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秦子美秋窗寫話本 李太白春殿展詩才

第1章 秦子美秋窗寫話本 李太白春殿展詩才

夕陽殘照,將長安城內映得一片橘黃,冰冷的灰色牆磚也可見幾分暖色。一行秋雁飛過,向南而去,引得一些頑童舉目而望,歡呼雀躍。

在城西有一片官宦四合院,一共兩條長街,近百座房屋,裏面住的都是一些京中小官,名為仕宦街。

這些四合院大多丫鬟奴僕成群,其中獨有一家顯得格外清冷,不但房屋年久,盡顯斑駁之色,院落中也落滿了枯葉。

而在書房房頂上,則躺着一個一身白袍的老者。他名姜,字子牙,是封神大戰的主持者,執封神榜和打神鞭。

之所以躺在此處,是因他的打神鞭近來不知為何,總是圍着那房中的少年轉。

他也心生好奇,便沒管,想看看究竟是為何。

因他是仙體,凡人倒是看不到他。

如今已是八月時節,又是日落時分,空中已有一絲冷意。一陣秋風拂過,掀動院中的落葉飛旋而上,打在了張開的紙糊窗戶上。

窗內木椅上,端坐着一個身穿青色長衫的俊朗少年。他身材瘦長,眉目清秀,五官端正,銳利的雙眸中不失柔情,眉宇間更有一股英氣,正手執毛筆,書寫話本。

少年名為秦瓊,字子美,乃工部營繕郎秦業之養子,下還有一弟一妹,皆不是同胞弟妹。

十六年前,秦業年已五旬,仍無子女承歡膝下,便向養生堂抱了一子一女,那一子便是秦瓊,另有一女名為秦可卿,乳名可兒。

而那一弟,則是秦業後來所生,名為秦鍾,字鯨卿,現年十二,已入蒙學。

秦瓊記得,按紅樓原著,抱來的那一子,幼年夭折了。他沒想到,自己穿越而來,附到了他身上。

等他搞明白這是紅樓世界后,見家境艱難,幾經思量,便起了一邊寫話本賺錢,一邊準備考科舉的念頭。

他也不是沒想過製造一些前世的東西,在這裏售賣,但一來沒錢沒人,二來他還需科考和練武,便將那想法放下了,等將來時機成熟時再做。

平日,除了寫話本和準備科考,他還拜了一個武師一個道人,學得了一身武藝在身,無論刀槍劍戟,還是騎馬射箭,都已極為嫻熟,雖然看着身體瘦長,但卻滿是肌肉。

若以他如今的本領,十幾個大漢都近不得他身,上陣殺敵也完全不是問題。

他又是學武,又是科考,自是為以後打算。

這個世界在西漢王莽時期走進了岔路,王莽建立的新朝延續了兩百年,之後又歷了幾個朝代。

直到唐玄宗時期,歷史才與前世完全重合。後面又經歷了五代十國和宋元,但在明朝建文帝時又生了岔路。

前世建文帝被朱棣篡了帝位,在這個世界,朱棣則造反失敗,引來其他藩王的圍攻。

眾藩王拿下朱棣后,要求建文帝讓他們自治藩地,私立兵馬。建文帝迫於形勢,只得答應。

因為建文帝性子柔軟,對待朝事瞻前顧後,被一群文官佔了上風,使得朝局失衡,僅當了十年皇帝,便鬱鬱而終。

其子即位后中樞被文官架空,地方上眾藩王又不聽調令,再加上新的一波藩王分割疆土,外有強敵,內有起義,導致大明朝名存實亡。

此後一百年,諸王爭霸,天下陷入如春秋時代一般的拉鋸戰,朝中雖有天子,但只被當成吉祥物供奉。

直到百年前,天災不斷,農民無地可用,無糧可吃,憤而起義,由高湛帶領,從南到北,統一了神州,定名大周,

結束了這百年的戰亂。

如今定國百年,已歷三朝,神州百弊叢生,天災亦是不斷,北方瓦剌、東北女真、西部蠻夷也不時騷擾,內有貪腐,外有強敵,國朝疲態已顯。

尤其北方女真愈加強盛,窺伺神器之心已顯,國朝卻無良策,幾次交鋒也皆敗落,只能任其坐大,他日定是強敵。

而十二年前,太上皇隆慶帝更是丟失了東北屬地,成為了舉國之恥,他也因此而禪位。

秦瓊在前世也是一個有雄心壯志之人,只嘆時乖運蹇,半生潦倒,卻無拿得出手的成就。

既重生至紅樓世界,又當逢此國運衰敗之時,他自當重拾凌雲之志,立那不世之功,傳那千秋功業,留青史於美名。

因此,文,他要學,武,他也要學。不但要文至宰相,武也要公侯。如此,才不枉來紅樓世界一趟。

當然,還有那紅樓眾美人。

醒掌天下權,醉卧美人膝,男兒當如此!

