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草原風雷(7)

第66章 草原風雷(7)

這一日,哈布日與齊大寶吃罷早飯,正在閑聊,李惟忠挑簾走了進來。哈布日與齊大寶急忙起身施禮,李惟忠笑着拍拍二人肩膀:「汝二人日日習練,功夫頗有長進,今日領汝二人見識見識蒙古大軍對敵陣法!」

哈布日疑惑地問道:「可有敵軍來犯大營?」李惟忠仍笑着搖搖頭:「駐城守軍每過些時日必會操練對敵陣法,以不至於臨敵時雜亂無章。今日恰逢大陣演練之日,大營官兵傾巢出動,實乃機會難得!」

哈布日與齊大寶興奮地跟着李惟忠出了蒙古包,見外面將士們已開始列隊。牛角號低嗚,一隊隊官兵全副武裝,騎着馬列隊出了大營,向城外開拔。奇怪的是幾乎每名官兵除了自己胯下所騎的戰馬,還牽着三四匹馬的韁繩跟在身後。

李惟忠與哈布日、齊大寶領着眾隨從也上了馬,隨着大軍出了城門。

不多久,來到一大片開闊地。只見這片開闊地上,顯然是經常被人畜踐踏,植被甚少,處處***著黃土。令人驚奇的是,約百丈開外,黑壓壓矗立着無數的鹿砦和一人多高的樹樁,恰好似一支陣容嚴整的大軍方陣,遠遠與蒙古大軍對峙著。

此時,「咚咚咚」令鼓響起,蒙古大軍開始列隊。哈布日觀察了一下四周,參加操練的官兵約有四五萬之眾,戰馬更是不計其數。

只聽人喊馬嘶,不一會兒大軍竟然整整齊齊的擺出了四列橫隊。這四列橫隊人數不同,武器裝備也有所差異,每個橫隊之間間隔了一定距離。

第一列橫隊約有三四千人,均是輕騎兵打扮,奇怪的是這些官兵背負的箭囊比一般的要更為寬大,且這列橫隊的每匹戰馬尾巴上都綁着一大叢樹枝。

而第二列橫隊人數最多,約有兩萬多人,也是輕騎兵打扮,每人身上背負的兩張弓大小不一樣,箭囊里的羽箭也是一種較長、一種較短。而每名士兵的馬前都站立着五六匹馬,總數接近十萬!

第三列橫隊士兵約有一萬人左右,均穿戴着重盔重甲,連戰馬也裹着嚴密的鱗片甲,士兵們手持一丈多長的長矛。

而正中間是一架巨大的戰車,上面站立着幾員武將和令旗兵。為首一人端坐在帥椅之上,正是耶律鑄,顯然是今天陣法操練的主帥。而這一橫隊正是大軍的中軍。

最後面的第四列橫隊人數也是一萬人左右,亦是重裝騎兵,士兵們手裏握持的是鈎鐮槍。

李惟忠等人驅馬來到戰車一旁站定。端坐帥椅之上的耶律鑄正向下掃望,看見李惟忠等人,眼神相對,微微一點頭,臉上並無表情。其他幾員武將亦認得李惟忠,相互拱手示意。

李惟忠輕聲對左右兩旁的哈布日和齊大寶說道:「看今日所擺陣型,乃是蒙古慣用的鴉兵撒星陣,此陣可將蒙古大軍騎射之技發揮得淋漓盡致,乃先帝成吉思汗總結多年征戰經驗所創,臨敵對陣確是鮮有敗績。」

哈布日聽這陣法名稱甚是有趣,又是自己生身父親所創,更加有了興趣,想開口問個清楚,卻又突覺無從問起。哈布日從未見過兩軍對壘,哪裏懂得陣法的奧秘,只得瞧了仔細再說。

耶律鑄掃了一眼令旗兵,微一點頭,令旗兵舉起一桿一丈余高綉著烏鴉圖案的黑色大旗來回搖動。黑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立時號角長鳴,幾萬人的大軍登時鴉雀無聲,只偶爾聽到幾聲馬嘶。

所有官兵緊握武器,蓄勢待發,騰騰殺氣頓時籠罩了整個大軍,操練開始了!

戰車上一面綉著狂風圖案的綠色大旗向前一揮,怪異的吆喝聲迅疾從第一橫隊炸起!這三四千人催動坐騎,向著對面的木樁陣沖了過去!

