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第 347 章

第347章 第 347 章

第三百四十七章

呸!關鍵時刻誰都靠不住。

湘雲翻了個身,貼著媽媽的肚皮聽着外面的聲音。聽了一會兒湘雲又翻了一個身,腹誹了一句:怎麼今天竟說些什麼排量,耗油,性能這些有聽沒有懂的東西?

沒意思!

並沒有聽到湘雲抱怨的秦怡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笑得一臉溫柔的對丈夫元卿說道:「我看這款就不錯,後備箱特別大。」

秦怡不是很懂丈夫說的那些專業的東西,但她懂自己需要什麼。

肚子裏的孩子眼瞧著就要出生了,既然要買車就買個能放得下嬰兒車和小孩子雜七雜八東西的。所以挑後備箱大的,保准錯不了。

元卿順着秦怡指的車型看了一回參考數值,雖說不是性價比最高的,卻也是一款不錯的代步車。而且這車的底盤高,上馬路牙子什麼的也不費力。

「大姐給了五千塊錢的購車劵,用大姐的名義買還能打七折。再加上我們買車學校會給油補,加加減減算下來,這車用不上十萬就拿能下來了。家裏的那輛舊車我想着先不着急賣了,左不過一手車也賣不了多少錢。對了,我找了交警隊的同學,等新車上牌的時候可以挑孩子的出生日期做車牌……」家裏車庫夠大,舊車不賣也有地方放。

「你這是託人辦事呢,還是通知人家孩子出生該隨禮了?」秦怡瞪了元卿一眼,覺得這事辦得有些不好看。

元卿笑,「反正都是要通知的。」

秦怡想了想又問什麼時候能提車?然後倆口子的話題又回到了買車上。

元爺爺去的早,元奶奶一個人將四個兒女拉扯。元卿是老疙瘩,上面有一姐兩哥,三人對這個弟弟一直很照顧。尤其是元大姐,對這個弟弟比其他倆個都上心。

元大姐的公司跟汽車公司有合作,春節時汽車公司發了購車劵。元大姐家用不上便問了一回弟弟們,元大伯和一伯都說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就是促進銷售的套路,加上沒有購車需要便都沒要。元卿這邊因着想換車了,便將購車劵拿了回來。

見是最小的弟弟要買車,元大姐又私下裏跟元卿說了一回能打折的事。

為啥沒提前說提她能打折,也是這事需要搭人情,過年時人多嘴雜,兩個大弟妹都是那種愛計較的人,所以元大姐也不願兜攬這事。但買車的是最小的弟弟,那元大姐就不能不上心了。

元卿的車還是剛工作那年買的,開到現在都快十年了。車子保養得很好,也還能開。主要是秦怡懷孕了,馬上就要有閨女了,元卿便想換台安全性更好的。

元卿上的是師範,畢業後分配到高中做地理老師,今年三十六,工作穩定,收入也穩定。而且地理雖然重要,但壓力卻沒有其他主科老師那麼重。可以說,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一份相對不錯的工作了。

秦怡今年三十歲,與元卿結婚三年了。她原是急診科的護士,因工作強度非常大所以懷孕后便辭了工作專心在家養胎。

只是這一閑下來,秦怡自己又覺得哪哪都不自在,最後便在某寶上開了個網店,專門賣襪子。

襪子是秦怡哥哥的小加工坊里生產的。加工坊也是有正經營業執照,遵紀守法,按時上稅的,所以秦怡賣的襪子也不能說是三無產品。但也不是什麼牌子貨就是了。

襪子不貴,而且也沒什麼保質期,便是一時賣不出去的壓倉了也放得住。秦大哥的加工廠一般都是搞批發的,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不過自己親妹妹拿貨,不說給個成本價,便是給個批發價,秦怡也有賺頭。

加工坊跟快遞公司簽了大客戶合同,秦怡也坐了順風車,全國發快遞每件也才一兩塊錢。呆在家裏,每天上午將網上的訂單統計一回,然後用過午飯再去樓下放襪子的車庫打包發快遞。

因襪子不貴,質量也還行,所以退貨率不高,秦怡這幾個月也沒碰見過難纏的客戶。有事做了,人還沒累著,這就挺好。

他們倆口子名下有三套房產,一套是元家為了元卿結婚特意給他買的,一套是秦怡的陪嫁,還有一套是元家老宅拆遷,因是平房,屋大院子也大,又在動遷前火速加蓋了好多間屋子,所以拆遷時分了一筆錢,還分了五套一室一廳的房子。

元奶奶自己住一套,底下四個兒女一人一套。

如今秦怡和後來拆遷分的那套都租出去了,租金按年給,兩套房子的房租也是元卿夫婦的一項收入來源。

其實秦怡當初結婚時原本是沒想着陪嫁一套房的,只是他們這座一線城市還有個習俗,就那是結婚時男方買房子,女方負責裝修和家電。

如今不像前些年了,現在好一點的裝修都能買上半套房子了。而且...若將來倆口子過不下去了,房子是男方婚前買的,這個分不了。而裝修什麼的,女方也帶不走。能帶走的家電還都用舊了。

商議婚事的時候,秦大嫂算了一回秦姥姥準備給秦怡多少錢陪嫁,秦大哥又要給他唯一的妹子多少陪嫁,在心裏數了一回便提議買套小房子做陪嫁得了。

一來房子是婚前自己買的,什麼時候都是自己的。一來就算將來倆口子掰了,秦怡也有住的地方,不會住在家裏。

秦怡工作這幾年也有些積蓄,也認可秦大嫂的建議,於是加加減減,東拼西湊的,她就帶了一套不算太小的房子出嫁了。

還沒結婚就先想着離婚時怎麼不吃虧...這也算是現代人對新生活的另一種嚮往了。

~

在他們這裏高中老師的工資並不高,但勝在工作穩定,還有寒暑假期。夫婦一人在兩邊家人的幫襯下就這麼過上了雖不富裕卻年年有些結餘的小日子。

去年夏天,秦怡懷孕了。雖說醫院的同事都挺照顧秦怡的,可再照顧秦怡也是急診科的護士。而且因為照顧她,護士長不給她排夜班,其他的同事就得多上夜班,雖說大家都沒什麼怨言,可累不累的秦怡卻是看在眼裏的。