但如今,他還只是一介寒衣秀才,雖說是文武雙秀才,但距離百官之相,萬軍之侯,還有萬里之遙。

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將這篇話本的最後一回寫好,而後準備後日的秋闈。

他寫話本已有幾年,寫過宮斗秘聞,寫過鄉間野史,古龍、金庸的武俠故事也憑着記憶重寫了,但他沒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故事都是用自己的語言重新編寫的。

後來這些故事都寫完了,便有了將前世網文的一些題材引進過來的想法。

前世的網文雖然名聲不太好,但其對故事的研究無疑要比當世的話本高很多。

在這個想法下,他構思了一部百萬字的贅婿文,以詩仙李白為故事原型,講述了他四次做贅婿的故事,定名為《贅婿崛起——李白傳》。

李白一生最大的污點,可能就是這四次做贅婿的事。他也是華夏千年歷史中,唯二的真正贅婿崛起的人,另一人是清朝的左宗棠。

左宗棠是後世人,現在沒人認識,無論是從名氣,還是其他方面考慮,李白都是最適合做故事主角的人。

在真實的歷史中,李白本是富商之家,本不缺銀子的,也沒必要去做低人一等的贅婿,但他有一個夙願,就是做官。

為了做官,他先是拜託孟浩然向丞相許家說媒,但許丞相只是看重他的詩才,對他當官的事隻字不提。

後來又入贅劉氏、魯氏、宗氏,奔走數十年,但一直未能如願進入仕途。

雖然如此,但也沒影響他詩仙的名頭。

秦瓊覺得這是個好題材,但按照李白的真實人生髮展,缺少看點和矛盾,為了製造爽點,他在話本中將李白從富商之家改成了貧農。

故事一開始,李白父母為了活命,無奈將他嫁給了許家,李白在許家受盡了侮辱,然後在許家看不起他的氛圍中展現出詩才,震驚一整個許家。

然後用賣詩的方法,賺了大錢,不僅改善了父母的生活,而且要求脫離許家,但許家並不同意。

隨着他寫的詩越來越多,詩名遠播,傳遍天下,震動仕林,也結交了一堆名士,如孟浩然、杜甫、王維。

其間發生了多次詩會,每次都是以李白碾壓眾人收場,將當時所有詩歌名家盡皆擊敗。

後來盛名傳入宮中,唐玄宗三次邀請他入宮,盛情之下,他只好入宮。玄宗命他賦詩,他一連寫下三首,並狠狠地羞辱了一番歧視他的高力士。

玄宗想要將他留在宮中,賜予官職,服侍左右,但李白斷然拒絕,並留下「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的名句。

宮中眾人聽聞此言,都是嚇了一跳。你說皇圖霸業不勝人生一場醉,皇帝聽了這話怎麼想。

但唐玄宗卻只是愣怔了一會兒,然後猛拍了幾下手掌,稱讚道:「寫的妙!這才是風流灑脫的李太白!朕恨不能也如李先生這番啊,只可惜生在帝王家。」

然後下了一道聖旨,封李白為詩仙、天下第一詩人。

李白淡然接受。並請求唐玄宗讓自己脫離許家,唐玄宗欣然應允。

而後玄宗提出將公主嫁給李白,被李白婉拒,表示只願肆意人生、飲酒江湖。

離開許家后,他周遊天下,以賣詩為生,又娶了三房小妾,成就了一代詩名,流傳千古。

這就是整個故事,並不複雜。

當然,裏面槽點也不少,改了李白的出身和一生志向這兩點,就足以令人詬病的。

其他一些內容雖然有依據,但時間都對不上,被許家侮辱的事,更是子虛烏有,賣詩的事,也有待商榷。

但是,這是一本爽文話本,看的開心就行了。再說,真正了解李白一生的人,還是少數人,大多數人更喜歡這樣的李白。

不過,這書在正經的讀書人中,不會太受歡迎,之前出售的話本已經有證明。

幸好,如今勾欄瓦舍說書的到處都是,他們面向普通百姓,百姓更喜歡這樣的故事。

因此,秦瓊已經從之前已出售的回目,賺了上千兩了。

一開始寫話本的時候,他也不是沒想過抄寫還沒出世的《三國演義》《西遊記》和《聊齋志異》,但一來那些名著對文筆的要求太高,自己做不到一字不差地全抄,二來有些內容也不知道合不合適出版,便暫且放棄了。

相對來說,套用網文的方法寫話本,也不差。

等以後文筆練出來了,可以嘗試着重寫西遊和聊齋里的故事。

但他沒想到,寫的贅婿這個話本,卻為他帶來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姻緣,而他也與賈家牽扯上了關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樓之賈家贅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紅樓之賈家贅婿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秦子美秋窗寫話本 李太白春殿展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