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皇帝將死,老壽國賊!黃沙百戰穿金

第212章 皇帝將死,老壽國賊!黃沙百戰穿金

第212章皇帝將死,老壽國賊!黃沙百戰穿金甲!晉陞荒野校尉!

「萬世之功,一步之遙啊……」

玉京城,皇城深處,發出一聲虛弱無力的嘆息,接着,便被一聲聲咳嗽所打斷。

病者身高約七尺,偏瘦,穿着一襲明黃色冕服。

他形容憔悴疲憊,端坐於案牘前批閱奏摺,舉手投足間,都流露出渾然天成的帝王霸氣。

他的眼眸凝視着那些奏摺,好似睥睨天下,俯視九州萬生。

只是。

高處寒冷。

在世人眼中,他永遠是一副冷酷的模樣。

每逢上朝之時。

帝王的眼眸睜開,便是二道從天而降的絕世凶芒,無論是宦官,還是臣子,皆嚇得不敢喘一絲大氣。

一言,可滅國!

一道旨意,就將影響成千上萬人的命運。

乾坤獨斷、

善於權謀、

心狠手辣!

這就是臣子眼中的大衛君父。

故而。

大衛臣民們總說:

「伏惟陛下作威作福,臣等謹奉詔而已。」

這便是老皇帝稀疏平常的一天。

這就是大衛武朝的君王,九州億萬生民的君父,世界權勢的至高點,三份天子靈藥的所有者。

可惜。

他今年已經四十九歲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惡疾,終於令這位王者陷入不可避免的命運——天子靈藥內,蘊藏着周幽王的可怖詛咒。

老皇帝縱使擁有世間的一切美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他卻擁有不了一樣東西,

那便是長生久視!

凡食天子靈藥者,必短壽而亡!

「咳咳,咳咳。」

老皇帝愈發憔悴,卻仍然把持着權力,堅持批閱著每一份奏摺,一意推行着「先征西域,后滅草原」的國策。

只因——

單純擊敗草原王庭,永遠只是治標,而非治本之策。

縱使匈奴、新匈奴、乃至於未來的新新匈奴被擊敗消滅,只要西域與遼東這二大區域仍然存在,草原新興勢力,便可通過掠奪這二處半蠻夷化的地域人口與財富,從而在二三十年內,崛起,強盛,最終南下侵略中原。

相反。

若能大衛武朝徹底佔據西域、遼東二地,就像是兩根鎖鏈,死死禁錮住草原未來的發展。

這一點,是老皇帝從十八歲登基之日起,便暗暗做出的長遠判斷。

所以。

他派遣數州雄兵,攻取遼東之地。

那時。

還冒出了一位「荒野校尉」,喚作張百歲,在遼東戰場,以一敵五,立下赫赫戰功,與另一老將司馬仲達齊名,堪稱一時瑜亮。

只可惜。

張百歲不得《大荒蕪經》,無武侯之望,漸漸淡出了老皇帝的視線,唯有司馬仲達一躍而起,榮升大都督。

隨着遼東戰事結束。

遼東蠻夷與漢人的比例,已漸漸平衡,假以時日,必定可納入大衛武朝的實控統治。

但——

西域,卻鞭長莫及!

正因如此。

老皇帝才一意孤行,掀起了「鑿空西域」的戰爭。

只待春暖花開之際,便是九州雄兵齊出,雷霆掃穴,一口氣滅亡西域三十六國!

若可成功,必定能削去草原百年胡運,為大衛武朝帶來上百年的和平,堪稱:萬世之功!

只是。

誰也不曾料想到——

「天要朕死!」

「朕,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

老皇帝緊握雙拳,吩咐左右道:

「朝議,去未央宮。」

「唯。」

雷霆乍驚,王車起駕出宮。

…………

未央宮。

老皇帝端坐於王位,彷彿容光煥發,目光銳利如燒紅的刀刃,掃視下方大氣不敢喘的群臣。

他暗暗回想着過往:

「我大衛自武帝始,百五十年來,征伐天下,屢戰屢勝,斬諸國之將士,計百七十萬之巨,令天下震恐。」

「四海之內,莫不畏我如虎狼,不敢北望九州。」

「北過草原,西涉流沙,東至東海,南盡北戶。」

「人跡所至,無不臣者!」

對於大衛武朝而言,老皇帝可謂是武德充沛,以一代人的時間,令九州華夏的疆土,擴張到了極點。

何等榮耀?

何等傲然?

但擴張本身,也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壓力。

除九州武卒之外,幾乎人人都成了受害者。

苛政猛於虎!

