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期盼

第18章:期盼

一個下午,整個村裏的人都在傳著兩件事。

第一,大雲山下有鐵礦是真實存在的。

第二,彭有才建議全村的人都來出資認購鐵礦的股份,成為企業的股東,當企業的老闆。

第三,購買的股份可以參與管理,可以做企業的管理人員,不要風吹日晒,整日坐辦公室領導別人幹活。

第四,購買的股份可以傳給下一代。

然後往常除了出門勞作就在家裏門口聚眾聊天的人開始流動起來,通往村外的路口出現了很多村民的身影,他們手裏提着過年時攢下來的抱着紙皮和有包裝紙的珍貴禮品,開始走親戚借錢去了。

大多是女人帶着不大的孩子,提着豐厚的禮物去娘家,希望在娘家借點錢,多認購一點鐵礦企業的股份。

這樣的好事,這一次錯過了便是真的錯過了,能夠多買一些,那就是多掙呢!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樸素,一如他們的品格。

在後山通往後山的小路上,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手裏提着籃子,籃子裏是一些過年時省吃剩下的水果,還有紙錢和線香、鞭炮。

他們這是要去祭拜先祖,感謝祖宗顯靈,給大夥兒帶來如此鴻運。

祭拜完畢后,老人們又跑去德高望重的一個老人家裏,商量著讓彭王兩家將祠堂打開,來一次兩家合祭,搞得盛大熱鬧一些,不要怕花錢,要讓附近的鄉鎮都知道,讓那些看不上我們村不願意嫁過來的女人去後悔,也告訴他們我們村的大喜事,免得那些到了結婚年紀的孩子們發愁。

而王朝陽回來的時候,發現父親王壽禮像是魔怔了一般,坐在自編的竹椅上,望着村口的方向。

就連王朝陽叫他都沒有聽到,這讓王朝陽有些委屈,只是仔細看時,才會發現父親的雙眼望着的不只是村口的泥路,而是稍微往上抬高了一些,像是越過了黑壓壓的大雲山脈,通往到達繁華的縣城。

在王朝陽不高興地要去問母親吳秀蓮父親是不是病了的時候,王朝陽聽到父親喃喃細語地說:「不知道他們到了沒有……」

王朝陽不知道他們是誰,帶着滿腦子的疑惑去了廚房找正在準備晚餐的母親,被母親趕了出來,只得聽從母親的話,開始寫作業。

而王壽禮嘴裏的他們一行,並沒有到縣城。

因為彭有才在拖延時間。

從甲岸村出發到達鎮上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從甲岸村出發,經過18公里的泥路后與縣道相連。

這條路是每日從公社出發的汽車所走的路線。

另外一條是先到關廟鎮,然後在關廟鎮里直接上縣道,這條路要多十公里,但是路稍微好走一些。

彭有才說:「這車我開得還不太熟悉,走咱們村的那段山路,有些害怕,為了保險起見,就走關廟鎮那條路。」

二隊長是第一次坐這樣的私家車,顯得格外的興奮,在車裏到處摸一摸,但每一個凹凸不平的地方都會悄悄地用手指輕輕摳一下。

對於能夠坐到這樣豪氣的小轎車而感到激動,心裏說:原來我這輩子也可以坐上這樣高級的小轎車啊!這小轎車坐起來就是舒服,比那些個拖拉機舒服多了。這座位上不知道包着什麼,軟綿綿的,不像拖拉機那些鐵疙瘩,咯屁股。希望我家那女人能夠在娘家多借點錢,多買點股份,到時候也買一輛這樣的小轎車,這樣就可以多往城裏跑,去找城裏的女人……

在心思活躍的同時,二隊長還會關注著彭有才的一舉一動,因為他想巴結彭有才,為以後在鐵礦企業中混合好的職位而作準備。

所以在聽到彭有才的解釋后,不等老書記和老會計說話,立刻、搶先說:「有才你說了算,我們都聽你的。」

老書記尷尬一笑,附和著說:「二隊長說得對。」

老會計只是把面朝二隊長的臉轉到車窗這邊,但是車子在行駛得時候,車外的房屋、稻田、樹木等在極速後退,讓老會計覺得有些眼脹腦昏,胸口悶着一口氣,中午吃下的東西在胃裏翻滾。

那些肉魚雞鴨什麼的,如果吐出來可就可惜了,咽了咽口水,閉上眼準備睡覺。

車子在通往關廟鎮的泥路上顛簸,老會計已經睡著了,有了輕微的鼾聲。老書記被搖晃得也想睡覺,但是老於世故的他,覺得這樣不好,便強打起精神,不讓自己睡着。

兩眼望着窗外,那荒涼中帶着蕭瑟味道的田野,一塊一塊地切開,縱橫交錯地堆砌著田埂。

有幾個黑小的人影在田地里勞作,他每一次都高高地舉起鋤頭,然後重重落下,很有勁頭。因為他們知道,這一鋤頭下去,將可以種下一顆種子,生根發芽,開枝散葉,開花結果,豐收季節的時候,就是一家人的口糧和孩子們的學費,生活就有了希望,明天就會更好。

在田野的遠處,是重巒疊嶂的山脈,山腳下的密林間會有一戶人家,在樹枝半遮下露出黑瓦的屋脊一角。

這熟悉的畫面看得老書記鼻子發酸。

汽車穿過泥路,翻山越嶺后,路慢慢寬闊起來,兩旁的房子越來越密集。繼續前行,到達了一條黑色柏油馬路上,汽車行駛上去,靜謐無聲。

老書記立刻坐直了身子,將整張臉都貼到了車窗上。

因為關廟鎮算是縣裏比較出名的鎮了。

因為他們的富裕。

但是他們的富裕不是因為勤勞,而是因為運氣好。

這是周邊村鎮的人的普遍認為,其中飽含着周邊鎮子對關廟鎮的羨慕、嫉妒。

因為關廟鎮是一個大型農貿市場的中轉站,周邊收集的農副產品集中在關廟鎮裝車然後發往周邊縣城。

因為關廟鎮的地理位置極為優越,處於三個縣城的中心位置,不遠不近,最是適合周轉。

雖然不是農業大省,但是在這個年代,商業不發達之際,農業還是主要支柱,交通成為決定農村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關廟鎮的土地上蓋起了一座座大型的儲藏間,還有一個巨大的冷凍室。

冷凍室用紅磚圍牆圍攏著,四周插著迎風招展的紅旗。

這個時候,冷凍室外聚集著很多的菜販子,在大聲地吆喝着。

有一小部分穿着得體,打扮得跟幹部一樣的人,擠在菜販子當中,雖然看上去格格不入,但在整體畫面上來看,又顯得格外合理。

二隊長鼻孔里哼出聲來,帶着極強的酸醋味說:「那些個人穿着打扮的跟個幹部一樣的人,真把自己當幹部了,不就是一個賣菜的人,說得好聽點,就是城裏人說的銷售員。卻整日裏裝成老闆和幹部,到我們這些鄉下農村吆五喝六,我們還不敢得罪他,指望着他們收我的菜。」

彭有才半開玩笑說:「有這事?」

老書記王昌財說:「指望着他們收我的菜,我都把他當鎮里領導一樣供著,只要有菜販子能夠收我們村的蔬菜和水稻,我都願意讓他做我們村的書記。」

老書記的話第一道閃電在彭有才的腦海里閃過,他立刻想到了一個可以度過驗資的辦法。

整個人因為興奮而顫慄起來,腳下用力,汽車發出轟鳴的咆哮聲,速度似乎又快了一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甲岸騙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甲岸騙局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章: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