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定南中(2)

第332章 定南中(2)

孟建一言既出,我驚詫莫名,半響苦笑道:「前番我倒是捉過那孟獲兩次,盡皆放了,卻從未想過要殺他!老先生和那孟獲血脈相連,卻為何勸諫我如此作為?」

孟建道:「若老夫所料不差,將軍必定是打的好主意,待來日平定了南中諸地,那孟獲又心服口服,將軍便要湊請朝廷委任那孟獲為南中之王,替朝廷安撫這荒夷之地,對否?」

我疑道:「這有何不可?」

孟建搖頭笑了笑,道:「將軍只怕不知這孟獲脾性,他何曾肯對他人心服口服?更何況如將軍這等外族者!」

聞言,我心中卻也打起鼓來。或許歷史上,諸葛亮確實擺平過那孟獲,那廝對諸葛亮心服口服。可是如今,我又不是諸葛亮。陰差陽錯的,此時的孟獲,正是年輕氣盛之時,難保會堅決一條路走到黑!

思及此,我卻也懶得理會先前放了孟獲兩次算不算無用功了,心思再一轉,我看向孟建這老叟,誠心問道:「若是我下定決心砍了那孟獲,這南中之局,到時該當如何收場?老先生乃是當地人,若有適當之法,還望教我!」

孟建嘿了一聲,道:「南中之事,非一日間造就,其間錯綜複雜,老夫又如何能看出個究竟?」頓了頓,又言道:「其他事尚且不論,只這孟獲一事,還望將軍三思。老夫觀孟獲此人,頗具野心,割地稱王在所難免。」

我應道:「我自當三思!」

許是見我有些敷衍,孟建嘆了口氣,續道:「今日這南中為何動亂,正是孟獲勾結外人,行禍亂朝廷之事。將軍此番若是平定了叛亂,卻留下孟獲,不思絕了根源,待將軍引兵而還。不出幾年。此地必定再次風起雲湧,動亂不堪!還望將軍慎之,慎之!」

我點了點頭,也不再言,便要告辭。孟建招來廟中一人,言明乃是當地禍亂遺孤,可為嚮導。我自是稱謝不已。而後引兵急行。

此番南進十數日,早絕了法正等人的訊息,也不知如今我主力大軍去向如何了。更是對孟獲那邊,也是一點消息沒有。此刻的我,當真是盲人瞎馬,心中一直在思慮是否還要入當初設計的那般。繼續在這紛亂的西南野外來回挑撥各方勢力。

才過得兩日,這一路跋山涉水,守下幾百軍士,個個衣履飄飄,自是被叢林雜草所割爛,隨風飄揚。又是風餐露宿,此時這些士兵看來,個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沒精打採的。即便是強壯如趙豐者。此時也是滿面肅色,若有所思。

這幾日我軍晝伏夜出。探哨時不時來報,前方有不知名勢力軍馬在搏殺。此消息一確認,我方部隊自是停止行進,或原地隱藏,或折返尋其他路而走。也幸虧有嚮導,要不然幾次三番下來,眾人非得在叢林中迷失了方向不可。

而這一期間,我自然也明白了眼下的局勢,看來此事的西南之地上,因為誤會而大殺四方的,不僅僅是先前的楊鋒、多思大王以及木鹿大王了,只怕這南中的大部分勢力,都因為莫名的原因開始有了猜忌,大有草木皆兵的架勢!但凡有外來人馬入了自己領地,那不問緣由先痛揍一頓是必須的!也便此,眼前這局勢,全亂了!