哈布日心中念道:「如若對面的木樁陣是敵方大軍,這幾千人衝過去豈不是白白送死?」

李惟忠好似看出了哈布日心中的疑惑,微笑說道:「對面木樁陣乃是模擬敵軍重裝方陣所布,時下南宋以及西域各***隊均以此陣為主,如若正面強攻,勢必折損頗大,故而只能智取。首隊官兵乃是由其他部族挑選的精銳組成,喚作探馬赤軍,個個騎術精湛,善於隨機應變,於此陣中作為佯攻之用。」

蒙古大軍兵力歷來不甚寬裕,自然是對兵力愛惜得緊,絕不會與規模較大的敵軍硬碰,所以靈活多變的戰術才是蒙古克敵制勝的法寶!

果然,探馬赤軍衝出去才幾十步遠,首領一聲令喝,所有士兵從箭囊中抽出羽箭「嗖嗖嗖」射了出去。

此時,探馬赤軍的橫隊離對面木樁陣尚有兩箭開外,羽箭其實根本無法射入陣中。但見,一排羽箭落在地上突然「砰砰」炸響,冒起一股股濃煙。

原來,這羽箭上綁着火藥、磷土,落在地上受到撞擊,立刻燃燒,生出了滾滾濃煙。

這隊官兵將箭囊中火藥箭盡數射出,一排排煙霧好似一道道幕牆;馬尾上的樹枝拖得塵土漫天飛揚,濃煙與黃塵混在一起遮天蔽日,根本無法看清對面的木樁陣了!

就在探馬赤軍的馬隊將要衝到對面方陣約一箭之地的時刻,就見令旗兵將綉有雨水圖案的藍旗一擺,馬隊立即橫撥馬頭,分別向兩側散了開去!

而此刻,第二橫隊的官兵幾乎同時舉起馬鞭,狠狠抽向身邊一匹匹馬的馬屁股,這些馬猛然吃痛,狂吼亂嘶,拚命向前方奔去!

兩萬多人的輕騎兵也催動胯下戰馬緊跟在受驚馬群的後面,黑壓壓如同一大片烏雲,向著對面方陣沖了過去!

而此刻第三橫隊的重裝騎兵也在戰鼓聲中,保持着整齊的隊形,不徐不疾,緊跟在第二隊的後面,向前進發,只留下少數士兵守衛在戰車的旁邊。

那兩萬多輕騎兵轉眼已衝到距離方陣一箭之地,一聲號角響起,士兵們整齊地張起硬弓搭上長箭,向著前方空中同時射去!

此時,戰場上的濃煙和黃塵已漸漸淡去,依稀可見密密麻麻的箭雨越過前沖的馬群,從天而降,落入方陣的中間,「哚哚哚」釘在木樁上,如同仙人掌一般。

接連三排箭雨落下,受驚的馬群已衝到了方陣跟前。前面的馬匹穿過濃霧,待看清面前的木樁時,後面的馬匹已緊緊尾隨而至,根本無法收勢,只得一頭撞了過去!

只聽見一片馬嘶哀鳴,方陣的鹿砦、樹樁到處橫飛,許多馬匹也被撞得筋斷腿折,撲倒在了地上。近十萬的驚馬掠過,如此巨大的木樁方陣已被沖得七零八落,近一半的樹樁已經倒下。

馬群繼續前奔,來到了方陣後方,此時速度已經明顯減慢。而第一橫隊的探馬赤軍已在此等候,將這些驚馬攔住,然後驅趕着馬群從方陣兩側外圍返回。

又見令旗兵將帶有驚雷圖案的黃旗一揮,龐大的輕騎兵橫隊竟沒有正面衝擊,而是同樣橫撥馬頭,向方陣兩側散去;但是並未像第一隊一樣跑到方陣後方,而是呈巨大的半圓形將方陣的側翼和後方團團包圍;士兵們換過輕弓和短箭,三三兩兩為一小組,輪番衝到陣前,只向方陣的側翼和後方外圍樹樁射擊;射完即迅速返回隊伍中守望。

哈布日不明所以,想張口向李惟忠問詢,但眼睛已被戰場上稍縱即逝的場面牢牢吸引,緊張得已說不出話來。李惟忠沖他笑笑,示意哈布日繼續觀看。

幾乎就在同時,第三橫隊的重裝騎兵已經從正前方衝到陣前,士兵們挺起長矛和盾牌,加快了衝擊速度;而第四橫隊的重裝騎兵也緊隨其後。

兩列橫隊的兩萬多匹戰馬踏着整齊的步伐,士兵們殺聲齊嘯,如同一陣悶雷滾過,實在是令人膽戰心驚!

