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石泉秦蜀大逃兵,破南鄭楚懷定漢中

戰石泉秦蜀大逃兵,破南鄭楚懷定漢中

再說秦惠文王和蜀國侯在漢陰被楚軍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一路敗逃,一口氣從漢陰奔出七十多里。:ap;文字版到了馬家坪、鼓兒坪一帶,人困馬乏,尤其是步兵,奔跑了七十多里路,肚子空空,都走不動了。秦惠文王看看後面沒有楚軍追來,便命停下,一邊休息做飯、給馬餵養,一邊查點軍隊。一會,軍士報稱:秦、蜀二軍所剩十萬人,其中:秦軍五萬(馬軍一萬八千、步軍三萬二千),蜀軍五萬(馬軍一萬二千、步軍三萬八千)。正當秦、蜀二軍飯做好時,快馬來報說,楚懷王大軍追來,昭睢率著五萬騎兵已到離我軍三里的興隆(村),秦惠文王、蜀國侯聞訊大驚,司馬錯對秦惠文王說:「昭睢五萬騎兵先到,其後必有大隊步兵跟來,我軍新敗,不可與戰。現在三軍將士又都肚子空空,難以再走遠路,步軍反正是沒辦法走掉了。大王可命步軍死死擋住昭睢五萬騎兵,馬軍用飯後保護大王奔漢中。否則,就都跑不掉了」。於是,秦惠文王、蜀國侯命全部步軍(秦軍三萬二千、蜀軍三萬八千)到鼓兒坪列陣,阻擋昭睢的楚軍騎兵,所有騎兵七分鐘內吃完飯。五分鐘后,昭睢的五萬輕騎兵便趕到了鼓兒坪,秦、蜀七萬步軍列陣未穩,急忙放箭阻擋楚軍騎兵前進。這時,秦、蜀的三萬馬軍匆匆吃完飯,又用布條打包后,急忙翻身上馬,保護著秦惠文王、蜀國侯向西奔跑。秦惠文王、蜀國侯只顧自己逃命,對自己的七萬秦、蜀步軍的死活也就都不管了,可憐這七萬秦、蜀步軍臨死前連口飯也沒沾上。十多分鐘過去了,秦、蜀步軍的箭也快放完了,昭睢見狀,隨令五萬鐵騎分三路衝殺敵軍。天呀!七萬餓得走不動的步兵怎抵擋五萬楚軍騎兵的衝擊,只是一次衝擊就倒下了四萬兵。再過三、二次的衝擊,七萬秦、蜀步兵便全部倒下了,只有極少數腿生得長的落荒而逃。這時,秦惠文王、蜀國侯的三萬騎兵已跑出了二十多里路,已經到了七星壩。昭睢率著五萬楚軍騎兵從後面緊緊追趕,秦惠文王、蜀國侯聞訊昭睢尾隨而來,一刻也不敢停留,拚命向西奔跑。這時,楚懷王的三萬鐵騎和五萬步軍也已經趕到了鼓兒坪。

秦惠文王、蜀國侯的三萬騎兵逃過馬家壩,司馬錯見這裡道彎路窄,是楚軍追來的必經之路,隨率三千騎兵在這裡阻擋楚軍騎兵。司馬錯陣未列好,昭睢便已率大隊輕騎兵過了徊龍村,距離司馬錯不及一里之地。昭睢一見,隨一馬當先,殺向秦軍騎兵。這馬家壩雖然地勢平坦,但場地並非很大,大隊人馬不好撕殺,楚軍大隊騎兵的優勢施展不開,就看窄路相逢勇者勝和打耐力了。司馬錯見昭睢殺來,隨縱馬揚刀,來戰昭睢。這二人槍來刀往,大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昭睢和司馬錯,本來武功就不相上下,真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無奈司馬錯與楚懷王交戰,手掌虎口被震裂,雙臂被震傷,雖未傷及胸臟,但只要用力過猛,雙脅便會隱隱作痛,而昭睢一支長槍,如蛟龍翻騰,越戰越勇,打得司馬錯手掌、雙脅痛楚難當,身手和力道自然遜色了好多。昭睢一見,長槍一擊,噹的一聲!司馬錯舉刀一擋,因雙臂受傷,出手乏力,隨身體一個踉蹌。昭睢一見,噹!噹!噹!三槍擊來,快如閃電,司馬錯抵擋不住,隨虛晃一刀,敗下陣去。司馬錯一敗,秦軍騎兵中無人能敵得住昭睢,只見昭睢長槍,左挑右擊,秦軍騎兵紛紛落馬。楚軍騎兵一見,隨都個個挺槍揮刀,縱騎奔殺過來,一陣猛衝狠砍,秦軍騎兵抵擋不住昭睢和楚軍騎兵的攻擊,終於潰敗而逃。馬家壩一戰,昭睢的楚軍騎兵斬殺司馬錯的一千秦軍騎兵。

