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立威

第33章 立威

次日。

諸葛瞻和董允一起入宮覲見劉禪。

劉禪看過諸葛瞻的方略后,顯得有些猶豫,府兵制度雖然的確對國家好處多多,但對劉禪自己卻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治理天下自然是治下百姓越愚昧越好,越軟弱越好。

府兵制度一旦實行,不但中小豪族會立刻形成抱團的利益集團,而且普通草民有著軍功上升之路,勢必會變得異常好武,遊俠之風恐怕會再度興起。

這對於統治者來說並不是好事。

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府兵制度也有其無與倫比的先進性和優越性。

不但能大大減少朝廷的開支,且不用費多大力便可得十數萬精銳兵馬,最重要的是此法可以拉攏中小士族和天下寒門百姓。

劉禪權衡利弊,一時之間不能決定,放下手中文書道:

「朕暫不能決,武鄉侯一去數月,想必也是辛苦了,先在成都休息幾日,等朕想清楚,再做決定可好?」

一個新的制度不論其有多先進,作為統治者第一個反應都是抗拒的,劉禪能分析利弊而產生猶豫,已經勝過大多數君王了。

一個全新制度的運行總要經過無數考量,這才能夠決定,反而是那種看到好東西腦子一熱便拍板決定變法的,往往都很難堅持下去,結果也不會好。

劉禪猶豫恰恰說明了其重視,這是好事。

諸葛瞻起身行禮謝過,看董允端坐不動,便知道其還有事要和劉禪說,便識趣的提出了告辭。

諸葛瞻出了永安殿,剛要離開皇宮,便看到一個小黃門小跑而來,看到諸葛瞻先是鬆了一口氣,然後連忙平復氣息來到諸葛瞻面前躬身行禮道:

「君侯慢行,娘娘有請。」

諸葛瞻有些疑惑道:

「皇后?」

小黃門連忙點頭。

「帶路吧。」

「君侯這邊請。」

跟著小黃門穿過廊庭,來到後花園,只見張皇后正在用一把小鋤頭栽種著花草,看到諸葛瞻來后,連忙讓侍女拿來手帕擦拭乾凈之後,才招呼諸葛瞻坐下。

「打擾武鄉侯了。」

諸葛瞻正襟危坐微微拱手道:

「娘娘言重,娘娘召見臣來是想問張兄之事?」

張皇后微微一笑。

「武鄉侯果然非凡,本宮的確是想問問遵兒之事。」

諸葛瞻沒有立刻回話,斟酌了一番言語后帶著些勸諫道:

「娘娘關愛之心,張兄時時感念,但是男子漢大丈夫,總要頂門立戶的,張兄家學淵源,恆侯又是天下一等一的英雄,如今天下未定,我大漢疲弱,總不能讓張兄一直待在成都吧?」

「且張兄所行,乃為國事,娘娘單獨詢問實在有些不妥。」

諸葛瞻一番話綿里藏針,既是勸諫,又是提醒。

張皇后秀眉微皺,心中當下便有些不喜,只是為人賢惠,這才沒有發作,低頭理了理秀髮道:

「武鄉侯所言,本宮已經記在心中,只是今日沒有皇后只有張家女,我是張遵的姑姑,關心侄兒,武鄉侯也要這般冷麵嗎?」

張皇后同樣也不知省油的燈,幾句話便將諸葛瞻頂了回去。

諸葛瞻也不在意,微微笑道:

「臣不是不通人情之輩,娘娘既然不是以皇后之尊相問,臣自然不會不答,張兄很好,為人寬厚,能聽進諫言,也有將略,只是沒經過歷練,稍稍有些稚嫩,如娘娘能稍稍放手,

張兄定能擔當大任。」

諸葛瞻說完朝著張皇后微微拱手。

張皇后微微沉思,沒有立刻答話。

看到諸葛瞻如此咄咄逼人之態,一個中年黃門微微皺眉道:

「武鄉侯請慎言,您還不是丞相。」

諸葛瞻抬頭一看,一個黃門竟然敢插話有些不可思議,皺眉道:

「汝乃何人,本侯與娘娘說話,你一黃門何敢插言?怎麼你想效仿前輩?」

大漢的崩潰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節點便是十常侍之亂,張讓等人為了自保,劫持了天子劉辯出京,讓董卓得以控制天子,進而影響中樞。

後來人當吸取前人教訓,如今不管那國對於這些黃門防備都極重。

諸葛瞻與張皇后雖然所言不算國家大事,但也是關乎一郡之地,關乎一位將軍的前程,其此時插話,不但涉及了宦官干政,還極為不尊重諸葛瞻。

連張皇后都被諸葛瞻隱晦的提醒後宮不得干政,區區一個閹人安敢如此?諸葛瞻自然也是絲毫不曾客氣,一改溫潤之風。

黃皓沒有想到自己只是說了一句討好張皇后的話,諸葛瞻便一頂天大帽子扣了下來,連忙朝著張皇后跪下道:

「娘娘,奴婢只是護主心切,不敢有僭越之心啊。」

張皇后也覺得諸葛瞻太過小題大做,不過黃皓不懂,張皇后卻是知道如今諸葛瞻代表的可不是自己,而是整個荊州派,便是大司馬蔣琬或者天子劉禪如今也不敢對諸葛瞻等閑視之。

今日如果不將諸葛瞻安撫下來,不用幾日便會有群臣上疏,到時候才是大麻煩。

不過諸葛瞻先是綿里藏針,如今又如此剛烈,黃皓也是維護自己,張皇后自然也要維護的,不然自己威嚴何在?

賢惠歸賢惠,卻也不能失了威嚴,不然以後如何管理後宮?

這些念頭只在一瞬之間,張皇后擺手讓黃皓停下,看向諸葛瞻道:

「武鄉侯不要和一個奴婢計較,他也是護主心切這才犯了忌諱,武鄉侯大人大量可好?」

張皇後作為一國之母,這個態度已經算是很給諸葛瞻面子了。

諸葛瞻卻起身拱手嚴肅道:

「娘娘千里之提,潰於蟻穴。大漢之衰便起於宦官干政,今日其敢插言,明日便敢影響天子,後日他便敢欺下瞞上,此風斷不可長。」

大漢衰弱原因自然很多,最大的原因還是土地兼并和涼州反叛拖垮了大漢,但宦官干政也的確讓大漢朝堂亂象頻生。

最為明顯的便是靈帝公開賣官,張讓等人趁機上下其手,讓大漢的崩潰加速了不少,賣爵之事自古有之,便是文帝這般明主也曾賣爵,但都是一些不影響國家的小爵位,而且名義也是捐贈獎賞。

而靈帝等人將官位爵位等公開標價卻是大大的開了個壞頭,導致嚴肅的軍功爵位制度變得一錢不值,連朝廷最高的三公都能以錢來衡量,讓大漢的威嚴被打落塵埃。

大漢威嚴的喪失,導致有心之人的崛起,這也是董卓之所以敢廢立皇帝的最大原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炎漢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炎漢書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章 立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