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只慮勝不慮敗

第47章 只慮勝不慮敗

「世子,我們還有機會,雖然要完全將韃子趕走很難,但是我們至少能夠守住西南。」

「表叔,您就別賣關子了,還有什麼機會,都已經敗到這種地步了。」

「我們需要一場勝利,一場大勝。只要一場大勝,原本我們散落在各地的軍隊就會在晉王的大旗號召下一起發動反擊。如此西南得保。到時候晉王可以親帥大軍直奔重慶截斷清軍在西南的退路。如此西南這盤棋就活了。」

「可以啊,表叔,人家都說你是小馬超,我看你應該叫小諸葛還差不多。」

馬思良的思路跟李華的差不多,只有少許的出入。

「噓,世子,你小聲點,這也不是我的觀點,你知道劉翰林吧?」

「就是那個經常上朝是頂撞父王的劉茞劉翰林?」

「正是,這其實是他在永昌的時候說的。」

「唉……可惜太晚了,現在要想打一場勝仗太難了。」

「表叔,哪裡有那麼難,侄兒剛剛打了一仗,我軍一人可以對付兩個韃子兵,還能全殲對方。」李華驕傲地說道。

「殿下,領兵作戰可沒有那麼簡單,幾十上百人的戰鬥和幾萬人的戰鬥是完全不同的。」

「幾十上百人,你要是偷襲的話,一波衝擊差不多就能夠將對方給殺光了,自己都還沒有什麼傷亡。但是幾萬人的戰鬥,無論你是偷襲還是強攻,都要一層層地剝開對方的軍陣。」馬思良覺得自己這個侄兒經歷過的戰陣還是太少了。

他雖然有戰陣廝殺的經驗,但是缺乏臨陣指揮的實踐。

李華當然知道這些,他這麼說只是希望馬思良能夠跟他多講一些。

「是的,表叔,侄兒受教了。」

「表叔,我聽說江對岸有一座磨盤山,是前往騰越的必經之路。據說其中山路徑隘箐深,屈曲僅容單騎,其中一共有十八道拐,至少能夠容得下十萬大軍。你說我們要是在那裡設伏,將韃子給引進去,那麼他們不就首尾不能兼顧了嘛。」

馬思良震驚地看著自己的這個侄兒。

「世子,您是如何知道對岸的情況的?」馬思良問道。

「喏,就是那個道士,此人好遊歷,這次我們能夠走出山多虧了他帶路。」

馬思良回頭看了一眼那個躺在躺椅上打瞌睡的道士。

見那道士沒有搭理他,他也就不再理會,遊方道士多的是,認識路也不算什麼。

他思考了一下李華剛才說到的問題。

似乎真的有可行性呢。

但是想歸想,這些事情總是要晉王殿下親自決定的。

他馬思良在晉王的跟前也只是一個小角色,還沒有資格參與這樣的大軍議。

「殿下,你可以試著將這個想法跟晉王說一下。」馬思良道。

他是沒有資格說,但是世子殿下一直跟在晉王身邊歷練,卻是可以參加所有軍議的。

此時在李定國大帳前的空地上,他已經與竇名望、王璽等人交換了意見。

幾人都同意這場伏擊。

不是因為這場伏擊有多麼的精巧。

主要是大傢伙心中都憋著一肚子氣,早就想要釋放出來。

只要李定國現在願意讓他們打一場就好。

「晉王,我大定營願意打初伏。」竇名望第一個站出來請戰。

其實不用他說,李定國也準備讓他初伏。

這麼長的伏擊線,敵人首尾不能兼顧,伏兵同樣首尾不能兼顧,

不可能只埋伏一道。

李定國準備將伏兵分成三波,以響炮為令。

由最東邊的初伏最先發動。

然而是二伏,三伏,依次行動。

發動的時機就是追兵全部進入山道的時候。

經過這麼多天的觀察,高文貴那邊已經摸清楚了追兵共計五萬餘人。

號稱十萬,其中有三個部分組成,征南將軍卓布泰手下的兩白旗八旗精兵,吳三桂手下的漢軍營以及一部分孫可望手下的降軍。

現在孫可望已經被封為忠義王送到遼東去榮養。

韃子自然是不敢將孫可望繼續放在西南。

其中只有孫可望手下的兵是南方人。

其他的兵將大都是北方人。

他們剛剛殺進滇地,對這裡並不熟悉。

而高文貴一直以小股兵力阻擊,也給了韃子一個印象,明軍兵力不多,無法組織成規模的伏擊。

既然是打伏擊,那麼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考慮。

比如山中的一些缺口,需要樹立柵欄,派兵守衛。

不能讓韃子的軍隊通過這些缺口竄到一起去了。

……

「表叔,有件事情,想請表叔幫忙。」

李華的心中其實還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那就是此時逃到銅壁關的皇帝。

當然了,他並不是擔心永曆皇帝。

而是他知道自己父親父親的手中需要一個大明皇帝。

有了這個大義名分,很多事情都好辦。

他要為此戰之後考慮。

戰敗的事情,他不用想,大不了逃到南邊去,手中隨便收攏個幾千兵馬,他都能夠在中南半島上或者是南洋建立一塊地盤了。

只要那裡靠海,他就可以弄出商品能夠跟那些歐羅巴人交易。

李華相信自己也能夠活的好好的。甚至能夠在南邊建立一個華人大帝國。

他現在只考慮戰勝韃子之後的事情。

反攻昆明可不可行,他還不好說。

這要看各地明軍反攻的情況。

還要看韃子皇帝願意為這西南蠻荒之地投入多少資源。

他要是願意一直對西南用兵,倒是正和李華的心意。

也許到時候韃子要開始徵收滇餉,免不了重走大明的老路。

李華不擔心滇地的事情,這裡就是再發展也就這麼大的潛力。

他最在意的是川蜀。

現在韃子在川蜀只控制了保寧到重慶一線。

而他們的主力全都在滇地和貴州。

正是明軍奪回川蜀的重要時機。

川蜀雖然已經荒蕪,人口凋零,但是土地還在,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水利設施還在。

至於人口,南明這裡完全可以從滇地調人過去。

李華可以學習內戰中的米利堅,搞一個宅地法,也可以學習北魏的均田令。

只要有好的政策,有上好的土地,哪裡還仇沒人呢。

實在不行,李華還可以招募土人,這些土人只要脫離土司的控制,其中很多比漢人還要好管理。

土人發生的暴亂,大都也是土司組織鼓動的,是那些土司想要滿足自己的權力慾望而已。

PS:以後二更還是放在中午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帶明末回漢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帶明末回漢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47章 只慮勝不慮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