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疑霧重重

第三章:疑霧重重

()白面書生無情手

長篇武俠言情小說

第三章:疑霧重重

聽其打鬥聲,聽其怒罵聲,已知雙方武功均在武林尖頂之上,不用身臨其境,也知其打鬥場面屬百年罕見,舉世矚目了……

在這凄風若雨的亡命大戰中,在這血肉橫飛的深山峽峪內,他們雙方均忘記了人類應具有的「善良」本xìng,從而大打出手,兇猛殘酷的殺!殺……

他們這是為了什麼,他們當然各自都是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捨生忘死,特別那些心術不正的人,他們一旦私心yù膨脹起來,就立刻會違背良心,去干出那些令人可怕的驚天大案來……

峪內,打鬥聲仍在繼續,雷雨聲仍在繼續……激戰中,還不時傳來攝人心魄的慘叫聲,各種聲音混雜着亂成一片,使整個鬼峪完全處在聞之膽破的恐怖中……

……

不久,打鬥聲在峪內漸漸顯得單調了,是的,再高強的武功,再厲害的武林人物,他們在劇烈的搏殺時,最終都會有強弱之分,以至出現了強者手段殘暴,弱者不甘受誅的悲慘場面。

劇烈的打鬥聲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時辰,才逐漸消逝。聽聲音,已知雙方激戰結束,該死的死了,該活的自然迅逃出鬼峪去……

說也奇怪,雷雨隨之不久,也鬼使神差般停住了,黑雲緩緩上升,又漸漸擴散著向遠方飄去。

經雷雨洗刷后,兩座巍巍挺拔的大山更顯得雄偉壯觀,峪內也同時明亮起來,四周異常寧靜,只有輕柔的山風在峪內遊盪,一切是那麼美好,是那麼令人心曠神怡,若與適才那驚天動地的恐怖場面相比,實在是判若兩個不同的世界……

再說那坐在石壁上觀戰的年輕人,不久前被峪下的打鬥聲、喊殺聲,驚得目瞪口呆,全身熱血沸騰,如果他不被老人緊緊抓住,早就胡裏胡塗的跳到峪下去加入搏殺了。

但在驚疑中,他始終不忘引頸下望,千方百計要看清打鬥場面,要看清是誰在亡命的激戰……

然而,他失望了,哪怕他圓睜雙目如何四下張望,可映入他眼帘的,除了草木在風雨中劇烈搖晃外,他竟連一個人影也看不到。

他幾乎不敢相信峪下所生的一切,但事實又活生生的擺在他的眼前,這一怪事不得不讓他驚疑萬分……他茫然了,無知所措了,他甚至感到可怕……

他記得師父曾說過,「人世間沒有鬼,鬼是人們無中生有的……至於師父的話正確與否,他不想去思考,他認為無論有鬼也好,無鬼也罷,都姑且不談,只是眼前峪下生的劇烈打鬥,只聞聲音不見人的怪現象,這一點才是使他感到匪夷所思的了……

這是為什麼呢!是什麼原因呢……他一千個不知道,一萬個不明白……他鐵青著臉,望着師父,他想可能師父知道,但轉念一想,師父也同樣不知道,因為這是鬼神在廝殺,師父是凡人,他不信鬼,他怎能知道yīn間事呢……

他想,這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打鬥現象,如傳將出去,世間能有人信嗎?人們又將作何解釋……

「師父,為何……為何峪下只聞喊殺打鬥聲,卻不見人?……」年輕人鐵青著臉,語無論次。

老人沒有回答年輕人的問話,只見他緩緩站起身子,神情凝重,低頭望着幽幽的峪底,沉默了一會,然後莊重的說道:「柴伯雄師徒各位英雄,你等為保護那部邪道武功秘籍,不畏與歹人搏鬥,最後死於歹人之手,此舉令人敬慕。如今,你等遇害,這沉冤二十載之謎案,老夫已清楚,為此,老夫向蒼天誓,無論如何,一定誅戮殺人兇手,奪回那部yīn陽元引真經邪功秘籍,為你等各位英雄報仇雪恨,敬請各位泉下有知,就此安息吧……」