這時,秦惠文王、蜀國侯的騎兵已逃出西鄉邑(縣),昭睢率著的輕騎兵已追到白家壩,雖然雙方都是騎兵,可不知怎麼搞的,秦惠文王、蜀國侯所率的騎兵就是跑得比較慢,而昭睢的輕騎兵追得則比較快,雙方的距離越追越近了。到了城固邑(縣),眼看昭睢的輕騎兵就要追上來了,司馬錯急率三千秦軍騎兵、二千蜀軍騎兵和五百守城的蜀軍憑著城固邑(縣)阻擋楚軍騎兵,並下令進者生、退者死,以死掩護秦惠文王、蜀國侯的二萬五千騎兵迅撤到褒漢(漢中市)。昭睢的大隊輕騎兵趕到城固邑(縣),看見司馬錯立馬橫刀,五千鐵騎列於城下,嚴陣以待。昭睢見狀,隨令一萬鐵騎一字擺開,準備衝殺,四萬騎兵分二路繞過城固邑(縣)兩邊,直奔褒漢(漢中市),活捉秦惠文王、蜀國侯。司馬錯見狀,即令四千騎兵分兩路攔截楚軍騎兵,自率一千騎兵和五百守城步軍,迎戰昭睢的一萬鐵騎。司馬錯的五千騎兵攔截昭睢的五萬騎兵,以一敵十,無疑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雖然如此,卻能拖延些時間,好讓秦惠文王、蜀國侯的二萬五千騎兵跑遠。正是這樣,明知是死,也只有以命護主了,這就是司馬錯的棄卒保帥的妙計。石泉鼓兒坪一棄,七萬秦、蜀軍步兵都成了楚軍騎兵的刀下鬼和槍下魂,換來了秦惠文王、蜀國侯逃到這城固邑。今日又得棄這五千騎兵、五百步兵來換秦惠文王、蜀國侯先跑二十多里路。哎!真的是兵敗如山倒,日暮途窮了。

只見昭睢拍馬挺槍衝過來,一萬楚軍鐵騎隨之掩殺過來,司馬錯知道秦、蜀軍中,無人能敵昭睢,只好縱馬揚刀,再次迎戰昭睢。無奈,楚軍勢大,司馬錯的一千騎兵全被衝散,隨不敢戀戰,虛揚一刀,勒轉馬頭,敗回陣去,率著敗兵退進城邑拒敵。可是,只有在後面的二百步兵和三百騎兵來得及沖回城邑,其餘的七百騎兵、三百步兵全被斬殺。昭睢並不下令攻城,而是令楚軍騎兵繞過城邑,直取褒漢(漢中市)。司馬錯見狀,想再衝出去拖住昭睢,被一軍將拉住說:「將軍出去,無疑是飛蛾撲火,枉送性命」。司馬錯痛苦的說:「我以死殉國,能多拖住昭睢的騎兵十多分鐘,大王就可以多跑遠十多里路」。軍將說:「將軍之言差矣,將軍若再出去,昭睢只需分出一千騎兵殺你,照樣率著大軍追趕大王去。將軍一死,請問誰去保護大王,大王若有閃失,將軍雖死難辭其罪。望將軍從後門逃走,追趕保護大王」。司馬錯聽后說:「若非你提醒,我差點誤了大事」。隨帶著三百秦軍騎兵,急忙從後門逃出,疾奔往秦惠文王的逃路上去。