長槍所過之處,樹樁如一陣狂風刮過,紛紛倒下。有些士兵的長槍扎在樹樁上拔不出來,乾脆就將長槍丟棄,抽出蒙古彎刀,一路砍瓜切菜一般橫揮過去,無數樹樁的上半截四處橫飛。

第三橫隊的這一輪衝鋒過後,方陣中的樹樁已經倒下十之七八,只剩兩翼還有部分樹樁挺立着。這時候,第四橫隊的重裝騎兵也已殺到,可是並未尾隨前面的騎兵正面沖入,而是突然分向兩翼。

此時,包圍在兩翼的輕騎兵主動向後退出,迅速向指揮戰車靠攏。隨之而來的重裝騎兵擎出鈎鐮槍,如風捲殘雲,將剩下的樹樁幾乎全部勾倒。

閃電圖案的紅色令旗搖起,已經完成衝鋒的各列隊伍立刻撥轉馬頭,迅速又返回中軍,陣型仍如同衝鋒前一樣排列。而對面巨大的樹樁方陣此刻已是滿地殘枝,如同敵軍死傷的將士。看樣子,如果敵方還有抵抗能力,第二輪衝鋒隨時又可以展開!

此時,黑、綠、藍、黃、紅五色大旗同時搖起,幾萬人同時發出地動山搖的吶喊,人喊馬嘶,聲震蒼穹,着實是龍精虎猛,氣吞山河!

相關br>

開拔:(軍隊)由駐地或休息處出發。

鱗片甲:結實的麻布或皮衣裝上了金屬片而成為的盔甲,後來為羅馬人廣泛使用,後來也在東歐至亞洲的區域流行。鱗片甲的性能遠遠大於板甲:其一,從防護性能上,鱗片甲比板甲優越;其二,靈活性上鱗片甲也比板甲強;其三;重量上,鱗片甲比板甲輕。

中軍:是一個古代軍事概念。前軍,為大部隊探路;中軍,就是主力大部隊;后軍,糧草等輜重,並為大部隊提供後衛。另外還有:左軍和右軍,保護大部隊的兩翼,並策應大部隊的行動。

鈎鐮槍:是在槍頭鋒刃上有一個倒鈎的長槍。槍長七尺二寸,其中槍頭為八寸。槍頭上尖銳,其下部有側向突出之倒鈎,鈎尖內曲。槍桿長六尺,粗圓徑為四寸,以木製成,桿尾有鐵鐏,長四寸。鈎鎌槍的槍頭和普通長槍一樣,起到刺殺作用,側面的倒鈎則既可以用來砍殺敵人,也可以鈎住敵人,有效防止敵人奔逃。鈎雖然起到輔助殺敵效果,但是也具有防止槍尖刺入過深的作用。

探馬赤軍:元代鎮戍兵的一種。探馬赤,蒙古語,意為先鋒官。蒙古國時期,從各千戶、百戶和部落中抽調士兵組成,作戰時充當先鋒。戰事結束后駐紮鎮戍於被征服各地。入元以後,探馬赤軍駐防各重鎮和州縣作為屯戍兵的一種。其組成以攻金時五投下探馬赤軍的人員為主,也吸收色目人及漢人參加,戰時上陣,平時屯聚牧養。

仙人掌:叢生肉質灌木,高1.5-3米。上部分枝寬呈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近圓形,綠色至藍綠色,無毛;刺黃色,有淡褐色橫紋,堅硬;倒刺直立。種子多數扁圓形,邊緣稍不規則,無毛,淡黃褐色。花期6-12月。

蒙古彎刀:刀身一般採用優質鋼打制,長十幾厘米至數十厘米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鋼製、銀制、木製、牛角制、骨頭制等多種,表面有精美的花紋,有的還填燒琺琅、鑲嵌寶石。蒙古彎刀的改進:隨着版圖擴張,蒙古軍隊已經掌握了阿拉伯式彎刀製造技術,但經過改良,令到更符合力學原理,不需要士兵的自身力量,光靠馬匹的衝擊就很容易將敵人的頭割下,這樣很好地彌補蒙古人和中亞及歐洲人比的身體力量缺陷。據某些西方文獻報道,蒙古騎兵只是將彎刀放在馬鞍的一側,刀刃彎的部分長長伸出,而靠近刀柄的部分是直的,而且比一般的彎刀靠近刀柄部分長得多,這樣保證不會誤傷自己。當騎兵一衝入敵陣的時候就很容易順帶將敵人連人帶盔甲削掉,也為騎兵自己本身節省了體力。

龍精虎猛:成語,出自《山谷風煙》。意思是比喻精力旺盛,鬥志昂揚。

氣吞山河:成語,出自《追韓信》。意思為氣勢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成吉思汗的秘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成吉思汗的秘密
上一章下一章

第66章 草原風雷(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