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

龍魚

龍魚龍魚屬古代魚類,骨舌魚科,繁殖能力弱,雌魚產卵,雄魚含在口裏孵化和養育,非常奇特。由於其嘴上的兩條鬍鬚,加上閃光發亮的大鱗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神秘的龍聯繫起來,稱其為「龍魚」。紅龍魚(查看全部圖片)龍魚,屬於骨舌魚科,是一種大型的淡水魚。龍魚原產地稱之為AROWANA,華人的發音為「亞羅娃娜」,是西班牙語「長舌」的意思。其學名「SCLEROPAGES」是舌頭、硬咽狀的意思,按分類學上龍魚隸屬於OSTEOGLOSSIDAE科(骨舌魚科,又叫骨咽魚科)。龍魚早在遠古石炭紀時就已經存在。該魚的發現始於1829年,在南美亞馬遜流域,當時是由美國魚類學家溫帶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國魚類學家卑魯告藍博士在越南西貢又發現紅sè龍魚。1966年,法國魚類學家布藍和多巴頓在金邊又發現了龍魚的另外一個品種。之後又有一些國家的專家學者相繼在越南,馬來西亞半島,印尼的蘇門答臘、班加島、比婆羅州和泰國發現了另外一些龍魚品種,於是就把龍魚分成金龍魚、橙紅龍魚、黃金龍魚、白金龍魚、青龍魚和銀龍魚等。龍魚-外觀龍魚全身閃爍著青sè的光芒,圓大的鱗片受光線照shè后發出粉紅sè的光輝,各鰭也呈現出各種sè彩。不同的龍魚有其不同的sè彩。例如,東南亞的紅龍幼魚,鱗片紅小,白sè微紅,成體時鰓蓋邊緣和鰓舌呈深紅sè,鱗片閃閃生輝;黃金龍、白金龍和青龍的鱗片邊緣分別呈金黃sè、白金sè和青sè,其中有紫紅sè斑塊者最為名貴。這一科龍魚的主要特徵還有它的鰾為網眼狀,常有鰓上器官。龍魚-分類龍魚亞洲龍魚包括:紅龍魚(紅龍魚班加紅龍魚)、金龍(紅尾金龍魚過背金龍魚)、白金龍、青龍等;澳洲的龍魚有兩種:星點珍珠龍魚、珍珠龍魚;南美洲骨舌魚科的魚類主要有三種:銀龍、黑龍、象魚(又叫海象、巨骨舌魚);非洲骨舌魚只有一種稱為尼羅河龍魚。龍魚-習xìng龍魚屬肉食xìng魚類,從幼魚到成魚,都必須投喂動物xìng餌料,以投喂活動的小魚最佳。龍魚適應的水溫介於24~29℃均可,如果魚只適應良好,甚至可以適應22~31℃的溫度。龍魚-繁殖龍魚龍魚的生殖年齡比較大,至少要養2年半至3年的雌魚才有產卵能力。它的體長為40~50厘米。雄魚約比雌魚晚一年才有生殖能力。在進行龍魚的自然繁殖時,把5~6尾雌雄龍魚混養在一起,讓它們自己培養感情,這是一種理想的自然繁殖形式。從幼魚開始混養在一起,成功的概率比較高。繁殖時,魚缸越大越好,最好是200厘米×90厘米×60厘米,寬一些更好。一面是玻璃,三面砌白瓷磚,以便於觀察。總之,水體大一些,混養的魚略多幾尾,成功的概率會大一些。龍魚-觀賞魚真正作為觀賞魚引入水族箱是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的美國,直至20世紀80年代才逐漸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之後,龍魚價格飛升,迅速成為「觀賞魚之王」。2012年是中國農曆龍年,由於與「龍」沾邊,龍年裏的龍魚頗受歡迎,一條紅龍魚的售價已達3-6萬元,這種魚不僅極具觀賞價值,還成為一些人投資的手段。它的身價和養殖成本都挺高,光魚缸就要花去5000元,一年的養殖成本也在3600元以上。[1]購買和飼養高檔觀賞魚和消費奢侈品一樣,是一些水族發燒友必選的名魚。據業內人士介紹,以龍魚、魚工魚、神仙魚、血鸚鵡、孔雀魚、七彩神仙、花羅漢、金魚、錦鯉和燈魚為代表的十大觀賞魚在魚類愛好者中普遍受到追捧。在水族市場,一條一歲大的龍魚叫價兩萬是很平常的事。龍魚魟魚神仙魚血鸚鵡孔雀魚七彩神仙花羅漢金魚錦鯉燈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花都獸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花都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