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禪位大典

第六百一十九章 禪位大典

禪位詔書下達后,朝廷商定儲位,以明年為大興元年。

禮部商定好禪位大典的禮節,並詳細定立流程

首先在禪位大典前,派遣官員祭告天地太廟社稷,並在大典當日有司各部設立禮儀法規,儀仗鹵薄。

大典開始前,內閣大臣奉傳位詔書陳列於勤政殿內的東案。

禮部官員陳列賀表於西案,內閣閣臣等前往朱雀門請皇帝御寶,擺放於大殿內的左側几案。

朝廷王公百官依序站立,外藩諸國使臣位列班末

這時,午門左鍾右鼓,鐘鼓齊鳴,太上皇建業帝到達勤政殿後的三省殿,在三省殿升座。

禮部的官員首先要引導大典的執事大臣,按班排列先行躬身拜建業皇帝,不唱不贊不奏樂。

典禮正式開始,建業帝李泰在中和韶樂聲中步入勤政殿升坐。

樂止,隨着三聲凈鞭,大興帝李德來到勤政殿站立。

典禮官道:「行禮」

三歲的李德與眾臣都躬身為禮。

「宣。」

內閣首輔張嗣成手拿詔書,宣讀建業帝的禪位詔書。

接着,站在左邊的內閣閣臣許興從汪清汪公公手上接過御寶,遞於李泰。

李泰手拿御寶,心中不由有些感慨,這御寶朕沒親政時不能用。

朕親政了,朕下聖旨沒有經過內閣,還是不能用。就是用了,也會被內閣封駁。朕都不知道這御寶有什麼用?

難道朕就是個蓋章的工具嗎?算了,今天以後,朕再也不用蓋章了。

他將御寶遞於大興帝李德,可御寶有些重,讓李泰有些拿不穩。

右側的孫修連忙接過御寶,放於右側案上。

丹陛大樂作奏慶平章,眾臣向已是太上皇的李泰行禮,樂止,禪位大典禮成。

朝鞭又響三次,中和韶樂作奏和平章,太上皇駕往他的天壽宮。

禪位大典成了,接下來就是登基大典,又是一連串的繁瑣的儀式。

兩個大典接着來,這讓成年男子都受不了,何況才三歲的小皇帝。

登基大典才開始,他就想哭了,他肚子餓了,這個時候,總不能暫停儀式,讓皇帝先吃飽再說。

於是,皇帝李德就當場哭了起來,他才三歲,知道什麼,他肚子餓了,你不給他吃的,他當然就哭了。

好在他已經斷了奶,要是當場喊出來要找奶媽喝奶,那就讓李氏皇族的臉丟光了。

這皇帝哭了,儀式就進行不下去了,只得破例,讓小皇帝一邊吃着糕點,一邊進行儀式。.

這讓群臣們有些尷尬,他們在下面舉行着各種儀式,上面小皇帝津津有味的吃着糕點,有時還吧唧嘴。

這讓底下的大臣們都搖搖頭,恐怕這是千年以來最讓人好笑的登基大典了。

可真正好笑的還在後面,這些大臣早就知道,今天是漫長的一天,早上出門,就沒有喝水,就怕典禮上出現尷尬之事。

可小皇帝憋不住啊!當場就尿出來了,讓下面進行典禮的大臣是目瞪口呆。

這丟臉丟大了,好在外番來觀禮的使臣在殿外,不然這丟臉丟到姥姥家了,天下最強之國的皇帝竟然在登基大典尿了。

好在殿中的高官都是久經考驗之人,他們也只是楞了一下,還是不動聲色的將典禮進行完畢。

可這小皇帝的這個行為被某些人給傳了出去,這讓百姓是對這個小皇帝失望不已。

至於誰傳出來,殿中那麼多人,誰能查的出來。有可能是大臣,也有可能是太監。

皇帝登基之後,內閣諸人皆為輔政大臣,並推舉信王為攝政王。

孫修第一個政策,就是軍事改革,大幅削減駐紮本土軍力,加大了海外駐紮力量。

海軍軍費也大幅增加,陸戰隊也是增加到五萬人。

現在華章大陸已經統一,在國內作戰的機會是很少了,而對外作戰機會可是大大增加了

單憑陸戰隊可是不夠的,所以陸軍大大加強了遠征部隊。

第二個就是研究院,他們的研究工作越來越多,可人才就這麼多,絕大部分讀書人都去考科舉當官去了,

為了獲得人才,孫修將研究院裏面研究員的俸祿大幅增長。而且內閣下了命令,封最高等的的研究員為國士。

國士可是無雙啊!他們的待遇可與內閣閣老相同也是應該的。

次等的是博士,四品官待遇,再次等的是碩士,七品官待遇,最低等的是學士,九品官的待遇。

這讓許多讀書人有了想法,在當官的路上,能過這座獨木橋上的人太少了。

自己最少要考上舉人才有機會,考上進士那機會是少之又少,當上閣老那幾乎是渺茫。

可我要通過學習考入研究院,雖然當上國士研究員的機會不大。

但憑着我們的頭腦,博士,碩士應該差不多吧!最次不是還有個學士嗎?那也是官呀!

好像最早的一批研究員都是木匠,鐵匠啊,我們這些讀書人總比他們強吧!

通過孫修對研究員待遇的調整,有很大一批讀書人被分流了,他們不再執著於科舉當官了,而是轉入科技研究這個領域。

為了讓這些人有學習現代科技的機會,孫修又設立了兩所大學。

這些分流出來的人,其中有些人是絕頂聰明,但因性情太耿直了,在當官這方面就不適合了。

為了不浪費他們的聰明才智,把他們納入科研這條路,正好是適得其所。這也讓研究院獲得了大批後備人才。

第三個就是廢除太監,太監乃是閹割之人,聖人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以太監侍人,對其不公,也與聖人之說不符。

今後不再招太監入宮,但現有之太監乃可在宮中侍奉,年老之後,由國家養老。

這個政策讓大部分的因活不下去才當太監人的人,歡呼雀躍。

因為他們年老之後有了安身之所,他們當然不會反對。

只有某些人想走捷徑的人,卻後悔自己來錯地方,早知道就不當太監了。

朝中群臣當然對此事是舉雙手同意,太監,他們可是最恨了。

自從有太監的時候,史上歷代大臣都要和那些太監掰掰腕子。現在廢除太監,這就是斬草除根,以後再不會有太監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是國舅,我想混吃等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我是國舅,我想混吃等死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九章 禪位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