愈發沉重的徭役,苛捐雜稅,令短短几十年間,爆發了近乎成百上千場底層民眾起義。

甚至於。

隨着底層民眾造反經驗愈發豐富,他們也摸索並掌握了一些造反的「儀式」,如「國人暴動」、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如「斬白蛇」,如「楚雖三戶」,如「黃巾」等,不一而足。

百姓是弱小的。

縱使擁有「儀式」的幫助,他們仍然如秸稈草芥一般,被九州武卒輕易殺死,一次次造反,一次次失敗。

百姓又是強大的。

成千上萬人所忍受的痛楚、煎熬與苦難。

他們緘默無言,卻從未忘記。

億萬生靈所匯聚的浩瀚意願,深深充斥着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推動着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等待着爆發之日,等待着復仇之時!

就像姜塵殺死風神翼龍的時候。

數以百計的人類冤魂眼瞳血紅透著深深憎恨,前赴後繼,壓覆於風神翼龍的背部。

它們的重量,令那該死的食人龍獸受到了深深束縛,無法逃脫,最終淪為姜塵的刀下亡魂!

而老皇帝。

他亦在臨死之前,感受到了億萬生民的分量——似是輕於鴻毛,實則重逾泰山!

所以。

「萬世之功,一步之遙……」

老皇帝才會於皇宮深處,發出這般嘆息。

但是。

他也深深知曉另一句話:

「一步踏空,便會萬劫不復!」

朝堂上。

群臣匍匐於地,大氣也不敢喘一下,默然等待着皇帝的吩咐。

卻不料。

一道大大出於意料的諭旨,突然下發:

「更替國策。」

「以使節馴服西域,以雄兵北進草原。」

數十武臣試圖上奏死諫,不願放棄唾手可得的戰爭收益,但在丞相司馬仲達的約束下,朝堂紛爭快速平息。

不過幾日光景,朝堂便湊齊了一批優秀使節,受王命,前往偏遠西域之地,宣讀國策。

老皇帝端坐於寶座之上,居高臨下,凝望審視着四朝老臣司馬仲達,雖已年過百歲,白髮蒼蒼,身形佝僂,卻仍然為國分憂,鞠躬盡瘁。

一念及此。

老皇帝心中頗為滿意,想道:

「這才是我大衛武朝的忠貞國士!」

「待朕離去之時,以仲達的忠貞與才能,倒是可充作託孤輔佐之柱石。」

「雖說仲達年輕時得了貪狼眷顧,有權臣之相,但太子年不過十八,憑着年紀,也可熬死此人。」

但是——

若是姜塵本人在場,詳細了解過「忠貞國士」司馬仲達的過往人生,一定會驚訝地呼出聲來。

將其稱之為:

「司馬懿!」

前世華夏歷史,將歷代大魏皇帝與宿敵諸葛孔明活活熬死的老壽國賊——司馬懿!

…………

丞相府。

司馬仲達倚靠着太師椅,臉色陰鬱,冷冷瞥了一眼陰影角落,開口道:

「我已派遣數名精銳心腹,加入西域使節之中。」

「不愧是晉高祖皇帝的投影,果然有奇謀詭變之策。」

陰影暗暗在心中說了一句,隨後開口做出許諾:

「丞相大人,若樓蘭重歸羅教,你想要的儀式內容,必定會顯現於你眼前。」

「一言為定。」

司馬仲達雖老眼昏花,但渾濁目光中,卻透著深深凶意。

事實上。

這就是使節團背後的真相!

老皇帝突發惡疾即將殯天,並不在意樓蘭的得失,這就給了丞相司馬仲達做手腳的機會,將一些秘密心腹,送入使節團中。

而他的真正意圖,便是要以青州軍奮戰數月的辛勞與血汗,去換取一份神秘的儀式,

一份足以顛覆大衛武朝的神秘儀式。

陰影漸漸淡去,留下最後二言:

「青州軍內部,似乎發生了一些無法預測的變化,還望丞相給予些神速之物,襄助使節團,儘快抵達樓蘭。」

「遲則——生變啊!」

司馬仲達面無表情,抬手拿起了關於樓蘭的情報:

「明面上,並無任何武侯。」

「但暗地裏,卻藏着建國五狼將的屍骸,以及——二件准神器么?」

…………

夜,樓蘭國都。

燕鎮惡面色慘白,凝視着破碎的准神器,體態愈發顫抖,「右卜師,我樓蘭,還能撐到你說的『一線生機』嗎?」

「交戰才不過七八個時辰,燕祖留下的一件准神器,便已損毀,三位武侯的力量,實在可怖……」

言語間。

燕鎮惡每每想起白日裏守城戰的可怖,處處是屍山血海,處處是殘骸斷臂,痛苦、哀嚎與死亡,不絕如縷……

僅僅一個白日,樓蘭便損失了一件准神器,外加足足四千樓蘭兵卒。

白日的攻防血戰,令所有人,都深深感受到武侯的可怕!

