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天衍之珠

第二章:天衍之珠

在觀內一方青石之上盤膝坐下后,李道一凝神閉目,眉心正中一枚淡青色圓珠若隱若現。

三月之前,黃廬觀主仙逝當天,李道一尊其遺言,將其葬於後山一處竹林之中,卻於竹林之中意外拾得此珠,感覺此珠不凡,便用自身真氣試了一試。

結果這一試,便令他昏迷了三日之久,待他醒來之後,玉珠也不見蹤影,他也是在夜間修行之後,方才於眉心識海感知到了此珠。

為此,他苦心研究許久,終於弄清楚了此珠的用途。

玉珠之內,有一處朦朧空間,李道一可用心神意念感知此處,而此處空間與外界的時間略有不同。

他曾以滴水計時之法,推算了一番,得出了珠中十日,外界一日的結論。

當時得出此論之後,他簡直大喜過望,此珠雖無實質作用,但有此玉珠相輔,他卻比別人多出十倍的時間,可以用來參悟功法道術。

畢竟玄門功法神通,大多一字千意,艱深苦澀,修行之時,往往須耗大多時日進行參悟求證,務求通解其意,稍有不慎,便會走火入魔,萬劫不復。

而這枚玉珠,還有一個名字,叫「天衍珠」。

時值清晨,大日初升,紫氣東來。

前世傳說,東來紫氣,乃天道玄氣,是由光暗交融,陰陽交匯,誕生而岀的祥瑞之氣,乃是天地初光,有無窮神妙。

李道一按《黃庭真解》的行功法門開始修行練功。

待東來紫氣消散,他亦緩緩收功,站起身來。

雖未感覺到東來紫氣的無窮玄妙,但每次修行之後,他卻感覺周身舒暢,彷彿體內真氣都凝練了幾分,這卻是平時修行所沒有的感覺。

而這也是他堅持不懈的原因所在,萬丈高樓尚須平地而起,即對夯實根基有所助益,那自當勤加習練,便是陰雨之時,他也從未懈怠。

修行結束,李道一又練習了一番縛靈術,靈劍術,提縱術,靈光術和奔雷掌。

這五門法術,皆是黃庭真解這套築基功法上所附帶的法術,集攻防困和身法於一體,此外還有一套觀氣術,和一套斂氣術,皆是頗為高明的法術。

而法術也是專供練氣境修士習練,待築基之後,一身真氣化為真元,便可修習道術,若是有朝一日,結成金丹,真元化為罡氣,便可修習神通。

不過,破境之難,卻是難於上青天,金丹大道,於他而言,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重境界,實在是多思無益。

出了道觀,望着眼前雲霧繚繞的黃廬山,李道一輕呼了一囗氣,自言自語道:

「師尊仙逝己然三月有餘,按規矩,我需守孝一年,以盡孝道,雖說我道門弟子不計較這些凡塵俗禮,但師尊待我不薄,這些小事,能做也就做了吧,尚有九月,便夠一年之期,到時,我也該下山尋找自身機緣了。

如此每日按部就班,又修行八月有餘,李道一在玉珠輔助之下,於半月之前,修為再做突破,達到了練氣第七層,周天之境。

這一日,李道一修行完功,正在黃廬觀內看書。

忽然,外間一道呼喊聲傳來,「黃廬道長可在,黃廬道長可在。」

聽得此言,李道一不由一愣,喃喃自語道:「這黃廬山山高數百丈,平時人際罕至,今日怎會有人到此。」

他雖心有不解,但還是起身出來開了道觀大門。

而道觀大門外,此刻正站着兩位身着官衣,中等年歲的捕頭。

「不知兩位差官從何而來,找家師又是所為何事?」

黃廬觀前,兩位中年捕頭見大門被打開,心頭一喜,雖見李道一年輕,卻也不敢待慢。

其中一人恭敬開口道:「還請小道長通稟一聲,就說我二人乃是山下尋陽縣城的捕頭,此次上山,乃是奉命來請黃廬道長下山捉鬼的。」

聽見有人請他師父下山捉鬼,李道一倒也並不意外,他師徒二人雖修仙道,但又不是真正的神仙。

道家高人,辟穀不食,或可遠離紅塵,一心修道,但他們師徒二人可不是什麼世外高人,吃喝拉撒等諸多外物,皆需銀錢。

故而,有時也須下山捉鬼降妖以換外物,更何況,人鬼殊途,人妖兩立,降妖除魔本就是道門羽士份內之事。

便是他自己,在習得功法后,都有數次陪他師父下山捉鬼的經歷,不過如今已然是物事人非,他師父也已然故去。

想及此處,李道一苦笑了一聲,無奈開囗道:「二位差官來得不巧,家師前些時日,心有所感,外出遊歷去了。」

縱然這二人非是仇敵,但也絕非什麼舊友故交,他自不會傻傻的將他師父仙逝的消息給泄露出去,這年頭,防人之心不可無,謹慎一些,總非壞事。

二人一聽黃廬道長不在,頓時面色一慌,有些着急地問道:「不知道長可曾定下歸期?」

「卻是要叫兩位差官失望了,家師出門之前曾有言道,此次遊歷,時日頗久,短時間內,怕是不會回來了。」

二人聽得此言,面上頓顯着急之色,焦急道:「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李道一見此,也是頗為無奈,安撫道:「兩位差官不必着急,可先進觀中同小道說說,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說罷,他將二人迎進了觀內,又奉上了兩杯香茶。

二人飲了一口茶水,定了定神后,方才緩緩道出了事情經過。

原來,尋陽縣城之外,有一座柴山,山中有一處廢棄的山神廟,附近村民上山砍柴,偶爾錯過了宿頭,便在山神廟中借宿,以往雖也有鬧鬼傳聞,但也並未有大事發生。

直到前些時日,縣城之中幾位膽大的書生,因喝了點酒,與人打賭,便相約一起去山中過夜,誰知卻是一去不復返。

事發之後,縣衙內也曾派衙役去尋,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一下失蹤數人,還都是一群書生,其中一人,還是過了府試的秀才,民心不穩,據傳連知府大人都被驚動,責令縣衙限期破案。

縣尊無奈,只得數次組織人手,進山搜索,最終尋回了幾人屍身,經人鑒定,乃是被人吸盡精氣而亡。

事後,縣尊也曾請人捉鬼,卻不料又填了幾條人命進去,萬般無奈之下,聽聞他師父道法高深,這才備上厚禮,派他二人前來相請。

交待清楚事情經過後,二人又取出一方錦盒,錦盒內,放有一株山參,李道一大至看了一眼,至少有六十餘年份了,算是價值不菲。

心頭一喜,面上卻不動聲色地開口道:「家師雖下山遊歷未歸,但降妖除魔本是我輩份內之事,兩位又是遠道而來,實在不宜讓兩位白跑一趟。」

說罷,沉吟了片刻后,又用一幅悲天憫人的囗氣說道:「這樣吧,兩位差官且下山去,待小道祭煉幾件捉鬼之物,半月之後,小道自會下山,為尋陽百姓,除此惡鬼。」

二人聽得李道一此言,再看了一眼李一道那年輕的面孔,眼神中頓時便閃過一絲猶豫懷疑之色。

畢竟他二人不知內情,取出山參的本意也是想試探一下李道一,看其是否有甚辦法可以連絡一下在外雲遊的黃廬道長,可未曾打算將此物送於他李道一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道起玄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道起玄微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天衍之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