後的日子,她才發現姜棠是真的變了。

陸錦瑤也對她慢慢改觀。

得之我幸。

那句話說的沒錯,可她沒想到姜棠會幫她那麼多,春日宴上跳水救人,開鋪子,管莊子……

就算後來侯府出事,但昭哥兒沒事,遇見姜棠,真是幸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6章 番外九——陸錦瑤:得之我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