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三十四·書與囈語

隨筆三十四·書與囈語

又是有書想看的一天。

坐在電腦前,指尖在鍵盤上敲擊著,寫出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卻是忽然停下手中的動作,不知道接下來如何如描寫。

總是在不經意間,就覺察到自己在知識方面的欠缺,於是一次又一次放下手中的筆,去查閱資料來彌補這一塊的短板。

哪怕明明知道,有限的時間只能夠粗淺地涉獵,落在紙上也只是寥寥幾筆,過多的表現,反而顯得有幾分刻意,落了下乘。

往往,一個人所表現最多的,恰恰是他最欠缺的事物,正是因為弱小,才努力彰顯強大。

有時提筆,其實僅僅是因為一時的意氣,一開始的激動褪去,再繼續寫下去,也就沒意思了。

故而,寫小說時,最重要的是堅持,或者說毅力。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就算是一時不能理解,嘗試着去寫點什麼,也很快就懂了。

於是,相對應的,就有了大綱,趁著一時的激情與思緒,先將偌大的世界框架構築好,然後再在閑暇時不斷填充。再往後,哪怕枯燥無味,也能當作一項工作硬著頭皮做完了。

只不過,這大學四年,我連這項工作,都沒有做完。

時間線越來越長,大綱也一次又一次修改,甚至是全盤推翻重來,到現在,與十年前最開始所想,已經只有一二分的相似了,更別說具體的內容了。

有時我也在想,這大學四年,究竟學了個什麼,又留下了些什麼。

想一一去數,卻發現幾乎是一片空白,似乎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事,連銘記都不值得。

或許,真的就只是虛度光陰吧。

問自己學了什麼,認真思索后,答案卻是什麼都沒學到,想學的東西太多,去嘗試學的東西也很多,但這麼多東西,到頭來卻連入門都算不上,連個所以然都說不上。

太貪心,這其實是最大的過錯。明明知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數般都想學,結果也只能是數般都不通,卻還是忍不住一會學學這個,一會學學那個,學過又不鞏固,學了這個忘了那個。

道理在紙上,一眼就能看明白,真正去做的時候,卻總是要一個坑一個坑去踩,踩到了坑,才知道那是個坑,不能去踩。

漢服是如此,茶也是如此,該踩的坑,一個也沒少。

高中時就想着,到了大學有空閑時間了,就整天泡在圖書館里,把所有經典都去讀一讀。

只不過,真正來到大學后,卻將這件事扔在了一邊。

剛剛入學時,抱着這個想法去圖書館坐了半天,那之後,就再沒有去過。

圖書館彷彿成了自習室,有刷課的,有做題的,偏偏沒有抱着輕鬆愉悅的態度讀書的。

當想要專心做一件事時,我是不喜歡人的,讀書時,寫作時,都是這樣。

想要尋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獨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只不過,這種地方,又哪裏是那麼容易尋得。

從書本中,也有過對這種地方的幻想,比如閣樓,比如旅館。

如雪國中的溫泉旅館,養眼的侍者,還有白茫茫的一片天地,不想有人打擾,就沒有人會來叨擾。

考研那幾天,在本部附近住進了賓館,一開始的期望,是暖暖和和的,可以安安靜靜地讀書背題,餓了到附近買些吃的,服務員小姐姐也可以養眼一些。

現實卻是,凍得瑟瑟發抖,縮在被窩裏幾個小時才知道可以加錢開空調,開了空調后依然有些冷,而且聲音吵,連單獨的桌椅都沒有……旁邊一家,環境就要好上不少。

夢和現實,總是有差別的。

至於星級酒店之類,我從一開始,其實就沒有考慮過,價格是一個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我感覺自己不會喜歡哪種環境。

當然,這也只是一種想當然的認為,說不定,反而會覺得不錯。

就像是面前有兩條路,你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條,至於另一條路是怎樣的,無論好壞,也都只是幻想。

人,從來都是矛盾的,從來都沒有什麼絕對的理想主義者或者是現實主義者。

本來,只是想寫一個幾百字左右的小記,寫完就在12點之前上床睡覺,只不過,不知不覺就寫了這麼多,已經到了12:30。用手機寫的緣故,具體的字數也不是很清楚,應該在兩千字左右吧。

連一開始想寫的那兩本書相關的東西都沒有寫。

還有之前想寫的,關於隱形守護者的,也沒有寫。

那,就到這裏吧,晚安。

——2021年7月13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雲暮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雲暮謠
上一章下一章

隨筆三十四·書與囈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