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章 西北的困局

452章 西北的困局

京師的爭端,倒是絲毫沒有影響到察哈爾各城的選址和規劃;而本著「要想富、先修路」的基本原則,朱由校更是抽調動遼西、河北、山西三省的十萬奴隸,又發動起西北二十萬流民,沿著京師至察罕浩特一線開始了聲勢浩大的築路工程。

為了保障修路、築城的順利,也為了確保今後東北的穩定,朝廷向所有的流民許諾,只要工程能夠如期完工,這二十萬西北流民全部就地安置;朝廷不但會按人頭分給房屋和土地、耕牛等物資,還會從當地蒙古女子及女奴中挑選良善為流民婚配。

不想此政令一出,一直都為徵募西北流民充實邊塞的各督撫便被前來報名的流民踏破了門檻。倒叫西北各都司一時間因準備不足,連連向朝廷告急,請求朝廷儘快撥付遷徙流民所需的錢糧物資……

陝西行都司府衙。

因地邊牆附近,府衙修建之初,便兼顧著城防與訓兵之用,所以府衙正門的外廣場佔地極廣,平常就會有些輪班的衛所士卒在此練習隊列。

可今天的府衙廣場卻被塞了個滿滿當當,不少身著單衣的青壯漢子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口中議論的儘是朝廷此番徵調流民去東北安置的各項優撫。

「馬二哥,您也來了?」

一個落單的青年四下張望了半晌,這才瞧見了人群中的熟人,連忙上前打起了招呼。

「喲!這不是劉六嘛!怎麼著,你娃也想去東北討個婆娘不成?」

被人戳破了心思,名叫劉六的漢子臉上一紅,卻訕訕一笑道:「二哥說笑了,朝廷有命,我等又是大明百姓,自當為朝廷盡上一份力,啥婆娘不婆娘的都是小事,嘿嘿,小事!」

「驢逑!」

笑罵了一句,馬二湊到近前道:「俺可記得,你娃可是與流民營的那群瓜皮講哩!啥么『茲要是朝廷還往這流民營施粥,甚工種地的活計和開荒修壩地愛哪個去就哪個去』。怎地?莫非你娃說過地話都是放屁?這東北苦寒就是不講,這修路築城可更是苦地很,你娃一個閑漢,又無甚一技傍身,還不如就躲在流民營喝稀粥地好哩!」

馬二揶揄的話,頓時引得周圍眾人是一陣哄堂大笑。

作為十里八鄉有名的無賴潑皮,劉六哪兒會把馬二的幾句話擱在心上,嘿嘿一笑應道:「得得得!咱大哥不笑話二哥,這流民營的粥雖說餓不死,但終歸還是吃不飽地。俺倒是也想去工地上謀個差使,可這各處工程都不缺人,俺又不會那木工泥瓦,想賺點銀子打打牙祭都是極難!唉!俺也看透哩!這總在流民營里靠著,最後也不過是分下那幾畝薄田,想討個婆姨延續香火,那還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哩!」

一個身材瘦小的青年擠過人群,單薄的衣衫被風一吹,立馬凍得他哆嗦了一下,用袖子擦了一下鼻子,湊到眾人跟前就搭起了話。.ζa

「幾位哥哥請了,俺可是聽說,有幾個藩王的工坊也在城東招人,河南、山西、湖廣、閩浙可都有哩,這些地方說啥不也比東北舒坦!要不……咱們去那頭瞧瞧唄!」

「呸!」

劉六和馬二一聽,竟齊齊啐了一口,馬二抽動了一下鼻子道:「你娃知道個甚,那些藩王的工坊,牛皮倒是吹地山響,可哪家的活計不是又臟又累,哪像朝廷,丁是丁卯是卯,答應給地可是一樣都不會短了。再者說,那些藩王也不給婆娘啊?」

瘦青年倒是不以為意,搖了搖頭道:「哥哥說的沒錯,但那些工坊給下的工錢可是不少哩!俺倒是想去試試,熬上幾年,等攢夠了銀子,俺就回老家置地建屋討婆娘去,咱陝西的婆娘,咋個論也比那些蒙古婆娘和女奴要來得帶勁!」

「哈哈哈哈哈!」

瘦青年的話雖又惹得周圍人一頓大笑,但還是有不少人被他的話打動,眼神飄忽地已經看向了城東方向。

「鐺、鐺鐺鐺鐺鐺!」

就在眾人議論的當口,只聽一陣急促的銅鑼聲響起,一名身穿藍布薄襖的小廝站在都司衙門的台階上,接過同伴遞上的鐵皮喇叭便高聲喊了起來!