我倒是對此喜聞樂見,心中卻在盤算著,就這陣勢,真不知道是因為自己造成的,還是遠在另外一方的法正促成的。只是眼前這局面,對於我手中這一路人馬來說,儼然失去了繼續南進的作用了。此刻,我當引兵折返才對。打定主意,招來趙豐,便商議回城的細節。

人馬原路急速返回,不想半途探馬便來報:「大軍已過瀘水!」我大吃一驚。先前大軍在小小瀘水一度徘徊月余不能寸進,為何我才離去半月多,大軍便已經打過去了。又問孟獲去向如何。探馬言道:「已潰退深山去了!」

看來三擒孟獲之事已然發生了。也不管到底是孟獲詐降失敗,或是孟獲自己部下叛離,眼前這局勢,逐漸變得有些明朗起來了。若是所料無差,此時法正人馬,已經奔著西南腹地去了。

這半月多我部人馬早已人困馬乏,急需休整,我自是感同身受,理所當然安排趙豐帶人馬安營紮寨,也不急着追上大軍去湊熱鬧。

我難得清閑幾日,自然好好珍惜。只是我引著人馬歸來,消息早已傳開,不幾日各地便有消息紛紛踏至而來。各地駐守頭領,以及遠在前線的法正,不約而同地將書信快馬遲來,將新近形勢的變動一一彙報。這倒是搞得我這個名義上的征南統帥有些苦笑不已。

也就憑着這幾日的閑暇,我百番思量這西南的局勢,真是越想越覺得自己有些小題大做,先前很是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特別是見過張嶷以後,與其一番長談,受益匪淺。不知不覺中,我儼然已經有些不再死糾纏着過往已知的歷史,非要搞什麼七擒孟獲的壯舉了。

先前在荊州時,乍然聽聞南蠻動亂,我整個人第一反應就是覺著出大事了!其實那時完全是憑着自己過往對歷史的記憶在作怪,也不想着去搞清楚具體狀況,自己便開始有些慌亂起來,感覺手足無措,暗道悲劇的事情提前發生,兆頭不好。結果自己領了軍令引軍而來,卻是意外地出奇順利!

這時又想起仔細分析前因後果,一番計議下來,卻有些讓人哭笑不得,不免感嘆,這才多大點事啊!

原來這南中四郡,並非如我當初主觀判斷的是全部都叛亂。實際上,這南中最大的一郡,也就是距離劉備權利中心最遠的永昌郡,卻是並未參與叛亂!僅益州、越巂、牂柯三郡而已!我大軍猛撲之下,益州郡當先便迅速被平定!

法正這廝,終究比我要頭腦清醒些,在大軍出發之前,便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聯絡了永昌郡功曹呂凱、府丞王伉,準備裏外夾擊叛軍。此時瀘水之戰過後,那孟獲先是吃了敗仗。幾次三番被生擒不說。被我胡亂插足之後,又少了南中祝融一族的援助。再加上原本還算鐵板一塊西南諸夷,在我和法正的算計之下,竟是各自算盤,彼此對立。那孟獲恐怕再也掀不起什麼風雲了。

那這孟獲,到底留還是不留呢?

我正有些吃拿不準的時候,意外卻再一次發生了。馬岱從南中回來。見面便給了一個嚇我一跳的消息。當時他的表情有些僵硬,一字一字緩緩言道:「孟獲那廝,已經被某砍了!」

震驚之中,我無做他想,只是追問道:「那孟獲屍首呢?」

馬岱緩緩道:「已交還給孟家去了!」

我這才確定馬岱所言非虛,看來孟獲真的『意外』身亡了!

我正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孟獲生死呢。結果倒好,不用處理了!馬岱先把那孟獲砍了!

我心中有些悻悻,這孟獲怎麼無端端送上門去,給馬岱殺了呢?馬岱不是隨着馬雲祿往南中去見祝融了么?

難道,這孟獲瀘水吃了敗仗,傻乎乎地逃往祝融家去了?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不應該啊!眾所周知的事情是,祝融那老弟帶來。不是跟孟獲穿同一條褲子么?有那個帶來在。這孟獲居然能被馬岱砍了?而且,此刻的馬岱還好端端地就像個沒事人一般。就站在我的面前!

