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三十一·晚安

隨筆三十一·晚安

距離考研,已經不足五十天了。

時間,還真是最不可琢磨的事物,記得上一次想考研時間的時候,還足足剩下了一個百日衝刺的時間呢。

而我,似乎也沒有學進去多少東西?

與那些早上不到七點就去圖書館,晚上快十點才回宿舍,一天學上十二甚至是十五個小時的孩子們相比,每天也就學個六到八個小時,多一點才堪堪才到十個小時的我,卻是未免有些太過於懶散了。

更何論,手邊上還放着包括蓋碗、公道杯、品茗杯在內的茶具套裝和整盒的茶點,一邊刷著網課一邊小口咽著品茗杯中的茶湯,時不時再拿一塊增重的茶點,哪有一點考研人應該有的緊張和艱苦。

還真是……

考研的事,就說到這裏吧,再多說,也只是添一些煩惱罷了。

距離寫上一篇隨筆,已經差不多有半年的時間了,這個間隔,還真是有些長了。

大學期間真正意義上的隨筆,開始於2019年3月23日,到現在,也已經快要兩年了。

剛剛進入大學時,還保留着高中那用紙張書寫的習慣,偶然間有幾篇隨筆,也不知道隨手扔到哪裏去了。

唯一保存完好的,也就只有那變成周記再到月記的「日記」了吧。

那一次提筆,是為了什麼?

只記得那時耳邊不斷循環著一首典獄司,其他的,卻是看過那一篇隨筆都沒有多少印象。

故作玄奧,寫得雲里霧裏的文字,連我自己都瞞過了。

再看,也只是覺得有幾分好笑,無奈一搖頭。

太刻意的文字,反而將一切都拋卻了。

或許,那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吧,一切會忘卻的,都不是重要的事情,不是嗎?

典獄司啊……第一次聽這首歌,似乎還是因為那個人在微信公眾號上的一篇文章中推薦。

寫那篇文章的時候,她已經經歷了那些事情。

就在之前的那個暑假裏。

不知道事件具體,只以為她是被騙了錢的某人,突然智商變為負值,還化身杠精杠了一番。

這個某人,就是我。

我想,那個時候,她心裏應該是很傷心的吧。

本是懷着好意,在自己受傷之後勸告學弟學妹們謹慎小心,卻被一個智商為負數的杠精抬杠。

自命清高偽君子,還真是沒說錯。

張子暮,其實就是這麼一個不堪的人。

自以為是地覺得自己看了很多書,懂很多道理,以小人之心揣測著身邊人的用意,始終保持着一份警惕,不肯融入群體。

就像是那個只想唱歌的孩子,在見到過人性的黑暗之後,選擇化身惡魔「梅菲斯特」,以玩弄人心為樂。

「他只是個孩子,他只想唱歌。」

可被他傷害過的人們,又如何唱歌?

或許,在一首搖籃曲中謝幕,已經是他最好的結局了吧。

《》。

不得不說,這個謝幕堪稱完美,這一首《》,也讓人印象深刻,每一次聽,都忍不住眼角濕潤。

「晚安,伊諾,我的孩子。」

只是,抱着這先入為主的觀念,卻也讓我,無法再客觀地評價這一首歌。

就像看完《大魚海棠》后聽再聽那首《大魚》,看過《狐妖》后再聽那首《夢回還》。

萬劍穿心終不悔,相視一笑輕王權。

一首歌,一旦成為某個故事的象徵后,就再也不能單純地欣賞這一首音樂了。

現在的我,真的已經走出來了嗎?

臉上的淺笑,喝茶時的悠閑,又是否是真實的情感表現?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誰又說,那些看似樂觀的人不會得抑鬱症呢?

或許,只是因為他們藏得很深,很深。

或許,我該慶幸我還有這筆尖的文字,能讓我直視自己的內心,一次一次審閱自己,不讓自己偏離太遠。

這次會再執筆,其實也是因為偶有感觸,去整理以前寫過的隨筆,有了一些感慨。

感慨,只有在思想的我,才是真正的活着。

只有拿起筆,才會被歲月銘記的感覺。

或許多少年後,這些文字也終將不為人所知,湮滅在互聯網龐大的數據中,乃至於被消除。

就連作為一個普通人曾經存在過的證明,都被抹去。

其實,我寫下這些文字,本來就是給我自己看的,因此我可以寫得很隨意,筆端隨着思緒蔓延,不必在乎什麼跑題或者跳脫。

也沒有,那般無形的枷鎖。

我喜歡這筆端的文字,或者說執著於這此,或許,是因為在這裏,我能得到一絲慰藉吧。

縱然與整個世界都顯得格格不入,也還有這最後一方凈土。

我整理的,其實並不只是自己寫下的這些文字。-

還有那,讓我為之動容,心頭升起那般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感覺的文字,或者說……血書。

「一切文字,余愛以血書者。」

直到真正看到這樣的文字,我才認為自己明白了一絲王國維老先生寫人間詞話時的心境。

至於這句話的第一作者尼采,是在經受了什麼才會這麼說,沒有仔細了解過尼採的我卻是不得而知了。

文字,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聯繫兩顆同樣孤獨的心境。

只是,我當然沒有王國維老先生那般的境界,就連如此,都是偶然間踏入,又逃不出了。

我不會去訴說,除了向當事人。

就連我理解中的「血書」,是否與他一樣,都不得而知。

因為,對「血書」二字的第一感受,我的理解就是無法用語言形容。

「因其真」、「因其誠」,或許要比簡簡單單的「源於生活」要來得深些許,但仍然無法去詮釋這兩個字。

甚至會寫下這麼多文字去描寫,也是因為我對自己的描述不自信,甚至,寫得越是多,就越是讓我感覺偏離原本的心境。

它不應該被這麼重視,更不應該被這麼刻意。

它就在那裏,而越是執著,它的身影就越是暗淡。

因此,我才更想去將那些讓我心弦受到觸動的文字留下,待我迷茫時再去好好品讀,體悟那讓人心頭微痛卻又欲罷不能的感覺。

就此打住吧,寫到這裏,我的心就已經亂了。

晚安。

——2020年11月9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雲暮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雲暮謠
上一章下一章

隨筆三十一·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