「莫要聒噪!報名去東北的,全都去左邊的帳篷領號牌,爾等記得,這號牌上記著爾等年齡籍貫,哪個敢借給他人冒用,可要當心丟了吃飯傢伙!要是想去其他地方,就去右邊的帳篷,不過俺可與爾等講明哩,旁的地方,可是沒有婆姨許給爾等……」

話音一落,人群頓時就向台階的左右兩側分涌了過去,可不管咋看,這報名去東北的這邊人數可是遠遠多於另一邊的。

「大人,這是各地呈上的條陳,按各府縣所述,按現今的進度,再有半月,我三邊治下便可湊齊流民二十萬,您看是不是向朝廷發份文書,說明一下如今的局面!」

看著密密麻麻的人群,洪承疇也是萬沒想到,此番徵募流民竟會進展得如此順利,原本還計劃著叫各地派出的「徵募官」不僅都成了統計官,就連預計起碼需要耗時兩月,再動員西北各省才能湊齊的人數,如今僅他三邊治下便能湊齊……

嘆了口氣,洪承疇也是頗為無奈地搖頭道:「看看,這些人可都是些青壯勞力……要不是西北貧瘠,本督還真捨不得將這麼多的青壯外放到別的地方!唉!」

又想了一下,洪承疇這才繼續道:「以三邊都督府的名義,先向西北行軍大都督府呈文,先從孫大都督那邊勻一點糧草過來。不過,估摸著他那邊的情況也是差不多,一會本督親書一封,你騎上快馬,親去詢問一下大都督的意見,若是大都督沒有疑義,便與大都督府一起聯名上折吧!」

「是!屬下這便去備馬!」

揮手打發了手下,洪承疇又看了眼場內的一眾青壯,這才搖著腦袋,回到內堂去寫信去了……

西北的奏請還沒入京,朱由校這邊卻已經得到了西北具體現狀的情報,畢竟對於這個原本歷史中燃起烽煙并吞噬掉大明的地區,他始終覺得怎麼關心都是不為過分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先聖文王的道,並不斷加以修行,如果學習得道,難道不應自發去弘揚聖人之道嗎?」

「有同道中人聽了我的學說后,特意從遠方來問道,還能有什麼事能比這件事還令人高興嗎?」

「我向對方闡述了我的道,就算他沒有領悟我的道,那我也不生氣,因為只要他肯入聖人之道,就算沒有真正領悟先聖的道,但他也已經是一名君子了……」

乾清宮內,朱由校正微閉著雙目,身側的施鳯來則是捧著一部《論語》正在為皇帝講授經筵。

「日他娘的,朱熹這老東西真不是個玩意!」

耳中聽著施鳯來的講解,朱由校卻是在心裡把朱熹罵了個七八十遍,畢竟施鳯來的所說的與朱由校後世課文中那朱熹註釋的什麼「學到的知識時常複習,不應該感到喜悅嗎?」……

現在與施鳯來的解釋一比,朱由校直感覺朱熹的註解不僅毫無邏輯,還特么的十分淺薄。

「好了!」

打斷了施鳯來,朱由校擺手道:「傳旨大明各地府、縣、鄉學及太學、國子監等諸學,凡涉及宋時朱熹的聖人典籍註釋,一律廢黜不用;傳輿情司,將朱熹之學,打為偽學,其人、其弟子的著述,皆罷!有敢當眾宣揚偽學偽論者,三族遠徙三千里……」

沒等堂內一同聽經筵几個臣子有所反應,朱由校直接抽出一封密奏道:「西北那邊又有了些新狀況!」

命內侍將密奏遞給眾人一一傳閱后,朱由校這才敲打著桌案道:「行軍大都督府日後是要向西開拓的,哈密、亦集乃、瓜州、沙州這些原本就是我大明故地的地方也必須要重新掌控在我大明的手中。但無論大都督府如何開拓,這些地方終歸是需要人來充實的,可西北貧瘠,除了現在仍需朝廷輸血,僅各地流民營便還有流民不下百萬!朝廷雖儘力招撫流民充實各地,但也造成了西北青壯勞力的大量外流。就以流民營為例,此次於察哈爾築城的工程一開,估計剩下的也就是些不堪其用的老弱婦孺……別說西北,這麼一大堆張嘴吃飯的人聚攏在一起,朝廷都是捉襟見肘,諸位有什麼破局的法子,就拿出來議一議吧!」

西北如今的局面,其實已經進入了一個困頓的局面,在以工代賑的政策和朝廷不斷的輸血下,西北的數百萬流民雖然得到了控制,但以西北貧瘠的土地想要短時間內徹底解決流民問題還是很難。

向外輸送流民的做法雖然可行,但接納流民的各大工坊需要的也只是寫青壯勞力,對於老弱的安置則徹底留給了西北,這麼大的一個包袱,無論現在還是日後,對整個西北的穩定和發展都是極其不利的。

而西北想要向外拓展,保留住大部分青壯才是發展的根基,沒有足夠墾荒的農民,沒有充足的兵員,如果一切都只靠朝廷,那麼西北遲早都會把朝廷拖垮。

且不說這些長遠打算,就算是眼下,朝廷為了穩定西北,戶部便已經開出了七百萬兩白銀,再算上糧食和各地豪商的「捐贈」,朝廷在西北的花費絕對是一個可怕的數字。而這也正是不少朝臣反對皇帝為察哈爾修路築城的原因,朝臣們也實在是窮怕了,眼見大把大把的銀子去填了西北的無底洞,這實在是叫人肉疼的緊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之天啟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明之天啟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452章 西北的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