城邑兩邊的秦、蜀聯軍的四千騎兵拚死阻擋四萬楚軍騎兵,十五分鐘而已,全部戰死。不過,對於騎兵來說,這十五分鐘實在太重要了。因為有了這十五分鐘,秦惠文王等人就可以多跑遠二十多里路,楚軍騎兵要想追上,就得跑多好長一段時間了。而留在城邑內的二百蜀軍的步兵也在楚軍步軍趕來后被全部消滅掉。秦惠文王、蜀國侯在二萬五千騎兵護衛下一口氣跑到褒漢(漢中市),那裡有三千蜀軍守護著。秦惠文王、蜀國侯一行正待入城,只聽後面一將大聲說:「大王不可進城」!秦惠文王、蜀國侯回頭一看,見司馬錯渾身血跡帶著三百秦軍騎兵已急急趕到跟前。秦惠文王問:「何故不能進城」?司馬錯說:「褒漢(漢中市)地處平原,背臨漢水,無險可據,昭睢的五萬輕騎兵已在二十裡外,若大王進城,昭睢大軍一到,圍住城池,等楚懷王大軍一到,那時就是插翅也難飛了」。秦惠文王說:「那依你之見怎樣才好呢」?司馬錯說:「為今之計,只有放棄褒漢(漢中市),方能全身而退,大王可率軍奔略陽(縣),退守隴南,可保無憂,蜀國侯率本部兵馬渡過漢水,距守南鄭邑(現南鄭縣)。」秦惠文王說:「善」!司馬錯隨率一萬五千三百秦軍騎兵保護秦惠文王奔往略陽(縣),蜀國侯則率一萬蜀軍騎兵和三千守衛褒漢(漢中市)的蜀軍渡過漢水,固守南鄭。等到昭睢的楚軍騎兵趕到褒漢(漢中市),秦惠文王已經過了勉縣,趕往略陽(縣),蜀國侯也已渡過了漢水,趕往新鄭(縣)。昭睢隨率領大軍進駐褒漢(漢中市),等候楚懷王的大軍到來再做定奪。

第二天早上,楚懷王率三萬騎兵和五萬步兵趕到褒漢,再過一天,第三批五萬楚軍押運糧草也趕到褒漢集合。楚懷王到后與昭睢一起觀察周邊地形說:「略陽(縣)本屬褒漢,且是平原,離褒漢(漢中市)不遠,是阻擋秦軍進入褒漢平原的要塞,不能讓秦軍佔住,過河對面的南鄭(縣),三面是山,一面是水,居高臨下,地勢險要,不能讓蜀軍佔據。我的意見是你我各領一軍,趁敵新敗,立腳未穩,打他個措手不及」。昭睢說:「大王!我本有此意,正等你來定奪」。於是,楚懷王令昭睢率領二萬馬軍,二萬步軍,迅渡過漢水,攻佔南鄭(縣),自己親帥三萬馬軍,二萬步軍,攻取略陽(縣)。其餘的楚軍留守在褒漢(漢中市),並做好隨時的接應。

秦惠文王昨天到了略陽(縣),歇息了一夜,驚魂方定,今早起來,凄然對司馬錯說:「想不到我剛剛稱王就遭此大敗。」司馬錯說:「未將無能,讓大王受驚」。秦惠文王說:「不是你無能,也不是你的過錯,想不到楚懷王如此神勇,楚軍戰鬥力如此之強悍」。秦惠文王等人剛用完早餐不久,忽見快馬慌張來報:「報大王!楚懷王率大軍已到褒漢(漢中市),大隊人馬正朝這邊開來」。司馬錯聞報對秦惠文王說:「大王率軍奔隴南(市),末將在此守城阻截,與楚軍決一死戰」。秦惠文王拉著司馬錯的雙手說:「你的臂傷未愈,氣力不佳,你不是楚懷王對手,不要在此枉送性命,本王寧可不要此城,也不能沒有你這名將,你帶齊兵馬隨本王到隴南(市)」。於是,司馬錯隨同秦惠文王棄城逃往隴南(市)。楚懷王率領大軍到了略陽(縣),見秦惠文王已棄城逃往隴南,隨撥三千步軍,二千馬軍駐守略陽(縣),自己率領著大隊人馬返回褒漢(漢中市)。