而另一邊。

青州軍的損失,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洪武、柳傳智與衛安國,足足三位武侯的巨大優勢,令傷亡人數,削減到區區數十人。

所以。

樓蘭王燕鎮惡已然徹底失去勝利的信念,將右卜師口中的「一線生機」,當做了救命稻草。

右卜師躬身獻策:

「大王,咱們若是正常運用神器,必定無法撐到『一線生機』到來。」

聞聽此言。

燕鎮惡立即察覺到其中的潛台詞,大喜過望道:

「莫非,還有非正常運用神器的法門?」

右卜師笑道:

「大王,我樓蘭剩下的最後一件神器,乃是燕祖留下的一粒恆沙,內里自成世界,蘊含十萬萬方黃沙!」

「若是主動破壞此神器,放出無盡黃沙。」

「屆時。」

右卜師獰笑一聲:

「數萬青州軍,必將沉淪沙海,萬劫不復!」

「好好好!」

燕鎮惡喜上眉梢,接連說了三聲好字,又皺起眉頭:

「為什麼不早說?」

右卜師解釋道:

「昨日不知因何緣故,雨勢洶洶,久久不歇,若是貿然放出十萬萬方黃沙,土屬靈力可能被自然雨水消耗。」

燕鎮惡恍然,進而急忙道:

「快快放出黃沙,若是再拖下去,今夜國都之內,可能就有亂臣賊子開城投降!」

「謹遵大王之命。」

右卜師匍匐於地,貼着地面的忠誠臉龐,卻顯露出一絲陰冷笑意,暗暗想道:

「樓蘭以神鳥孔雀與牛首鬼神為根基,又有二件准神器庇護,樓蘭五狼將暗中守衛,還有數萬士卒,可謂是小國霸主。」

「吾等老母信徒,暗中侵蝕樓蘭,傳教數十年,也不過腐蝕小半臣民。」

「但現如今,藉助青州軍之手,快速除掉這些障礙,然後又藉助大衛朝廷,遣散青州軍。」

「一箭雙鵰!」

「吾等羅教,才是這場征西域之戰的最後贏家,桀桀桀……」

右卜師回過神來,用力掐了掐掌心厚肉,疼痛刺激,讓自己不至於笑出聲來。

…………

夜。

北蛟山。

姜塵莫名生出了一種不詳的預感,登時加快了手邊的動作。

將「君葯:龍脈地屬靈石」、「臣葯:三百年深海龜殼」、「佐葯:沾染過真龍血液的七寸蛇鱗」,以及從西犁城處收穫到的「使葯:千年紫萱花」,一同放置於青銅大鼎前。

他費盡千辛萬苦苦,將荒野校尉所需的靈材靈藥全數收集齊全,又尋得上千無國荒野之民,終於等到了苦盡甘來的時刻。

張百歲歷經大小數十戰,有着極為靈敏的戰爭嗅覺,亦察覺到今夜的氛圍有些怪異沉悶,憂慮地望了一眼南面國都方位,扭過頭催促道:

「快些吧。」

「按照地水火風的順序,先後放入青銅大鼎之中。」

「是,老屯長。」

姜塵點頭稱是,首先將龍脈地屬靈石,放入青銅大鼎的底部,接着,雙手手掌貼在鼎面。

繼而,周身氣血若火。

磅礴熾熱的氣血,洶湧流入鼎面。

霎時。

在短短几息時間內,整個青銅大鼎,發燙,通紅,幾近有融化的態勢、

漸漸地。

龍脈地屬靈石受到灼熱氣血刺激,受熱膨脹碎裂成數十塊,隨後一絲絲沉重的大地氣息,逸散開來。

張百歲立即大喝一聲:

「好,就是現在,放深海龜殼!」

然而。

姜塵若有所覺感受到危險,本能地扭過頭,以得到天眼加持的強大雙眸,遠遠凝望向南面樓蘭國都。

他不由目眥盡裂,完全不敢相信眼前所見情景。

轟!

風聲嗚嗚,氣流滾滾,黃龍騰起,漫天黃沙狂舞席捲於蒼穹之上,竟將二萬青州軍,盡數吞噬……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十都九曜八極七元六司五老爭道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十都九曜八極七元六司五老爭道果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2章 皇帝將死,老壽國賊!黃沙百戰穿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