她原想着換個科室,後來與一個生一胎的同事聊天,說起了看孩子的事後就改了主意。

秦家和元家的老爺子都沒了,一個沒了好多年,一個則是沒在秦怡上大學的時候。

元奶奶年紀大些,身子骨也耗損的更嚴重些。老太太喜歡一個人住,不過大多時候都會被元大姑接到她家住。早年還能給兒女看看孩子,這兩年誰都不敢累着她了。

秦姥姥的身子骨還不錯,年紀也沒那麼大,可問題是她這會兒正在給秦大哥看孩子。秦大哥要了一胎,老大剛上小學,老一才一歲多點。倆口子忙他們那個小加坊,家裏和孩子便都交給秦姥姥了。

元奶奶上了年紀,秦姥姥又騰不出手來。秦怡坐月子都不定有人侍候,還是秦大嫂花了大價錢提前給秦怡定了個月嫂,這邊一生產,那邊就下戶。

秦大嫂為人做事極為敞亮,而且心計手腕比秦大哥強了一倍去。

她會主動給秦怡請月嫂,還是為了她自己和兩個孩子。畢竟小姑子坐月子的事你不主動處理,她男人和婆婆就得想辦法處理。

他們能想什麼辦法?

自然是叫她回家帶孩子,婆婆去給小姑子侍候月子呀。

這是侍候月子的事嗎?

不不不,這特么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事。

婆婆肯定先侍候小姑子月子,然後再幫小姑子帶孩子,最後的結果就是要麼她成為家庭主婦,要麼就是雇個保姆。一想到這個發展趨勢,秦大嫂便慌了。

他們倆口子早出晚歸,一天天的不著家,婆婆帶孩子不比外人帶孩子要放心?

而且婆婆在他們家,不光有人帶孩子,回家還有熱飯好湯喝,家裏收拾得乾乾淨淨的,一應大小事都不用操心。

至於婆媳關係...做生意的秦大嫂還能和好脾氣的秦姥姥處不好關係?

沒可能的。

秦大嫂先以坐月子的老思想和新科學說事,然後又說月嫂如何如何好,那一天天的養生湯就沒一頓是重樣的。最後更是擺出託人找關係各種打聽的姿態,花重金給小姑子請了個金牌月嫂。

又說什麼產婦最好能坐一個半月或是兩個月的月子,還跟大家商量了一回這個月嫂是雇兩個月還是一個半月。

一通操作下來,老公滿意了,婆婆滿意了,就連小姑子也感激的不行。而秦大嫂呢,留下了婆婆,避免了不放心的外人帶孩子,還保住了她出門工作的機會,還得了所有人的誇讚,這單買賣穩賺不賠。

至於說花出去的錢...拜託,小姑子生孩子你不隨禮呀?

你將人家親娘扣下來了,不給人點補償呀?

這錢呀,花的值著呢。

←_←

話又說回來,秦怡那邊還在想着孩子生下來怎麼帶呢,秦大嫂就乾脆利索的將月嫂都給她定了兩個月,於是秦怡也就不好意思再打親媽主意了。

親媽要照看兩個侄兒,婆婆又上了年紀,外人秦怡也不放心,而且雇個保姆的錢比她工資還多。

社會新聞上多少保姆虐待老人孩子的就不說了,更恐怖的是一些心腸黑透的保姆還特么兼職拐子。跟這些相比,那些嫌孩子哭鬧吵人就給孩子喂葯的,都不值一提了。秦怡想,就算她捨得花錢請保姆怕是人在醫院,這班也上不安心呢。

再一個,孩子三歲前離不開人,三歲後上了幼兒園雖說不用時刻看着,可也照樣不能撒手。

秦怡雖然才懷孕,可關於帶孩子,接送孩子,陪孩子上輔導班等等的理論知識卻被人強塞了一腦子。自己琢磨了幾天,又與元卿商量了一回,秦怡就辦了離職手續。

等幹上網店了,秦怡心底最後一點因為沒有工作帶來的不安也沒了。

這會兒是三月初,秦怡的預產期就是這幾天,學校開學了,元卿不放心秦怡一個人在家,便給秦怡辦了住院手續提前來醫院待產了。

去的是秦怡之前工作的醫院,因都是熟門熟路的關係,所以秦怡直接住進了給產婦準備的雙人間。倆口子提前幾天叫月嫂下戶,月嫂那邊也同意了,不過這會兒人還沒到。

元卿去上班了,秦怡便挺著肚子在醫院裏溜達。中午還拿着前同事的餐卡去醫護食堂吃小灶。吃了睡,睡飽了再溜達溜達,然後等元卿下班過來了倆口子再一塊吃晚飯。

產婦病房有兩張床,裏面帶獨立衛生間和一個放了微波爐等廚房小家電的小吧枱。東西帶全了,元卿就住在這裏。後來月嫂提前下戶了,白天有月嫂陪着,晚上有元卿守着,秦怡在醫院待產的日子過得很是舒心。

於對秦大嫂一通感激,秦姥姥來看閨女的時候,娘倆個坐在一塊對着秦大嫂猛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穿 紅樓]那股泥石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清穿 紅樓]那股泥石流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7章 第 347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