我腦子一團漿糊,說不清道不明的。我也無暇去問緣由,只是想起來問道:「那帶來哪裏去了?」

馬岱皺了皺眉,靜靜道:「許是,也死了。」

我有些莫名其妙,問道:「什麼叫『許是』,到底是真死了還是假死了?為何死的?死於何處?」

一連串的發問,卻也難不倒馬岱。馬岱解釋道:「帶來是死是活不是關鍵。重要的是,帶來已死,消息是那孟獲所言!」

我驚詫道:「這怎麼可能?」

馬岱微微笑了笑,道:「許是帶來沒死,此刻便被那蠻王囚禁在哪一處。許是帶來確實已經死了,那兇手正是孟獲!至此時,又有何人能說得清?」

想了想,我問道:「難道帶來之死的消息,便是那孟獲此時身首異處之緣由?」

聞言,馬岱確實搖了搖頭,轉而滿臉肅色,一本正經道:「某殺孟獲,卻並不在此!帶來究竟生死若何,與岱何干?某殺孟獲,不為其他,正是為趙將軍耳!」

我更是驚詫,疑道:「為了我?」

馬岱恨恨道:「正是如此!你道某為何殺孟獲?正是因為那廝不識好歹,竟要強娶那祝融小姐為夫人!祝融小姐何人?無異於伯虎之未婚妻也!岱如何不怒?」

不等我插話,馬岱笑道:「那孟獲卻也小看了眾人,憑他那點小伎倆,妄想瞞天過海,將帶來之死嫁禍於將軍,也確實算班門弄斧,徒貽笑大方罷了!他想聯合祝融一族之野心,又誰人心裏不亮堂?!」

一番話下來,我卻也有些好笑,道:「原來他說帶來死了,竟說是我趙風行兇,也虧他想得出來!」

馬岱卻道:「其實這番謀划也算不得什麼。誰叫趙將軍你無故失蹤了半月有餘!而此刻西南四處動蕩,稍有智慧之人,便知道與將軍你脫不了干係!也便此,將軍那時所在,明眼人都清楚,若說帶來死了,誰人得益最多,將軍確實有嫌疑!」

我只是稍微想了想,便搖頭否定道:「這話不算太對!帶來死了,得益誰多,那也說不清!若是那時我趙風在場,說不得會利用,在祝融家族面前,指認乃是蠻王所為……只是,那時我趙風不是不在場么?我更沒有在眾人面前行挑撥之事…」

馬岱聞言急是點頭,接着我的話說道:「便正是因為這一點可疑!」頓了頓,又好笑道:「其實眾人不明所以也不打緊。關鍵的是,那孟獲聯姻之情,實在有些表露得過於鋒芒,便是獃子,那時也能看出點名堂來。依某之言,蠻王這般演技,實在不堪入目!」

這般說來,當下我卻也無話可說了。

孟獲此番作為,卻也極品至極。先是被我大軍大敗而逃,失了依託,那南中祝融一族便成了他的救命稻草。正是病急亂投醫,這廝倒不去想光明正大的途徑,靠着與帶來的關係,打動南中祝融家,反倒害了那帶來的性命,妄想行挑撥之能事,與祝融族聯姻,阻我平叛大軍,實在有些過於輕率!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如此伎倆,反倒害了自己的性命!

當下我卻也有些慶幸。一來多虧了我軍與南中祝融家族早便有些聯繫。二來,那孟獲萬萬想不到,如馬岱、馬雲祿者,在祝融家呆了那麼久。可謂先入為主,孟獲那般簡單的栽贓嫁禍,祝融家中,誰人能信?

又想起那孟獲年輕氣盛,說起與祝融小姐聯姻,只怕手段難免有些過於豪放了!

思及此,我又不免有些嘆息。不想孟獲生死這等難題,事到如今卻由不得我做主,大局已定了!

那麼接下來,這南中局勢,又該做如何安排?(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是趙雲手下的一個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是趙雲手下的一個兵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2章 定南中(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