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鄉試放榜

第3章 鄉試放榜

閔員外的祭日過後很快就八月過半,要過中秋了。

中秋後就是鄉試放榜,放榜這日閔右之也同閔父一道去看榜,當然,他們家畢竟巨富,不能同旁的人家一樣在榜下圍着,閔家也沒什麼人參加科舉,便只是帶着閔右之在旁邊的酒樓里訂了一桌席面,湊湊熱鬧罷了。

右之端坐在窗前向下望去,樓下人聲鼎沸,由於本朝不限制科考舉子的階級,皇帝又鼓勵科舉入仕,是以每三年一次的科舉,打鄉試開始,舉國人民都展現出了巨大的熱情。

就如現在,「桂榜」放出,考生們紛紛擠擠挨挨上前去看自己的名字有沒有上榜,鄉試過後就是舉人,才能擁有參加省試的資格,成為貢士后參加殿試為進士授官,稱為「天子門生」

因前朝「進士過省試赴殿試,仍有被黜者,遠方寒士,殿試下第,貧不能歸,多有赴水死者。」更兼有進士被黜者因寒心轉投西夏,為敵軍出謀劃策,是以本朝天子下詔,凡參加殿試,無品行之大過者皆不罷黜,殿試便只是排個名次。

這些都是右之此時的開蒙先生同他聊到的閑話,右之默默消化這些信息,看樣子此時應該是屬於宋朝前後,但當今天子又不是右之熟悉的任何一個皇帝的名號,她只知道如今的年號是景明,這一年是景明八年。

她一時很難分析出自己是屬於哪一個朝代,這個暫且不提,重要的是她想知道如今科舉驗身是否嚴苛。

右之的思緒已經逐漸發散,那邊樓下榜單前一陣喧鬧。

「解元!吳家溝吳家三郎!」

「吳三郎何在!」

「什麼吳三郎,是吳解元。」

「吳解元沒來,他老母偶感風寒,他在家侍奉母親呢!」

「走,上吳家道喜去!」

「走走走。」

右之叫這一聲聲浪潮般的吳家解元從思緒里拉了出來,她撐著窗枱,回頭看向閔老爺:「父親,兒想見見這位吳解元。」

右之的眼睛亮亮的,單單一個解元,就這樣出風頭,可見本朝是真的可以依靠讀書改變命運。

是的,改變命運,右之觀察這個家庭已經五年,閔家是富,從前的閔老太爺也的的確確頭腦清醒,明白取捨,可如今的閔老爺,一讀不懂生意經,二無頭腦,想要帶領這個家族更進一步幾乎是不可能的,現今家中一應生意明面上是閔老爺做主,實際卻都是由徐氏打理。

而那邊二房到死也沒在閔老太爺手上撈到繼室身份的老姨娘更是虎視眈眈,就連人家生的兒子,右之的庶二伯,也比閔老爺會做生意,分家后這幾年財產不斷翻滾,現今明顯是要同閔家正房在生意場上一決高下的勢頭。仟韆仦哾

反觀閔家正房,便守成許多,皆因當年留下的老掌柜們對於徐氏並不是十分服氣,是以徐氏做許多事情都束手束腳,只得守成,然而右之要的不是守住家財,而是更進一步,她十分清晰的明白,她不滿足,不滿足於這個社會階級,閔家作為這個縣城甚至省城裏數一數二的富紳,卻沒什麼根基,徐氏在外交際時甚至還要去巴結方才那位吳解元的母親,就因為「士農工商」的階級劃分。

閔家如今依舊是最低的階級,右之前世當閔幼芝的時候,是正經八百讀書改變命運的受益人,現世這樣的機會擺在這裏,她自認以自己的心智也好,智商也好,應付此時的科考制度完全沒有問題,又怎麼會不抓住這樣的機會。

她很貪,並且不滿足於現狀,所以會有許多自己的想法,而閔老爺雖然腦子不太夠用,但在右之這個和徐氏綁在一起的「兒子」身上,又的的確確是個好父親,對右之也是幾乎言聽計從的態度,就像此刻,右之要見那位新鮮出爐吳解元,閔老爺便大手一揮,要改日邀吳解元「品茗」,又吩咐貼身小廝為吳解元送些傍身銀子去。

卻說那吳解元,名叫吳善,今年二十有二,十分算得上是年少有為。要說家裏十分缺閔家這點傍身銀子,其實也不至於,畢竟中舉之前便已經是秀才了,當上秀才就已經擁有了讀書人的一些特權了,譬如見官不跪,免刑之類的,當然,最實際的自然是徭役可以免除了,擁有了這樣的特權以及大有可能的未來后,上趕着送銀子的人並不少。

是以,一個讀書人,考上秀才以後,就已經踏進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門檻。

然讀書這條路卻不是那麼好走的,少年秀才多見,考了一輩子也只是一個秀才的讀書人,也比比皆是。不然怎的那吳善早在十四歲就已經考中秀才,卻一直挨到如今二十齣頭才下場鄉試。

吳家現下正是熱鬧的時候,閔老爺的兩個小廝將禮送了,卻連同吳善搭話的空兒都沒擠進去,還是吳善母親瞧見他們,招手將他們叫過去問了名號,這兩個蠢萌的小廝才得以回去復命,至於閔老爺約的「品茗」,就不知道吳解元有沒有這個空兒赴約啦。

要說右之想見這吳解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時下重科考讀書,士子的身份也水漲船高,只要過了省試便是穩穩的官身,宦海沉浮,下一刻誰能起複誰也說不清楚,是以,早早結交些讀書人,對閔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更別提這吳善如今已然當上解元,能不能做狀元不好說,但一個進士卻是板上釘釘。只可惜呀,燒這位吳解元熱灶人不少,且不知人家有沒有空兒來搭理閔家呢。

右之當日回去便有些渾渾噩噩,她早知道如今崇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卻不知原來讀書改換門庭是一件這樣簡單的事兒,那吳家人口簡單,世代務農,在吳善考上秀才之前壓根沒有親戚可走動,又因要供養吳善念書,家裏窮得揭不開鍋,時常四處借米,後來吳善爭氣,一鼓作氣考上秀才,平日裏借米都借不到兩升的親戚這時便湊上來了,送糧送肉,只求把自家的地掛在吳善名下好免稅,後來吳善一直沒有下場鄉試,也不想着開個私塾給村裏的孩子開蒙,只悶頭讀書,村裏頭不是沒人說閑話,誰知道人家憋著一股勁兒,一舉得中解元。

這下好了,燒熱灶的人又多起來了,右之只悔自己早些時候不曾關注這些,不然早早資助幾個讀書人,往後閔家的路也好走些。

當然了,資助別人怎麼着也不如自家考一個,然右之身份敏感,後世傳頌的女駙馬的故事,放到現實生活中,那是欺君之罪,要被誅九族的。右之自己一個人的話,定是要賭一把的,可現在全家幾百口性命在後頭墊著,只得求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女首輔的青雲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女首輔的青雲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鄉試放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