再說昭睢率四萬馬、步軍渡過漢水,進擊南鄭。蜀國侯聞訊,即命關閉城門,親率一萬三千名馬、步軍死守城牆,企圖負隅頑抗到底。昭睢率四萬楚軍渡過漢水,到了南鄭城下列陣叫戰,蜀軍既不出戰,又不投降。昭睢只好命軍士準備擂木、雲梯攻城。這時,楚懷王率領大軍返回褒漢(漢中市),即命二萬步軍渡河攻城,蜀國侯見狀,只好率軍從後山逃走,可這南鄭後面都是嵩山峻岭,軍士是可以翻山越嶺逃走了,可戰馬卻不會翻越懸崖絕壁,一萬多匹戰馬都走不了。蜀國侯本想命軍士將戰馬殺死,不留給楚軍,但已是來不及了。只聽楚軍殺聲震天,從西東兩翼包抄過來,五萬楚軍已分別殺向戰鬥村、郭家營(南鄭縣西側)、夏家庵和歇馬鄉(南鄭縣東側),蜀國侯只好帶著蜀兵倉惶從後山越嶺逃走。昭睢率領楚軍進入南鄭,見蜀軍已從後山越崖抓繩下壁逃走,隨命軍士砍掉藤繩,封堵後山通路,然後撥出三千步軍、二千馬軍把守南鄭,自己則率著大隊人馬過河返回褒漢(漢中市)。

至此,歷時十天的褒漢大戰以楚軍勝,秦、蜀聯軍敗而結束。這一戰,楚軍斬殺秦、蜀聯軍十九萬五千,其中:秦軍八萬五千,蜀軍十一萬;繳獲戰馬三萬五千匹,盔甲兵器十九萬副,糧草糧車一大批。這一戰,楚懷王拓地從安康市到略陽縣四百餘里,取得褒漢(漢中市)、漢陰、紫陽、鎮巴、寧陝、石泉、西鄉、城固、南鄭、寧強、略陽等十邑(縣)。而秦惠文王在年初自稱為王,剛有問鼎中原,取代魏惠王而稱霸天下的意思,卻在褒漢之戰中被楚懷王打得狼狽不堪,倉逃如漏網之魚,幾乎被楚軍活捉。自此以後,秦惠文王一聽到漢中郡和楚懷王這兩個名字就心有餘悸。

隨後,楚懷王改褒漢為漢中郡,管轄範圍自略陽縣至房縣七百餘里,撤消庸郡,傳令庸郡郡守到漢中任職,將原庸郡的郡治從旬陽遷移至安康,作為漢中郡的分暑,並在褒漢設宴,犒賞三軍三天。楚懷王舉起酒樽對全體將士說:「漢水是我楚國人的祥地,在上古時期,楚人沿著漢水而下,到達荊漢。因此,楚既是荊,也是漢。今天,我們是來到祖先的故土,而祖先的故土在今日重歸我楚國,可喜可賀。這裡既不是褒,也不是鄭,而是漢,我要在這裡設立郡治,把祖先的故里揚光大。這裡是漢水的中游,因此,從今日起,這裡就正名為漢中郡」。只見楚軍個個手舉長槍,振臂歡呼:「漢中郡」!「漢中郡」!

三天後,楚懷王任命柳襄(因柳劉同音、后改稱為劉,劉揚之父、劉邦的曾祖父)為大將軍,率十萬楚軍(四萬馬軍、六萬步軍)鎮守漢中郡,並把傷員安置在漢中療養。柳襄接命,隨之傳令:二萬馬軍、三萬步軍駐紮在漢中,其中略陽、寧強、南鄭、西鄉、鎮巴各二千騎兵、三千步兵,其餘的一萬騎兵、一萬五千步兵駐紮在漢中,分佈在勉縣、漢中、城固三處。二萬馬軍、三萬步軍駐紮在安康,其中鎮安、紫陽、鎮坪、房縣、鄖西各二千騎兵、三千步兵,其餘的一萬騎兵、一萬五千步兵駐紮在安康,分佈於漢陰、安康、旬陽三出。柳襄隨令各處軍士開荒種地,操練兵馬,不得鬆懈。楚懷王一切布置妥當,隨和昭睢率領十五萬大軍(馬軍五萬、步軍十萬,因楚軍節節勝利,從安康到漢**新招了七萬餘名兵勇)浩浩蕩蕩的班師回到了荊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戰國演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戰國演繹
上一章下一章

戰石泉秦蜀大逃兵,破南鄭楚懷定漢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