老人言辭悲壯,對峪下的死難者慎重宣誓,其言語用深厚的內力出,鏗鏘有力,迴響聲在峪內經久不息……

山風拂來,老人胸前的銀須在不停擺動,那白sè長袍的下擺,也被山風吹得「悉索」作響,遠處望去,兩個高直的白sè身影,在半山石壁凸出的石塊上,就像兩朵不大的白雲,在輕輕浮動……

「徒兒,這兩山石壁作怪,為師須用掌擊它,使其石壁凹凸不平,從此不再作怪。」老人看着光潔的石壁,堅定的說。

「作怪?……師父,石壁能作什麼怪?」年輕人又一驚,急問。

「說來話長……」老人答非所問,轉身面朝石壁,又對年輕人道:「徒兒小心,為師這就掌擊石壁了……」老人定睛看着石壁,大聲說到。

年輕人聽說,立運氣戒備,躲到大石下,以防石塊砸傷自己。

老人說罷,徐徐舉起雙掌,運足內力,分別向兩座大山石壁擊去,只聽「叭叭」幾聲巨響,便見碎石紛飛,石粉佈滿峪內。待石霧散去,那兩座光潔如鏡的石壁,立即凹凸不平,難看至極。掌擊石壁后,老人一邊拍打身上的石粉,一邊對年輕人道:「走,有話待回洞后再說。」

老人話音剛落,便只見他雙肩微晃,人已騰空而起。

年輕人見狀,急運功一縱,跟隨着老人直往峰頂登去,師徒倆藉著石壁微凸的地方,只幾個起落,便上了峰頂。

此種陀氣輕功功夫,乃世之稀奇,在茫茫武林中,誰又能有緣見過呢……

這一老一少兩條白sè的身影,就此離開了震驚武林的鬼峪,施展絕世輕功,向北飛縱而去,直撲香爐山七彩霞光洞……

「香爐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南面,屬廬山範圍內一秀麗孤峰。

香爐山腳下古木參天,百花怒放,特別在孤峰的半山處,有一條數十丈高的大瀑布自峰頂而下,水聲「嘩嘩」游氣濛濛,景象壯觀奇特,為此,當年詩仙李白到此雲遊時,見景生情,曾吟詩讚道:「rì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妙言絕句。

由此可見,香爐山瀑布之美妙奇特,是世人皆知的。

此外,在香爐山飛瀑後有一秘洞,常人不易現,此洞便叫「七彩霞光洞」。

七彩霞光洞離地面約有十來丈高,從洞口到地面的石壁上,由於被水霧長年洗浸,滑不溜秋,加之途中沒有半點突出的石塊和樹木,莫說是人,就是猴子也攀登不上。

七彩霞光洞洞口不大,但洞內卻極寬敞乾燥,明亮無比,但更奇怪的是,此洞洞壁四周石塊均呈rǔ白sè,且光潔如鏡,看上去好似經人工打磨而成。

其洞口正朝陽,陽光經飛瀑流水照shè入洞,竟巧妙的形成了光怪6離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sè彩光帶。這七sè光帶在四周光潔如鏡的白石壁上相互反shè,相互映照,使整個洞內確像一個罕見的彩sè萬花筒,恰似那海底龍宮,人間仙境,難怪名曰「七彩霞光洞」……

此時那師徒二人,風塵撲撲,不遠千里從鬼峪回到了香爐山七彩霞光洞。

他們來到了水簾後面的洞口下,只輕輕向上一縱,便一前一後,雙雙似飛鳥般立於洞口。

入洞后,師徒二人各自坐在一張rǔ白sè的石凳上,輕彈身上的塵土。

「師父,請告知徒兒,峪內為何只聞打鬥聲,卻不見人?這個疑問憋在心裏怪難受的……」剛坐穩,年輕人已按耐不住,還沒等師父開口說話,他已先把壓在心裏的疑問搬了出來。

老人聽后,忍不住笑了,他知道,這樣的怪事,無論任何人遇到,都會驚得目瞪口呆,滿腹疑問,莫說自己的徒兒,他當然也是一樣的。

老人笑罷,捋了捋齊胸銀須:「好吧,現在為師就把鬼峪內為何只聞其聲,而不見其人的怪事,詳盡的告訴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白面書生無情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白面書生無情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疑霧重重

%